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体的基础性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和结构性的发展和变化,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课程内容上的选择性。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的同时,加强劳动与技术、家政、职业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合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并倡导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对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操作一定的设备和工具,发展劳动技能,掌握一般的现代技术,它包括劳动实践、技术实践学习(包括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等方面。

(二)“劳动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课是以前就有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纳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小学劳动课、中学劳动技术课,以学科课程的身份出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之中,被赋予“向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主要)途径”的历史重任。劳技课经历了启动、发展、退坡和萎缩的过程。其中最重要、最深层的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德育空对空,智育死用功,体育抓得松,美育列(课)表中,劳技学‘雷锋’”,就是对“五育并举”现状的写照。

此次课程改革将劳动技术课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表面上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实际上“劳动与技术”和“劳动技术”这两个名词所表达的重点有较大不同。

1.两者的强调和侧重不同

“劳动技术”既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偏正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作偏正式,即理解为“劳动方面的技术”。而“劳动与技术”这个词很明显是并列结构,充分表明了“劳动的过程”与“技术的获得”是同样重要的,而且正因为二者的结合,使其从整体上成为了综合课程的一部分,呈现出综合型的课程形态,这与以前的分科课程“劳动技术”也是不同的。

当然,他们之间有联系。直接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都与劳动与技术有关,意味着都主张学生参加劳动并获得一定的技能。

正确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与“劳动技术”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劳动教育与日益为世人青睐的技术教育。

2.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

(1)在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时,避免只劳动不学技术、只重劳动对人的改造作用而忽视它的育人价值。应注重在劳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各种情感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勤于劳动的习惯。

(2)增强劳动过程中的技术含量。

使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广泛接触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技术产品等。

(3)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教研部门的专业技术教育要区别开来。

小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研中学到的是最基本的技术,是为更职业化或专业化的技术教育打基础,所以要求不应过高。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闭关锁国,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至少落后50~100年,即使现在也要落后几十年。那么在文化教育上当然也要“后知后觉”。日本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十分衰败的情形下却能迅速崛起,人们在惊异之余开始思索其中的缘由,结果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教育的支持;在教育的支持中进一步又发现:原来与职业教育结合最为紧密的技术教育已经渗透了他们的基础教育(日本甚至早就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教育更是引人注目,他们的教育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是此起彼伏轮番走在世界的前列。从劳动技术教育来讲,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中就始终开设以综合技术为核心的劳动课程,并在20世纪中叶形成了以有着精湛木工手艺的农民父亲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学说为代表的卓有成效的劳动教育理论,而美国一直注重实用的教育传统则给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我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错误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资本主义不谈两者的结合。

(三)国内外劳技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

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

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

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发展的现实需要

1.社会发展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1世纪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2.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3.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随着知识的这种发展趋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内容跟上知识的发展,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课程加速对教育和学习进程进行改造;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都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使中小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环节,把劳动、技术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术理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上述第三类、第四类难以在书本文化课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去理解、探究、创造和发展知识,显然,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知识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