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君在漫水桥边住了五天, 每天都很放松。佳慧有空时,两人就一起给花剪枝、给菜浇水, 或带着孩子们到溪里抓螃蟹捉鱼、到后山采菌子。碰上佳慧没空,她就跟孩子们玩一玩,在樟树下放空大脑发呆,有时也和老人们聊聊天。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她会顺着门前的路走一走,看看周围的山水,感受植物的气息。
独自散步时,她经常会问自己,如果在这里住上三五天, 日子当然舒适惬意,可如果是在这里住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呢?如果要在这里工作呢?她会不会立刻就觉得腻味和厌烦?
答案是什么,或许只有走到那一步才会知道。只是一想到回海市后, 立刻就要投身繁忙又无趣的工作, 她就陪感压力,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疲倦和厌恶。两相对比, 留下来、来到茏山镇就变得格外富有吸引力了。
后来她索性跳过了“到底来不来”这个议题,直接和佳慧讨论起“来之后做什么”。她对一起拍视频这件事并没有信心。她不会摄像,也不懂那些视频剪辑软件,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PS软件用得很熟练。这样怎么能行?
但佳慧不觉得这是什么难题。她认为,相比掌握某个软件, 审美能力更重要。学会一个剪辑软件,花三五个月就可以,但是人的审美能力却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提升。恰好叶子君就是学美术的, 那么多年的专业训练不是白给的,她对光线、色彩和构图有着近乎直觉的敏感, 这一点看看她随手拍摄的照片就知道了。而摄影器材和PR等剪辑软件只要花点时间上手练一练,佳慧相信她很快就会熟练掌握。
更何况,最最重要的是,叶子君和她一样,对乡村生活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她痴迷种花种菜,享受各种美食,喜欢缓慢的、沉静的乡村节奏。哪怕只是无所事事地坐在樟树下眺望天空,都能让她的内心获得片刻宁静。佳慧或许能通过提高薪酬招聘到一些拍视频的专业人士,他们在技术和审美上也能超过叶子君,但她却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和她有共同热爱的人了。
虽然很希望叶子君到茏山镇来,但佳慧并没有催促她作出这个决定。当年她离开海市,是因为背负巨额债务,失去落脚的房屋,从而不得不作出回乡的决定。叶子君可不一样,她在海市住得好好的,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有丈夫和孩子。她的家在那里,亲人也在那里。让她来茏山镇,相当于为了某个并不确定的生活状态而抛弃掉现在的一切。
第六天早上,叶子君和可乐要返回海市了。佳慧送他们去火车站,临上车前,叶子君说:“给我点时间,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别着急,慢慢想,”佳慧安慰她:“即使你不能来,也没有关系。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我这里随时欢迎你来度假。”
叶子君朝她笑了笑,牵着可乐的手,和她挥手告别。
佳慧独自开车回去,路过石桥南村时,停车到姚师傅的花棚里看了看。盆栽的桂花树已经上架了,卖得很不错。小路和姑姑带着三四个村民,正在这里打包。佳慧跟大家说了几句话便准备回家,临走前又被姚师母拉住。姚师母悄悄朝她车上塞了一大袋果冻橙,说是前段时间女儿送来的,老两口吃不完,让她带回去吃。
佳慧把橙子带回去,切了一盘端到树下。孩子们正在拼叶子君带来的乐高,奶奶和外婆先尝了橙子,都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果子,又剥了皮喂给忙碌的孩子们。果冻橙果如其名,甘甜细腻、汁水丰富,佳慧也吃了好几瓣。洗完手坐在树下,就闻到菜园里飘来阵阵桂花香。
家里的两棵桂树都开花了,枝干上缀满金色花朵。佳慧吃完橙子,便拿着小竹匾,站到树下摘了很多。她把桂花清洗干净,摊在阳光下晾晒,又找出中秋节没用完的脱皮绿豆,洗净加水后,放到锅里蒸得烂熟。起锅后在绿豆里加点糖,搅拌成糊状,再放进平底锅里,用黄油慢慢炒干水汽,直到炒成了细腻的沙状,才起锅摊开放凉。
然后她把晒得半干的桂花拌进绿豆沙里,团成了一个个小球。正好七宝和苗苗拼完乐高,闻到厨房飘出来的香味,都跑进来问做什么好吃的。佳慧找出做月饼的模具,让孩子们帮忙做糕。小姑娘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分工合作,七宝把绿豆团放到模具里,由苗苗来压出一块块带花纹的绿豆桂花糕。
“哇,好漂亮啊!”七宝大加赞赏:“姐姐你压的糕真好看!”
“你也可以呀宝儿,”苗苗压了几块,把模具递给她,“你来试一试。”
七宝小心翼翼地压出一块完整的绿豆糕,凑近闻了闻,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吃?”
“现在就可以,”佳慧用盘子装了几块,说:“端出去跟太太们一块儿吃吧。”
做好的绿豆桂花糕被分装成几大盒,留一盒自家吃,给姚师母和姑姑各拿去一盒,第二天佳慧又带了一盒去公司,让大家当早茶吃。
“好香啊,这个也可以拿去卖!”几个人聚在公司里吃糕点时,燕子忍不住建议道:“这个肯定好卖,市面上卖的绿豆糕油太重了,根本没有这种好吃!”
她现在无论吃到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拿去卖,还会迅速估算一下成本和利润。那几本营销书籍对她启发不小,燕子熬夜看完后,又迅速看了第二遍,还写了小半本笔记和心得体会,日常也能把里面的知识活学活用到工作中。这让其他人大为佩服,连她自己都半是自嘲半自豪地说:“要是读高中有这么刻苦,清华北大我都去得!”
十一假期大家都没怎么休息,电商人是没有节假日的,除了春节会休息几天,平时越是放假他们越忙。十一过后,公司里又要提前为筹备双十一作准备了。一连好几天的晨会上,佳慧都在和大家讨论营销策略,以便从这场全民狂欢的大型营销活动中分一杯羹。
燕子的食品组制定了几种满减规则,小路带领的花店组因为本身利润空间不大,优惠幅度也很小,但还是准备给会员们发红包来冲冲销量。之后所有人开始点货备货,绿茶粽、绿茶饼、蜂蜜和菌汤包这些平时就卖得比较好的产品,更是要提前和厂家沟通好。
花肥店那边,也上架了一款新品:香菇厂的发酵肥。菇厂去年的棒子发酵后,卖了少部分给附近的几家茶厂和蔬菜种植合作社,大部分都由佳慧包了,准备当作十一月份冲销量的爆款产品。
整个电商公司都在忙忙碌碌,在这个紧要关头,佳慧竟然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她让燕子和小路到另一家电商平台上注册两家店铺,四家店同步运营。
这家名为拼团网的电商平台今年才刚刚上线,买家可以在上面邀请朋友亲人一起拼团购物,人数越多越优惠。上辈子佳慧没少在上面买东西,虽然商品经常被诟病为质量差、山寨多,但是站在电商卖家的角度,多一个销售平台当然只有好处没坏处。
之前的传统电商模式中,要想获取流量,只有不停付费,开直通车、寻找推广甚至请人刷单等等。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佳慧才会不辞劳苦地运营公主号,然后持续推文朝网店里引入流量。包括她们建粉丝群和会员群也是这个道理,把精准用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好相关服务,是网店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当然电商平台也会免费给入驻商家引入流量,在什么情况下引流呢?当然是平台刚刚上线急需扩张的时候啊。只有首批入驻商家吃到红利、充分感受到钱景,后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商家和用户进入,电商平台才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对于佳慧的决定,媛媛等人并没有质疑。她们现在对她有种近乎盲从般的信任,认为她做出任何决策都一定有她的道理。在为双十一备货的紧张间隙里,电商公司的员工们加班加点地搭建店铺、上架商品,到十月底时,两家店铺都在另一家平台上线。针对不同平台的销售策略,她们在选品和定价方面也作了部分调整。比如拼团网的店铺暂时没上鸡蛋,其他产品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
上架不久,在他们没有作出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竟然就有人在店铺里下单了。媛媛和燕子等人欢呼雀跃,都觉得钱景不是一片大好,而是好上加好。
自从把媛媛等人扶上了马,佳慧现在到公司只作决策,具体操作都由媛媛等人来执行,她最后检查结果就可以了。这样就把她的时间节省出来半天。这半天她用来干什么呢?她也很忙呀,要写公主号,还要割谷。
割稻谷的时候,她第一次使用新相机拍摄劳动场景。把相机放到三角架上,对着稻田调好光圈取好景,按下录制后,她就忙忙地跑去割稻子。割一会儿,再跑回去停下录制、回放视频。如果满意,就换个机位景别继续拍,如果不满意,还得调整之后再来第二遍。
来回折腾了几次,割谷子的效率慢得不是一点半点,平时两小时就能割好的一块地,现在足足割了半天。佳慧忍不住心浮气燥,如果有人能帮着拍,自己只管埋头割,岂不是爽利得紧?
稻谷割完后,姑姑和冯小河抽空赶回来,把几块地里的谷子都脱了粒,搬到晒谷坪上晾晒。接下来又要刨红薯、砍玉米杆。这些活儿不用一天干完,佳慧也不着急了,在家为公主号内容而头秃的时候,她就跑到地里去干农活。正好劳逸结合,休息一下脑子。每每出一身大汗后,连思路都变得通畅些。
偶尔孩子们放了学,也会提着篮子来帮忙捡红薯。她在前面挖,两个孩子跟在后面,从碎土里把红薯扒拉出来。外婆和奶奶则把割好的红薯藤抱到田埂上,大部分留给姑姑喂猪,小部分带回家,切碎了可以喂鸡。
姑姑过来拖红薯藤,看到佳慧汗透衣衫,忍不住取笑道:“哎哟,这不是我们罗总吗?怎么回家了还要刨红薯?”
奶奶立刻反唇相讥道:“怎么?你们家冯厂长和李经理回家了,不要耕田犁地的吗?”
姑姑和外婆都哈哈大笑起来,姑姑道:“冯厂长怎么成我家的了?明明是你家的!”
佳慧也擦着汗笑,说:“那你们家苗儿还是学校中队长呢,胳膊上挂二道杠,人家回家不也在捡红薯吗?”
姑姑便大声问:“苗儿,你都是中队长了,和妹妹捡红薯怕别人笑话吗?”
苗苗抬起头道:“不怕!热爱劳动又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就是!”七宝也大声道:“我们才不怕人家笑话!谁要笑我,我就说他!”
奶奶笑呵呵地道:“看到没有?在外面当了再大的官,回到家都得干农活!”
收完庄稼后,田地晒了几天,冯小河便抽出一天空,把姑爹的拖拉机开过来翻田打耖。稻谷晒干了收起来后,晒谷坪上照例又摊了很多晒箕。趁着天气好,奶奶和外婆赶紧把红薯蒸了一部分做红薯干,又磨碎一部分做了红薯粉,都摊在外面晾晒着。老玉米把外皮编在一起,成了累垂的长条,挂到了厨房的廊沿下,旁边还挂着一串串红辣椒,红彤彤黄灿灿,看着份外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