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同样表达一个意思,但换种说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服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我们要练就“至柔”的语言技巧,“硬”话也要说“软”,这是方圆处世中化方为圆的一种策略。

不妨换个角度去考虑

朱仁宗时,雷简夫受命去州(今四川安)平定异族叛乱。雷简夫足智多谋,很快智平叛乱,遂被任为州太守。雷简夫开发河道,发展生产,川西偏僻的州日渐富裕起来。

这一年夏天,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巨雷劈山,无数块石头被冲进河道。一霎时,河道堵塞,河水上涨,漫过堤坎,冲向岸边农田、村庄,形势十分严峻。

雷简夫接到地方的报告,赶到现场时,人们已在那里清理落入河道中的石头。小石块好清理,手扒人传,送到岸上。中等的石块就用大绳拴住,岸上的人用力拖拉,拖至岸边,再弄上岸去。最后,河道中只剩下十多块大石块了,小的有半间房大,大的有几间房屋大,最大的有半个院子那么大。这些大石块,任凭人怎么推拉,就像生了根一样,在河道中纹丝不动。

这些大石块对河道威胁很大,它们立在河道中,把水流挤得左冲右突,有的石块直把水流逼得横冲向堤岸,不弄掉这些大石块,就排除不了河道的险情,怎么办呢?众人合计了半天,有的说把它们凿小了,搬上岸去;有的说拴上大绳用了几十头牛拉……但都觉得不妥。这时,雷简夫沉思了半天,开口说:“我们能否换个角度考虑?在大石块下流处挖一大坑,坑大得足以容下石头,然后把大石块顺流推动,让它落在坑中,怎样广大家一听,觉得是个良策,忙组织人在大石块下流处挖坑。挖够一个坑,就拴上大绳,顺水拖走大石,石块一动,正好跌进坑中。如法炮制,不到半天功夫,那些大石块都被推拉进坑中,疏通了河道,排除了险情。

雷简夫打破常规想办法,变向岸上“搬”石块为向水下“埋”石块,没费多少力就解决了按常理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个问题出现后,按通常做法行不通时,换一个方式去思考,常常会柳暗花明,获得转机。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要死钻牛角尖,此路不通行彼路,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

落入水中之物,往往会顺流而下,但也并非全都如此。如果一味被想当然的观念所束缚,就难免会做出一些劳而无获之事。假如我们能突破常规去解决问题,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永远都不会过时。《船工河底捞石兽》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发生在宋朝沧州。有一年沧州天降暴雨,冲塌了南边一座濒河的古通庙,庙前的两只石兽也被冲进了河底。多年后,庙里的和尚们四处云游,化缘筹款,准备重造庙宇。

几经筹建,庙终于落成了,可一时请不到高明的石匠打制庙门的那两个石兽。和尚们便请人下河打捞那两只落水的石兽。船工们打捞了几天,一无所获。有人猜测说:“这两只石兽一定给河水冲到下游去了。”

于是,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又去下游打捞了十几里,但是,依然一无所获。渐渐地,大家都灰了心。但又觉得奇怪:这么沉重的石兽,明明掉进河底了,怎么会捞不着呢?难道飞出水面了不成?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指点迷津了:“你们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么重大的石兽,怎么会冲到下游去呢?石头坚硬沉重,而河底的沙土松浮不实,石兽沉陷河沙里,一定越陷越深,埋在河底深层了!”

众人听罢,豁然开朗。于是,又划船到庙旧址附近的河里去捞。有人还在长竹竿上绑住铁器,伸到河底去寻探。大家昼夜奋战,忙碌半月,依然是徒劳无功!

这时,有个过路的老船工,听完事情的前前后后,笑着说道:“你们总是按常理去想事,怎么不全面考虑一下河底沙土的运动规律呢?河底的石兽既不会顺流而下,也不会沉在原处不动。现在,这两只石兽正在河上游的某处睡大觉哩!听我讲完道理,你们就明白了。因为石头坚实沉重,河沙松浮不实,石兽沉到河底,激流冲不动它。可激流的不断冲击,石兽下面的泥沙渐渐地被掏空了。激流越冲空穴越大,有一天,大到石兽失去重心时,就会跟翻筋斗似地倒在空穴里。在时间的长河里,石兽如此循环地运动着,便会慢慢地爬到上游去了。不信,你们去上游找找看?”众人按照老船工的指点,划船到几里外的上游去打捞,果真找到了那两只大石兽!

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才会有进步。

不争之策,得大统之位

用不争之策,得大统之位。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三藩之乱初起,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很不稳定。为了巩固清朝政权,安定人心,康熙采取一条重要措施,即改变清朝不立储君的传统,学习汉人立储的做法,立他的二儿子胤礽为皇太子。并宣告诸大臣说:立皇太子是“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大事。

立胤礽做太子时,他才一岁半,其他诸子大多数还没出生,皇室内部没有产生波动。到了康熙后半生,他的三十五个儿子一个个长大成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政治上都日趋成熟,许多人都眼红皇太子这顶桂冠,都希望皇太子早死,自己坐上皇位。为此,相互之间视为竞争劲敌,争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甚至各结党羽,在背地里下进行各种阴谋活动。

作为皇太子的胤礽,也深知自己的地位是众弟兄梦寐以求的,为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希望的是让康熙帝早日归天,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然后再收拾自己的弟兄们。

为此,他与正黄旗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结成党羽,进行了抢班夺权的种种活动。明察秋毫的康熙皇帝发现了他的这些活动,康熙先下手杀了索额图。没想到此举刺激了胤礽,于是,他加紧了抢班即位的步伐,不得已,康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废除了胤礽的皇太子头衔。

没想到废除了胤礽的皇太子头衔,并没有平息皇室内部的斗争,皇子们见太子已废,见有机可乘,争夺皇储的斗争更加白热化。诸皇子施展种种伎俩,探听康熙的意图,打发皇亲国戚到父皇处为自己评功摆好,搞得康熙“昼夜不得安宁”。无奈之下,康熙于废掉太子的次年三月,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好让诸皇子死了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

在废皇太子的过程中,诸皇子们表演得淋漓尽致。然而,得分最多、最成功的是皇四子胤禛。在诸皇子争储位中,眼看自己无望立为太子,胤禛采用不争而争之策。

胤礽太子地位被废之后,胤禛没像其他众皇子一样,落井下石,而是采取维持旧太子地位的态度,仍然关心胤礽,仗义直陈,疏通皇帝和废太子的感情。

胤禛最关心康熙的身体。康熙因皇子们不断争夺储位,既羞愧,又气愤,生了重病。只有胤禛和胤祉二人前来力劝康熙就医,又请求由他们来择医护理。此举赢得康熙的好感。

废了太子后,其他皇子大肆活动,其中夺嫡最力的是胤禩。胤禛同胤禩也保持着某种联系,骨子里他不愿意胤禩得势,但并不表现在行动上,表面上看他对胤禩当太子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似乎是超然度之。

在皇帝面前胤禛也频频说其他兄弟的好话,或在需要时给以支持,康熙评价他是“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当胤禧、胤穗、胤梅被封为贝子时,胤禛启奏道,都是同胞兄弟,他们爵位低,愿意降低自己爵位,以提高他们,使兄弟们的地位相当。

在众皇子为争夺皇太子之位不可开交之时,胤禛似乎悠闲于局外,没有明火执仗地参与其中,而且还替众兄弟仗义执言,这些康熙都看在眼里,特传谕旨表彰:“前拘禁胤初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胤禩)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真是伟人。”

胤禛在这场诸皇子争夺皇太子之争中,不显山、不露水,以不争之争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成功。一方面胤禛赢得了康熙的信任,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密切了和皇父的私人感情。康熙一兴奋,把离畅春园很近的园苑赐给了胤禛,这就是后世闻名于世的圆明园。康熙秋猎热河,建避暑山庄,将其近侧的狮子园也赏给了胤禛。另一方面,胤禛在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之争中,保持低姿态,给人一种自己实力不够,轮不上自己做新太子的假象,这就使政敌对他掉以轻心,不集中力量对付他,使他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实力。

康熙在病重之际,果真把权力交给了胤禛,胤禛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做了皇帝,即雍正帝。

皇室的斗争,暗斗常常胜于明争,因此,在诸皇子争储的斗争中,胤禛以不争而争的方法,赢得了父皇的好感,并与众弟兄相处较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最终继承了皇位。

当你弱小时,如果显露大志,那么,别人当然会觉得你有朝一日会成为他的威胁,因此,对手就可能费尽心思对付你,使你不能成功。而如果你不显露出强大之志,他就不会觉得你对他构成威胁,也就不会处处阻碍你的行为,甚至,当你有一定发展时,他也不会认为你的志向远大,还可能以为你有其他目的。这样,你便可以获得大好的发展机会,以图大事。

练“刚柔”功夫

曾国藩“刚柔”功法十分到家,鼎盛之时,便以柔掩盖强盛的“刚”性,低调保身,并强调刚强与刚愎的不同,发人深思。

曾国藩募练湘军,终成大功,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湖南人,结果从军成为湖南人的一种风俗。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作“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在湖南却非如此。在湖南,许多富贵之宗,也让青年们出来当兵。往往一家三个兄弟全都出来当兵。所以当兵在其他地方也许是穷极无赖的归宿,在湖南却是正当的职业。

曾国藩坚忍卓绝的意志,挺毅不屈的气度,使他成为一个“说不尽的曾国藩”。然后,在他那“挺毅”的形象背后,却有一个让人叹服的“柔”字。

曾国藩曾认真研究过《易经》,在其著《冰鉴》一书内就有《刚柔篇》,下分“总论刚柔”、“论外刚柔”、“论内刚柔”三节,专门探讨此消彼长的道理。他说:“日中则昃(太阳偏西),月盈则亏,天有孤虚(指日辰不全),地阈(缺)东南,未有常全不缺者。”

“剥”卦,是“复”卦的征兆,君子认为是可喜的;“咸”卦,是“嘈”卦的开始,君子认为是危险的。事物就是这样彼消此长,祸福相依,所谓苦尽甘来,绝处逢生,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因此,大吉大利之后,便是大凶大难。

柔顺是什么?曾国藩说:“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有一点残缺和遗憾就让它有一点残缺和遗憾,不要求全、求圆、求满,这就是抱残守缺。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一味追求大获全胜,功德圆满。可是一旦大获全胜或者功德圆满,那凶险和灾祸也就随之降临了。所以清代朱柏卢劝诫子嗣:“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曾国藩深谙《易经》刚柔阴阳之道,晚年变得更柔顺,这是他由刚而柔的转变。人人都喜欢吉利,本能地回避凶难。那么,有没有办法保持吉利,回避凶难呢?曾国藩的办法是柔顺、收敛、抱残守缺。一般人只知道只有刚毅过了头才需要柔顺,而不知道取得了成绩还需要柔顺。

善用反间计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你所熟悉的人中的某一个犯了很明显的错误,而你觉得有责任劝他改正错误。这时候你就会考虑:如何说服别人,使他接受你的建议。

有一天,早朝退后,武百官都各自散去,只有和珅跪在金銮殿上不走,乾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不随众退朝莫非还有要紧的事?”和珅赶紧答道:“启奏皇上,奴才近日听人说,刘墉私吞八旗公款,在他的山东老家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比御花园还要讲究的园子,请皇上明察。”

乾隆听后一愣,皱起眉头想:都说刘罗锅子为官清正,原来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啊!他随即让和珅暗地里严加查访,说“捉奸要捉双,拿贼要拿赃”,并嘱咐和珅一旦抓住证据火速禀报。和珅见乾隆对刘墉起了疑心,就高高兴兴地去跟他的狐群狗党密谋去了。

和珅告御状的事不久,一个御前太监,对外传播,不小心传到了刘墉的耳朵里。刘墉想,你和珅也太歹毒了,我刘墉清廉为官乃众人皆知,你却在皇上面前栽我的赃,这次我要将计就计,非让你和珅既舍财又丢人不可!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刘墉打开了府第的后门,从院子里赶出来一队骡马,背上驮着许许多多鼓囊囊的大口袋。这队骡马静悄无声息地出了东直门,一直往东走去。

躲在刘府附近暗中观察的和珅派出的探子,立即把看到的马队的情况报告给了和珅。和珅得此消息如获至宝,倚仗他做九门提督的便利,立即派兵追回刘墉的马队,拘禁看押起来。高兴之余,甚至忘了怀疑其中有诈。

第二天早朝,和珅把准备好的奏折呈递乾隆,乾隆一看奏折,马上变了脸色,怒问刘墉说:“和珅此折奏你驮运大批赃银,到山东老家营造园林,此事是真是假?”并斥责道:“你身为大清高官,吃着朝廷俸禄,百姓夸你是包拯再世,你倒好,克扣八旗银两,营造豪华园林!”

刘墉见火候已到,便缓缓地说:“请皇上息怒,我的马队驮的是二十万两白银,但都是我多年积攒的俸禄,以及几位大臣捐的银两,准备送往山东救济赈灾,并不是克扣所得,且有收据在里面,如若不信,请皇上当面清点。”

说查点就查点,乾隆带着刘墉和武百官由和珅领路,来到现场。他令人找开了几十个口袋,但从口袋里倒出的全是破砖烂瓦,根本没有银子。

乾隆不知何故,看看和珅,和珅早已吓得脸色熬白,汗珠子猛往下掉。而刘墉则装着十分焦急的样子,对皇上说:“启禀启上,二十万两白银可是我的全部家当,却被换成砖头瓦块。和大人干出这种事来,还想嫁祸于我,请皇上做主,替为臣追回白银。”乾隆这时也觉得下不了台,于是大声喝道:“大胆和珅,你指使家丁拦截赈银,形同盗匪,理应治罪,姑且念你平日还勤于政事,免予处罚,交出所截银两,另外罚款二十万两,以赈济灾民。”

和珅偷鸡不成蚀把米,和珅见皇上震怒,不敢再说,只好遵旨,下朝以后,送还扣押人马,派人将四十万两银子如数送到刘府。刘墉收到这笔巨款,连同募捐得来的二十万,共计六十万两,分几批运到直隶、山东两处,救济了无数灾民。这则民间传说流行于京畿一带。事实上,是乾隆五十四年和五十七年北直隶等地发生严重旱灾,刘墉等人曾奏请豁免钱粮、截取漕粮加以赈济等史事演化而来,表现的是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之情。

乾隆五十七年,刘墉等山东籍官员上有《恭谢恩赏东省折子》,其中说:

吾皇普施雨露,恩情慈厚。对臣民赏赐不断,关怀遍及偏僻乡村;对京师附近地区,施恩尤多于其他地方。如同天降甘露,京师必先沾九天甘泉;又似和煦阳光,使草木春色常驻。耕田凿井,天下竞奏盛世颂歌;恩免钱粮,恰似大禹解民之困。上午夏季禾苗开锄伊始,雨水稍迟,圣心即已密切关注。庄稼还未收割,皇上就考虑到百姓苦租吏追呼;圣谕先传,特令农官予以关照。本已秋稼入场、赛社举行,共庆丰收欢乐;共约来年春税交官,务必尽早偿还欠赋,却得恩免圣命。

况今年为吉利之岁,正期望丰收之获,余粮遍及田间,正欣喜元气之全复;庄稼满布如云,正当纳完素来之积欠。却蒙圣上之雨露,传恩命而加恩;一再颁布恩谕,缓征之后又缓征。本来属于赋中正额,缴纳迟缓始终遗憾;偏邀圣上格外施恩,深为轸念。福音传至,一时官民共拜,高呼万岁;喜气交融,两郡均沾皇天恩惠。敝地近依三辅,位居右辅之区;旁有礼河环绕,处东海与大河交界。辖区五百里,城镇之内无不驱牛歌唱;十四州县乡里之中,无不荷锄起舞。养妻育子,当五弦舒解愁眉之余;农田收成,值十月清场之后。欢生全身,街街之间满是喜悦。

臣等祖籍东省之地,先人大都来自田间;圣恩频沾,有幸入朝为官。申庭陪列,得侍圣驾衣行;为官宣布扬恩旨,得以先知恩意。为民长者,庆幸家乡之逢春;藏富于民,为民人安居乐业而喜悦。击辕成节,遥听民间青塍绿野之歌;鞠躬跪拜,代写男女老少之感恩。

能想出方法教训和珅,可见刘墉之非凡胆量。教训对手如何用“反间计”,在《三十六计》中有很好的说明,对待对手除了各种计策之外,反间计有时候可成为杀手锏。

“反间计”指攻方用“间”,而被进攻方多用“反间”,关键在于反间一方是否高明,是否运用得当,是否能使对方“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聪明的做人者往往在于后发制人,即利用对手的亲信为自己服务,必要时以诱惑对手、战胜对手。

防止别人暗算的办法是:善用反间计。它告诉你:跟你坐在一起的未必都是朋友,有时候不坐在一起的恰好是交情最深的朋友。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人应该既有泰山压不倒的骨气,又要有躲避狂风暴雨保存自己的机智。这也是成功者必备的一个智慧。曾国藩晚年很后悔,自己当年在攻下天京后若及时退守江湖,就不会有“剿捻无功”、“津门受辱”等“画蛇之笔”。其实,曾国藩说的确实如此,僧格林沁剿捻数年,也没有一句责备的话,他剿捻伊始,就责望过高,好像他一出山捻匪就该如鸟兽散一样。他说这不公平,他也没有这个本事。这实属是一种进退之类的话,听起来似乎无奈。

当捻军冲过他设计的贾鲁河防线驰入山东时,调入京师的官抓住把柄,大肆煽动,并再次放出暗箭,射向曾国藩。他利用位高权重的有利条件,暗中煽动那些满洲贵族,重弹多年老调,认为曾氏兄弟及其湘、淮系统大将占据许多高位,乃国家之祸,规劝太后和皇帝,重视汉人宜防的祖训。当太后不以为意之后,官又拉拢一批满员,联合地方权贵,收买言官,掀起反对曾国藩的一个浪潮。这就是曾国藩所不理解的,河防大计为什么在一次战役中失利,就出现一群言官上疏弹劾,而皇帝也连下谕旨申斥?

同治五年(1866)九月间,御史朱学笃被官重金收买,上疏重劾曾国藩误国、庸陋等六大罪状,疏中极尽挖苦讥讽,几乎要将这个有功之臣置于死地。最令曾国藩不解的是,慈禧太后将此弹劾折发交廷臣议处,这是一个朝廷不再信任他的暗示。由于有此波澜,曾国藩回两江也很没有面子。所以他上疏宁可留在军营效力,也不回两江。

随后几天,又有法国人上书清廷,讲恭亲王不胜任军机大臣之职,应该让位于李鸿章。又说李鸿章兄弟同任封疆大吏,“东南已非国有”。这无非是离间之计。在此内外的煽动下,曾国藩感到十分灰心。他拒绝回两江,为此连上三疏。同时,陕西巡抚刘蓉、陕甘总督杨载福等同时乞休。清廷见湘系大吏纷纷“救援”,只好下旨斥责御史朱学笃,又安慰曾国藩一番。

在曾国荃与官的劾案后,慈禧太后已和平解决了曾、官的矛盾,对此案反映出的满汉矛盾也采取了和解的政策。但经官暗中一拨弄,京内外便掀起罢斥曾国藩的风浪来。太后和皇帝也改变了态度,对曾国藩及湘、淮大员,尤其是湘系地方大员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制。曾国藩当时对形势估计不足,不服气于“河防”的暂时失利,而对清廷的下旨申斥表示了自责,但他自刻了一枚写有“会办中路剿匪事宜”的“木戳”,上奏要求开去各缺,仍以散员身份留在军营效力,他满有把握认为清政府会发下“温旨慰留”,让他继续任前线统帅,直到把捻军镇压下去为止。

但是这次他想错了,等了一个多月,却于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一日(1866年11月27日)等来了一通“严旨切责”。

这一次的“以退为进”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曾国藩接到旨意之后非常生气,他给曾国荃写信说:“昨奉十四日严旨诘责,愈无庸徘徊。大约一连数疏,辞婉而意坚,得请于已,获祸亦所不顾。”他心里仍不想离开前线,打算向皇上“一连数疏”也只是说说而已,他的上疏是回家养老。然而他又估计错了,信发出去才两天就接到朝廷谕旨,令他把钦差大臣关防“赍送徐州”(此时曾住济宁)由李鸿章护理,休假一个月后回任两江,曾国藩见清廷对他如此无情,干脆说他既然不能胜任钦差“剿捻”之任,不如连两江总督之任一同开去于净。

十天之后,上谕以日递五百里的速度送到济宁曾国藩行营。上谕说:“曾国藩当体仰朝廷之意,为国操劳,岂可稍涉嫌虑,固执己见!立即禀遵前旨,克期回任,俾李鸿章专意剿贼,迅奏肤功。”寥寥数语,慈禧太后的愤怒便显而易见,于是不再坚持己见,只得怏怏南返,回任两江了。

曾国藩回到两江总督任上,认为只能顺从不可抗拒的力量,否则,一味较劲,对自己则是一无所益,因此,要想将来再崛起,唯有面对权势者的轻视、冷落,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建功立业,让世人包括薄情于他的当权者再次认识到他的重要。

谋取胜局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而是要有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方法。当然,这是一种最高的智慧。曾国藩知道,硬着头皮往前冲,只会被强大的对手打倒,自绝生路!

“管住”自己的嘴

满腹怨言,险失性命。南北朝时,贺若敦为晋的大将,自恃功高才盛,不甘心居于同僚们之下,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

不久,他奉调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全军凯旋,这应该算是为国家又立了一大功吧。他自以为此次朝廷一定会封赏于他,不料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的职务反而被撤下掉了。为此,他大为不满,屡发怨言。

晋公宇护听了以后,十分震怒,把他从中州刺史任上调回来,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命丧于口无遮拦的舌头,你一定要谨记这个教训!”说完,便拿起锥子,狠狠地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他记住这血的教训。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也做了隋朝的右领大将军,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认为自己应当做个宰相。不久,他认为还不如他的杨素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此话传到处皇上那里,贺若弼被逮捕下狱。皇帝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因为他有功,不久也就被放了。但他还不吸取教训,常拿他和皇太子的关系向人炫耀,说:“皇太子杨勇跟我之间,情谊亲切,连高度的机密,也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

后来杨勇失去隋帝的恩宠,杨广取而代之为皇太子,贺若弼的处境可想而知。

隋帝得知他又在那里大放厥词,就把他召来说:“我用高颍、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这个皇帝也是废物?”贺回答说:“高颍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此时,只因他的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株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隋帝说:“大臣们都十分厌烦你,要求严格执行法度,你自己寻思可有活命的道理?”贺若弼解释说:“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有功劳的份上,给我留条活命吧!”隋帝说:“在你出伐陈国前,对高颍说:‘陈叔宝被削平,问题是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颍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是吧?等到消灭了陈叔宝,你就要求当内史,又要求当仆射。这些功军在当时就对你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贺若弼说:“我确实蒙受陛下格外的重赏,今天还希望格外的赏我活命。”此时他再也不攻击别人了。隋帝念他劳苦功高,只是罢了官职,还给他留了条活命。

父子两代人,同样是因言多而坏事,所以要忍那些不该讲的话,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祸端。

人们常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语伤人六月寒。”在平时相处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言语不和。不会说话的人可能无意间就得罪了人。长此下去,就会失去朋友、亲人甚至最爱的人。

口关不严丧命

三国时,杨修谋事于曹营中。杨修思维敏捷,非常聪明,但口关不严。

刘备亲自找汉中时,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对峙于汉水一带。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

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预备返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账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曹操知道后,斥骂杨修扰乱军心,便斩了杨修。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秘密。如果你将他的秘密公布于众,那么无疑是给他难堪,找他麻烦。若真这样,他必然怨恨于你。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不可能要找你麻烦。因此,我们在说话时要注意不要张扬自己的聪明才智,侵犯别人的忌讳之处,绝对不能突破别人的底线。

隐志,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

不显大志,别人就不会注意你

南燕开国皇帝慕德因自己没有儿子,便立侄子慕容超为太子。慕容德死后,慕容超便成了南燕第二代国王。

青少年时期的慕容超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多岁时,与母亲一起逃难到了长安。长安是后秦国的都城,这里的国王名叫姚兴。当时,中国北方的许多小国家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经常发生战争冲突。慕容超作为南燕国王的侄儿,其身份特别引人注目。像他这样生活于异国他乡又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稍不注意便会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因此,慕容超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别人利用,以便将来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便装成傻瓜和乞丐。每天他都假装自己不务正业,穿得破破烂烂,还疯疯癫癫地在长安街头讨米要饭。

这样一来,后秦的人都看不起他。有一天,后秦的姚绍看见了正在讨饭的慕容超。姚绍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他一见慕容超,便觉得惊奇。他发现这个乞丐表面上疯疯癫癫,但他高大的身躯、端庄的容貌及出众的精神气质,非同寻常。于是,姚绍劝国王姚兴把慕容超留下来,封给他爵位,让他为后秦效力。

姚兴同意了,他想亲自考察一下慕容超,便叫慕容超去皇宫里见见面。会见的时候,他特意提些问题让慕容超回答。可慕容超故意掩盖自己的真面目,装成傻乎乎的样子,讲话语无伦次,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姚兴很失落,把他赶出了皇宫。事后,姚兴扫兴地对姚绍说:“俗话讲‘漂亮的皮毛不裹傻骨头’,看来这话不一定正确。”

从此以后,在长安再也没有人注意慕容超了,他来去自由,无拘无束,过着一种十分自在的生活,最终找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慕容超为了不被别人利用,并顺利回到自己的祖国,利用装傻来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让别人觉得他根本不是个人物,不足以注意,这样,他获得了自由,也就为后来顺利回国打下了基础。

人们总是倍加注意强大的对手,你如果有任何不利于他的行为,他必会想尽办法进行破坏。因此,韬光养晦之术要求在弱小时不能显露大志。不显大志,别人就不会注意你,你若想有所动作,自由也会宽松些,成功的机会也就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