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诸事搞定。

李姑娘也不拖拉,与白小弟,周大人执手做别,径自回家不提,那边白五就盘算著如何向新下手的哥哥套话:“周兄,刚才小弟听到李姑娘管你叫周大人,请问周兄──”白小弟拖长了音调,天真无邪地望著周茂叔。

那周茂叔果然上钩,急急分辩:“贤弟可别误会,愚兄不是故意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实是刚才本来打算与贤弟一同回到拙宅,路上可以慢慢解释,但谁想竟先被别人扒掉了马甲,实在是太不安全了,唉。

不过还好现在坦白从宽也来得及,为兄现在重新为你介绍我的另一个身份。

(汗,我发现我写得写得就越写越不正经了)”

你道这个周茂叔周大人是谁,相信大家小的时候都被语文老师要求背过书吧,尤其是古文吧,尤其是长篇大论的古文吧(对我来说,超过三个字就是长篇:))。

这个周茂叔,不是别人,正是害得我初中背书背得好苦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

字茂叔。

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

这位周敦颐周大人,本身也是一个传奇了,他本身是一个儒学大师,好学博通,言行政事,皆本之六经,考之孟子,故其所设施,卓卓如此。

但考察其担任的工作,既不是什麽待讲学士,亦不是什麽国子监国子祭酒(即旧判监事)、司业(祭酒的副手)、丞、主簿、太学博士(即旧直讲)之类推行儒道的教育官衔,(注21)纵观周敦颐的政治生涯,而始终是地方官吏,如主簿、县令、州判官、知州军等,主要是做司法工作,其政绩亦表现在司法工作之中。

(注22)——

注21:宋属礼部。

宋初承五代後周之制,设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

端拱二年(989)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依旧为监。

庆历四年(1044)建太学前,国子监系宋朝最高学府。

但高、中级官员子弟坐监读书,仅是挂名,数量既少,平日听课者又甚寥寥。

自设太学和其他各类学校後,国子监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凡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小学、州县学等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画三礼图、绘圣贤像、建阁藏书、皇帝视察学校,皆属其主持筹办。

元丰改革官制(见元丰改制)前,国子监官员有判监事、直讲、丞、主簿等。

自元丰三年(1080)起,改设国子祭酒(即旧判监事)、司业(祭酒的副手)、丞、主簿、太学博士(即旧直讲)、学正、学录、武学博士、律学博士等官,监内分成三案∶厨库案管太学钱粮、颁发书籍条册,学案管文、武学生公私试、补试、上舍试、发解试等升补、考选行艺,知杂案管监学杂务。

各案设胥长、胥佐、贴书等吏人多员。

国子监还设书库,刻印经史书籍,供朝廷索取、赐予以及本监出售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