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5)

讲解:太阳病一般六七日,为内传少阳之时,脉迟弱见于浮,主气血不足于外,与上条“血弱气尽”义同。恶风寒说明表证未罢,手足温与里虚有寒之四肢厥冷相对,说明里有热,里热蒸腾而汗出。阳明病若有湿则与太阴有联系,故云系在太阴,同在里位,病分二种,阳明为实热证,太阴病与之相反,为胃虚水停,阴寒盛,则饮重而复病下利,发为太阴病,机体无力收持水气,而作吐利,结合第187条可便于理解。里位时开始有热,水火互相进退热盛则小便数汗自出,水分尽出,变为热实。古人认为小便不利,身当发黄,六七日时,小便数,汗出之后,津液干,大便硬。

阳明热证但里有湿,云系在太阴。表证未罢不可下,少阳证不可下,里有湿更不可下,但医者仅着眼于里有热而手足温,故再三攻下,伤其胃气则不能食,胃气一虚,水气客邪,均盛于半表半里,而胁下满痛,湿热重,小便难,则湿热无以发越,瘀热在里而发黄,古人认为黄疸是脾土色现,是不对的,但其总结的利湿清热的治疗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颈,即脖子两侧,属少阳,项,为脖子后面,属太阳,太阳证未罢,少阳证已现,加之胁下满痛,类似小柴胡汤,但其有“本渴饮水而呕”的水逆症状,不可服柴胡剂,应服茵陈五苓散利水退黄,若用小柴胡汤,水饮冲逆,在上则哕,在下后重,此处为倒装句,引起重视。疾病万变,而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而病情分阴阳,阳有热实,阴有虚寒,表位为太阳、少阴,里位为阳明、太阴,半表半里为少阳、厥阴。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讲解:伤寒四五日,多传少阳,身热恶风,表证未罢,颈项强为太阳、少阳证俱在,胁下满为柴胡证,手足温而渴,为里有热,但热势不甚。三阳并病,太阳禁吐、下,阳明禁汗,少阳禁汗、吐、下,治取少阳为定法,临**于小柴胡汤中加入石膏,疗效更佳。本条与上条区别就在于有无水逆证,上条柴胡证仍在,理应以小柴胡汤与茵陈五苓散合方为当。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讲解:太阳伤寒,脉浮涩为阳脉涩,脉沉弦为阴脉涩,为寒在内而血不足于外,中虚生寒,而腹中急痛,应为拘挛拘急疼痛,胃虚不能化生水谷,故在外营卫不足。但是脉弦亦为少阳脉,少阳病血弱气尽不充于外,亦可见阳脉涩,小柴胡汤也治腹痛,故脉证可两见于小柴胡汤证与小建中汤证,根据先里后外之定法,先用小建中汤救里,若没有完全好转,则是柴胡证,与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再加饴糖,芍药治腹中拘挛痛,但芍药微寒,故大量用饴糖,甘味补中缓急制寒。故本汤的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见中虚有寒而腹急痛者,临**有很多里虚腹痛而表不解,可用本方补虚解表,不似大建中汤专一补里。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讲解:前半段言无论伤寒、中风,如果发现柴胡汤证,但见柴胡四症之一便可应用,不必四症俱备,但此句应活看,不能理解为见一症便用,应结合其他脉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方可使用。

柴胡汤证禁下,若误下之后,柴胡证未变,可再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一句,后人常误以为柴胡汤为发汗剂,蒸蒸为热象,服小柴胡汤后,人觉蒸蒸发热烦躁,而寒战,发热汗出,这是邪盛正虚时,服药中病而出现的瞑眩状态,而非每服柴胡汤都会发生,瞑眩状态过后病即可解,应先嘱咐病人,有所准备。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讲解:本条补充第100条,论小建中汤不仅治腹痛。伤寒二三日,表不解,中虚血少,不能养心而心中悸动不安,表不解而烦,故与小建中汤补虚解表。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五两,枳实(炙)四枚,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讲解:太阳病十余日,暗示传入少阳而为柴胡证,而医者一再与服泻药,四五日之后,柴胡证未因攻下而罢,先用小柴胡汤。但由于误下里虚,大部分半表半里之邪乘虚入里,虽有少阳柴胡证之呕,但心下即胃部痞塞不通而急紧,为较轻的里实证。郁郁,即默然,其烦亦较阳明病为轻,乃微烦,虽与小柴胡汤,但这些症状仍在,故与大柴胡汤下之。

呕之一症,在小柴胡汤证中由于热邪激动胃中停饮而致,以半夏、生姜治之。在大柴胡汤证中除此之外,尚有胃肠实满,气不得下降,逆而上升的原因,半夏、生姜则不足以止呕,而应用枳实、大黄通利大便,导气下行为法。邪去而里自安。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讲解:根据文义,“下之以不得利”应改为“下之而不得利”。太阳伤寒十三日未解,传入半表半里而又及于里,而成少阳阳明并病。胸胁满而呕为少阳柴胡证,日晡所,即申酉时日将落的时候,热结于里,常在此时发热,潮热,有人解释为定时发热,是错误的,潮热,乃其热如潮,形容热势汹涌,为阳明证,已而微利,根据后文来看,当是误治后的反应。此本柴胡证指的是少阳阳明并病的大柴胡汤证,用大柴胡汤后不会下利,现在反而微利,说明医者误用巴豆类温热攻下药,虽做成丸药后其泻下作用减缓,仅微利而已,但已属误治。下后里虚,虽仍是少阳阳明并病,但不宜用大柴胡汤之峻剂,应先服小柴胡汤解外治其胸胁满而呕,外是相对于阳明而言,少阳在外,而非解表,然后服小柴胡加芒硝汤治其潮热,芒硝与石膏同属大寒药,解热力强,而大黄等药是偏于去里实,消胀满。

本方是小柴胡汤取原方三分之一量加芒硝而成,原方一剂三服,现仅取一服之量再加芒硝,芒硝为结晶体,不与他药同煮,仅在最后放入药中,微微加热即可。用于治疗小柴胡汤证又见大便不通发潮热,热盛时可再加石膏。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讲解:本条说明不仅少阳阳明并病不可服巴豆类丸药,真正的里实热证也不可服之。伤寒十三日,传入于里曰“过经”。已发谵语,里热证见,当以承气汤下之。如果小便多,津液由前阴出,大肠应燥,大便应干,但病人反而下利,可知曾用丸药攻下,观其脉调和,不是说其为正常之脉,乃是相对于三阴病中阴阳绝离、下利清谷、神昏谵语、躁扰不宁之脉微欲绝而言,此调和是由于丸药攻下,中虚而脉不急数,其实仍是里实热证,而无大满、大实、大痛,故不用大承气汤而用调胃承气汤治之。

此两条说明中医治病要明辨寒热,而不能仅着眼于症状,一见便闭,便以丸药逼其肠腑,里实热证时当选用寒凉攻下之品。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讲解:太阳病不愈,一般传入半表半里或传里,但也有热结在**而成瘀血证者。热结**,非谓瘀血结在太阳之腑**之里,而言其部位在于少腹,因人站立,**物质就下,多结于腹底盆腔。瘀血中晦恶之气上冲大脑而发狂躁,有的瘀血可自行排出则愈,不能自下者、或下之未尽者,都可用桃核承气汤下之则愈。若表证未解,还不可用桃核承气,应先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解表,表证已解,仅见少腹急紧结硬,按之有抵抗感,其人如狂,才能以桃核承气汤攻之。

本方用调胃承气汤攻里热,加入桃仁祛瘀血,桂枝降其上冲之晦恶之气。临床多用于瘀血证急性发作期以发狂为主证者,而不用于内出血病人而意识正常者,后者多属少阴篇桃花汤证。瘀血多在体内潜伏,太阳病时即可诱发瘀热互结而致病,但亦有无太阳病而发病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非指太阳腑证,而指少腹这一部位而言。

107伤寒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讲解:伤寒日,传入半表半里,而为柴胡证,少阳柴胡证不可下,若下之,即如后文第264条言“下则悸而惊”。少阳病热在胸腹腔间,而胸胁苦满,若吐或下,更虚其里,热乘势入里,攻冲头脑而烦惊。胃气不和而谵语,里虚生饮,水饮受邪热客气激荡上冲不下,而小便不利。水饮停滞而身重、不可转侧,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本方为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桂枝而成,小柴胡汤治胸满而烦,龙骨、牡蛎治神经官能症之烦惊。铅丹有毒,亦治惊悸,临床一般用3克。谵语而加大黄,气上冲而加桂枝。本方多用于精神失常症状。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讲解:开始为太阳伤寒证,而腹满,谵语病已入阳明,寸口脉浮紧,为表证未罢,故此为太阳阳明并病。《医宗金鉴》认为下半句“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有误,当是。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讲解:伤寒,发热恶寒,说明表证仍在,里有热而大渴欲饮水,饮多则腹满。伤寒应无汗,此时自汗出,说明表欲解。小便利,而水有出路,热可泄,满可消,故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亦不可理解,为误。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讲解:以下几条谈火攻的危害,本条论火攻逼取大汗而伤津液。太阳病二日时,一般并不传变,但前文第4条言“脉数急者为传也”,胃气不和则躁,说明传里迅速,于第二日出现“躁”这一征兆,热已及里,更不可用火攻,医者反用砖、瓦烧热,用布包裹,熨其背,使其汗出,为古人火攻,发汗之一法。火攻之后,大汗出,津液伤,胃中干而发烦躁,谵语。

十余日后,如果胃中津液回复,津液下布至大肠而自下利,振栗为欲愈之瞑眩状态,病自然可愈。“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为倒装句,应置于“大便已”之后。

胃中津竭不能润下,故自腰以下无汗,亡津液故不得小便。热向上壅,激动水饮上冲而呕,水火不两立,热盛则逼津外出,可汗出,亦可小便数,但又无溲可失,故仅是欲失溲。人体津液不能布下,而足下虚则恶风。胃中水涸,大便结硬。水谷不别,则或发为大便溏。小便不利,或发为大便干。此时大便干结,理应小便数,但因津伤谷气不得下流而小便反不数,量亦不多。大便已,后接倒装一句,头卓然,即骤然疼痛,亦为瞑眩状态,体液布足,足心热则不恶风,此皆谷气下流、津液回复之征,故病能愈。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