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首先就是要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要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当然创新更需要符合顾客的需求,迎合了顾客才能抢占市场。创新不是要标新立异,或是做一些不可能的事,而是把工作执行得更顺畅,更快,更便捷。

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产生很多想法,但是能够实行的却很少。对于每一个有创新意识的点子,我们必须具有准确的判断力。有些员工一时发出某些想法,提交给老板后却石沉大海,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没有得到重用。事实上是因为他们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片面地去看待问题。一个创新的意识,必须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验证才能得以真正的实施,这其中就涉及到各环节在各相关部门的可行性。

年轻人需要创新,但是要把自己的创意提出来让大家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创新都涉及到团队的接受和合作,必须依赖团队将其细化并赋予可行的实践方案。

舍经验而求创新本就是现代这个知识型社会里,企业的立足之本,也是新型人才的生存之道。当今社会最看重的就是创新,凡事都需要逆向思维、举一反三,有时候灵光一闪,可能在困境中柳暗花明。

良好的沟通是润滑油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群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也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

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职业工作,无论是技术、销售还是内勤,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沟通不畅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比如僵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别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自己。

在过去,我们更多地是关注于表面的语言沟通方式,这是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其实沟通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能力,还包括了一个人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的行为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也能让一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轻而易举地给对方留下“我很优秀”的印象。

宁先生在某公司任人力资源部经理。期间一段时间内,员工流动较为频繁,导致公司的用人成本猛增,老板气愤地下了通牒要求他尽快找出原因并递交有效的解决方案。宁先生马上按老板的意思,下达指令到部门,要求他们调取员工离职意向并给出解决方案。

不久后,部门人员给到了调查结果,大部分离职人员都是销售人员,而离职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对薪资绩效的不满。该公司已经好几年没有修改薪酬和绩效方案,销售人员的工资增长和任务增长严重脱节,不成比。此前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难以起到有效的激励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宁先生火急火燎地跑去跟老板说明情况,建议进行薪酬绩效的大规模改革。宁先生本以为老板会欣然同意,谁知道老板听完之后,表情僵硬,很不悦地反驳他:“制度是我花高价请咨询公司共同研究做出来的,这几年一直在用,哪能说换就换?何况公司的业绩还是年年在增长,你怎么就说是薪酬绩效出了问题?员工嘛,都想多拿点工资很正常,但这不能代表我们的制度有问题,一定还有其他原因。做生意是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

宁先生被老板质问得哑口无言,憋了一肚子火。可是回去想了想也不无道理。老板开公司是要赚钱的,提高员工待遇就意味着增加了他的成本,减少了他的利润。多半只有在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才会提高员工待遇。

有了这一想法,宁先生马上组织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的数据调查、整理,写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同时他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公司现有情况制定了一套修改方案,并针对方案给出了数据说明和分析。

几个月后,宁先生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选了一个老板比较闲的时段,且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时候,再次找到老板商谈薪酬绩效的修改事宜。这次在老板开口质问他以前,他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数据分析报告呈上,并做了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对比。因为有备而来,论据充分,老板最终觉得改革迫在眉睫,合情合理,便立刻将此事写入了议程。

良好的沟通就如连接人们的一座座桥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职场,无论对老板,还是对拍档,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加深交情,实际工作也会顺利得多,别别扭扭反而阻力重重。

有效沟通是我们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真正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并非一件易事。我们与人交流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并让他人接受自己,这其中就包含了加强他人理解的深度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需要别人理解自己,首先就要学会理解他人。无论你有多么急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表达之前,不妨先听听他人的想法。聆听需要全神贯注,不要因为急于表现自己而匆匆打断对方。认真地倾听会显出自己最大的诚意,也是建立沟通桥梁的伊始。

同时,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和要求,你才能对症下药,给出相应的回复。聆听能让你清楚地把握和你沟通的人的情况,包括对方的知识水平、习好、要求等等。清楚了这些情况,可以便于你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极大地避免了类似“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处境。

当然,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也不要畏缩、含糊,有效的沟通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言语的表达效果不仅仅依靠华丽辞藻的修饰,其最基本和首要的作用还是在于能把意思表达清楚。粗俗的语言绝对是职场的大忌,但是为了卖弄采故意修辞造句也会显得虚伪做作。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得当的语言,也要在适当的场合。正如上述案例中,我们提到宁先生第一次找老板沟通的情况,没准那时候老板正在为某个项目的不顺利或是某笔损失而心痛不已,他却无端端跑去问老板增加人员开支的事,这不就是自讨没趣么?同样,老板因为某个项目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收获,创收了大利润的时候,他再去提这个事情效果明显好得多。

我们在生活中不会用一本正经的语气去跟亲朋好友谈话,那样会让人觉得很尴尬。当然我们在职场中也难用生活中那种随意的语气和言辞跟上司或是下属谈话,这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重视工作,也不够尊重他。因此,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表述是很有必要的。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主动,主动地倾听他人内心的想法,主动了解对方,主动根据对方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主动能让沟通的效果增倍。同时为了加强沟通的效果,除了语言沟通,我们还能增加一些肢体语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它是为了拉近人们的距离,而不同于争论输赢的结果。良好的沟通应该以寻求双赢的结果为目的,这样才起到它润滑剂的效果。

善于从细节发现生机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中分析了“蝴蝶效应”:误差会以指数级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将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他认定其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南美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北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这个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甚至有不少科学杂志拒绝刊登这篇论。但此后,该理论得到科学论证,也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将其归纳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即细节能够影响全局。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现代人已经不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成功人士比比皆是。于是很多人每天都开始寻找机会,有人希望通过找一个好工作来体现个人价值,也有人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其社会价值。然而多数人是失败的,为什么?是智商、背景还是运气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