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交接,不唯一时;薪火相传,重在长久

孙瑞华

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继续保持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点,把民主党派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成为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共同关注的课题。实现政治交接,在参政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任务中,日益凸现其重要价值。

一 、政治交接是参政党建设的主线

在现代社会,政党政治之所以能够存在,原因之一就是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能够发挥出政治社会化的特定功能。参政党的政治交接就是政党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体现,也就必然成为参政党建设的主线。

(一)政治交接是政党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体现

在现代社会,政党政治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能够发挥出特定的政治功能。由于国情不同,政党制度不同,各国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从总体和抽象的意义上看,政治社会化是政党重要的政治功能之一,而政党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是社会的政治意识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持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或组织不仅形成特有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的行为取向,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在政治系统中担任特定政治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认识政治、形成政治人格与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塑造这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政党是围绕国家政权活动并借以整合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实现其政治纲领的政治组织,是志同道合者的政治组织,是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政治组织。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政党通常通过其严格的章程和仪式,以及常设的政治教育机构和经常性的政治信息沟通活动,通过培训、讲座、参观、报刊等方式,也通过政党政治的具体运行和成员个人的政治实践,训练和规范成员的行为,使成员认同并支持其主张,使他们形成共同的政治信仰、政治行为准则以及较高水平的政治技能,从而为实现本党的政治目标而积极工作。所以,政治社会化是政党重要的政治功能之一。

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实现的政治交接,就是实现思想的传承、工作的延续、传统的发扬,就是将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坚定的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延续与发展下去,而这正是政党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二)政治交接是参政党建设的主线

政治交接是政党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也就必然成为参政党建设的主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组织的迅速发展,已经使新一代成员成为民主党派队伍的主体。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新老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而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尚未完成,政治、思想和组织交接的任务紧迫而繁重。中国共产党把帮助民主党派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作为发展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的重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97年和2002年,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代表大会,完成了世纪之交党派中央和省、自治区、市级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老一代领导人几乎全部退出各级领导岗位,一大批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干部逐步走上了民主党派各级领导岗位,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集体已经形成。而2007年,各民主党派正在进行的换届,实际上是政治交接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在前述两个阶段基础上延续与深入的第三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十分重视。李瑞环同志在1997年1月举办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这种新老交替不仅是人事的变更,还包含着政治的交接,思想的传承,工作的延续,传统的发扬。”1997年12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领导人的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政治交接的核心,是把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老一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一代一代传下去,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坚持和发展。在1997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就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提出了“三个延续与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更好地延续与发展,着眼于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关系更好地延续与发展,着眼于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更好地延续与发展。2006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针对各民主党派2007年即将开始的换届工作明确要求:要突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符合政治交接、优化结构和健全机制的总要求。

瞻之于前,启之在后。回顾十年间参政党建设中政治交接每一阶段的发展,体现出一条推进与深化的主线:继承优良传统,加强参政党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政治交接是时代赋予参政党的重要使命,是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命题和首要任务,是参政党建设的主线。

二 、政治交接的任务和内容

实现政治交接,首先需要解决交接什么的问题。参政党所要实现的政治交接具有特定的涵义。政治交接,就是要把民主党派几十年来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和政治经验继承和延续下去,就是要把各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政治责任、严明的政治纪律、高尚的政治品德继承和延续下去,就是要把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合作实践中共同探索、积累的政治经验和优良传统继承和延续下去。

实现政治交接,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内容。

(一)温故。深入体会历史,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前辈领导人久经考验后锤炼而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亲密合作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政治优势。主要包括:

⒈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传统。这是中国参政党最重要的政治信念和传统,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⒉ 爱国主义的传统。各民主党派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他们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及其所支

持的国内反动势力的立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充满热情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们坚决反对各种分裂祖国、阻碍祖国统一的图谋和活动,为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分发挥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国多党合作极为重要的政治基础,也是参政党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的重要条件。

⒊ 科学、民主与求实的传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许多领导人都是五四运动的参加者,或者是在五四运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五四运动中,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创了科学、民主和求实的传统。当一部分参加五四运动或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参与创立民主党派时,这一传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党派中的知识分子坚持科学、民主和求实的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⒋ 无私奉献的传统。各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特别是许多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曾经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为了统一战线事业,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在乎自己个人的利益得失,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参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⒌ 努力学习、自我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老一辈领导人,多数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探索和追求真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择接受共产党领导,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中国建立以后,民主党派成员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自觉、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努力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观点。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以后,民主党派成员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坚持努力学习、自我教育的传统,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知新。认真学习两个“5号文件”,把握当前的时代特点和任务要求,为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增添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

在新世纪新阶段,政治交接具有新的任务和内容。一方面,2007年换届后,出生于解放前、在改革开放初期加入党派的领导人大部分退了下去,一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九十年代前后加入党派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发展正处于矛盾凸现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正在深刻变化着的国际局势中不断扩大。身处多样、多元、多变时代的年轻一代,如何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保持民主党派的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和特色不变,是政治交接第三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成为参政党实现第三个阶段政治交接的时代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和胜利之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各民主党派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坚持,也凝聚着民主党派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为民主党派优秀传统的核心。中国的参政党必须从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使中国参政党的一切言行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参政党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最根本的就是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的核心和实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三 、政治交接的对象和方式

(一)重点交接给中青年领导干部

把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交接给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重点要交接给民主党派新一代中青年领导干部手中。2007年换届后,一大批“文革”后参加工作的中青年干部将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体力量,这使得加大中青年领导干部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教育力度成为参政党最为迫切的一项工作。中青年干部是担任新世纪党派各级领导工作的人才,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关系到参政党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新世纪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民主党派新一代中青年领导干部,是在接受社会主义的系统教育和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祖国发展充满信心;他们努力工作,事业有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知识渊博,视野广阔,思想活跃,富有开拓精神。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成长环境不同,新一代没有老一辈那样长期与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阅历,有些同志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传统缺乏深刻、系统的了解;加之不少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前,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和学术研究工作,有些同志实践锻炼和政治经验不足,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待提高。参政党新一代领导干部,只有尽快完成政治角色的转换,在新的岗位上,把自己锻炼成为既能把握大局,又能了解实际,既能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同共产党肝胆相照、真诚合作的新一代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将民主党派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政治传统传承和发展下去,才能当之无愧地担负起领导本党派广大成员前进的重任。

在新老交替中,民主

党派新一代中青年干部需要正确认识到,自己从老一代领导人手中接过来的不是官位,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岗位。即便有官的色彩,做官也只是一阵子,做人却是一辈子。要把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人品、学识、风范接过来,传下去,使自己的一阵子、一辈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永恒事业之中。

(二)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政治交接实现得如何,首先取决于对政治交接的认识。在对政治交接的认识中,如何对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有两方面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不重视继承,认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建设面对的是新情况、新问题,以前的经验和传统已经不适用;一种是完全照搬老经验,认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对新观念、新事物、新办法不愿接受,不愿意面对新的挑战开拓创新。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政治交接,不利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分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展开的,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惟有继承才可能创新,惟有创新才可能发展,从而达到真正的继承。继承是创新指导下的继承,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两者紧密联系。继承不是照搬,而是加以改造的提高;创新也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新的高水准的继承,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性基础上的创新,两者相互包含、相互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就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只有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对政治交接也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政治交接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创新,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把继承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作为创新的基础,认真研究优良传统对做好现实工作的重要作用;要在创新中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工作中要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把继承与创新统一于参政党建设的实践中,统一于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中。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政治交接,才能真正把政治交接落到实处,才能使参政党的整体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和加强。

四、政治交接,不唯一时;薪火相传,重在长久

(一)在政治交接的实践中持续提升整体能力

政治交接的效果如何,其衡量标准只能是实践。这个实践,就是是否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参政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参政党要以参政议政的实际成果来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始终把增强参政议政能力作为建设重点,要通过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来带动参政党整体参政能力的提高和加强;通过整合党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任职的领导干部和各种特约人员的参政议政力量,来带动参政党整体参政议政智力资源的整合;还要把全体党员在换届过程中焕发起来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转化到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上来;要按照中共中央两个五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积极、主动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帮助执政党协调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阶层、群体具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在实现政治交接中不断提升能力,在增强能力中持续实现政治交接。

(二)政治交接是一个不断推进的持续动态过程

组织上新老交替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的传承也已完成。使新一代成员形成共同的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以及较高水平的政治技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所以,政治交接是参政党建设长期的政治任务。

实现政治交接,关键在“接”字。“交”是一个环节,一个程序,“接”却是从一个环节、一个程序延续为一个长期过程。“接”过来后的一届、两届乃至更长时间里,如何把传统继承好、把局面开出来,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都是“接”的重要内容。表面上看,“接”的是工作职务,实质上“接”的是重大的政治责任,“接”的是统一战线事业、多党合作大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延续与发展。

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参政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民主党派必须要把老一辈领导人为民主党派奠定的立党之本,坚持下去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予以发扬。面对实现政治交接、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参政党必须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新内涵,以新内涵弘扬老传统。当前,各民主党派要以政治交接为契机,更充分地动员全体成员的热情和智慧,致力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始终坚持自觉、自主、自为,始终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这个重点,真正把政治交接的要求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要注意做好扎扎实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平时润物无声、点滴积累,关键时刻加强引导、把准方向;要始终围绕充分参政党职能的履行,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总之,人事有代谢,时代在前进。作为参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政治交接的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目的是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治交接是时代赋予参政党的重要使命,是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建设的首要任务。参政党要不辱使命、认清方向,继承传统、勇于开创,保证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走实、走稳、走好、走远,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新的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孙宝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