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于4日又传捷报:“宋(时轮)支队于冬日3时袭击朔县西北之井坪镇,当将该处敌千余人全数击溃,收复井坪。计是役缴获坦克车8辆、装甲车15辆、汽车5辆、毙敌200余名,缴步枪36枝,轻机关枪两挺,枪、炮弹8箱。”《朱德、彭德怀致蒋介石等密电》10月4日--同上。

10月7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宋支队奋勇杀敌,收复井坪,殊为欣慰。若能扩大游击,向平绥线山地行动,使敌感受痛苦,尤有意义。并希望转前方将士代致嘉勉为盼。”《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密电稿》10月7日--同上。

10月13日,第18集团军在朱德总司令指挥下,奉命配合友军“对增援之敌,负责阻止,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第2战区忻口会战纪要》--同上。在敌侧翼和后方钳制打击敌人。

当日,八路军第115师占领平型关。

14日,该师又在平型关东面的小赛村截获敌援军汽车数十辆,歼灭200余人。

15日,八路军第120师在永兴村地区配合友军打击敌人。

16日,第115师再占团域口,乘胜收复广灵、涞源、尉县等县城,在冀南、冀北切断日军晋东北的交通线,直接威胁敌后方。

10月17日蒋介石致电朱德:“接通捷报,无任欣慰。着即传谕嘉奖。”《蒋介石致朱德密电稿》10月17日--同上。

19日,八路军第129师第767团冒雨奇袭代县日军阳明堡泊水村机场,毁机24架。

20日,120师攻克雁门关,接着又在同蒲路岱岳和崞县附近分别设伏,给敌以重大杀伤,切断了忻口方面日军通往大同的后方交通线。

八路军将士1937年10月初至11月上旬在晋北、冀西独立作战,游击敌寇,有效地消耗、牵制敌寇。此次战役是国共合作抗日初期两党所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团结对敌,英勇杀敌的最好例证。这是已经载入史册,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

蒋介石写这天日记的时候--10月25日,八路军还正与国民党军并肩战斗在太原保卫战之中。然而,他不顾血写的事实,竟说什么**“投机取巧”。世界上有这样“投机取巧”的吗?!中国**为了民族的利益,甘愿忍辱负重,将几次“围剿”所剩的精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随即将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这样的“投机取巧”,世上有吗?蒋介石在此,辱骂正在领导抗战军民浴血奋战的**为“不顾信义之徒”,实在不公道!另外,在忻口战役中他给予八路军的嘉勉函电是明摆着的证据,难道这么快便通通忘了不成?即使“过河拆桥”,然而现在河还沒有过完呢!看來,此时的蒋介石恶性未改。

至于孰正孰邪,只有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我军留守闸北之谢晋元团,孤军奋斗,中外人士均受感动,且表示崇高敬意;以与敌军野蛮残忍、受世人之唾弃两相比较,则不啻有霄壤之别。此战虽退,犹有荣焉!

10月6日,日军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强渡蕴藻浜南岸,企图扩大突破口。这时蒋介石亲自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兵力增至40多万。但终因敌军武器精良,又占据有利地形,再加上施放催泪瓦斯,使我军几乎丧失战斗力。因此造成了10月26日的闸北大撤退。

在这次大撤退中,第88师第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中校率领该团第一营(营长杨瑞符)800名官兵固守上海的最后一个抵抗据点,位于闸北区的公共租界苏州河对岸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原为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联营的仓库,是一座6层钢筋水泥的建筑,在高层建筑不多的闸北区,占有首当其冲的位置。

谢晋元部是10月26日夜晚进入阵地的,任务是吸引住日军,延缓他们的进攻速度,掩护友军撤退。

10月27日午夜2时,谢晋元率部在四行仓库内进一步作了防御部署。这天清晨,日军沿着苏州河岸边的房屋进行纵火、搜索前进。直到下午2时,日军大部队接近四行仓库,这时,他们并不知道这里面有伏兵。谢晋元待到日军进入我军有效射程之内时,一声令下,众枪齐发,日军顿时大乱,当场击毙80多个日军官兵。

从这一天起,接连展开了4昼夜的生死搏斗。日军出动大炮、战车,不分昼夜地进行波浪式的攻击。坚实的钢筋水泥墙壁,到处被炮弹轰开了洞眼,但守军官兵把存放在仓库里的成袋黄豆、面粉等堆垒起來充作工事,并从楼上投下手榴弹和发射迫击炮,使仓库四周的日军尸体堆积如山。并有3辆战车被烧毁,4辆倾覆。

800名壮士孤军固守闸北最后阵地的奋战情景,在隔着一条苏州河的对岸公共租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对岸云集的中国老百姓和许多外国人都在为他们呐喊助威。

租界地上的英军司令见到宋美龄时,噙着热泪谈起他亲眼所见的感人战况,他对中**队死守四行仓库的精神赞叹不已。

这种惨烈的场面,这种可歌可泣的壮举,奏起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赞歌!难怪蒋介石在自己的这页日记上有感奋的词语和飞扬的文章。

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有一定限度。今谢晋元死守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

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4天战斗中,中国方面所受损失,仅有37人战死。他们在四周全被日军占领,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不退让,不投降,激战4昼夜,打退日军使用飞机、大炮、战车进行的连番多次的进攻,重创了敌人,胜利完成阻击敌人,掩护友军后撤的任务。他们的英雄行为实在可歌可泣。

在这次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件。

10月28日夜半,有一个中国少女冒着枪林弹雨,冲进日寇的包围圈,连游带爬地窜进了四行仓库。她,就是年仅18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

她从浸透汗水的制服下面,取出了藏在身上的一面长达4米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29日清晨,这面杨惠敏冒死送到八百壮士阵地上的国旗,在四行仓库的屋顶上迎风飘扬。此时的闸北,除此弹丸之地,已全被日寇占领,到处悬挂着血腥的“膏药旗”。当战火中的上海军民看到中国国旗飘扬在最高处的四行仓库的屋顶时,都激动得流下热泪,受到极大的鼓舞。

10月30日,英国方面唯恐战火波及租界而出面调停,提议谢晋元部队撤进公共租界。中国方面接受了调停,命令谢晋元部于31日清晨放弃四行仓库,渡过苏州河,进入公共租界地。

可惜的是,蒋介石命令其“荣誉之撤退”为的是“不必再作无谓的牺牲矣”!但是,结果怎样呢?

谢晋元部队10月31日奉命撤入公共租界,按中央双方调停约定中租界当局承诺,部队本应撤经租界后马上回到中国战线上去,可是租界当局受日军胁迫沒能履行约定,而对谢晋元等763人(原800,牺牲37)实行缴械,羁禁在租界上的沪西星嘉坡路(今余姚路)的“孤军营”,由万国商团武装看守。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受日军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谢部官兵于是沦为日军俘虏,被押往各地充苦工,直到战争结束后,平安返回的不过100多人。

从八百壮士的这一悲惨结局,即可见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无能与不负责任之一斑!

此次抗战成败得失固难逆料,但统一局面必可因益见巩固。

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

设或与倭妥协,即或答应其要求,甚至承认伪满,但其一遇国际矛盾冲突之机,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不止。

这一天,是蒋介石51岁诞辰。他在检讨自“七七”卢沟桥事变以來近4个月的抗战形势。

就整个战局來看,呈现连连失利的趋势。10月中旬,绥远失陷,山西太原也危在旦夕。这时上海方面,浏河、闵行、江湾、闸北、真如等地已被日军占领,中国后方又无兵力增援,敌我战斗力对比悬殊,我军疲惫不堪,难以支持,再苦撑下去,只有消耗兵力,徒劳无益。可是由于蒋介石严申命令,擅自撤退,军法从事。前线指挥官都不敢报告真实情况,倘有直陈实情者,即遭蒋的申斥。

10月末,守卫上海军队实在无法支持,大本营副参谋长白崇禧和作战组组长刘斐才向蒋介石再三苦谏,说明上海会战应适可而止,以便更好地打击敌人和保存我军的战斗力。蒋介石无奈,采纳了将主力部队撤往吴(江)福(山)一线和江(阳)无(锡)海(盐)一线,从事调整,伺机反攻的意见,下达了撤退命令。

10月30日蒋介石开始迁都重庆。

这篇日记意在强调“与敌作一决战”的战略思想,正因为如此,在命令下达的第二天,蒋介石又听信了外交部意见,寄希望于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布鲁塞尔会议迫使日军退走的意见,要收回成命,要各部队仍回到阵地上死守三天。当时有的部队已经撤退,有的正准备撤退。正在此时,忽又传來停止撤退的命令,并要再坚持3天,部队顿时大乱,虽奋力苦战,已难挽回战局。这是后话了。

总之,从日记与现实的印证上,可以看出蒋介石这一时期的抗战思想变化的轨迹: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被迫抗日后,他们想依靠外援,迅速取胜,每当战局稍有利时,就高喊“决战”、“反攻”;但当其军队一再溃败时,又转而手足无措,指挥混乱,对于长期持久的抗战,言之有余,实则不足。

军事失利,国内各反动派逐渐猖獗,**尤为跋扈。外患未消,内忧日增,不有大勇,何能旋乾转坤?凡事应以国家利害为前提。如我自认为是,则当以大无畏精神行之可也。

即在武汉时代,他的文件里也留下不少对**猜忌的记载,有如1938年2月1日他获得沈钧儒与叶剑英谈话的记录,据称**欲利用联合战线作扩张实力的工具,一俟时机成熟将与政府作战。6日蒋电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注意**在陕北创办抗日大学,“诱骗麻醉无知青年”应加防范。4月5日张国焘与**决裂,张发表《敬告国人书》,提及毛“不以国家民族为重,缺乏团结抗日诚意”。引起蒋的注意。10月5日周恩來面呈蒋**亲笔信,内称:“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蒋阅后认为此系苏联主使,因为欧局紧张,斯大林深恐两面受敌,此时外间又有蒋政权即与日方媾和之传言,苏大使亦以六十师之装备及飞机五百架相助示意,所以毛周“敌甚恭顺”,同出于此一时之权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