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的猜忌心太重!

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此时,各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各地疲于奔命也。

在蒋介石51岁诞辰那篇日记上,他下定“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的决心,主要是出于对九国公约的幻想。所以,当下达撤退命令的第二天(11月1日),蒋介石突然召开师长以上将领参加的紧急会议。他在会上讲了40分钟的话,首先对前线官兵的英勇作战给予表扬和鼓励。紧接着就说:“九国公约会议将于11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开会,这次会议对国家的命运关系甚大。我要求你们做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坚持一个时期,至少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利的同情和支援。”同时他又说:“上海是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基地,如果过早放弃,也会使政府的财政和物资受到很大的影响。”看來“决战”决心已定。

日军方面的反应如何呢?他们一边猛打,一边又于11月2日向蒋介石提出要与中国和谈。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來见蒋介石和财政部长孔祥熙,转达日本的7项和谈条件,其内容是:

一、承认伪满、内**立;

二、扩大“何梅协定”,划华北为不驻兵区域;

三、扩大“淞沪协定”,设非武装区域,上海由国际共管;

四、中、日共同防共;

五、中、日经济合作,减低日货进口关税;

六、根绝反日运动;

七、尊重外国人在华权利。

蒋介石见此丧权辱国的停战条件,予以拒绝。表示欲和谈,必须恢复战前状态,否则国民政府会被舆论浪潮淹沒,因而蒋介石仍然决心抗战到底。

与此同时,11月5日,日军3个师团在80艘军舰的配合下,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登陆后,日军兵分两路对上海进行侧面迂回,企图对我军实行围歼。这样,坚守上海之命难以执行,于是全军被迫仓皇撤退,再加上事先毫无计划,造成几十万军队同在一条公路上,拥挤不堪。后有日寇机械化部队的追击,上有敌机的轰炸与扫射,后撤的部队只好尽量疏散,结果更加混乱。部队撤到指定的吴福线和锡澄线国防工事时,由于阵地沒有留守部队和向导人员,不能启用,在追兵迫近情况下只好白白放弃。这样,阻挡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便轻而易举地为敌所破。上海即将陷于敌手,日军兵临南京城下。

上海战役结束,虽说中**队向后方撤退,但却已使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遭到彻底粉碎,从此使它长期陷入泥潭中不得自拔。

蒋的这页日记是“逼”出來的!事后九国会议上对日本侵略者并沒给予任何制裁,无疑对蒋是一严重打击,他的幻想破灭了。正像蒋介石顾问端纳总结的那样:

“中国方面,则因为对条约与国际法的信念,与对国联势力及美国等信誉之依赖过深,卒为重大的牺牲。”

从此日起,坚定了蒋介石的持久抗战的决心。

苏州河南岸,以兵力用尽,不能不令撤退,但并非为金山卫登陆之敌所牵动。唯藉此战略关系,使敌知我非为力竭而退,不敢前进,此乃于将來之战局有利。

此日记是对11月7日日记的补叙。亦是对他收回撤退成命而在强敌之下不得执行的自圆其说。

当然,他有“于将來之战局有利”的长远打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他写下这页日记的当天(11月8日),山西太原陷落。在山西战役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骐先后殉国。至此,战火漫无边际地扩展开來。

这一段暴露出他缺乏预筹战略上第二线防御之计划。如有此计划,此间之体面问題根本不应考虑,撤退已毋庸踌躇。

此日记源于他自己的所谓积极想法,蒋介石经常在失意时安慰自己,有时不免在日记中自圆其说。此时他希望对方将他的先退都看作侧翼行动之后果,而并非正面实力不支。其实此间区别,亦甚难蒙骗熟练之军事家。倒是今日吾辈看來,更可窥见当时主帅蒋介石未及考虑情况尚在彼掌握时自动后移进入第二线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及生力军抵抗,而必等至山穷水尽时被迫后撤。

抗战最后地区与基本战线,将在粤汉、平汉两铁路以西。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只好谋持久抗战之良策,作出全局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战略构想留下的最有力的资料是蒋的次子蒋纬国对日本作家古屋奎二就此问題所做的分析:

“当时料想到日本在作战方面所能给予中国的最大危害,是沿平汉铁路南下,首先迅即攻占武汉,对长沙、醴陵一带形成威胁。于是日军在控制了中央地区之后,如果对留在东边的中国主力部队加以压迫,则中**便只有背海决战;同时,在中国东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人力和物资就要落入日军的掌握,而使中**处于决定性的劣势地位。

父亲(蒋介石)为了避开这样的危险趋向,所以采取能够相机立于有利态势的持久战略。”

这个持久战略构想的要点如下:

以中**一部对华北之敌持久,确保山西;相机集中主力于华东,对上海之敌取攻势,以迫诱日军转变其作战线路为沿长江由东向西。中**基本此一构想,先调集有力部队在察、绥、晋方面,向将会由华北南下的日军右侧发动攻势,并确保山西,以牵制或迟滞日军南下;继而藉“八一三”事件集中精锐部队于华东方面,主动向淞沪之敌猛攻,迫诱日军大本营自东北基地、日本本土以及华北原主作战方面相继增援淞沪,其侵华之作战线遂形成沿长江自东向西。

“此一战略指导,获得了下列战略效果:

第一,日军仅能压迫中国沿通往大后方之补给线撤退,无法迫其决战,因而日军‘速决战略’被否定。

第二,使中**不仅能确保其补给线之安全,且获得充裕时间,将东南地区之人力与物力迁移于大后方,从事整备建设,因而为后來的转移攻势奠定基础。

第三,使日军补给线延长,且无法发挥其海上优势,增大其作战困难。”

历史证明,这些构想是比较切实的,在实施中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九国公约会议宣言,虽语气软弱,仍不足为虑;其后,共同行动必能实现也。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九国公约会议决定于11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

10月16日,比利时政府向包括中日两当事国在内的最初签订公约的九国和后來相继参加的19国,以及未参加签约的德国与苏联两国发出邀请书。

10月27日,日本经内阁会议决定不参加九国公约会议。并发表“关于中日两国纷争他国沒有干涉的权利”的声明,其大意如下:

“国际联盟根据中国片面虚伪报告,通过了支援中国政策的决议。此次受到邀请的九国公约参加国,当然要受国联决议的约束;是则日本既或参与会议,也难期有公正妥当的结果。包括有和东亚毫无利害关系的国家在内之此一会议,会徒然刺激中日两国的民心,反而使事态益趋纠纷。”

日本的同伙德国也宣布不参加会议。

11月3日,九国公约会议开幕。

会议一开始,美国代表戴维斯发表演说:“中日两国的冲突倘越发扩大,则世界和平将大受危害。美国政府考虑应由参加各国共同努力,觅至适当方法,以维持远东和平。”英、法、苏代表相继表示赞成美国代表的见解。只有日、德的另一个同伙意大利,在会上充当日本代言人的角色,他袒护日本说:“沒有日本出席的九国公约会议,纵使作了维持和平的协议,但也不能顺利进行。现在,我们所能做的,是只有邀请中日两国直接交涉。”

九国公约会议开幕后,决议再度向日本发出邀请书,日本的回答是“沒有再度考虑的余地”,拒绝到会。

会议进行得很困难。蒋介石寄予很大希望的美国和英国,会上互相推诿,最后,竟然提出“中立”和“不介入战争”的政策。

11月15日,九国公约会议对日本拿不出“强硬态度”,只好通过了回避日本是否违反公约问題的对日宣言:

“中日两国现在之敌对行为,影响到各国之权利及物质上之利益,全世界对之均有一种不安之忧虑。

“各国代表仍信当事双方倘同意停战,俾乘机试行解决,或可达到成功之目的。中国代表团具有此种准备;但对于日本坚决拒绝讨论之态度,各国代表殊难理解。

“国际公约之一方(日本),如固执其与所有其他签字国相反之见解,则各国对之不得不考虑其共同应取之态度。”

蒋介石在九国公约会议宣言通过当天,在他的日记里表示不满意的情绪,但他依然对九国公约抱有幻想。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11月24日九国公约为最后一次会议上,对会议沒有获得满意结果即席提出抗议:

“自‘九一八’以來,不幸各友邦未能充分发扬各国际公约之实效,制止日本之侵略,以致在东亚则侵略战争日益扩大;在欧洲则受东亚之波动,而崇尚武力侵略之风遂亦大起,今日欧战之发生(德国进攻波兰),其受东亚之影响者,盖甚大也。

“中国具有世界四分之一之人口,实为世界和平之一大柱石,尤其东亚未來之治乱兴衰,全以中国为其枢纽,深望英美法苏各国当认识中日问題实为世界之中心问題。”

对此抗议,各国以“沉默对待”,只有法国代表喃喃地说:“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英、美、法等国的这种作法,无疑更加纵容了日本的侵略。此时,淞沪方面的日军已向中国的首府南京进攻了。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成败利钝,非所道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于11月24日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此时即已准备离京。他又于26日谒辞总理陵寝及阵亡将士公墓,当日全未向外宣布,只在日记内写下这番话。

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艰难缔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胜言矣!

余能多留京一日,则国家与人民及前方军队,则多得一日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亦多得一日之安。

此日记是昨天日记情绪之延续。

这些情绪彰显著蒋介石是一个宗教性格浓厚的人物,可是另一方面也证明他的作战计划缺乏纵深。李宗仁说及唐生智受命之前,蒋曾召集高级将领及德顾问讨论南京应防守或放弃。如果在淞沪地区作战近三个月,而对南京的防守与否全未做过切实的计划,即不能说是顾及周详。推而论之,我们可以想见其未预料敌侧翼行动,无打算在苏嘉国防线的抵抗,以及过度重视淞沪地区守土的重要,前后如出一辙。

写了日记之后蒋介石又并未即离南京。此后又逗留10日,这也许是第二则日记的一种解释吧。12月5日,他尚且往南京正东20公里之汤山对守城部队训话。当时正面敌军业已逼近。至7日清晨,他始乘飞机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