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笔》。

这也是译自梆子而加以改编的一出戏。

山西梆子演全部的名为《归元镜》,陕西梆子只演前部名为《灯棚换子》。

陕西秦腔易俗社在北平长安戏院演过一个时期。

演这一出,饰张恩的老生骆秉华,失子后用脚猛跺台板,这就是乡土派的演法了。

剧情是王彦丞和檀道济的故事,按檀道济"唱筹量沙"是见诸史实的佳话。

王彦丞有一子,上元节由仆人张恩抱往灯棚观灯,檀道济有一女,檀妻思子心切,命盖婆在上元节晚,到灯棚伺机换一男婴回来。

张恩为盖婆所愚,王子被檀女换去,回府对王夫人难于启齿,经家婢(张妻)发现后,王夫人不忍荷责,反予张恩银两,令其逃走。

张恩远走他乡,改名换姓,做了驿丞。

未几,王彦丞为徐羡之陷害,发配他乡,途中夜宿馆驿。

张恩自差官处得知犯官即系恩主王彦丞,五内如焚,急图搭救。

不料当晚校尉赶到,奉旨将王彦丞斩首解京。

张恩为赎失却公子之愆,报主人不加罪之恩,遂请差官周全,毅然代王彦丞一死;并布疑阵,作为驿丞弃职逃走。

差官深感其义,允如所请,并伴王彦丞至军中为檀道济佐理军务,且用"唱筹量沙"之计,示敌以军粮充足,敌军撒去,檀、王还朝,因谊属通家,互见妻儿,王彦丞见檀子所佩归元宝镜乃自己传家之宝,至此换子真相大明,王子檀女各自归宗,檀、王二家结为秦晋之好。

《春秋笔》的演员阵容是:马连良--前张恩,后王彦丞;张君秋--王夫人,刘连荣--檀道济,叶盛兰--差官,马富禄--驿卒,李洪福--前王彦丞,林秋雯--家婢,盖三省--盖婆,马世啸--校尉。

马连良的主戏在前张恩,扮相是青箭衣、罗帽和《一捧雪》的莫成一样。

在灯棚被人把公子换去以后,惶急、追悔;回府见王夫人,惭愧、内疚,全以做表的神情层次分明取胜,具有内心表演。

"杀驿"一场,是全剧**。

饰驿丞出场时,圆翅纱帽,穿着官衣,唱"狂风日落乌鸦噪……"四句〔西皮摇板〕转〔快板〕,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差官押王彦丞到,叶盛兰的扮相采自《三家店》里的王舟。

张恩闻听押解犯官乃是王彦丞,惊愕询问差官,一段"未曾开言泪汪汪……"的〔流水〕,套自《奇冤报》公堂上刘世昌的唱,却歌来嘈嘈切切,感情充沛。

下面剧情发展,愈来愈紧。

驿卒来报京中又有校尉到来,马富禄钩个黑白分明的歪脸,念白怯口,声音响堂,真是少许胜多。

马世啸的大校尉凶悍火爆,气势有如疾风骤雨。

张恩看公文,晕厥,醒来唱四句调底(低八度)〔原板〕,第三句半起才归调面,这是套自《辕门斩子》杨延昭听说穆桂英来到的唱法。

千古文章一大抄,只要运用得法,信手拈来全是佳句,编戏也是一样,套得自然就好。

最后决定替王彦丞一死,以报深恩,恳求差官,声泪俱下,更佐以水袖、甩发、跪步各种功夫,极为动人。

临死时把纱帽置衣架上,以便使人有驿丞挂冠而去的印象,设计之新巧,具见吴幻荪匠心独运。

这一场戏,比《一捧雪》的蓟州城和法场,紧凑、火炽而吃力,真是精彩万分。

后面饰王彦丞,就是卖几段唱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