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4)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虛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甘草(炙)二两,香豉(绵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绵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讲解:前半段言发汗不当之后,变为水逆证,水药不得入口,若再次发汗,激动里水则上吐下泻,应服五苓散。

后半段言虚烦一病。汗、吐、下后,表解里实邪未尽去而发烦,故曰“虚烦”,烦躁而不得安眠,若病重则见翻来覆去,辗转不安,难以成寐。心中懊即指心烦重症,无可名状,此为热邪冲于脑,恸于心所致。故以栀子豉汤解烦去热;《黄帝内经》言“壮火食气”,若见少气,尚不能专事补益,仅加甘草一味缓其急迫状态,令其呼吸平稳不促即可;若呕,则加入生姜止呕。

栀子豉汤,仅用均为解热除烦药的栀子、淡豆豉两味,凡心中说不出来的烦躁,用之为多。方后言“得吐者,止后服”为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未见服本方而吐者,有些注家以瓜蒂散中用豆豉而为催吐剂作解亦误,豆豉为大豆制品,不具催吐作用,瓜蒂散催吐作用乃是由于瓜蒂而来。根据条文来看,“发汗吐下后”,何以更服吐药?栀子甘草豉汤缓急,栀子生姜豉汤治吐,更不会有催吐作用,故几处“得吐者,止后服”均宜去掉。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发汗或下之后,人发烦热而觉食管部位窒塞不通,类似于食管炎、食管憩室等病,辨证后可用栀子豉汤治疗。

临**若未经汗或下,只要见到烦热、胸中窒、心中懊,都可选用。仲景之所以冠以“发汗若下之”五字,只是为排除胃中有形积滞或表邪未解的可能性。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讲解:伤寒五六日,表邪未解,仍应发汗,绝无泻下之理,大下则更谬。大下之后,邪气入里,热邪内陷故身热不去,心中即心口部位有支结疼痛感,这不是疾病向愈的征象。临床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急性心包炎。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

栀子(擘)十四个,厚朴(炙,去皮)四两,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讲解:同为误下,表热内陷,心烦腹胀满而致卧起不安,用栀子解烦热,以枳朴除胀满。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

栀子(擘)十四个,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讲解:大下,古人多用巴豆剂,巴豆为热药,可除寒积,若用于热证则误,故身热不去。“微烦”有两种含义:“烦”为栀子证,“微”暗含有大下伤中,有用干姜之需,以示其寒热错杂,用药寒热并行。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讲解:本条言栀子剂禁忌证。栀子苦寒去热,如病人习惯性的大便溏泄,久泻虚寒,则不可用栀子剂。栀子与芩、连均可除烦,栀子可利小便而退黄疸,芩、连苦燥而止泄泻。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本条可与第67条苓桂术甘汤证互看。本为里有停水,小便不利,发汗而表邪不解,其人仍发热,水饮逆满于心下则心下悸,水气上冲则头眩,“身瞤动”指身上筋肉跳动,第67条“身为振振摇”仅指站立不稳,“振振欲擗地”为站立不稳而欲倒地之态,均为水饮浸于四肢,四肢失濡而致,可见其已转入阴寒证,以真武汤主之。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里有停水而小便不利,但前者尚为阳证中的虚证,后者已变为阴证中的虚证。

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苓术利小便作用前已备述,水气上逆可作呕,故用三两生姜止呕化饮,陷于阴证,可能出现腹痛,故以芍药缓急止痛,附子温阳而镇寒化水。可见本方既可治心悸、头眩、身瞤动的情况,也可以用于里有停饮而下利、腹痛的机转。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枣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小青龙汤、真武汤几方证均论述里有水饮之病,治以利水、解表。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讲解:咽喉干燥,一方面有热,一方面津液枯燥,里热不可汗,津液虚亦不可汗,咽喉肿痛等炎性症状也不可发汗。临**有一些以咽痛为主证的情况,虽类似表证,仍不可发汗,小儿常见此病,如感冒致咳嗽、咽痛,但咽痛不重,不为主证,仍可以桂枝汤、葛根汤等方加用桔梗治疗,但小儿痘疹后期可见明显的咽痛、咽干,此时发汗,则有封喉之弊。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讲解:淋家,为亡阴于下之人,再发汗,夺其津液,必伤阴血,而致小便带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讲解:疮家非身有小疮而不可发汗,乃指久败恶疮之类,已伤及阴血。虽有表证身疼痛,也不可发汗,再夺其汗,津液虚而致痉,甚则角弓反张。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讲解:衄家指鼻子经常出血之人,为阴血亡于上,夺汗后,上部血液更少,体液匮乏而额上肉陷,脉失柔润而急紧,眼球失于润泽而直视难于转动,血液不足以养心而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讲解:亡血家,指大失血的病人,虚者再发其汗,虚极寒战而陷于阴寒证。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宜禹余粮丸。

讲解:汗家,指久久汗出者,包括自汗、盗汗。汗出伤津,心失所养而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为组织枯燥的表现。禹余粮丸方缺,但观其前后文,均云发汗禁忌证,未论治疗方剂,恐此处出方为衍文。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讲解:发汗为解表热之法,若有里寒而撤其热,胃中更冷,蛔虫迫于内寒而上窜入膈而被吐出。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讲解:病应发汗而下之,为逆,先发汗不为逆。亦有一说:病应先发汗却先下为逆,若先发汗,又可下之证时再下不为逆。但第2种说法在后半段中则讲不通,没有一种病是可以先泻下再发汗的,由此可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后半段可理解为:本应先下,若发汗,为逆,先泻下则不为逆。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讲解:伤寒不可下,下之为逆,攻下之后里虚,继续下利,排泄物完谷不化,且表邪不解身体疼痛。里虚寒而表不解时,法当先救里后解表,舍表救里,此为定法,后治其身疼痛。若虽经误下,而大便正常,未续得下利,则当解表。亦可解释如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经过救里后清便自调,之后再议救表。两种说法都是合理的,然以第一种说法更优。救里宜四逆汤健胃温阳去寒,救表宜桂枝汤安中养液解表。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讲解:本条应与第301条互看。“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即指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故第301条曰“反发热”,《金匮要略》云“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有水则脉沉,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发越水饮。本条承此而来,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而病不愈,身疼痛,说明表未解,但其表证已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脉沉不愈,就不可再发汗,而急当以四逆汤温里祛饮。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讲解:太阳病法当汗解,若先下之为逆而病不愈,此时再以麻黄汤之类继续发汗,下虚其里,汗虚其表,故表里俱虚,津液血液亡失。患者因一时大脑缺血而昏冒,然无他病,可待津血回复则自愈,汗出表示津液回复,自然表气调和,昏冒自解。此时若便干,可调其胃而少少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讲解:本条承接上文,未解即言太阳病先下后发汗而病不解,此时脉内外浮沉俱停当、宁静,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津液回复汗出之前,要经过振栗战汗这一瞑眩状态,方可得解。阳脉微,非微细欲绝,实指浮缓、浮弱之脉,为桂枝汤脉证,可以桂枝汤小发汗而解。若脉沉而缓弱,主血少里不和,此处略去便干这一症状,胃中有热而便干,伤人阴分故里不和而血少,可与调胃承气汤。临**,当结合脉、证而进行治疗。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讲解:此条论述脉阴阳候病问题。太阳病发热汗出,为中风证,前文言脉“阳浮阴弱”,此言“荣弱卫强”,为互词,说明外以候卫,内以候荣。中风证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太阳病,伤寒或中风,五六日时,由表转入半表半里,而不是伤寒五六日转为中风。太阳病发热恶寒同时发作,阳明病在里,不恶寒,但发热,半表半里时寒往热来。热往寒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其原理待到后文讲解。胸胁为半表半里部位,外接近表,内接近里,邪气结于半表半里,则胸胁部以满为苦。嘿嘿,形容浑浑然的样子,热郁胸腹间而浑然不欲饮食。热势上行,而多呕,扰及心脏而心烦,此合称柴胡四症,下文或然症说明少阳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处,邪热郁结于此,可使诸脏器失其常度:若热势不盛,仅扰于胸膈则胸中烦而不呕;热及阳明则渴;热侵大肠则腹中痛;热及肝脾则两胁下痞结硬块;邪热兼内有行水则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但身有微热;邪热及肺则咳。以上或然症可见可不见,以柴胡四症为主要。

方中柴胡,《神农本草经》言其:性苦辛,微寒,主心腹结气,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其味虽苦,然不似黄芩、黄连类苦性较甚,苦平微寒可以解热,可以治疗心腹部位无形结气及有形积聚。在仲景书中可治胸胁苦满,配伍黄芩解热除烦。余药皆为健胃药:半夏、生姜为小半夏汤,可以逐饮止呕,呕之原因在于胃虚,故以人参、甘草、大枣健胃补中。故本方既是健胃止呕剂,又是解热除烦剂。徐灵胎云:小柴胡汤之妙,妙在人参。病在太阳,为何传入半表半里之少阳?太阳病中,机体欲在表驱邪,四五日时,胃虚正气不足,没有机会于表驱邪,故此时虽用柴胡黄芩解其邪热,更应补中益气,以增正气,以防传变。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讲解:本条论述少阳证形成过程。病在太阳,人体输送大量津液到体表欲驱邪外出,若未能驱邪,正气不支,欲向里退守,故在表之气血减少,皮肤腠理由致密变为疏松,邪气乘机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胁下,正邪交争,正气进邪气退则恶寒,正气弱邪气进则发热,故往来寒热,正邪交争稍停则休作有时。热邪于胸腹腔间,则嘿嘿不欲饮食。半表半里,布有心肺、肝脾、胃肠、肾脏诸多脏腑,热及胃肠水谷之海,激动水气则腹中痛,胸上有热而腹中水气作痛,亦可作呕,主以小柴胡汤。但若病势剧烈,由太阳传入半表半里,之后又传于阳明之里而见渴,可以白虎汤治阳明里证。临**可在少阳阶段兼见阳明证时处以小柴胡加石膏汤。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