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与我国的政党制度

王东勤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在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国情出发,符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和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政党制度,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一个伟大进步,是对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新贡献。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第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投身于为广大人民争取解放的革命,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最终结束了近代中国和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和欺凌的屈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既适应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民主党派是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众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最大多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制度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奋斗中孕育,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巨大的政治变革共生,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洗礼和考验中发展。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历史不断比较选择的产物,它包含着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要求的政党制度,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一个伟大进步。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政治发展中积累的进步成果,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而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中国近现代政党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抽象的政治发展,一切政治发展都是相对的、具体的,总是同一定的经济基础、阶级利益和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的。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不同,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和政体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切切不可忘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不可忘记坚决抵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渗透。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些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制度,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巩固同党外人士的联盟。这充分说明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融合了东西方不同思想传统和政治文明精髓,同时又克服了它们原本具有的劣势和弊端,体现了21世纪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发展方向,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在这一政治制度中,

共产党领导是根本,这是多党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不同阶级、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整和起来,提升为统一意志;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可以付诸实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十三亿人口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建立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的势不两立的关系。在这个政党制度内,建立了各种监督体制和监督体系,让民主党派来监督共产党,让人民来监督执政党,保证这个制度运作有序有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作为政治制度核心的政治民主在我国多党合作政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发展到更加广泛的程度。实践证明,这一政治制度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既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共产党的改善和参政党的建设;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的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职、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按照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政治体制尚不科学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又使我国尚存较为浓厚的臣民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所确定的民主政治发展的途径 、手段、方法不能超出人民群众的实际接受能力,必须把民主的发展同党的整体发展、 国家的整体建设进程联系起来,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在不断的探索、创新和积累中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获得长足的进步。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地区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国度里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一个具有强大政治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任何对当代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探索,都必须建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前提之下。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是党领导的核心任务和执政的基本目标。它要求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人民民主发展要达到的目标。依法治国原则的确立,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使宪法和法律成为政治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而使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了根本性的法律保障。这一原则的实施,无疑会促进民主制度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并由此带来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第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被推向历史前台、承担起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历史征途的。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同的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要依赖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强有力推动。这一方面当然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它是成功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体力量和主要政治因素。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发展历程一再证明,一个国家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党来进行组织领导和政治动员,不仅社会稳定无法保障,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恐怕都将化为泡影。因此,任何对当代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探索,都必须建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前提之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直接而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突出和首要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决定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多党合作具有正确方向、光明前程和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国际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使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在全球推进资本主义体系所攻击的主要目标,其核心和实质是反对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妄图用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取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使长期以来“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大量涌现。扩大和容纳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政治参与,把他们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纳入我国民主和法治的轨道,成为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共产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不断提高领

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历史课题,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在多党合作中,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主要靠正确的方针、纲领、路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领导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文明的领导者,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在努力推进党内民主化进程的同时,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真正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第二、要突出人民当家作主这个主题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基本特征通过“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协商关系具体体现出来。各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通过参与合作协商、参政议政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一方面,充分反映和代表了自己所联系那部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在合作协商中监督,也有利于更好的促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更充分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更本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我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进一步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建设,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通过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合作共事,逐步使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逐步扩大人民群众管理基层事务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选择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又是一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促进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党一贯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并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纳入宪法,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日益制度化,法律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载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内容、方法、程序上加以完善,使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切实落实,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要着眼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胆探索,建立健全新的配套设施,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体系。要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并贯穿于决策和落实的全过程。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制度,扩大民主党派的知情范围和参与程度,支持民主党派围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将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作到经常性监督与重大问题监督有机结合。要建立党外优秀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成长机制,以适应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以及参政议政的实现,保证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司法机关中有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推进多党合作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政策上更加规范,程序上更加合理,实践上更加有效。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世界各国,民主、自由和人权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实现最大多数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广阔的前途。社会主义愈向前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也向前发展,这一点毫无疑义。但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却是一个连续的、逐步累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的世纪,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要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又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采取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面到深层、从单项改革转向整体改革的推进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责任编辑:刘润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