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即整合,联结

自己教授瑜伽这十几年来,我发现大多数人会在“两极”上看待瑜伽:有些人认为瑜伽是杂技,需要有极大的柔韧性才能把身体弯曲成五花大绑的样子;有些人觉得瑜伽是修身养性、不食人间烟火的,太静太慢;有些人又觉得瑜伽太快、太难跟不上;有些人觉得瑜伽是灵修;有些人又觉得瑜伽是体操。对瑜伽的认知还真是五花八门。

记得有一次去看朋友的画展,我的学生是一个女画家,她对迎面过来的一位男性画家朋友介绍我说:“这是我的瑜伽老师牟木。”只见那位男画家立马用他的眼睛扫视了一下我的身体,接着问我:“瑜伽老师是不是都能把腿掰到脖子上啊?”我笑了笑说:“那倒不一定,但都能把心放肚子里。”说这句话时,我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是带着一种“反击”的。

然而,即使是我上边的回答,亦是落在了对瑜伽一极的看待。瑜伽老师都能把腿掰到脖子上吗?不一定。瑜伽老师都能把心放在肚子里吗?其实更不一定了。这都是落于“二见”,落于偏见的回答,违背了瑜伽的根本意义:整合,联结。

落于一极的看待都是断见与偏见。当三千多年前古印度典籍《吠陀经》里第一次提出将“Yuj”这个梵文作为“瑜伽”的词根,瑜伽的根本意义就被解释为:整合,联结。

整合什么,联结什么呢?我们一定会问。然而千万别仅仅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两个词语,那就把我们套住了,而今我们的头脑里已经塞了太多的概念、定义。重要的不是我们听说了什么,而是正经历着什么。

每个练哈达瑜伽的人,都会有身体越来越柔软的体会,而与此同时,基于自己的努力与专注,心绪也会比从前有所整顿。但如果练习者仅仅停留在瑜伽的动作去练习和挑战,而忽略了动作背后的瑜伽哲学,和瑜伽状态在生活里的整体落实,就会越练越成为“瑜伽体操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瑜伽人”,也更失去了那颗平和的心,在动作上急功近利的习气更会在生活里支配我们。

通过训练王瑜伽和智瑜伽调伏内心的人,通过训练奉爱瑜伽的人,也都不会是身体特别僵硬的人。这不正是在以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整合和联结的目的吗?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执着于自己的瑜伽方式,而不能打开来补充自己不足的部分,就没有真正实践瑜伽“整合”的意义。瑜伽是对生命每个面向如实地了解、开发和运用的过程,只执着于一极,是二元地看问题,是落在极端的视角,而瑜伽是多元的、变化的、整合的、联结的。

就如同我自己,每天盘坐在打坐垫上准备冥想时,或踏上瑜伽垫的那一刻,很多时候心是松散不定的,头脑带着混乱疲惫,而基于几十分钟的练习,让心专注觉知在动作与呼吸上,明显会感到气息渐渐平顺了,身体渐渐舒展有空间感了,而内心再一次经验到当下,那是最新鲜而真切的经验——我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回到眼下在做的事情上,再一次体会到心的“在场感”。完成练习后,投入工作、读书、写作或是画画,都更加专注清明,更加有效率,感受到不愧对当下的满足感。

与其说“整合、联结”是一个瑜伽哲学的概念,不如说是一种“心在场”的状态。谁希望过四分五裂、心猿意马、七上八下的日子呢?谁都需要“整合”,谁都想活在当下,所以谁都需要瑜伽。瑜伽是一种状态,只是选择达成瑜伽的工具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