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和父母需要关注的是,所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情况。社会情感在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任何干扰,都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成长。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是否正常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孩子的家长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联系。
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情况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进入学校,儿童会遇到一生中最早、最严峻的考验。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儿童入学时的表现,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是否充分,特别是对如何与人相处是否准备充分。
人们普遍不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这也是很多成年人在回首他们的学校时光时,往往会觉得是一场噩梦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学校教育得当,通常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一些缺失。
理想的学校应当是家庭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传授生活知识和生活艺术的场所。不过,在找到一所理想的学校来弥补家庭中儿童教育的缺陷之前,我们应该先关注家庭教育的弊端。
由于学校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到显示器的作用。例如,如果父母事前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被人视为孤僻的孩子。这种偏见又会强化孩子的认知,使他们越来越孤僻,最终发展成为问题儿童。人们常把责任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是把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潜在的缺陷显现出来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在个体心理学领域中尚未定论。孩子一入学即遭受失败,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个迹象更多的是指孩子在心理上的挫折,而不是指在学习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气馁情绪也不断增加。他们会躲避有益的任何行动,转而寻求成功的捷径。他们不选择社会所认可的大道,而是选择自己的途径——通过获得某种优越感来弥补自身的失落感。对于那些遭受到挫折而丧失信心的孩子而言,最具吸引力的事情莫过于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求。这些孩子通过无视社会规则、摆脱道德义务,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来突显自己的存在感和满足自己的征服欲,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比遵循既定的社会道路更为容易。但是走上这样道路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外在表现是多么勇敢和无畏,内心都是怯懦和软弱的。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犯罪分子,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鲁莽而勇敢,心底却很怯懦。同样,当那些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们处于不太危险的环境时,我们也能从他们的各种细微动作中看到这种外强中干的脆弱感。
比如,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孩子在站立时习惯倚靠着某种东西(有些成年人也是如此),而不是挺直腰杆站着。这时,人们就会对孩子说:“把腰杆儿挺直!”可这种古老的训练方法和理解方式常常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对这些孩子来说,对物品的倚靠并不是一种行为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渴求获得帮助和支持的心理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奖惩的方式让孩子消除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们对于获得支持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说,这种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读懂孩子的这些行为迹象,并能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态去帮助孩子消除问题的根源。
通常,从孩子的某个单一的迹象中,我们便可推断出他的诸多品质及性格特点。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倚靠某种东西,那他肯定有类似焦虑和依赖这样的特征。将这个孩子的情况和我们研究的其他案例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重建出这类孩子的人格,而且能够轻松确定,这个孩子就属于被溺爱的那一类儿童。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另一类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类孩子在被严厉管教或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研究那些毫无人性、作恶多端的坏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这类孩子的性格特征,只是这些性格特征在他们身上被发展到极致。我们发现,这类人有一个显著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他们的性格由此变得冷酷,充满嫉妒和仇恨,见不得别人幸福。其实,这类嫉妒者不仅存在于恶人之中,在一些正常人中也很常见。当这类人有了孩子,他们就会认定孩子不应当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我们发现,这种父母不仅会把这种观点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在作为别人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采用。
这也不能说明这类人的观点和想法是恶意的,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受过粗暴对待的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们能信手拈来各种理由和格言,比如,“孩子不打不成器!”他们还会拿出无数证据和例子来证明自己,但是这些都不能使我们信服。僵硬的、蛮横的教育只会使得孩子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肯定是无效的教育。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不健康症状及其相互联系的考察,再经过不断的实践,心理学家就可以构建出一个人的人格系统。凭借这个系统,人们可以知道这个人隐藏的心理活动。虽然,我们所考察的每一点都反映了被调查者整个人格的某些方面,但只有当每一考察点都指向相同的症状时,我们才能得出结论。所以,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都生搬硬套到某个被研究者身上。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个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抓住某人的一两个表现就得出意义深远的结论,而应该尽可能寻找一切可以支持我们看法的证据。只有当我们能够成功地印证最初的假设,比如在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能找到顽固和气馁的迹象时,我们才可以确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个人格具有顽固、气馁的特质。
在这里,大家务必要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实自我。我们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相关行为来认识他的人格特征的,而不是通过他对自身的看法和想法总结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研究对象故意向我们说谎,而是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人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有着很大距离。跨越这种距离,需要一个公正且富有同情心的旁观者。这个旁观者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老师,都应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阐释个体的人格。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人有可能也未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