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管理的一般法则是科学,那么在管理中细节就是艺术。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不要忽视了细节,细节决定管理的成败,能否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直接关系到领导者职务和事业能否从低到高,从小到大。

蝴蝶效应1(百分号)的失误会导致100(百分号)的失败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煸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管理学中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间定乾坤。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曾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经不起其中1(百分号)或2(百分号)的行动偏离正轨。”许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细节上没有尽力而造成的。1(百分号)的失误,造成了100(百分号)的失败。

曾几何时,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夺目耀眼的三株集团,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销售额提高了64倍,达到80亿,打造了一个无比辉煌的保健品帝国,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触角直达各地村镇。总裁吴炳新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然而谁也没能想到,一个常德事件便使拥有15万员工的宠然大物轰然倒下。

事实上,“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位老汉”的报道刚刚见诸报端时,三株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当时,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要求其赔偿20万元。本来可以“大事化小”的事件,可三株公司却拒绝了对方的赔偿要求,选择了对簿公堂。

三株胜诉了,但没落的悲剧也已无法避免了。1997年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接近2亿,但是事件发生后的1998年4月,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一审判决后,三株正式员工从15万人减为2万人,直接损失40多亿。

按常理来讲,三株完全可以事后补救,找到解决的良方,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做,最后只能看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作为管理者,一个小小的决定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败。1(百分号)的失误导致了100(百分号)的失败。

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整体的事业,管理者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意味着整体的失败。只有对任何一件小事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才不会因细枝末节而导致影响全局。

管理者课堂:

1、管理的精华,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态势下,对细节的一种特定的运用。运用得不好,甚至可以使一个本来很好的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2、对管理层来说,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因此,要周密及细致的考虑任何一件事情。

细节管理决定企业成败

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如是说: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胆在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了一下,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学生学着他的样子做。

看着每个学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忍着呕吐的狼狈样,教授说:“你们每个人的胆子都够大,只可惜不够细心。你们没有发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

尝过尿液的学生终生记住了这次教训:在科研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在现代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这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十分精辟的论述,仔细研读汪中求先生一书,其中有这么几段话值得思考:

其一、细节造成的差距: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其二、忽视细节的代价:白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其三、微利时代要求精细化管理:纵观国内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功夫的。企业靠战略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细节的大企业病拖垮了许多大企业,诸如浪费巨大而熟视无睹,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每一个问题都会在细节上找到其理由。

从上面这几段话中,我们看出企业不论其未来规模和总量的不断扩大,都是一个系统在运行、管理,使之成为有效、快速运转的机器。而管理就是由许多的细节构成了管理的基本元素。

管理的精华,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态势下,对细节的一种特定的运用。运用得不好,甚至可以使一个本来很好的企业陷入万无劫不复的境地。

1984年,国际上某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发生了一次毒气泄露事故,造成3000人丧生,5万人双目失明,20万人中毒,10万人终生致残的悲剧,酿成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起工业惨案。

1984年12月3日子夜,公司下属的某农药厂的一个储气罐的压力在急剧上升。储气罐里装的4.5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滋灭威的原料。0时56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漏了出来,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扩散。由于缺少严格的管理和防范措施,事故发生后,生产工人惊慌失措,只顾自己逃跑。没有一人去实施抢救措施,也没有人向公司领导报告,直到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笼罩在全市上空。

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越过工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数百名居民立即在睡梦中死去。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因怕冷而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10多人丧生,200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穿过商店、街道,飘过25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气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浓度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

发生事故的第二天早晨,整个市区好像遭到了中子弹袭击一样。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但是到处都是人和牲畜的尸体,好端端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事故发生以后,警察以“玩忽职守,造成严重伤亡事故”的罪名,逮捕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这件震惊世界的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破产倒闭了。

储气罐阀门失灵,是化工企业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化工企业,对于装有剧毒化学物质的储气罐的管理,都会有严格的规定。作为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当然也不会例外。这里的制度包括:对阀门的检验,查出问题后的维修或更换,更包括出现泄露事故后,如何实施抢救,如何向上级报告等。制度订好后,要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使他们知道在事故面前应该怎么办。问题在于这些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出现事故后,“生产工人惊慌失措,只顾自己逃跑。没有一人去实施抢救措施,也没有人向公司领导报告,直到毒气形成浓重烟雾笼罩在全市上空。”

一个细节上的疏忽,使一个闻名世界的跨国公司倒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正如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所揭示的那样:“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这正是某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倒闭的症结。

有个著名的管理三段论法,即“管理就是把想到的事情记下来,把记下来的东西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然后把做过的事情再写下来”,这是管理的本质,如果抛弃了管理中的本质特征,管理也就成为了一种空话。只有将管理中的细节和执行力者运用、实施到实际管理当中去,管理者才具效果。

管理学课堂:

1、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成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重细节管理,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足功夫,才能使企业和产品充满活力,确保竞争优势。

2、大局决定成败,是毫无疑义的。大局决策是否正确,成败在所难免。反过来,大局即使正确,如果不注意细节,就有可能招致失败。所谓阴沟里面翻大船,就是对细节决定成败最好的解释。

小的就是大的,不要忽略细节

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天,在企业界,在管理界,企业家和管理者对细节越来越多的加以关注,而细节的魅力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如果说管理的一般法则是科学,那么在管理中细节就是艺术。不少人可能有体会:谈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事,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深奥的管理学理论、管理的一般法则,而是由一个个管理细节突显出来的鲜活的事例。

易趣ceo谭海音曾说: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她说,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种思考方法。可以说,成功的企业家可以不是管理方面的理论家,却必须是管理方面的艺术家。他们深谙“经节管理”的奥秘,处理问题于细微处见功夫,长于在管理学一般理念与本企业实际的结合上做出一篇篇堪称艺术品的章来。

白沙提倡“简单管理”,但其“简单管理”绝不是粗糙管理,更不是不要管理,而是每一个细节都已经成为日常规范行动的一部分,无须刻意将其管理。“简单管理”的前提是“找出规律”,构建一个有效的体制,将所有的细节都置于真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中。可以说,简单管理是细节管理发展到极致的结果。

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应该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生活习惯。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是:由于执行的偏差,导致许多“差不多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企业经常面对的都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最容易忽略,最容易错漏百出。其实,无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无论有怎样辉煌的目标,但如果在每一个环节连接上,每一个细节处理上不能够到位,都会被搁浅,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与魔鬼在细节上较量,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而且在观察方法上,不妨多关注一些细节,这些微小之处能告诉你很多东西。

现代企业管理中“大”和“小”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忽略此中的细节。为了真正地管理好,应该不再考虑大和小的事情,而应该想“下一个是什么”,难道打扫卫生或向一个员工问好就是小事?召开一次战略规划会议,销售介绍会或者财务分析会就是大事?

从打扫卫生到财务分析会议,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重大的事,我们能从最小的行动中,预见其最终的结果,因此,每一个行动都值得给予同样的密切关注,重要的是别忽略细节。

为了细节的重要,管理人可以建立一个详细的工作流程,使每一件事情都必须经过管理人的审查。

要面对员工的小错误,不能等待大错误发生后再去指正,而应在错误有所端倪时就指出。

1880年,乔治伊斯曼创建了柯达公司,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如何将公司做大,他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员工们行动起来,与企业共同进步。

没有员工的支持,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大,柯达当然也不会例外。

1889年的一天,乔治伊斯曼收到一个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内容不多,字迹看起来也不优美,但却让他眼睛一亮。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乔治伊斯曼以前看来,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这次,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他笑了,这正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

好得很!乔治伊斯曼立即召开表彰大会,发给这名工人丰厚的奖金。“柯达建议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柯达公司的走廊里,每个员工都能随手取到建议表;丢入任何一个信箱,每个建议表都能送到专职的“建议秘书”手中。专职秘书负责及时将建议送到有关部门审议,做出评鉴。建议者随时可以拨打电话询问建议的下落。公司里设有专门委员会,负责建议的审核、批准以及发奖。

100多年过去了,至今柯达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接近20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超过60万个。现在,柯达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在150万美元以上。

1983、1984两年,该公司因采纳合理建议而节约资金1850万美元,公司拿出370万美元奖励建议者。

“柯达建议制度”在降低产品成本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制造方法和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每个职工提出一个建议时,即使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也会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管理人员了解到了职工在想什么。二是建议人在得知他的建议得到重视时,会产生满足感,工作越发努力。

现在,柯达员工已逾万人,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影像、医疗、资料存储等领域。公司除了生产闻名于世的柯达胶卷外,还有照相纸、专业摄影器材、冲印器材、冲晒设备、影印机、印前制版产品、件处理系统、航天高科技产品及影像产品器材。谁敢说,这没有“柯达建议制度”的一份大功劳呢?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一个管理者是否胜任,一个员工能否取得卓越的成就,取决于能否将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做好。

因此在管理中,在工作中,哪怕事情微不足道,你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能完成100(百分号),就绝不只做99(百分号)。

管理学课堂:

1、天下难事,是由易事构成的。要做好难事,必须从易事做起;要做好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管理更是如此。

2、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用心才能看得见

如果领导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员工的心灵,下属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水水灵灵,茁壮成长,最终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假如你是一位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元帅,你会过问每一个士卒的饥寒冷暖吗?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你可以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事务,这是对你赢得人心大有帮助的。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官架子,遇到一些事就满脸的不高兴。不屑于做或者根本不情愿去做小事,那么,你的下属会对你产生成见的。

在处理一些小事上,你做的效果不佳,或不完美,下属们也会轻视、讥笑你。认为像你这样连一点儿小事都不想做,或者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成的人,又如何做得了大事情呢?你的信誉会受到威胁。而且有一些小事,你作为领导者,必须努力去做到。例如,你的下属得了一场大病,请了半个多月的病假在家养病,今天,他恢复健康,头一天来办公室上班,难道你对他的到来会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没有真诚的问候话语吗?

再比如,你公司的一位年轻人找到了一位伴侣,不久要喜结良缘,或者这位年轻人在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本公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难道你就不冷不热、无动于衷地不加一声祝贺称赞的话语吗?小事足可以反映出领导人品质的整体风貌,大家会通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衡量你,评判你。

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领导者要善于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领导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员工的心灵,下属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水水灵灵,茁壮成长,最终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调动其积极性、激发职员的热情和干劲,光会说一些漂亮话是不够的。配合实际行动,不失时机地显示你的关心和体贴,无疑是对下属的最高赞赏,这种方法可以在下列场合中收到最好的效果。

记住下属的生日,在他生日时向他祝贺。

现代人都习惯祝贺生日,生日这一天,一般都是家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庆祝,聪明的领导者则会“见缝插针”,使自己成为庆贺的一员。有些领导者惯用此招,每次都能给下属留下难忘的印象。或许下属当时体味不出来,而一旦换了领导有了差异,他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你。

给下属庆祝生日,可以发点奖金、买个蛋糕、请顿饭、甚至送一束花,效果都很好,乘机献上几句赞扬和助兴的话,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下属住院时,领导者一定要亲自探望。

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属住院了,领导者亲自去探望时,说出了心里话:“平时你在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你做了多少贡献,现在没有你在岗上,就感觉工作没了头绪、慌了手脚。安心把病养好!”

有的领导者就不重视探望下属,其实下属此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住在医院里,却惦记着领导是否会来看看自己,如果领导不来,对他来讲简直是不亚于一次打击,不免会嘀咕:“平时我干了好事他只会没心没肺地假装表扬一番,现在我死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真是卸磨杀驴,没良心的家伙!”

关心下属的家庭和生活。

家庭幸福和睦,生活宽松富裕,无疑是下属干好工作的保障。如果下属家里出了事情,或者生活很拮据,领导却视而不见,那么对下属再好的赞美也无异于假惺惺。

有一个电子公司,职员和领导大部分都是单身汉或家在外地,就是这些人凭满腔热情和辛勤的努力把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该公司的领导很高兴也很满意,他们没有限于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口头表扬,而是注意到员工们没有条件在家吃饭,吃饭很不方便的困难,就自办了一个小食堂,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当员工们吃着公司小食堂美味的饭菜时,能不意识到这是领导为他们着想吗?能不感激领导的爱护和关心吗?

抓住欢迎和送别的机会表达对下属的赞美。

调换下属是常常碰到的事情,粗心的领导总认为不就是来个新手或走个老员工吗?来去自由,愿来就来,愿走就走。这种思想很不可取。

下属调走时,彼此相处已久,疙疙瘩瘩的事肯定不少,此时用语言表达领导的挽留之情很不到位,也不恰当。而没走的下属又都在眼睁睁地看着要走的下属,心里不免想着或许自己也有这么一天,领导是怎样评价的呢?此时领导者如果高明,不妨做一两件让对方满意的事情以表达惜别之情。

以上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对于员工来说却是极大的鼓舞与安慰。

卡耐基说过这样的话:“太阳比风更能使人脱掉大衣;一加仑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与人相处也是如此。用一滴蜜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了。”他细想想,这话是很有见地的。

管理学课堂:

1、细节就是细微末节,或曰细微的情节。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细小而又有代表性的事情”。如人物的细小神态、事件的细枝末节等。管理者如果平时能多留意员工的细小举动,细小事情,必然有助于你成为一个好领导。

2、管理者“细小的关心”,将会换来员工“大大的感动”,从而激发工作热情。管理者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忽略“小人物”

所谓“小人物”,指的是无职无权的一般群众。作为一个领导或决策者,会做事与会用人是其事业成功的必要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领导人事业的成功依靠广大“小人物”的拥护支持和共同努力。

?一只狮子抓住了一只老鼠,这只狮子经不住老鼠的苦苦的哀求而放了即将到口的猎物,小老鼠临走的时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说:“你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帮我什么呢?”

后来狮子掉进了猎人设计的圈套,被猎人用巨网网住了,在生命危机的时候,小老鼠带领它家族的成员,撕咬断了巨网的绳索,狮子从而得以逃生!

从古至今,有所作为的领导人都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小人物”的重要,唐代政治家魏征把君民关系比喻为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主人。维吾尔谚语说得好:“离开群众的人,就像落地的树叶。”《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说:魏公子无忌为人仁厚,又能礼贤下士,凡是士人,不论才能高低,都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因为自己富贵就怠慢士人。因此,纵横几千里地方的士人,都争相前往归附他。他招徕的食客有三千人。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因为公子贤能,门客又多,十多年不敢侵犯魏国。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多岁了,家里很穷,只好去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魏公子听说后,就前去问候,要赠送他丰厚的财物。侯赢不肯接受,公子就摆设酒席,大请宾客。客人坐定之后,公子带着礼物,空着车子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侯先生。侯先生整了整破旧的衣帽,登上公子的车毫不谦让坐在上首,想借此来观察公子。公子握着缰绳,更加恭敬。侯赢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屠宰坊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让我去访问他。”公子驾着车子来到市场,侯赢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故意久久地与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公子脸色更加温和。市场上的人都看着这个场面。这时候,魏国的将相、王族、宾客济济一堂,等侯公子举杯祝酒。随从人员暗地里都骂侯赢。侯赢看到公子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朋友,登上车子来到公子家,公子领着侯赢坐在上首,并向他一一介绍宾客。客人们都吃惊不已。饮酒正酣时,公子起立,来到侯赢面前向他敬酒祝福。侯赢便对公子说:“我只是夷门的守门人,而公子却委屈车马,在大庭广众之中亲自去迎接我,本不应该去访问朋友,却委屈公子去了一趟。然而我侯赢要成就公子的美名,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停在市场上,去访问朋友,借此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市民大都把我看作小人物,而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此后,侯赢成了公子的上宾,并为公子的事业做出了贡献。魏公子无忌之所以对许多别人看不进眼里的“小人物”如此屈尊拜访,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小人物”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自己可以借助这种力量去达到政治目的。同样道理,一个领导人也应该树立这种“四两拨千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才能有所作为。要知道,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你应该尽力去了解你的下属中潜藏着哪些人物,他们各有哪些才能、特长,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不要忽视“小人物”,在他们身上不经意的投入,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也许,你只是因为一点家务事而心情不好,但却把这种不良情绪带到了工作环境中,并且不加遏制地在下属中任意发泄,让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为“出气筒”、“受气包”,当然,大多数下属只能忍气吞声,但是,一旦这个人是个有个性且自尊心很强的人,他会在某一天乘你不备,重创你一下;也许,这个人有很不一般的家庭关系,其中就有人可以直接参与对你的提拔任免,你的行为正处于人家的监控之中,“授人以柄”,岂不因小失大?也许,这个人颇有才华,几年以后,他会处于和你平级、甚至高于你的位置,这样,等于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未来的敌人,使你后悔莫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小人物”也不会甘于永远充当“小角色”,或许有一天也会变成“大人物”,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或许,当你处在消息闭塞中时,会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朋友,给你送来一则起死回生的消息,帮你力挽狂澜;当你处在仕途低迷时,会有人扶你一把;或者在你的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的时候,你这个群众关系好的人所得的票数比别人多。《战国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山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军士,有个大夫司马子期在座,只有他未分得羊羹。司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走,他发现,逃亡时有两个人拿着剑跟在他后面,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你把一碗饭给他吃,救活了他。后来,我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你们一定要尽死力报效他。’所以我们决心以死来保护你。”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难时;怨恨,不再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逃亡国外,也因一碗饭而得到两个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勇士。”《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更是因为对待“小人物”态度的不同而影响大业。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感其诚,遂为曹操出谋划策,帮了他的大忙。礼贤下士的曹操借助这个“小人物”的力量成就了许多大事。然而,曹操也吃过忽略“小人物”的亏,当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地图,他却态度傲慢,以致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于是张松改变了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是事业上的一大损失。可以想象,曹操对张松如果像当年对许攸那样尊重,西蜀的地盘说不定早就成了曹操的天下了。帝王的霸业让一个小人物给耽误了不少。所以,作为领导,一定要记住:把鲜花献给身边所有人,包括你心目中的“小人物”。不要总是时时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筹的样子,要知道,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不可能一个人赢得整场比赛。

在经营管理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事业,有情义,同时也会带来效益。在某一家公司,行政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的经理都是大学毕业,年龄、经历相仿,都非常有才华。行政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分寸得当,恩威并施。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但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却总能为下属着想,主动承担错误,为下属担保,从而很得民心,每当出差,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小玩意,给每一个下属一份爱心。而财务部经理虽然工作成绩也是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曾有一位下属的老父亲得了急病,等把老人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工作单位,难免耽误了几分钟。虽然这位员工平时工作勤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这位经理还是对其进行了严厉的通报批评,并处以相当数量的罚款。弄得大失民心,怨声载道。长此以往,终于各得其所,在不久的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中,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颇有业绩,而且口碑甚佳,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提拔为副总经理。而那位财务部经理虽说工作干得也不错,但没料到下属中有一位他从来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的父亲是本公司的总经理,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眼里,其实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只好继续做他的部门领导。可见,“小人物”的力量汇在了一起,足以推翻任何一个“大人物”。所以,学会关心“小人物”,学会与“小人物”们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处理与“小人物”的关系,等到“有事才登三宝殿”时,就晚了。要记住,你平时花在“小人物”身上的精力、时间都是具有长远效益和潜在优势的。在不远的一天,也许就在明天,将得到加倍的报答。

管理学课堂:

1、不要以为人物渺小就去无意识的忽略他们,有时小人物也会帮上大忙的,把每一个员工都当成生命中的贵人,尊重每一位与你共事的人。

2、管理者对待每一个员工都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不要因其贫穷、地位底下而蔑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这都是不对的!“和农夫说话不失谦卑之态”,这就是“平等待人”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