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面前的摄像机镜头,幽幽感叹。

似乎是说给自己听,也更像是说给全国观众们听:“那个年代……是真正属于科学家的年代……”

“那个年代…也是全民崇尚科学强国的年代…”

“当这种尊崇到极致时,科学家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全民争相学习的对象!”

李东新语速不快,声音也很平稳。

但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具有穿透力!这种穿透力直接刺破观众的内心,给他们心底的那颗种子,浇上了一滴水。

伴随着李东新的演讲,人们的思绪就飞回了上个世纪飞回了1980年……

飞回那个科学为王、科技为尊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候科学家的地位以及被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在当时……无论是明星还是有钱人,他们的地位根本不及科学家的十分之一!

为了显示科学家的地位,甚至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无论是谁……都得为科学让路!!

曾经有一位华国地质学家,在无人区考察时失踪。

失踪之前……只留下了一张纸条:“我往东面找岩层。”

当国家得知这个消息后,不惜派出空军和地面部队前去搜救!

各级电台也是不停地呼唤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只为了能收到他的回复!

可是……始终没有奇迹发生,但是国家没有就此放弃,甚至多次出动国家力量继续搜救,搜救人数一度达到数千人!

第二次没找到…那我们找第三次!第三次还没找到,丽我们就我第四次!

在第四次的搜救中,搜救队在方圆上千公里的无人区内找到了冰河世纪的贝壳、找到了古代的铜钱、甚至找到了古代文明的遗。

可唯独……没找到这位地质学家!为了寻找这位地质学家,几乎贯穿了整整一个时代。

许多年轻人都把他的照片贴在墙上,天天祈福他能从沙漠中归来。

在这位地质学家失踪两年后,搜救还没完全停止。

在那个年代……当时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想让他们当科学家。

当年最畅销的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在当年可是炙手可热的读物,几乎人手一本,买不起的也要用手抄。

许多孩子收到这本书后,就不肯撒手,恨不得从早看到晚。

若不是父母催促,只怕这些孩子还会通宵阅读。

有一位小伙子,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

家里给他介绍了个对象,让他赶紧去相亲,带点见面礼什么的。

这小伙子当时也没钱,索性就带了套《十万个为什么》当礼物。

没想到…跟他相亲的这位姑娘,一看到书后立刻喜笑颜开,还直言小伙子有理想有报复!

这在当下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作为一个女孩儿,相亲时收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居然比收到贵重珠宝还要开心……

只是因为她知道,知识就是财富!

李东新的话……如同讲故事一般,将所有人都吸引住了同时……也将所有人的记忆都唤醒了。

直播间的弹幕都充斥着大家的回忆:“当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当时家里穷……买不起,我就下课之后借同学的抄。”

“我想起来了,我家里现在还有好几本呢!那是我小时候,父母送给我的礼物,我得把它们找出来,好好珍藏!”

“那个年代的人们真的淳朴,没有人在乎吃穿用度,所有人都在丰富自己精神食粮,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一阵火热!”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现在的社会,孩子们一个个的都想出名,想挣大钱……想当明星网红,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曾今的梦想?”

“我之前社交账号丢了,我申诉时……上面居然要我填验证信息……我的愿望是什么,我填了成为富豪、成为明星……全都不对,现在我想起来了…是科学家!”

全场观众都陷入了回忆之中,李东新的演讲并没有停下:“那个时代…所有人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科学者得天下。”

“也正是那个时代,一场风靡全国的科学热开始兴起,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坚信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在当时……书店里永远是人满为患,有没有钱不重要,脑装重有没布知识团重要!”

“自从《科学特刊》在华国走红后,国外媒体评价:这位数学家,已经成为了华国的民族英雄……”

“没错!”

李东新语气加重了几分:“当年的科学家们…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当时有大批年轻人为了学习那名数学家,甚至给自己剃了寸头,是为了能更确自己的偶像。”

“后来这位数学家去世了,国际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

“到如今……那颗小行星还在天上看着人们。”

“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历经16分钟的燃烧,坠入大海之中。”

“此时………地上早已不复当年模样,科学家们也从时代的台前退到了幕后……”

李东新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从那之后……时代就彻底变了……”

“变成了我们不认识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