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

讲解:下之后里气被伤,可以服桂枝汤解表,但不可再以麻黄汤发汗,复发汗而虚其表,使表里俱虚,故必振寒、脉微细。振寒即身体颤抖而恶寒,为表虚之征;脉微细为里虚之征。此条阐明虽为太阳病,但经汗下失法,或发汗不当的误治后,有可能变为逆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讲解:此条承接上文,略去表里俱虚后振寒的症状。三阳病均有烦躁,三阴病中也可见到,其中症状最重者莫过于栀子豉汤证,可见“虚烦不得眠”。此处“夜而安静”,故可排除栀子豉汤证;不呕,排除少阳病;不渴,排除阳明病;无表证,也非表不解之烦;大热,一种看法认为表热为翕翕发热,遍及周身,另一种看法认为阳明病身大热、蒸蒸发热,故无大热,即排除太阳、阳明病的发热。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讲解:发汗以后而身体疼痛不休,若外未解者,法当用桂枝汤微汗以解除。但脉沉迟,揭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故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来主治。

本条说明发汗太过,伤失津液,不但身疼痛而表未解,而且虚其里,脉反沉迟。前第50条所述,有用本方机会,宜互参。

本方于桂枝汤加人参、芍药、生姜,补中健胃,故治桂枝汤证、胃气虚而津液不足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黄汤治无汗而喘,今以热壅于内反使汗出,故去桂枝加石膏,消热以止汗,增麻黄用量,是由于喘剧的缘故。

讲解:发汗后,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汗出而喘,虽有似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但这里汗出多,而喘也剧,此为既有表邪复有内热,并非桂枝汤所宜,故说不可更行桂枝汤。无大热,是身无大热,并非无热。假如汗出多,身大热,则是热实于里的阳明病。今无大热,是说表邪内热兼而有之,故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解表以清里。

本条说明发汗不得法,表邪未彻,里复有热。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讲解: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于心部,抑制其心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汤来主治。

本条提示发汗过多,因致剧烈气冲心悸的证治。

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应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不论是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而一些人误于桂枝辛温发汗,认为津伤后阴虚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讲解:《金匮要略·奔豚气病》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由此可见,奔豚病,即阵发性剧烈气上冲的病。

里有停水,虽发汗则表不解。若复激动里水,伴气以上冲,必发奔豚,脐下悸就是奔豚的预兆,宜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本条提示:误发里有停水者汗的证治。

本方于桂枝甘草汤加大量茯苓和大枣,故治桂枝甘草汤证小便不利而腹悸动者。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发汗后表解,而腹胀满者,是里虚气滞所致,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来主治。

方中厚朴行气消胀,生姜降逆止呕,温中化饮,半夏降逆气使饮气皆下行。甘草、人参安中健胃,故治胃虚、腹胀满、而呕逆者。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伤寒当发汗,若吐、若下均属逆治,心下逆满者,胃虚水气冲逆于中。气上冲胸者,是表未解。起则头眩,为水气冲逆于上。脉沉紧为里有水饮之应。虽表未解,也不可发汗,若误发之,激动水饮,则必动及经脉而身为振振摇。对此宜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伤寒心下有水气,若误施吐下,胃中气虚,表复不解,最容易导致水伴冲气而上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就是水气上逆的表现。此时应用本方降气冲而逐水饮,使里和表亦解。若再误发其汗,则必动及经脉,而为身振振摇的变证。

本方于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小便不利、心下逆满而头眩心悸者。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发汗表解,当不恶寒,而反恶寒者,由于发汗太过,津液损伤,虚极而陷于阴证。可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从本条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看,本方证除恶寒外,当有四肢拘急、或脚挛急等症,此等证候,已见于前,故此处省略。

本方于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陷于阴证者。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讲解:理解本条应先看霍乱篇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霍乱病上吐下泻,脾胃大伤,津液亡失,虽然利止,但并非霍乱病瘥,而是津液亡失太过,再也无津可失,故利止。亡失津液即亡血,陷入阴寒证,阴盛阳衰,故不能以生地黄、麦冬之类阴性滋润药,必须用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再加大补脾气的人参,合为“四逆加人参汤”方可见效。本条与其相比,增加烦躁一症,故于四逆加人参汤中再加止悸烦、宁心神的茯苓即可。

本条文字简略,但内容必须与第385条参详,加深理解。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讲解:前文几条均论述发汗后体虚恶寒,转为阴寒证,但若发热而不恶寒,则属实,此“实”指胃家实,故发汗可产生两种变证:一种是虚极转为阴证,一种是丧失津液,胃中干转为阳明病。实热证时,可与调胃承气汤,此为概说,临**也可见白虎汤、大小承气汤等证。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讲解:太阳病本应发汗,若汗不得法,使人大汗出,虽表证可解,但水分丧失过多,胃中干,胃气不和则烦躁不得眠,若口渴,则“少少与饮之”,此为重点。胃中干,人欲饮,必须限制其饮水量,因其胃气不和,水入难化,压迫横膈膜有作喘之虞,应当一点点饮水,和胃气、润胃腑,则烦躁可止。若里有停水,水不下行,小便不利,此时发汗表必不解,当先利其小便;表不解而微热;随饮随渴为消渴,这种渴与上文不同,饮水难解,缘其身体应排出的废水因小便不利而难于排出,再饮水则无法吸收,但实际上组织缺水,故渴。五苓散证的口渴有两种原因:一是废水不排,新水无法吸收;一是热不除,灼津而渴,故以五苓散利水解表,除其热、利其小便,恢复其正常的水液代谢功能。

本方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利尿,伍以少量桂枝镇气上冲,使水随气下。几种利尿药在临**应用不同:猪苓利尿力强,性寒解渴;泽泻甘寒入胃,胃有停饮不寒而偏热者可用;白术性温,可配合泽泻祛胃中停饮而治头晕;茯苓性平,治心悸、心烦、肉瞤等多用之,神经官能症由于停饮而起者,如失眠之酸枣仁汤证即多用本品。又伍以桂枝既可解热,又可解渴,亦可利小便。现临床多用此方汤剂,一般来说,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可用9克,桂枝用6克,但如遇后文讲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水逆证时,则仍当用散剂为当。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讲解:此条略去胃有停饮,小便不利这一前提。发汗后脉浮数,说明表不解,烦渴为有热之象,此处即是误发胃有停饮、小便不利这类病人的汗,汗虽出而表不解。设想若非这类病人,仅从条文字句来看,应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为是,说明白虎加人参汤证与五苓散证的主要鉴别点在于小便的利与不利。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为无汗的伤寒表实证,发汗汗出后,表未解而见烦渴者,以五苓散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处亦略去“小便不利”。茯苓甘草汤为桂枝甘草汤加入茯苓、生姜,《玉函经》中茯苓用至三两(9克),为是。厥阴篇中第356条:水气冲逆,逆满心下(心下即胃口),而心下悸亦用此方治疗,本条未言及此,但可见茯苓甘草汤证亦有胃中停饮,而见心下悸、呕逆、小便不利等症。本方未用猪苓、泽泻、白术,利尿作用大减,临**停水失眠证多用此方,可加用龙骨12克、牡蛎12克治疗顽固性心悸、失眠,茯苓可用至12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讲解:本为中风证,理当发热,经过六七日,表证未解,反而发热。表证不解为有表证,饮水则吐为有里证,“有表里证”实为连接上下而设。胃中停水,水入不能吸收而见消渴,多饮则停水增加而吐,这一现象称为“水逆”,仍以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讲解:病人就诊尚未诊脉,患者双手交叉于心下,前文桂枝甘草汤条言及气上冲剧烈、心跳也甚,双手按住才觉稍缓,即“心下悸欲得按”,可以预料其发汗过多,亡失津液,血不足以养心,兼以气上冲,故而心悸。欲查其津液亡失程度,而令患者咳嗽,患者因亡津液无以润泽而两耳聋,如同未闻一般,可知误治后发汗太过津液大失。此病必待津液回复,逐渐康复。

后半部分根据第71条而来,彼言“胃中干”、“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若骤然大量饮水,水停于胃中,压迫膈肌而喘,以水灌之亦喘。灌,即以水浇身,也是古人治病的一种方法,相当于西医的冰袋,以水浇身,闭锁毛窍,而热不得外出,热壅于里,亦可作喘。其病在表,理当服药由内向表发越而病解,若由表向里治疗,邪气闭郁,则病难瘥,如仅用烤电等外治法治疗关节炎,常常会越治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