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沟通的情绪和沟通的内容是两条独自运作的沟通链条。让两条沟通链条相互合作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两条沟通的路径,也根本意识不到它们在互相唱反调。
如同前面提到的,努力帮助孩子学数学的那个妈妈,当她和我谈话时,表现出的经常是“我要做一个宽容的好妈妈,鼓励孩子、支持孩子,不要逼迫孩子”。这些想法很好。
可是一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状态不尽如人意,她就开始责备孩子:“为什么你们班别的孩子都能把自己的学习安排得好好的?我对你这么宽容了、要求这么低了,你还是做不到,你是要气死我吗?”
这个理智上希望自己包容、支持孩子的妈妈,情绪上却对孩子充满了失望和不信任。
发完火,看到孩子蔫蔫的样子,她又十分后悔,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儿小事大动干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小题大做。
这位妈妈觉得后悔和困惑的地方,正是我们在自我觉察时需要切入的地方。
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总是做,做了之后又总是后悔,但是又改不掉,那么这件事情背后可能暗藏玄机。
在前面提到的两个案例中,无论是爸爸因为孩子不分享东西发火,还是妈妈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发火,这些无名火的背后,都有一些意难平的往事。这些意难平的往事,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创伤”,简称创伤。它们如一根根被血肉包裹着的刺,肉眼看不见,却随时随地带给我们疼痛。
每个人都会带着或大或小的各种创伤生活。早期的创伤就像种子,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互动,都是这颗种子开的花。
看到冲突背后隐藏的情感
从亲子沟通的角度看,如果家长能够厘清自己的情绪和早年创伤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切断代际传承的机会,让这种创伤就此被看见、被疗愈,而孩子就不需要再经受一次家长曾经受过的伤。
可是要怎么觉察冲突,以及冲突背后隐藏的情感呢?这里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自我觉察”方法。
我们用一个例子进行示范。
一个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沓磨蹭,妈妈就忍不住发火。发火之后,妈妈又觉得其实没什么要紧的,就跟孩子道歉:“对不起,是妈妈错了,是我不该发火。”
我们先来看这个问题:孩子写作业慢,妈妈为什么要发火呢?
有家长问:“这种情况,难道不该发火吗?不发火才需要理由吧!”
当然可以不发火。如果妈妈认为孩子写得慢是因为不熟悉作业内容,熟悉了就会快起来,那这个妈妈就不会发火。或者妈妈觉得孩子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那关注点就转移到了解是什么困难、怎样帮助孩子,那家长也不会发火。
其实,不发火很正常,发火才需要理由。发火是因为引起了情绪反应,触发了情绪开关,让我们从理智的区域偏移到了情绪的区域。
从旁观者的角度说,孩子写作业慢,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就可以把家长的理智弄到“宕机”,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这难道不需要理由吗?
而且这种情绪一定不会只出现一两次。如果总是发火,问题却没有解决,那这可能就是家长一个自动化的反应——看到孩子行动慢就来气。
在这里,我们把它做一下慢镜头的特效处理:发火之前,妈妈一定是触动了某个定义联系反应,这个场景很可能联系着妈妈心里某些尘封已久的、没有被消解的情绪。
在这位妈妈的解读里,孩子这么慢,肯定是因为偷懒。这么懒,以后什么都做不好,就不会有价值,没人喜欢这样的人。
所有这些想法,全部指向一个消极的结果。
如果家长不反复强调,孩子会想到这些消极的结果吗?不会。会感觉到焦虑和害怕吗?不会。那一开始这个妈妈的害怕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从她的父母那里来的。是她的父母通过暴力沟通不断地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了孩子。
前面说过,家长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忍不住反复向孩子发火,其根源在于把一个目标和一种消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如果我们自己很害怕一件事情发生,会焦虑不安,一系列消极想象会来找我们,我们会依着这些想象去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基于现实去和孩子沟通。
同时,“发火”这种情绪化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意味着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家长自己已经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处在一个帮孩子倒忙的位置上。
用发火的方式消除想象中的恐惧,是家长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原本没有这些想象,也没有这些恐惧。
看到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
如果没有家长的粗暴干预,孩子的问题会是他的成长机会。比如,孩子做事磨蹭,或者会被老师批评,或者会被同学嘲笑,次数一多,孩子觉得难受,他自己就会调整。离苦得乐是人类的本能。当他体会到这样做会伤害自己的利益,他会本能地去调整,我们只需要等一等,或者平和地引导一下,他就会慢慢摸索出一些合理使用时间的方法。
但是家长的干预把这个过程切断了。我们不断地给孩子灌输“你是个拖沓的人,你这样下去就完蛋了”。
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调适能力,那我们的沟通很可能会破坏孩子的适应力。这种沟通完全是负性的催眠,越是旷日持久,杀伤力越大。我们一方面催孩子快,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破坏孩子往快的方向调整的能力。
这类冲突的来源,往往是家长在意识层面接受“快是好的”,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却希望孩子慢下来。
为什么在情感层面,家长会追求一个慢的结果呢?比如案例中的这个妈妈,可能在她的孩提时代,她的妈妈会要求她做一些事情,如果做得快就可以得到妈妈的爱,如果动作慢就可能被妈妈嫌弃。
现在,她自己也有了孩子,而她心里还存着那个因为动作慢而被伤害的往昔。她对自己的妈妈有很多愤怒无法表达,保存到了现在,正原封不动地流向孩子。所以她一面在意识层面催促孩子要快,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却在引导孩子慢下来,去实现自己心里隐秘的愿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儿时,告诉妈妈“我希望我慢的时候,你对我好一点儿。我不是慢,我只是还小”。
当这个母亲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快与慢这个问题上的早年创伤,并因此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时,疗愈就会发生:孩子的慢,得到了妈妈的许可;而妈妈心里的愤怒、委屈也会得到安抚。妈妈心里内在小孩的渴望实现了——即使孩子动作慢,也不会失去妈妈的爱。
每个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像电影一样放出来,在那些形成创伤的地方,用慢镜头看着那个孩子、那个曾经年幼的自己,告诉他:“你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但这不是你的错。即使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你也不会失去他们的爱。”
去试试这个方式吧!用你今天已经成年的力量,去养育那个曾经的自己。为你的孩子,也为你自己。
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双重疗愈,也是父母与孩子的双重成长。
看到自己的退行状态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你吃过的苦,身体都记得”。
我们都以为,就算曾经受过伤、吃过苦,只要这个阶段过去了,伤痛也就过去了。可实际上,这些伤痛只是在时间上过去了,我们的身体却从未忘记,如果这些伤痛所产生的情感积压没有被看见、没有被疏导,它们就不会消失。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判断,也会影响我们与孩子的互动。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对自己的情绪来源保持觉察。
保持觉察的方法,可以按以下环节循序进行练习:
1. 孩子身上有什么习惯和特质是你觉得有问题,让你感到特别焦虑的?
2. 你身上有类似的习惯或者特质吗?
3. 如果你身上有这种习惯和特质,回忆一下,你是被怎样对待的?
4. 当你被这样对待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希望被如何对待?
这样进行觉察的作用,就是面对自己,把孩子隔离出来。
如果家长讨厌孩子身上的某个特质,而且发现自己也有,就不要和孩子在这一点上较劲。家长都帮不了自己,那就意味着在这个方面你也很难帮助孩子。你用能力可以互动出孩子的能力,你用情绪只能互动出孩子的情绪。
如果家长冷静睿智、足智多谋,孩子会学习到我们的理性智慧。如果我们发泄情绪,孩子就接收到了一堆情绪垃圾。
动力学有个概念叫“退行”,意思是当人们遇到一个具有某种特殊性的情境,这个情境所激起的害怕、恐惧、悲伤、无助等情绪非常强烈,会迅速击垮这个人,使得他在当下没有能力像成年人一样去思考、应对,而是变得像孩子一样无理取闹,或者软弱无力。
很多时候,家长面对孩子时,就处在退行的状态,也就是自己变成了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个需要安抚的孩子。当家长在这种状态下和孩子沟通,其实是两个小朋友在沟通,而且其中一个小朋友还以压倒性的力量(因为他有成年人的外貌)来应对另一个小朋友,那么沟通的结果可想而知。
就像很多家长都知道,管孩子的时候,要先管住自己的嘴,但是实际上很难管住。为什么?因为在那些我们觉得应该做却做不到的事情背后,都有我们隐藏的情绪。“管孩子”这件事情只是引子,引出某种我们深埋在心的情感,使得我们方寸大乱。
儿时那些伤心痛苦、好像已经过去的事情,那些未被安抚的情绪,会穿越时空来找我们。它们是我们控制不住的,让我们身不由己,知道却做不到。
我们能做的,就是仔细审视我们在哪些事情上容易失控,然后按图索骥,开启自我觉察与修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