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 因为大人孩子经常在公司里,佳慧偶尔也会把奶奶和外婆带到镇上来。两位老人喜欢和秦孃孃坐在院子的梧桐树下, 一边聊天一边择菜。偶尔她们也会步行到林芬的公司,去看看小俩口,顺便帮他们分拣货物、干点杂活儿。
林芬也知道外婆家老宅被拆了,得了一笔赔偿款,时常开玩笑道:“都把东西给我放下!怎么能让我们家的富婆们来干活?”
外婆便嗔怪:“又瞎说!什么富婆不富婆的,叫人听到了笑话!”
“怎么不是?”林芬笑,“小外婆是大富婆,大外婆是小富婆!”
老宅的拆迁款已经打到了外婆的账户里。佳慧陪她去了一趟银行,分别转了五万块钱给罗玉华和双玉, 又按外婆的要求,给自己也划拨了五万块。另外外婆还让她给了罗玉强小一万块钱,算是上次迁坟的费用。剩下的近三十万块钱, 佳慧帮外婆存了个三年定期。
小富婆奶奶也有了六七万块钱的存款。当初冯小河借她的五万块钱, 香菇厂挣到钱的头一年就还给老人了,还另外加上了几千块钱利息。文佳和林芬回家时, 也时常给奶奶塞点零花钱。奶奶起初死活不肯要,后来见孩子们的经济状况渐渐都好转了,才把手头的钱攒在一起, 让佳慧帮忙存了个定期。反正这钱她也不会花,只当替他们存着了。
如今外婆的户口也迁过来了, 佳慧托陈娜帮忙,落户到了茏山镇。她的养老保险办好后,当月就到账一千二百元。佳慧把银行卡交给外婆时, 外婆的表情很镇定,但拿卡的手却微微发抖。这可是年轻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有一天她竟然也变成了商品粮户口,也拿上了退休工资!
她把银行卡放在柜子里,日子过得似乎跟以前没什么不同。但是很快,佳慧就察觉到,外婆身上有了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她有时也会跟佳慧争执两句,也不再那么执着地吃剩菜了。因为佳慧说了,剩菜里有那什么亚硝酸盐,对身体不好。反正家里新鲜蔬菜多得很,该倒的就倒掉吧,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很显然,这张银行卡带给她的安全感,甚至超过了子女和孙辈的爱护。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变,但卡上的钱不会变,……哦对,卡上的钱也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多。她终于不再那么担心,在自己年迈体衰之日,这世上没有一个地方能接纳她,就像宋三婆那样。即使真有那么一天,她遭到了孩子们的厌弃,至少她手里还有一张卡,卡里还有钱,她还可以去养老院。
佳慧很乐意看到外婆的改变。她知道,外婆手上一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钱。她性子柔顺,年轻时都是公婆管钱,中年时丈夫管钱,后来丈夫去世,她只能靠孩子们偶尔周济一点钱。穷了一辈子的人,突然有了几十万存款,当然也会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信心。虽然她依旧非常节俭,昂贵的东西舍不得买,也没必要买,但偶尔她也会为自己和家人买点小东西,并从购物中体会到了快乐。
外婆去了两回镇里,便让佳慧帮她从卡里取出来两百块钱,她跟奶奶一起逛街时,会从超市里给七宝和苗苗挑些零食和玩具。在菜场旁边的集市里,有很多老人卖些针头线脑,她也会给自己和奶奶买些小零碎,比如箍头发的老式围梳、各种颜色的棉线和毛线等。闲来无事,她就坐在树下,一边和蔡孃孃等人聊天,一边织护膝和手套。棉线织的护膝是给她和奶奶的,手套是织给两个孩子的。
佳慧也不去管她们。老人们在镇上有自己的交际圈,尤其有奶奶这位乡村社交女王,没过多久,她们就认识了开餐馆的老板娘、住在附近的周大娘以及林芬公司附近的好多老人。有次佳慧跟她们一起出门,走在路上,沿途都听到招呼声,连陈娜这个茏山镇土著都没有这个待遇。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有天外婆和奶奶从外面回来,突然问她借钱,说想买两台净水器,佳慧才发现,事情走向了她不曾预料到的方向。
原来奶奶和外婆闲来无事,经常跟周大娘到镇里一处小广场去纳凉聊天。那边老人多,还有人吹拉弹唱,很是热闹。这天老人们过去后,听说镇上某处在搞促销,东西卖得便宜,还免费送到场的人送鸡蛋。附近老太太们一听,谁不心动?便都相约着去了。本来都对这消息半信半疑的,谁知到了那里,主办方真给每个人发了三颗洋鸡蛋,顿时人人兴奋。外婆和奶奶一共领了六颗蛋,也都喜滋滋的,都说商家大气,这都够炒一餐了呢。
领完鸡蛋后,老人们就被工作人员领进一个彩纹布大棚,坐在塑料凳上听别人讲课。前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正给观众们讲课。大家都叫他导师,听说还是位大学教授,这让奶奶和外婆肃然起敬,也跟着伸长脖子看热闹。谁知听完导师一番展示,两人都心惊肉跳起来。
据导师说,人们现在喝的自来水,因为净化不够彻底、水管老化等原因,极其不卫生,里头含有多种致癌病菌。导师还当场做了试验,把一根铁棍子通了电,放到一桶自来水里,没过多久,那桶水就变得浑浊不堪,黑里透着黄,看着就让人恶心。但是从他们的净水器里接的水,把铁棍放进去通了电后,还是清亮亮的。导师说,这是因为净水器把99%的病菌都净化杀灭了。
老人们看了实验,人人震惊,导师又介绍说,目前国家组织电器下乡,是给乡镇百姓的福利。他们厂家生产的净水器也在下乡之列,目前优惠力度极大,一台机子城里人买要九千多,现在打完折只要3599元,买净水器还送小电饭煲等等。有的老头老太嫌贵,导师便用玻璃杯端着黑水,痛心疾首地问大家:“喝了这样的水会不会得病?得了病要不要治?是治病贵,还是净水器贵?……”
很多老人当场便去购买,有卡的刷卡,现金不够的便先交个定金,还有人转身回家拿存折取钱去了。别看这些老人平时节俭,有钱都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这会儿为了自己和子女的健康,别说三千六,就是六千三都舍得。
外婆和奶奶当然也极为心动,当时两人就商量着要买两台,一台给自家用,一台给姑姑家用。虽然两台净水器要花七千多块,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这钱花得值得。只是外婆银行卡上的钱不够,两人的钱又都存了定期,思来想去,她们决定先找佳慧支点钱出来,等存款到了期再还给她。
两人还生怕买货的人多,等她们回去拿了钱,就没有这么优惠的力度了。外婆也想学别人,把兜里剩下的四百块钱都掏出来交个定金。幸好奶奶还残存着一丝理智,担心定金交了以后,反被店家拿捏,到时找他们退钱又要扯皮拉筋,便把她拦住了。两个人急急忙忙地回了电商中心,找到佳慧就你一言我一语,把想借钱的事情告诉了她。
佳慧听完大吃一惊,忙说:“那都是骗你们钱的!”
奶奶还很不以为然,说:“人家是公家组织的,说什么电器下乡!未必公家还骗咱们老百姓的钱?”
“他说公家组织的,你们就信啦?卖的都是些伪劣产品!”佳慧道:“他们是不是还说自来水致癌?是不是还做实验给你们看了?”
奶奶和外婆忙辩解道:“人家的东西真正是货真价实的!我们亲眼看到的还有什么错?听说那个净水器还得了什么国际大奖咧!”
“他们在哪儿搞推销?您把地方告诉我!”佳慧摸出手机准备报警,“故意弄些把戏来忽悠人,骗的就是你们这帮老头老太太!”
奶奶急了,忙说:“人家还给每个人发鸡蛋,咱们不买就算了,怎么还坏别人生意?”
佳慧哭笑不得,说:“奶奶,一个鸡蛋多少钱?一台净水器多少钱?他要是不挣钱,会给那么多人都发鸡蛋?”
双方正在掰扯,陈娜和文琳听了前因后果,也都说:“这都是骗子!电视报纸上都登过的!昨天电视上还说这事呢,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来咱们镇上了?这必须报警,不然镇上不定有多少人上当呢!”
奶奶和外婆对电视报纸上登载的东西有种天然的敬畏,听了这话,才半信半疑起来,都有些后怕,说:“真是卖假货的?幸好咱俩手头没那么多钱,不然,岂不是白白往水里丢了几千块?”
陈娜便给她的警察朋友打了电话,让他们有空去看看,又给市场监管所的熟人打电话,让他们也去管管。俩老太太又去找一起看热闹的朋友,半晌后才回来,都跟佳慧叹息:“你周大妈也买了一台,她儿子回来晓得后跟她大吵了一架。周大妈想去退货,到那边去了才发现大棚都拆了,那拨人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坏良心!骗我们老年人的钱!”奶奶气愤地说:“挣这些黑心钱就不怕挨雷劈么?”
“天雷要是真的只劈坏人,这世上还没人做坏事了呢。”外婆也叹气,又说:“那个卡可不敢再放到我手上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把钱骗走了。明儿还是交给佳慧,让她替我保管着。”
晚上冯小河到电商中心来蹭饭,听说了这件事后,也跟两个老人说:“奶奶,外婆,你俩把存折也放到佳慧那儿。要买大件物品就跟我们说,我来帮你们买。以后到镇上来,一人手里带一百块就够了,别带多的钱。就算被人骗,最多也就骗走两百块,也不用太心疼。”
“怎么不心疼?”奶奶立刻说:“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两百块钱不是钱?能割十几斤猪肉呢!”
后来两位茏山镇富婆再去逛街时,每人都只肯带二十块钱,还用花手绢包得左一层右一层,再妥帖放到裤袋荷包里。仿佛这样包裹严实了,她们的这笔巨款就不会再遭人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