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述内容,想起自己的家乡有类似的做法的人一定不少,打动我们的,是“列祖列宗”“先祖之灵”以及其他称呼,在“盆”时回家的,都是孩子们最亲近和最怀念的人,这样的做法,也是长辈们熟虑的结果。“老爷爷、老奶奶”的称呼并不是指一对老夫妇。因为在逝去的先祖中,有英年早逝的,也有孤独终老者,用一个简单的称呼指称他们,这种做法是让孩子们最感温馨安宁的。在很早以前还没有“爷爷、奶奶”那样的称呼的时候,也肯定会有相应的叫法,现在的叫法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结果而已。孩子们没有必要回忆每一个先祖、每一天的音容笑貌。如果这样做了,反而会导致厚此薄彼的结果。只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祖父母都还在世,思虑较深的人,会对用同样的名称称呼已经逝去的先祖产生顾虑。
关东各处,把唯有“盆”时来的祖灵称为“non’nojii”或"non’noba'a”。这个叫法应该是为了与还健在的爷爷奶奶相区别而生成的新词汇,只不过为何要如此称呼,已经不清楚了,今后也不会扩散。“nonno”这个词,可以认为是在指称“日月”“神佛”的“nono”一语的基础上,附加“参拜”的意义而形成的。以前确实多用“nounou”作为呼唤用语,而现在需要新呼唤语,特别是有些人只是在祈求神佛的情况下才使用。也有人认为这个说法是“南无”这个词的童语形式,实际上有的家庭将佛龛称为“nanmai”或“manman”等,不过这些与“nonno”可能无关,后者与现今的“哎”这类的唤起对方注意的语气词类似,我想是儿童和妇人用得多些。也有方言将法师称为“nonno”,从信州到越后一带的地方则是用此词来称呼巫女、比丘尼或下级的神职人员。我推测,这种称呼可能是曾经在“盆”时对先祖称呼“naunau”的残留。
单以老爷爷、老奶奶之名来称呼,就像和他们面对面地搭话,原先是如此的。最近,这与“迎神火、送神火”同样,让孩子来说的话,旁人可能只能听听了。我所熟知的中部地区有一个地方,在一个人的少年时期,每年在十三日的日暮时,会在墓前点起火,然后这个人移至提灯前,将手背到背后,并念叨着“老爷爷、老奶奶,走吧”,模仿真的如背着人那样。也有人模仿得更真,会在墓前捡一块儿小石头,用手拿着,做出背东西的样子带回来。此外,稍远的村中,有的老人会在每年的“盆”时,制作新的绳子,将其搭在肩上去扫墓。当被问起这是在做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将祖灵背回家。据说以前对神也那样做过,但不论怎么说,这里只对先祖还保留着这种做法。
我还听说有的武士家出身的老主妇,直到明治中期,仍在“盆”的“魂祭”日,穿上黑色的正装,在门口的式台①上坐着,简直就像是在迎接活人那样,郑重地寒暄:“招待不周请多原谅,感谢大驾光临,明年也在此等候您的到来。”没人会期待得到谁的回答,这只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仪式。其传承方式与现今的教育不同,并不是教给学生“要这样说,要这样想”,而是身体力行。我家也是这样,一家之主穿上和服正装,在大门口迎送。有人将这种行为称为“形式”或“虚礼”,这样说的人忘记了这是一种让孩子们思考自己民族过去的机会。所谓“足洗水”②,是人们在走廊里放个新盆,然后装上水,或者是预先放好草鞋。年迈的人大多会在这个时候,回忆起自己和祖父母在一起时的往事,继而,又想象现在的子孙们也会成为自己现在这个样子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