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演出美化。

马连良演戏,一切唯美是尚,从个人推广到团体,以至整个舞台面。

扮戏他讲究"三白",就是"护领白"、"水袖白"、"靴底白"。

扮戏以前一定要理发刮脸,并且推己及人,要求扶风社同仁全体遵行。

在后台,他准备两个人,一个专管刮脸,一个人专管刷靴底。

他的扮戏房里,有专人管熨行头、熨水袖,戏装早准备好了,挂起来,那么穿在身上就没有皱褶的痕迹了。

对龙套都要求刮脸,抹彩、正式扮戏。

所以扶风社的全体演员,使人看起来都干净、清爽、美观。

他个人的行头,更是特别考究。

质料方面,多方寻求,有一年故宫拍卖绸缎,他买了许多大内的料子,存起来慢慢做行头。

在颜色方面,他提倡用秋香色、墨绿色(如《甘露寺》乔玄的蟒)、奶油色(如《打渔杀家》萧恩的抱衣),看起来漂亮得很。

对行头的式样和剪裁,他也有研究心得,戏台上的马褂,传统做法都是身短、袖肥,透着肥大款式不利落,他却把马褂做得身稍长,袖较瘦,就显得好看多了。

不过他穿马褂的戏不多。

《武家坡》、《汾河湾》、《探母》不常唱,《借赵云》和《汉阳院》的刘备还可偶尔见到。

在个人服饰,同仁扮戏,都美化了以后,民国二十六年他与萧振川、万子和集资合作,在北平西长安街盖个新新戏院,除了自有一个演出理想的场所以外,在舞台上他设计了一份"守旧"(就是台上的大幕),是五片制,米黄色绸子所制,中间那一大幅,绣上棕色的汉武梁祠图案,上挂沿幕,下垂黄色穗子,并且横悬五个小宫灯。

台前两旁,用纱幕把场面人员围起来,不使台下看着杂乱无章。

纱幕上是蓝色云龙。

从新新开幕那天起,把外边围幕拉开,观众一看这舞台形象,便热烈鼓起掌来了。

马连良出外,当然也带着他这份大幕;天津中国戏院老板孟少臣,对这个大幕爱得不得了,几次三番说项,请马连良让给他,一直到过了半年以后,马连良情不可却,照原制价加些钱让给孟少臣。

白挂了半年还赚点钱;孟少臣却乐不可支,总算把这份大幕弄到手里啦!马连良的美化舞台,就有如此的成功。

各位读者,到戏院里去品评音韵,考究字眼,讲求板槽的内行顾曲家,少之又少。

大多数观众,都是为声色视听享受,存着娱乐目的而去的。

马连良的戏,唱腔悦耳,做表认真,服饰、舞台处处美化,使人赏心悦目,自然大家趋之若鹜,乐予观看了。

所以马连良的观众最普遍,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每个阶层全有。

论历年票房,马连良纪录与梅兰芳在伯仲之间,无数字可考;论唱片,他为生旦行之冠。

马连良灌了六十张,一百二十面;梅兰芳灌了五十九张,一百一十八面。

另外有梅、马唱的《打渔杀家》、《探母回令》、《宝莲灯》两张四面,如果两人平分,那么马灌了六十二张,梅灌了六十一张,还少他一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