刚进入暑假那阵子,天热的发狂,古灵在家没法安心打坐,吹电扇怕得风湿,不吹电扇的话坐一会儿就一身汗。父母本想装个空调的,但考虑到马上要装修新房子,不想再折腾了。家里的生活平淡的如一张白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幸福,几年前古灵也是这么认为,但现在他觉得生活最折磨人的地方在于每天无聊的重复,他很烦躁,却又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露出来。他也不愿多出门,都市的繁华压根不属于他,饱了眼底,却又苦了心情。

熬到了七月中旬,学校又来通知,近期要组织暑期招生工作,古灵将那短信删除,等了一周未见动静,索性出去找个地方散散心,西部山区最好,越深越好。

古灵本打算去灵寿五岳寨游几天,但六月十九那天出门,神不知鬼不觉地乘错了车,来到南焦客运站,名副其实的南辕北辙。那怎么办?往回返很麻烦,干脆还到嶂石岩吧,反正都是深山风景区,况且自己曾去过那儿,还算熟悉,古灵沿着六年前的记忆出发了。

市区这几年变化很大,但山里的面貌依旧,今昔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龙腾伟说这儿的夏天很凉快,晚上得盖被子睡,一点不假。这次古灵在槐泉寺里挂了单,天天吃住在寺里,晚上穿睡衣在房里打坐,觉得有一股秋天的气息。七月底,山里连下了几场大雨,雨后空气清新透凉,早晨起来竟能感到一丝微冷,不像是夏日。

又是雨天,古灵给家里打完电话,想借一把梳子梳梳头,这可真让他为难了,这儿几乎都是光头。但他一出屋就碰上个女的,也是来寺院修行的,古灵跟人家道明来意,那女的请古灵入屋,屋内还住着两个老年妇女。

“梳子在桌上呢!”那女的手一指。

古灵道谢,然后看到墙上挂着一木牌书匾,写的是一首古诗:

岩半花宫千仞余,遥观疑是挂空虚。

丹枫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

古灵与几个人寒暄一两句,回房静坐,坐了一个时辰有余,见开饭时间还未到,便找出一张纸,在上面作了一首打油诗:

连绵阴雨润山寒,碧水清流足下欢。

漫岭茏葱翠柏秀,几丛姹嫣野花鲜。

屏听塔寺飘仙乐,惊看云崖洒玉泉。

更上悬亭极目瞻,湖光水色映田园。

古灵将诗写好,讨了些浆糊,把它贴在门后,自鸣得意片刻才去斋堂。他这几天胃口奇佳,无论吃什么都觉得可口无比,嘴里还经常感觉一股甘甜味,心情畅然自得,晚上打坐也觉得身心清静。那天方丈敞门会客,古灵与一位青年居士同在方丈室聊天,谈到自励精进这个话题,古灵叹谓:“身皈三宝逾十年,德无所长愧诸贤。金刚顶前勤勇求,不枉今生一乘缘!”

那位居士问道,“何为金刚顶?”

“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的最极致境界,唯佛能知,表征究竟佛果。”

“那一乘呢?是否在大乘佛法之上?”居士又问。

古灵笑了笑,“善友可曾读过《法华经》?三车之喻中羊车喻小乘声闻道,凭仗佛力加持可证阿罗汉果入偏空涅槃;鹿车引喻中乘缘觉道,凭自力寻思十二因缘,得了脱生死之法;牛车引喻大乘菩提道,上合十方诸佛与诸佛同一慈护,下合六道众生,与众生同一悲仰;而最后以大白牛车引喻一乘法,直会菩提本性,入佛伍中,所以最为究竟。十方如来唯以一乘度化众生,随众生根器与机宜,开演各种方便法门。”

那个居士低头琢磨了一会儿,“佛法讲四大皆空,既然一切都是个空,那修大乘也好,修一乘也好,最后都归于空,那还修个什么意义呢?”

古灵微笑着摇头,“您得先如实理解‘空’字的含义,不能一看到‘空’字便用意识去契会理解,这是犯了培根所说的市场假相。其实‘空’字在佛经中大体应包含四层意思,你所提到的‘空’并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可混为一谈。”

“哦,那你讲讲是哪几层含义?”

“第一层,凡夫之空,即是顽空,乃呆滞无用之空,此又分二种:第一种,对色法不能感觉,因为凡夫眼耳鼻舌身意五根粗劣,对于微细色法无从起识,遂以为空,散心凡夫皆如此,我们头上就有天堂和神灵,但我们肉眼看不见,就认定是空的,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对色法不愿感觉,如无色界众生,他们五根并不劣,但对一切色法不愿接受,一味遮遣而成空。”

“那后几层呢?”

古灵略想了一下才接着讲,“第二层为三乘之空,这还不是究竟空,乃因果不昧之空。这其中又包括两种,第一种称为偏空,声闻缘觉二乘认生灭法为有,涅槃法为空,为避生死而入涅槃,是谓避色入空。第二种为生空,大乘行者知一切法相只如虚影,毫无实质可言,无所谓生有,如镜中假相。声闻缘觉能入有余涅槃,虽能空诸所见,但不能避免色法因果律,因种子必生现行。大乘菩萨道能证生空真如,知诸法相无非虚影,而虚影的出现也必有一定的因果律,所以三乘教众在修行时,对于因果报应与戒律都须绝对遵守,不敢违犯。”

“如果如是,修行人不昧因果,必须时时刻刻慎重啊!”方丈点头赞许。

“这第三层就是拔无因果的魔道之空,称为恶取空,这个也分为两种:第一种,误解偏空,以为一入空观,一切法相皆化为乌有,没有佛也没有因果,一切都是空的,佛像也能丢弃,戒律也能毁犯,只是不知自己虽入偏空,但‘有法’的演变丝毫不乱。第二种为误解生空,以为入此空观,虽有法相出现,只是虚影,佛土何所贵?地狱何所惧?平时修善成了无谓的事情,犯戒又何妨!不知虚影中因果规律丝毫不爽。以上两种魔道平日目空一切,等到堕入地狱受苦无间,或对生前谬解而后悔,至于生前没有空观能力但拾人涕唾,擅毁因果戒律,一遇生死苦逼便起恐怖,都是魔众之辈。”

那位居士惊得声色都变了,“原来如此!那还有别的意思吗?”

“嗯,‘空’的第四层含义即究竟空,是站在一乘佛法的本旨来谈的,乃性相不二之空,又名大空、真空、第一义空,这也分两种:第一种,洞明本体,即彻悟法空真如。三乘行人能契会生空者,虽知诸法只有虚相,本来无生如镜中影,但未深明虚相所从出的本体,每每误认异熟识为起源。等到彻悟法空,才知道一切法相皆归于真如本性,当体即空,而不妨碍诸识所认知的外相。此为性相不二之究竟空,明白这一点就知色空相即之妙旨,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洞明本体者,虽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之妙旨,而对于空中之色不能任意起灭,因未达法界妙用。第二种空为兼达妙用,要想明体达用,不可不深究六**性的作用,步步能实契地水火风空五大的妙用,而又不废识大去认知一切外相,不唯洞明究竟空之本体,且能依本体起用,此为如实不空。观世音菩萨,体用兼赅,所以能自在转物,观世间一切法相,所以又称观自在菩萨。”

那个青年居士听得一头雾水,摇摇头,“不懂,太深奥了,我不是专业人士,方丈能理解吗?”

方丈笑了笑,“你小小年纪没想到学识如此深厚!”

古灵也笑了笑,“我只会拾人牙慧,毫无证量可言,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谈体验,呵呵,惭愧。”

“能树立正见也很不容易了,今年有三十了吗?看你这么年轻。”居士打量着古灵。

“不瞒大家说,明天正好是我三十岁生日,肯定要在这儿过了,呵呵呵。”

“哇,你看起来比较年轻啊,我才比你大两岁,我们一个是七零末,一个是八零初,其实是一代人。”

“是啊,我们这一代!”古灵想发通感慨。

那哥们儿已经抢先发了,“上小学时大学不要钱,上大学时小学不要钱,包分配时没毕业,一毕业也不管分配了,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过去分房子时赶不上,等到要买房子的时候房价还高的要命,唉!”

“哈哈哈哈哈…………”

古灵现在一个人坐在**,数着念珠默诵真言,脑子里一点杂念也没有。最近他觉出有些怪,每当修持真言咒语时,总感觉有一股电流一样的能量在顺着头顶往下流注,身上麻酥酥的很舒服。身心欲忘时,忽听屋外一声闷响,心头一震,立马觉出身体像融化一样瓦解,紧接着,精神好似变成一个气球顺着一股力线迅速上升,犹如火箭冲天。古灵此时已感觉到不由自主般地往上冲,不是在茫茫星空中,而是在一个无边际的空间里,慢慢的,那条力线越来越粗,变成光柱,已无法测量它的口径。忽然,古灵看见了一种生物,不,应是动物,一种从未见过但却认识的动物。

东汉王符曾说过,“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哲学家或谓‘龙’的形象体现了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原理。古灵现在真知道这是凭凡夫思维扯蛋了,王符可能是确实见过龙,或听别人讲过,反正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尽管古灵从未见过活的海蜃和老鹰,也忘记了牛耳朵长什么样子了,但他知道这是一条龙,很快又看见几条,这些赤红色的龙啸出象吼般的巨大声响,这种声响比地球上任何声响仿佛都要强烈百千万亿倍,但奇怪的是,古灵竟不觉得恐惧难受,因为自己现在只剩下一颗精神,耳膜不在身边。

古灵下意识地观察四周,只见两颗光球在绕一座大金山转动,“那就是佛经中讲的须弥山吗,两颗光球应该是太阳和月亮了。”古灵隐约发现两颗光球上依稀有人影晃动,应是日天子和月天子,在东西方的神话中,他们的名字叫阿波罗与嫦娥,因离得太远,没法跟他们say hello。紧接着,古灵望见了自己顶上一大片彩云,等飞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一群衣着缤纷的仙女结伴而游,古灵想着要躲开,害怕撞上她们,就这么一想,光柱砰然炸裂,一下子充斥整个空间,古灵的精神也仿佛包裹住了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也变成了一片光明,无有边际,渐渐的,这片光明缩成约一尺直径大,形如一轮圆月,明亮而皎洁。

古灵睁开了眼,自己仍然还坐在**,只是精神依然像充塞全宇宙似的雄伟,山川、海洋、日月星辰……这些似乎都在古灵的观照下寂然不动,浑然如一。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程颢曰:“仁者浑然与物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陆九渊曰:“宇宙份内事,即是吾心内事,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中国的读书人对这些经典语句大多耳熟能详,然多是滑口而出,鲜有契心实悟其宗旨者。古灵以往见到这些名句,亦只是会其意而难入其境,但,古灵现在回想起这些话,仿佛句句发自肺腑,“东南西入其境,但古灵现在回想起这些话,仿佛句句皆发自胸襟,“东西南北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翌日清晨,古灵照了照镜子,惊奇的发现,自己眉心的那道纵纹竟然不见了,自己的气色显得无比的祥和。方丈见到古灵,“咦,居士精神颇好,在这儿过得舒心吧!”

古灵爽朗一笑,“托您洪福,在这儿十分快活,打算今天回家,请多保重,来日再来拜访。”

汽车在山间缓缓移动,一座形似烟囱的山映入了古灵眼帘,询问当地人得知那是宇宙峰,古灵随即编出了一首诗:佛子心头宇宙峰,穿云破雾插天庭。纷纭世事全不睐,垂目静观阴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