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功的关系,不只是需要我们被动地满足对方的需求,还需要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彼此之间必须可以互相进行“自我实现”,才能建立稳固和健康的关系。人际关系如此,工作关系也是这样的。

适应需求—目标要求我们;

提出需求—我们要求目标。

就像我们运用经济学去分析人的就业问题时,总是会先分析人的供给和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是否达到了平衡—如果供给的总量大于需求的总量,那么失业必然存在,因为总有一部分是剩余的,他们找不到工作;当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进一步失衡时,就既会让失业加剧,同时又出现供给的结构性短缺。也就是说,这时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又有很多公司招不到员工。

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呢?传统的思维是发展经济并以此增加需求的总量,同时又对人们进行培训,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就业技能,让他们找到工作,也让他们适应新的需求。

但是,传统思维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原则:

第一,我们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

第二,我们不仅仅有物质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

亦即说—人与社会的需求是双向性的,人们不仅要找到工作,社会不仅要实现就业,公司不仅要招到员工—这三者之间还存在双向的需求,需要互相满足。这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而且这种复杂性并不是我们人为添加的。其实它是这个世界一直现实存在的,是由于人和社会的思维复杂性决定的。

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可以适应许多事物。但无论人的可塑性有多么强大、适应性有多强,并不等于说他们就能适应任何一种极端的生存状态,满足任何一种极端的需求。因为人的正常需求是有一定范围的,他们无法通过特定的培训来满足一切需求,并委曲求全地来对世界妥协。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公司已经做得很多了,员工却仍不满足;老板已经妥协很多了,员工却仍然会提出更多的要求,看起来好像有点得寸进尺。

洛杉矶的科恩先生为何与公司发生了矛盾?

他在考虑问题时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双方不可调和的斗争?

这是我去年接触到的一个案例。科恩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5年,他非常努力,归属感也很强。管理者对他当然也很“够意思”,每年都超出标准给他增加薪水,并提升他为部门主管。但在第5个年头,双方的甜蜜关系还是被打破了。

科恩提出:“我已是公司的元老,希望能获得公司的一些股份,成为股东。”

公司回答:“没有这个先例,对此不予考虑。”

按照规定,公司可以把优秀雇员的薪酬增加到很高的程度,但却不会给任何一名员工股份。这既是规定,又是对员工的要求:你们不要有非分之想。但科恩却不这么想,他的事业规划并不是仅仅成为一个听话的打工者,他还有成为“老板”的需求。他对公司缺乏理解,公司对他也缺乏足够的认可因此就没有可能来为他打破这个规定。因此,双方的矛盾立刻就激化了。

结果就是,科恩在自己即将进入第6个年头时选择了离开。公司也毫不客气地与他解除了合约,没有做任何挽留的举动。这就是双向需求的平衡被打破以后的结果之一:当需求平衡失去后,双方没有调整的意愿,人的自由意志就成了主宰,思维的独立性和不可预测性就表现了出来,这是靠传统的观点无法解决的。

人的正常需求是生存下去并生存得很好,比如找一份工作,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或者买一栋房子等。但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更高级的需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精神的人”。他们需要友爱、诚信、正义、公平以及自我实现等。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类仅仅是“经济人”,下面的情况还会出现吗?

1.为何有些人的生活变得富裕了,却有了更强烈的自杀的冲动?这种思维的根源来自哪里?

2.为何很多穷人却有更高的幸福感,他们从哪些地方体验到了比富人更多的幸福?

3.为何有的人宁愿选择收入较少但比较自由的工作,也会放弃那些收入较高但限制却比较多的职业?

4.为何有些人喜欢冒险创业,承担巨大的风险,也不愿意去坐在舒服的办公室每月领取没什么风险的高收入?

要回答这四个问题,关键词就是“精神的人”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它们都与人的正常心理需求之外的高级需求是否获得满足有关。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就必须在正常需求的基础上,去纳入高级需求,然后再看看是否可以实现双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