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双轨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转型进入到更深阶段。首先从1984年开始,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并尝试进行价格闯关。198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出台。1985年1月,国家又进一步取消了原来规定的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标志着这一政策的正式实施。生产资料“双轨制”实施后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价格体系中市场调节比重上升;二是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三是对促进生产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四是有助于扩大短缺产品生产以平衡市场。但双轨制价格的实施也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和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首次突破两位数。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又回到了稳步推进的道路上,以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取代了较为激进的“价格闯关”模式。
——特区“扩大化”。1984年5月,国家正式确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扩大经济权限、给予外商优惠政策,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全面铺开。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海南省。同时,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它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将整个省作为一个经济特区来试点。海南建省后取得的发展成就,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济“市场化”。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我国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描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蓝图和推进改革的基本举措。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全面推进。
——政府“转型中”。1985-1993年间国家的财政税费改革稳步开展,开始探讨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