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模式不仅具有与其他学科课程实施不同的性质、特点及活动方式,而且如同其他任何学科课程活动的开展从空间、时间和性质来说都有特定操作模式和活动方式一样,也有自己的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把握实施过程的本质、特点、基本模式及活动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有效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的模式,或是一种有关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教学式样。它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7]。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教学模式首先是一种教学中较高层次上的“方法论”,同时它是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更深层次分析,教学模式又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或理论,即不同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乃至人生观、世界观,在其指导下,教学模式还设计出特有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师生据此进行教学活动。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也是一种稳定化的策略系统,它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加以整合利用,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养成合作意识以及形成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模式。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其模式也表现得更为复杂。一方面,我们要根据课程性质,探索并采用一定的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可陷入“唯模式论”。在坚持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师生应当努力探索和创造新的个性化实施模式。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的特点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课程,其内容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如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政治等等,这也意味着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出贡献。其内容的综合性也决定了其目的、过程、方法、结果的综合性,从而实现外在形式上的综合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实质的综合,从而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研究意识。研究意识是态度与行为培养目标的起点,当研究意识升华为实践能力和实践伦理时,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实现道德、文化和观念等方面向更完善的方向转变。
2.实践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教育,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逐渐获得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训练、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行为的内化以及能力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内化研究的过程。实践使学生对身边的问题和周围真实环境产生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在广泛接触中掌握第一手信息、澄清环境价值观,而且还能由此及彼关注其他区域的问题,进而使实践教育从外在实施转入学生的自我教育,并逐渐演化为外显的具体行为。
3.开放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教育的内容、活动形式、资源等方面均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首先,内容上的开放性。综合实践课程使用的是开放性教学材料,不同于常用的课本,预先不给固定结论,而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搜集材料、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探究活动,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次,资源的开放性。学生获得结论所用的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教材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学生可以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调查研究,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资料。这种相对开放的教育资源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能够以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教育,突出了其应用性与可操作性,主要活动形式有,资料查阅、实地考察和调查、小实验、宣传和设计、写作等等。在这些开放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不仅增强了研究意识,而且培养了接触社会,获取信息,与人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4.系统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开设的必修课程,它贯穿于小学整个教育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性的充实和整合,使其对综合性的知识、方法和理论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即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从宏观的教学计划到微观的每一个学习步骤,都要既充分考虑到形式上的活泼开放和宽松自由,又要考虑到内在的逻辑性,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真正做到“形散神聚”。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实施原则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和探究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给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机会,亲身体验教育的过程,从而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真实环境,使学生亲身感知、认识、体验、探究理解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和途径,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
2.注重内容的现实性和未来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要求课程结合自己学校、社区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动中选取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学生的现实生活主要包括学生接触感受得到的自然环境、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例如:水污染问题、家庭节约问题、校园浪费现象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必须注重内容的未来性,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使其得到持续性的成长,从问题的延续性来看,使问题的解决具有长远的意义。
3.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的设计要求评价者注重从过程性和发展性方面,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针对他们活动的最终结果。在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情境创设、主题选择、方案设计、执行过程、经验总结和成果展示六个部分。
(1)情境创设。情境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活动所必需的准备,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道德准备、情感准备和价值准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一方面情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本身也对情境的创设进行选择和修改。通过情境创设,在学生与教师之间,课程与结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指引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方向以及师生共同展开的活动内容。教师需要全面考察、了解主题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地点和形式,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并求得支持与配合,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主题选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是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同于其他课程既定的主题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主题生成的重要原则是师生共同协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贴近现实,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由其根据兴趣、能力、资源等条件自行提出。师生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学校实际、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发展需要,从课程内、生活中和实践中去发现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求和提炼出活动的主题。教师以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水平考量可操作性,同时评估主题对学生的适宜度。因此,主题选择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学生提出主题假设;师生共同评估主题实施可能;确定主题的实施。
(3)方案设计。方案是对研究活动的整体计划,科学的设计方案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关键。方案内容一般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活动的评价形式以及活动注意事项等方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的主题。主题的选择过程已经完成对主题的确认。其次,适宜的研究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方式丰富,以开放性为主,包括观察、访谈、调查、制作、劳动、宣传、研究性学习等。师生需要综合分析活动的性质和条件,在学生水平的基础上选择科学恰当的研究方法。再者,合理的任务分工。教师指导小组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的性格、能力、兴趣和特长,在学生同意的前提下,指派不同的任务,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第四,配套的活动条件。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活动形式需要,课程要求来自外部空间的资源支持(如社区安排专人指导,部门提供活动场地),内部空间的设备服务(如校内计算机房和网络的使用)。最后,预期的研究成果。作为方案设计中的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主题的内涵和方案的结构,完整地表述活动所想取得的成果,不可大而不实,也不能小而无文。
(4)执行过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核心部分,课程的执行过程需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师的积极指导。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需要以合适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自主攻关,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帮助。其二,学生自主参与。学生根据既定方案,一步一步实施计划,在不断的试误中积累经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其三,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与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中,及时反馈、调整信息,利用不同学生的特点,互补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四,方案的调整。活动实施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学生要学会灵活调整方案,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5)经验总结。总结即是一种反思,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喜悦与痛苦相伴而生。师生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分享彼此的感受,可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并为后继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启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经验的总结是对教学方式的反思,反思活动过程中指导者角色作用的实现,反思资源调配中协调者角色作用的发挥,从而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经验的总结是对知识的巩固、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树立。在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重现完整的活动过程,利用精练的语言重组学习体验。这一形式实质上就实现了知识的再修整、再巩固,每一组的情感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多重效果,同时自参与式的活动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因为学生是其所研究问题的见证和经历者。
(6)成果展示。学习成果的发表是学生学业成就感养成的必备因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例如,绘画作品、设计方案、制作模型、简单小论文等,促进学生成果交流。学校要开放信息技术平台,创设现代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与不同地区、国家的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对于学生的发明创造,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成果以及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展示的形式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研究报告,并大方地回答同学们相互的质疑,比如,个人汇报、集体汇报、书面报告、口头报告、图文结合报告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过于苛刻,只要言之成理,逻辑清楚即可;另一方面避免停留在活动结果的描述和展示,要结合协作文化的表达、批判意识的体现和创新精神的彰显。
这个模式并非固定不变的程序化过程,而是突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灵活性。在实施过程中,提倡师生勇于实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活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