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当初抢购过这本杂志的人……只怕今年的岁数也不会低于60岁。
这些学生,算得上是天之骄子!饶是如此,当他们听到李东新用前尘往事作为演讲开头,也都是一脑门问号。
原本安静的礼堂,因此变得有些嘈杂,全都是学生们议论的声音:“李东新说的1980年的杂志,你听说过吗?那年发生什么事情啦?历史书上有讲过这件事吗?”
“我怎么会知道,我是理科生,平时关注的也不多!再说了…四十年前别说我了,就连我爸都没出生呢!我哪里会知道什么杂志不杂志的!”
“难道说……那时候就有人开始疯狂追星啦?然后排队买明星的杂志?李东新大佬是想抨击这种不堪的现象?”
“没听说过……那时候的人连电视都没有,怎么可能追星?就算是追星,当时肚子都快吃不饱了,哪还有闲钱买这些东西!”
“那就奇怪了!李东新大佬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居然提及一本杂志,而是而是四十多年前的杂志,他这是为什么呢?”
“别说话…听他继续往下说,他说这件事,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咱们赶紧记下来,回头去查查!”
学生们的不解和议论声,校长听到了,他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转头对坐在身边的副校长苦笑道:“听到了吗?现在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当年的事情!他们还以为那本杂志是明星的照片呢…”
副校长也听到了,他对于校长的话是感同身受!当年他也连夜排队买过这本杂志。
当时的价格还不低呢,他是省了好几天的饭钱,这才抢到的!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银幕里的李东新,眼神中有了一些失落:“这些年华国的自媒体时代兴起,许多年轻人都被他们带跑了,哪里还会记得这件事。”
“李东新先生用心良苦啊,真难为他…年纪轻轻还记得这些陈年往事!”
校长点了点头,语气之中包含一丝希望:“或许李东新先生能帮他们回忆起……当年那个火热年代!”
国家大会堂内代表们都抬起头,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接下来的讲话。
1980年,一本杂志,这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往事?。
直播间的镜头对着李东新……网友们通过屏幕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就好像李东新在自己身边一样……
娓娓叙述着一段陈年往事:“那本杂志的名字叫《科学特刊》,是1980年的新年特刊,一经上市就风靡华国,纵然是连夜排队……也依旧是一书难求。”
“这本书当时的定价并不低……当年人民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宁可忍冻挨饿也要抢着购买呢?”
说到这里,李东新略一停顿,继而微微一笑:“那一期的杂志封面…叫做《哥德哈本猜想》,封面人物是一个华国数学家,这本杂志是一篇关于他的报道。”
“在那篇文章里,藏着一代人的金句----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哈本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这位华国数学家,就是世界上距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李东新的话如同一声声震**的铜钟,将人们的记忆重新唤醒!
原来…1980年…说的是这件事啊!!
在听到李东新的简短介绍后……现场的上万名代表、电视机前的数千万观众、以及网络直播间里数亿网友们,全都明白了!
记忆的大门……也随之打开!
1980年发生了件大事!那一年华国的一位数学家,攻克了歌德哈本猜想之中最复杂的一种情况!
作为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自从被歌德哈本提出这个猜想后,经历了两百年。世界上没有人能解开他!
直到这位华国数学家的出现,将里面最为复杂的公式证明出来了!至此……距离彻底解开歌德哈本猜想,仅有一步之遥!
当年的华国,全民都缺乏自信尤其是在科学方面,华国甚至被外国调侃成“科技土壤贫瘠”,他们认为华国在理科方面,是做不出成绩的。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位数学家硬是凭借一己之力,生生将华国抬进了数学强国的圈子里!
听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李东新要讲述的,原来是这件事情!
他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有人朝自己胸口猛地一击……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东西,正在慢慢苏醒。
在众人的震惊中,李东新的演讲还在继续:“自从这位华国科学家攻克世纪难题后,每天都能收到成百上千封信!姑娘们寄来的情书、个人相片、礼物,更是以麻袋来统计……”
“如果说有人向给他写信,哪怕信封上写错地址……又或是名字有错别字,也能将信件完好的送到他家里!”
“那一段时间,他成了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他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演讲……南至光东,北至天山……”
“尽管当时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他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但每一次讲座依旧是场场爆满!”
“一时之间,他成了全民偶像,人们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提到他,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婚丧嫁娶……每次讲到他,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响起一句话……”
“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为实现祖国科学强国梦而奋斗!”
说到这里……李东新的眼神中满是对那个年代的向往……和对这名数学家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