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子和传人

马连良正式收的徒弟一共六位。民国十年(1921),他收李万春为弟子,那年李万春十一岁,马连良也才二十一岁。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在长沙收李慕良、朱耀良为弟子。李慕良原唱老生,先余后马,"慕良"的名字,就是倾"慕"马连"良"。这一期演完了,马连良就把李带回北平,加以深造,没想到后来成了他的末期琴师。那年冬天,又收了北平戏曲学校的王和霖、王金璐二人为徒。民国二十九年(1940),收言菊朋的儿子少朋为徒,是他关山门的最后一位弟子。

六个弟子中,学马最像的,当推言少朋,他私淑连良多年,几乎到入迷状态了。他的马派身段、小动作都很像,就是没有嗓子,为一大憾事。其次数王和霖,也有几分马味。李慕良精于琴,台上的表现倒不为人知了,他也很少露演。至于李万春、朱耀良、王金璐的拜马,也就属挂号性质,实际上没有学什么戏的。

至于私淑马派的人,他的堂弟马最良有几分似处,扮相也是马家面孔。周啸天以学马自居,其实差得很远,只有一出《夜打登州》马派戏,还是野狐禅。奚啸伯先学马,又学言,后又宗余,变成四不像。李盛藻学马变了样,走火入魔。天津丑票金鹤年之子金伯吟,虽在中原公司妙舞台和春和戏院当底包,却学马甚笃,偶有似处,外号"假马连良"。在马连良身陷囹圄期间,北平天桥有个梁益鸣,专唱马派戏,城外的商人因为看不到马连良,就拿他稍过戏瘾,经大家一哄,居然能到内城长安戏院唱了两期。但是经马连良的长期戏迷一看,梁益鸣一脸横肉,一身俗骨,穷喊乱做,贫俗可厌,他居然号称"天桥马连良",实在糟塌马连良这三个字,头一场八成座,第二场半堂人,第三次就没法唱了,从此也就销声匿迹了。可以说,马连良没有真正传人,马派剧艺,到他及身而止了。

[ 书客网 ShuKe.Com ]七、南麒北马的由来

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法租界马家口,开了一家春和戏院,当时已经是新型的戏院了。老板管兴权,约角人李华亭,开幕戏要隆重一点,李华亭就把上海的麒麟童,北平的马连良,约来天津合作一期。这是大手笔,也是惊人之举,就可见李华亭的才华不凡了。那一期两人合作一共五天,然后马回北平,麒麟童又单独演一期才回上海。所露戏码有《九更天》、《萧何月下追韩信》、《甘露寺》(南方路子,五音联弹的)等。麒、马两人合作的戏有《八大锤》,麒麟童反串小生陆文龙,马连良王佐。《火牛阵》,麒麟童反串小生田法章,马连良田单。《十道本》,麒麟童褚遂良,马连良李渊。《一捧雪》,马连良莫成演到"法场",麒麟童接演"审头"的陆炳。《借东风》,麒麟童全部鲁肃,马连良孔明到底,唱到"借风"。在安排戏码上,两个人的戏要均衡,李华亭也煞费苦心,除了麒麟童喜欢反串小生那两场,二人无分轻重以外;《十道本》则两人一重念白一重唱工。《一捧雪》那天"审头"麒麟童大轴,《借东风》那天就马连良"借风"压台了。那一年麒麟童三十八岁(他是光绪二十年生,属马,今年如果健在,已经八十四岁了),马连良三十一岁。从此便开始了"南麒北马"的说法。后来又在上海天蟾戏院合作过一次,这"南麒北马"就更驰誉全国了。如果论剧艺成就的话,两个人各有千秋,是无从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