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之讲演词与本日开除汪兆铭党籍案发表,已克服困难,奠定国基矣!

这里所说的“讲演词”是1938年12月26日蒋介石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发表的讲演。

在这篇讲演里,对于和汪精卫逃出重庆相呼应的“第三次近卫声明”加以驳斥如下:

“近卫谈话所谓东亚新秩序,系以中国新生后,日、满、华三方面合作为基础。他所谓‘新生中国’是要消灭独立的中国,另外产生一个奴隶的中国,世世受其支配。而此‘新秩序’则是根据于中国已变得为奴隶国家后,与日本及其造成之满洲伪国紧密联系而成。……

“‘所谓东亚同体’,他们公言:日、满、华应该是立体关系,而不是平面关系。又说该是家长制,日本为家长,而满、华为子弟。换句话说:前者为治者、为主;后者为被治者、为奴。这不是并吞是什么?……

“他所谓‘经济集团’,不仅是要操纵中国关税金融,垄断我国生产和贸易,独擅东亚的霸权;他逐渐演下去,势必至于限制我们中国个个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一些自由,生杀予夺,唯其所欲,整个的中国民族做奴隶、做牛马、在鞭笞吮吸之下,整个消灭我们民族的生存。

“所谓‘兴亚院’(原为‘对华院’后改名为‘兴亚院’,1938年12月26日成立),是执行一切灭亡中国计划的总机关,也可以说是集日本从前在中国到处制造罪恶的种种特务机关之大成的一个总特务机关。……现在索性揭破面幕,正式地成立起來。……

“综观近卫的这个发明,我们可以断言:日本真正之欲,乃在整个并吞我国家,与根本消灭我民族,而决不在所谓中日合作或经济提携等等的形式。……

“我们记得:日本人也常以‘日韩一体’、‘日韩不可分’等语调麻醉、眩惑朝鲜的人民,今日他又盛倡‘日满华不可分’的‘东亚协合体’,干脆就是‘中日合并’,就是‘日本大帝国’之完成!……

“现在,他灭亡中国之计划与工具已经一切齐备,其侵略并吞手段与心事已毕露无遗;所缺者,只待中国受其欺蒙、受其威胁而向之屈服,上其圈套罢了。……”

蒋介石的驳论真可谓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在此去从时刻,他的严正立场是大得人心的,值得肯定。

汪精卫之流的卖国投敌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党政、团体、机关、市民和解放区军民,纷纷发表通电,声讨汪精卫,并要求给予制裁。蒋介石本打算劝说汪精卫回到重庆,并多次派出宋子文、王宠惠、陈布雷、谷正鼎等要员前往河内进行劝说,希望汪精卫之流返回祖国,共谋抗战大业,可都遭到坚决拒绝。蒋看挽救无望,于是派遣特务前去暗杀,结果把他的同伙曾仲鸣误杀。

1939年元旦,国民党在全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召集临时中央党务委员会,讨论汪精卫的“艳电”。

蒋介石以党的总裁地位亲临主持,他首先问到会的冯玉祥等对汪到底怎么办?冯玉祥说:我们大家把汪弄成副总裁,是我们瞎了眼,“我们应该向国民认罪!”蒋介石却说:“无论汪怎么不对,我们应当宽待他,……饶恕他。”大家对此极为不满,七嘴八舌,有的在骂,有的还说蒋和汪唱双簧!尤其是林森、吴敬恒、张继等中央常务委员们愤慨以极,非要求予以制裁不可。讨论到最后,终于做出蕴藻浜决议:“永远开除汪兆铭党籍”,并通过由吴敬恒起草的决议。其文如下:

“汪兆铭承本党付托之重,值抗战紧急之际,擅离职守,匿迹异地,散发违背国策之主张。艳(29)日來电,竟主张以敌相近卫根本灭亡我国之狂悍的声明为根据,而向敌求和;一面誉之报刊,广为散发,以建议中央为名,逞蛊惑人心之技。而其电文内容尤处处为敌人要求曲意文饰,不惜颠倒是非,为敌张目;更复变本加厉,助售其欺。就其行为而言,实为通敌求降;充其影响所及,直欲动摇国本。……”

同一天(元旦),蒋介石夫妇接到英国牛津大学各学院院长及教授联名來函,对中国抗战精神大加赞扬。

函中写道:

“吾人今所企望者,世界民主国家必有一日决定尽力协助中国,而敌人必将屈服于忠勇的中国人民之前。”

蒋介石对“去年12月26日之讲演词与本日开除汪兆铭党籍案发表”如释重负;对大洋彼岸的赞扬与鼓励感到无比的欣慰,于是发出“已克服困难,奠定国基矣”之感慨。

近卫为中倭战争之内阁,今竟不能维持而倒台,此为我抗战之一收获也。

正当蒋介石1938年12月26日的讲演词和1939年元旦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议发表之际,忽然传來了日本的近卫内阁于1939年1月4日总辞职的消息。

何以“不能维持而倒台”呢?其主要是由于对华问題、日德同盟问題等外交政策方面均受到坚持强硬路线的军部压抑。再加上军事预算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国内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反战情绪不断增长……面临这些困难,均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军部日益狂妄,目中无人,对近卫不理不睬,在中国的战事情况也不能及时报告。在此情况下,近卫当然难于维持,只好倒台。

这也可以说“玩火者,必自毙”。但可以预见,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总理云:不知不能行。吾则继之曰:不行不能知。唯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

蒋介石在这则日记里概括了他一生之特性与长处。

的确如此,所说之理论是:实践出真知的一辙也。

敌军今晨在琼州海口登陆,声明占领该岛。此为开战以來对英法美最大之威胁。此后,战局必将急转直下。倭寇狂妄,盖已决心向民主世界开战矣!

武汉会战后,中国进入第二期抗战。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急于解决中国问題,在对国民党加紧诱降活动的同时,对中国正面战场华南和华中地区发动了军事进攻,以加强军事压力。

这种军事压力,首先是从进攻海南岛开始的。日本为了封锁中国,日军台湾混成波田旅团和海军陆战队在其第三舰队及飞机的掩护下,于1939年2月10日凌晨,突然在海南岛的海口附近天尾港登陆。

中国守备该岛的军队保安第5旅团仓皇应战,但由于兵力不足,阵地陆续被突破,到下午3时,海口等地失陷。接着,日军便在榆林、博鳌等港登陆。

中国守备军司令王毅,考虑到海南岛与大陆隔着海峡,大陆不可能迅速增援,于是下令部队化整为零,退入该岛中心部的山林地带打游击。

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实际是日本“南进政策”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它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方案正式起步。从此种意义上讲,侵占海南岛可以算是太平洋上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早在1938年12月的《揭发敌国阴谋阐明抗战国策》一文中就已预见:

“日本的政策,现在已经由他的大陆政策扩张到海洋政策,由他的北进政策推进到南进政策。简言之,日本现在的侵略政策,是大陆与海洋同时并进、双管齐下了。在吞并中国的企图中,同时更要推翻国际秩序,独霸东亚,驱逐欧美的势力。”

蒋介石认为,日军占领海南岛,“此为开战以來对英法美最大的威胁。此后,战局必将急转直下。倭寇狂妄,盖已决心向民主世界开战矣!”因此,海南岛陷落的第二天,他在接见中外记者时,特别强调,日寇侵占海南岛,即是进攻太平洋的发端。首先切断英、美海军之间的联系,控制菲律宾。下一步,日本将侵占关岛,再切断美国与菲律宾的联系。然后发动太平洋战争。

其实,美、英各国也从日本政府1938年11月3日发表的“东亚新秩序”声明(第二次近卫声明)中,意识到问題的严重性。声明中最关键的一节是:

“帝国断不收兵。帝国所希望者,在于建设能够确保东亚永远安定之新秩序;这次征战之最终目的,亦在于此。”

可见,日寇不仅要侵犯全中国,更要霸占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这样,就直接侵犯了英、美、法等国的势力范围和各项权益。当然,这些国家不会坐以待毙的!

首先做出蕴藻浜反应的是美国。

1939年1月,美国决定,在道义上禁止对日本输出飞机一部分零件与器材;

同年2月,禁止对日信用贷款。

这些虽然只是局部的经济制裁活动。但总算是付诸行动了。

接着,2月8日(日军侵占海南岛的前两日),美国与中国签订了“桐油借款合同”。

与此同时,英国也宣布向中国提供信用贷款50万英镑,为中国购买卡车之用。

英国同时还对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贷款500万英镑,以稳定中国的法币价值。

国际上的这一新转机,使蒋介石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