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和处世就好比是对待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到别人的脸上,就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诚心诚意地奉上,对方肯定会很高兴地接受。

智欲圆而行欲方

做人处世要通达时务,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方圆兼济,集百家之长于一身。

天圆地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方圆处世的略谋,乃是责天法地的大智慧,顺应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规律。

在现实中,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则会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因此,做人必须方圆有度,刚柔并用。

外圆内方的处世艺术,是一种为人的智慧,要成功地驾驭“方”与“圆”,关键的是个人要求之于自身,做足“方”与“圆”的修养功夫。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方圆结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方略,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

外圆内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的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是处世要老练、圆通,善于技巧。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方,正是人内心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品质,一个人的心灵杰出,那么他的行为才会杰出;一个人的心灵美好,那么他的气质才会高贵。

外圆内方的技巧,在历史上自古有之。《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煮酒论英雄”。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意。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曹操均摇头否认。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坦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哈哈大笑:“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曹操自此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刘备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避免了一场劫难。刘备聪明机智地运用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嫉妒,从而逃脱了曹操的视线。

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因此,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亦方亦圆”是一种高境界。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都是圆的,人为修饰的都是方的。因此,方为动,圆为静,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对己要方(严以律己),对人要圆(宽以待人)。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所以,有“心机”的人在社会交际中,总能把方和圆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方与圆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一种聪明与机智的表现。

在急驰的列车上,一位身着便衣的侦察员走进列车上的厕所。却不料一个时尚前卫的妙龄女子,一闪身也跟着挤进厕所,反手将门锁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面,侦察员清楚地知道,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毫无意义,稍有迟疑,女子就会反咬一口,使自己身败名裂。陷入困境中的侦察员急中生智,张着嘴巴不停地“啊,啊”,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子说的是什么。

女子赶紧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见此情景,女子失望了,真倒霉,怎么碰上个哑巴!她转身正想离去,此时,侦察员一把抓住女子,拿出钢笔,打着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子欣然接受,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然,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立即翻转手掌,抓住女子说:“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的证据!”女子目瞪口呆,乖乖被擒。这位便衣警察就是靠勇敢和机智战胜了犯罪分子。

智欲圆而行欲方。人的智慧要圆融无碍。不仅要看到事物静止不变的一面,还要看到事物运动发展的一面;不仅要看到各个不同事物的个性和局部,更要看到事物的整体和共性;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具体现象和应用,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而且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分析此时、此地、此人的具体情况,以求得最佳的解决方式。这是从“智圆”的角度来讲。

从行为上讲,人的智慧虽然应圆融无碍,但在具体的作为上却不能模棱两可。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规则,以便立足于社会之中。这就是“行欲方”的含义。

关于方和圆的精辟论证,黄炎培曾写过这样的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外圆”是“和若春风”的智慧;“内方”就是“肃若秋霜”的原则。

我们提倡为人之圆,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而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更不会随波逐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君子善解“中庸”之道

待人持中,做事也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做人处世,无非就是把“中庸”两个字,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论碰到什么事情,也不管遇到何种境地,只是拿出它来以不变应万变。在既不想去克服对方,又不能被对方克服的条件下,调和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除了用“中庸”的艺术以外,似乎别无选择,真正将中庸作为人生的最高艺术推给中国普通百姓的当属孔子。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孔子的弟子子思叙述孔子的话说:“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君子能够时时处处做到恰到好处;小人之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因为小人做起事来无所顾忌。”“中庸是至高无上的德行!普通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合乎常情,唯精唯一,能达到最善,就叫做中。君子之所以能做到适中,就是他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时时都处于居中的位置。

如果说圆为道体、为全部、为和谐、为变通、为灵活性,那么,方则为器用、为局部、为个性、为稳定、为原则性。

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就是“中和”、“中庸”和“自然”。

圆通之人不可能单刀直入地问人家赞成或反对,因为对方认为有此必要的,自然会主动表示,不必苦苦相逼,而得不到真实的答案。被人家问起赞成或反对时,也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表示其中之一,却大多兼顾赞成及反对双方面的看法,尽量加以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用后丢掉)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没有仁爱,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天地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不如抱守虚静适中的态度。”

我们承认“圆通是高难度的素养”,一般人看不懂也学不精,何况一不小心,就会流于圆滑而遭人唾弃。然而一辈子学不会圆通,毕竟是人生一大憾事,所以“难学,还是要学;难精,必须用心”,大家共勉之。

宋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生活从表面上看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棋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似的,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越平常。

中庸的另一种说法叫“顺道而行”,顺着自然的法则、规律、趋势去作为。因此顺道而行,一切都是顺道运行,所以也像什么都没有干一样,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无为”。

顺道是“圆”的一面,而无为之为则是“方”的一面。因此,和“中和”、“中庸”、“自然”一样,无为也是方圆无碍的一种表现。

“方圆无碍”,现在的说法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最高级的战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是等闲之辈。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在心中还没有发出来的那种状态,就是“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喜怒哀乐之情发出来,都像音符一样恰到好处,就是“和”。和为“天下之达道”。中为体,和为用;中是圆,和是方。中与和结合在一起,体用一贯、方圆无碍,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生长、发育。

满脑子“圆滑”的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相当圆滑,要学“圆通”,第一步必须“以圆通代替圆滑”,从此脑海中只有“圆通”的期待,因为它不是“圆滑”的对立词,却是“圆滑”与“不圆滑”这种“二分法”的“二合一”。圆通会有圆滑的成分,同时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学得“圆通”的精髓。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中庸”的“中”就是圆,是体,“庸”是方,是用。“庸”的含义是平常。“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的结合和运用。

道家主张自然、无为。但是,自然不是主观意识上的率意行为,而是顺着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而行。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为体,为圆;具体的行为方式则为用,为方。因此,老子所说的“自然”,也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圆”。

圆通人士,平日携带妻儿拜访朋友、亲戚,为的是联络感情,建立“二合一”的关系。上司部属为求长期合作,往往也追求“通家之好”。

深谙方圆之道的荀子说,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这样,你就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你的人生就达到了极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生。

方圆的人立场高明,在于“深藏不露”,事实上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寻求合理的“露”,同样把“不露”和“露”合二为一,不再二选一了。

其实,人生处世的要点,也就在于“执中致和”这一大原则。做到了中,就是至善的体现。做到了和,就是道体的大用。如果通俗浅近地说明它,并把它用到宇宙本体上,就可以说是天地的中正,与天地相均衡;把它用到人生功用上,就可以说是内心的中正,与内心相均衡。

识时务者为俊杰

人是自然的产物,顺应自然所给予力争上游的天性,是一切向上的原动力。无需什么大道理,天然的力量胜过一切人为的训条。

我们要避免成为健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在发现自己需要重新树立人生目标时,要勇敢决断,大胆追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一味地执迷不悟,可能会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远。

识时务,就是能够认清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能够跟着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时制宜,顺势而动。纵观古今中外,只有识时务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俊杰。反之,如果不识时务,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和限制,逆境而行,盲目蛮干,其结果只能是以卵击石,被时代的车轮碾碎或甩在后头,最终一事无成。

有一句阿拉伯谚语是这样说的,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胜过健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意思是只要不是误入歧途,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什么样的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否则,你可能会离你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远。

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与仁者在于随机应变,借以消患济事。然而,智者、仁者不是天生的。当我们面临重大的变故而不知所措时,学习应变之术,掌握应变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古希腊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头驴听了蝉唱,觉得它的声音很好听,便头脑发热,要向蝉学习唱歌的方法。在驴的苦苦哀求下,蝉答应了,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求驴像它一样,每天以露水充饥。驴照着蝉说的做了,结果饿得只剩下一口气,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我们早已听了很多诸如“天才在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属于锲而不舍的人”此类的话。诚然,这确是至理名言,但这些话很容易给一些思想单纯的人造成错觉,让他们认为仅有痴迷、坚持就够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正如那头坚持以露水充饥的驴一样。

关于古希腊驴的故事告诉我们:超出了自身客观条件的自我设计是盲目而可笑的,是自我发展道路上的陷阱。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认识到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使得我们生理、心理、性格兴趣等方面各有自身的特点。而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的兴趣与事业,如果忽视自身的特点,单凭一时心血**的自我设计,就会像那头古希腊的驴一样落得一个可笑可悲的下场。但如果在误入歧途时,能够及时的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设计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就有可能取得我们所期望的成绩。

凡是智者都是那些高瞻远瞩,把握事物的动态,随时做出适时的对策,将不利因素扼制于未然的人。

歌德年轻时立志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些变幻无穷的色彩世界里而不能自拔,付出了长达十年的艰辛劳动,但结果却收效甚微。40岁那年,歌德游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艺术杰作后,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在绘画方面是难有成就了。最后他痛苦地做出了抉择:放弃绘画,转攻学。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和摸索,歌德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晚年他在回顾自己成长的过程时,曾经以自己的经历,告诫那些头脑发热的青年:不要盲目相信兴趣。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树挪死,人挪活。”又何必在一棵上吊死呢?抓住成功的关键,东方不亮,西方亮。

有时候,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从表面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简单,有谁不会呢?其实不然,比如说你的主观愿望是当好教师,但事实上却不受学生欢迎;你去做生意,可偏偏就赔了本。抛开这些表层现象,去发掘问题的症结,你就会发现做人做事确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问。

纵观古今,众多人早期的自我设计都有一定的盲目性:马克思曾经想当诗人,安徒生想当演员,高斯曾想当作家,但后来他们都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在新的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能及时调整自己奋斗的方向,这也是他们比常人高明的地方。

那么怎么识别盲目的自我设计呢?放弃追求是很痛苦的事情,半途而废总是让人觉得遗憾。但是,当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一无所获时,你不觉得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追求价值吗?在这个时候,价值判断是很有用的,当你发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所作所为毫无价值时,你就应该感到问题的所在了。歌德就是意识到十多年的劳动毫无价值才断定自我设计有失误的。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付出艰辛代价的探索过程。歌德感慨道:“要发现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阴。”这需要很大的神志清醒,他只有通过喜悦和苦难,才能学会应该追求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

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那就是如果你不喜欢目前这份工作,尽早另谋高就,沉浸在自己讨厌的工作里是很难有所成就的。相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根本不需要费力去集中精神。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在社会中,只伸不屈会被碰得头破血流,而只屈不伸则会被人看做是懦弱。而真正的做人智慧则是:该屈时则屈,该伸时则伸。

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朱熹更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静待时机,卷土重来。待机而动,方可成就大业。

人生在世,如江河行地,不可能直奔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弯弯曲曲,七拐八扭,依据地势形貌而行,方能通畅流动,归入大海。因此,千万不要忘记“屈”是为了伸的道理,只想伸的人,是伸不久也是伸不长的,最终只能是一无所得。只有先屈才会有后伸,这是千古不变的天道。

现代社会生活中,经济亢奋,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人心急火燎,浮躁妄图、急功近利,整天只知道“伸”、“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拓、进取、拼搏、争斗,而忽略了“屈”和“退”的作用,忽略了凡天地万物伸则易断,刚则易折,强则易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大丈夫有起有伏,能屈能伸。在屈中处世,在伸中立志;在屈中做人,在伸中立德;在屈中做事,在伸中立业。一屈一伸原是人与万物的本能,也是处世求存的智能。本能是先天的潜力,智能是后天的功夫。

荀子说,人生如果到了《诗经》中所说的“往左,你能应付裕如;往右,你能掌握一切”这样的境界,就不愧枉为人生了。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社会充满了竞争,也存在着许多欺骗。人们常常感到迷惑不解,胆小者躲避,愚鲁者轻生。其实,归结起来,都是没有完全把握屈伸的真谛。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想站住脚,然而常常对现实感到不满,心态不佳。这种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处理可能就会被现实社会所淘汰。

纵观古今,凡是能成大事者一定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人生处世有两种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顺境。在逆境中,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这时就应明白一个“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这时,就应明白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从做人说起,应该有刚有柔。一个人如果太过刚强的话,遇到事情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到事情就畏惧不前,这样的人又怎能在人生的大海中搏击风浪呢?因此,只有那些能屈能伸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而方圆之术,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战胜敌人。

方圆学是一种武器,当敌人对你开枪射击时,你还挥舞着大刀长矛去拼命,那显然是在冒险。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望世间有一种纯粹的正义,而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世态万千,有正义就会有邪恶,这也是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少年韩信的故事,如果他不能忍受当初的**之辱,历史上也将不会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只会多了一个没有名气的枉死鬼。在常人看来,**之辱让人不堪忍受,是奇耻大辱,韩信忍受了,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要想做大事业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历史将赋予你重大的任务,你就要有宽阔的胸襟去容忍世间的不平,做好吃苦受辱的准备,那不仅是命运对你的考验,也是自己对自己的验证。面对耻辱,要冷静地思考,人在遭遇困境和耻辱时,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能和对方抗衡,保存自己是最重要的。

能屈能伸,一时的忍辱负重是为了长久的事业和理想。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屈,壮志就不能实现。“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阶段,就像运动员跳远一样,屈腿是为了积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发力点上,然后将身体跃起,在空中舒展身体达到最高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动物界的刺猬,它便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懈可击。从刺猬的生存本能中,我们是否应该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呢?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从反复伸屈的状态之中走过来的。

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必然遭到沉重打击,那时性命也难保,还拿什么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夫妇曾经被抓去做人质,给夫差当奴役,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勾践就亲自为之牵马。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这病没多久就可以痊愈了。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再过不久就能好了。我曾跟人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并无大碍。”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因为他知道目前越国国力虚弱,兵力不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正是因为自己的屈,才换来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伸,而成为了一代霸主。

越王勾践的屈伸之道,可谓历史上屈伸的典范。

世界上没有转败为胜的诀窍,创业者只要具备了临危不惧、重振雄风的信心和勇气,就拥有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利器,那样就必定能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成功地到达目的地。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冬天,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在艰难和不幸的日子里,保持斗志、信心和忍耐是明智之举。成功的人也必然是一个能伸能屈、宠辱不惊的人。

人走路依靠双腿的一屈一伸而前进,拾取东西得弯腰伸手,吃饭得通过手的屈伸把食物送进口中。人做事本身就是由无数屈伸动作组合来完成,这是生存与屈伸的关系。

姜子牙溪边垂钓得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后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

人生中,一般认为屈伸代表着进退,“屈”意味失意,“伸”则为得意,这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的。而人生中的“屈”与“伸”远远没有如此简单。《后汉书班固传》说:“虽屈伸无常,所因时异。”人生中的“屈”与“伸”顺从时势与环境的变化,而非随心所欲。

人不可能是样样都行、事事皆通,就连无往不胜、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难以逃出如来佛的手掌,更何况是人呢。人总有其局限性,何况幸运之神也不可能与你长相依。每一个人都应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中困难、低潮、失败、逆境在所难免。落难时应收起锋芒,委曲求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用不变应万变,以图东山再起,千万不可急躁妄为。也就是说凡人欲成其事,只有先屈方能后伸,正如出手打人一样,你必须先弯曲手臂才能伸手打出去。我们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在世谁没有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呢,而为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野蛮霸道,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和亲人误解。这些都是正常也是值得的,因为这并不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在更高层次地显示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今天你甘愿忍受某些人不公平的对待,明天你将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乃至敬仰。尽可能委屈自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伸长自己、发展自己。你想求人首先就必须委屈自己,放下架子,而不能因为面子,而让自己多年的梦想胎死腹中,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大展宏图,那就必须懂得屈伸的精义。

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能够登上万仞之巅极目远眺,任美景尽收眼底,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人生极境,而倘若无力攀顶,则与其在枝叶障目的层次上徘徊犹豫,倒不如挑一个适合的地方更能一目了然。

世事如浮云,瞬息万变。不过,世事的变化并非无章可循,而是穷极则反,循环往复。《周易复卦彖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中国人从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中得到心灵的启示:“无来不陂,无往不复”,老子要言不烦地概括为:“反者道之动。”人生变故,犹如水流,事盛则衰,物极必反。生活也即如此,要把握分寸,该进时则进,该退时也应毫不留恋,抽身而出。那才是一种大气派大风度。

俗话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如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谓做人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

君子好名,小人爱利,人一旦为名利驱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涯中,不懂得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无疑是临渊纵马,自寻绝路。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总是春风得意。人生最风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暂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如牌局,也许一副好牌之后往往会是坏牌的开始。因此,见好就收方是最大的赢家。与人相交,不论是同性知己还是异性朋友,都要有适可而止的心情。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同时友谊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见真情。越是形影不离的朋友越容易反目成仇。因此,古人告诫说:“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即使是恩爱夫妻,天长日久的耳鬓厮磨,也会有爱老情衰的一天。更何况人生之事,并不像夫妻之间那样亲密简单呢。

“水满则盈”、“过犹不及”更是告诉我们,哪怕自己可以去争取到的东西,最好也是留点分寸、留点余地,以防万一,而不至于在不测情形出现时,没有一个回旋的余地。一般来说,人一旦处于非常极端的地步或状态,往往会使自己反而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有一些人常常喜欢抓住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这也许无可非议,但是,这种表现一旦过头,则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在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等方面,也是如此。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哪怕是再好、再美味的佳肴,尽管非常合自己的口味,也最多只能吃个七成饱。”这个道理是同样的。

中国人常说:“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廉颇做人太绝,不得不肉袒负荆,登门向蔺相如谢罪。郑伯说话太尽,无奈掘地及泉,遂而见母。俗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而止,见好便收。

聪明的女子懂得适度打扮自己,成熟的男子知道恰当表现自己。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明人许相卿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做人之妙也即如此。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即是说:始终保持丰盈充满的状态,不如停止它;不停地磨砺锋芒,欲使之光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就则应隐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战国时代的范雎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赏识,被升为宰相。后因他所推荐的郑安平与赵国作战失败,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国法律,只要被推荐人出纰漏,推荐者也要受连坐处分。但昭王并没问罪范雎,这使他心情更为沉重。

秦昭王为刺激范雎再振作起来,为国效力,便忧虑地对他说:“现在内无良相,外无勇将,秦国的前途实在令人焦虑呀!”

范雎心中一震,他误会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惧。

恰好辩士蔡泽来拜访他,对他说道:“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与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与冬;冬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与春天……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测,而应让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话启发了范雎,便立刻引退,并推荐蔡泽继任宰相。蔡泽就职后,也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他听到有人责难他后,也明智地舍弃了宰相宝座而做了范雎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节,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风度。有时候哪怕你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但引身而退,却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

与范雎形成鲜明反照的是另一历史人物种。种是越王勾践的重臣,为打败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功成名就以后,仍然继续仕于越王。其间范蠡曾写给他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颈项细长如鹤,嘴唇尖突似鸦,这种人只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现在不离去,更待何时?”后来种称病返乡,但做得不彻底,他留在越国,其名仍威慑朝野,于是有佞臣陷害于他,诬称种欲起兵作乱。越王也有“走狗烹”之意,故而以谋反罪,将种处死。

人人都希望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但又有几个是范雎呢?只知进,不知退,遭“种之祸”者,又何止一人?

得休便休,当机立断;犹豫留恋,了时无了。做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会自我制约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慎独。即真正的君子,要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地约束自己,不能做出背离礼法及伦常的事来。

人们在独处的时候,更应当学会自持和自制。今天,人们有了越来越大、越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表现自己的空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持和自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要明确规定什么是自持和自制,那么,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并以此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持与自制力。古代人之所以要讲究“慎独”,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是被一些客观的因素和伦理法则所被动地约束自己,而能在独自一人、无他人在场监督时也自觉地遵守严格的律条。它所要求的也就是不仅在公共场合,而且在独处时都能够服从某种伦理观念和法律规范。更是一种对自我立法的服从,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规定。对这种自我立法的服从程序,反映了一个人自制力的大小。

曾国藩说:“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不可否认,人生本性是趋利避害,然而人生行为却必须框定在符合仁德礼义的规范之中,一个以仁德品性作为人生修养基础的人,在其人生行为过程中,就应坚守自己的德性操练,诚其意者,只有道德品性修养差的人,才会自欺欺人,闲居时才做不道德的事。对于一个道德品性修养高的人来说,有人无人都一样,始终不断地克制自己的**,以至于不做出任何一点违反道德的事。

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中,自知、自爱是君子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自知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自爱就是爱护自己的仁德,在人生行为实践中,就外化为慎独。君子自知不足而不骄不躁,君子自爱其身而谨小慎微。君子慎独,就能见仁德于细微之处,制恶欲于无人之境。君子慎独就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儒学强调“君子慎其独”就是要求人们在其人生行为修养过程中自我磨炼功夫,认识到加强人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人生行为实践的一切得与失、功与过、善与恶、好与坏全在自己。儒学要使人明白的就是:“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才也。”一个道德品性高尚的人的自我人生行为修养,应在于尊敬他人而不必要求他人的尊敬,亲爱他人而不必非得被他人所爱。尊敬、亲爱他人,是自己的事;被人尊敬、亲爱,是他人的事。要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品性的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而不依赖于他人,也不显见于他人。正因为人生行为修养是自己的事业,所以,君子慎独便具有完善一个人全部品性的意义。

宋儒程颢说:“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君子慎独。”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不去做不道德的事。如《诗经》所说:“相互同处在别人的房间里,君子也不会因为房屋漏而常常感到惭愧。心中无杂念,方能慎重地以德性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只要心中无愧,心怀赤诚,无论身在何处,都无须顾及周围的环境状况。只有心怀私欲的人,才总去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善行为,故而顾虑重重,忧心忡忡。

君子慎独的核心,在于人生行为修养中,坚定自己的内心信念与良心尺度,重在于自己道德意识约束力的增强。当在生活中独处一地,即使无人监督,因此在儒家们看来,慎独之道,重在养心,使人心能知善知恶。同时见于言行,使言行始终恪守在善道之中。

君子慎其独,历来是儒学倡导为人所应达到的道德行为境界,也是历来仁人君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思想人格。东汉时期,官司至侍御史的雷义,曾经把一个人从死罪中解救出来。这个人后来用二斤黄金感谢雷义的救命之恩,雷义坚决拒收。他就趁雷义不在时,悄悄把二斤黄金投入在雷义家的天花板上。多年以后,雷义修理房子时才发现,这时送黄金的人已经死了,这事自然无人知晓,但当雷义无法将黄金归还送他的人时,雷义就毅然将黄金交给了当地官府。

这种高风亮节之举,是难能可贵的。君子慎独正是从本质上显示出了儒学的“内圣”精神,《吕氏春秋先己》中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才,必先自知。”在人生行为修养的整个过程中,君子慎独就在于培养人的自爱思想,在儒学看来,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的养成,全在于自己修炼的功夫与自己人生行为修养的实践。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订立了十几条规则,其中包括节制,即,食不过饱、饮酒不醉、沉默寡言、俭朴等等。显然,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去遵守,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修炼。

在人生中,一个人真正做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一律用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来自觉地严格约束自己,这个人就必能自觉地以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人生行为的借鉴,就能注重于扬善避恶,就能始终守身如玉,洁身自好,身正而令行,言行一致。在其人生行为修养过程中,立志于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看齐,自觉地抵制不良行为对自己的伤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人生行为修养使自己最终达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生最高境界,完善“内圣外王”是做人的最高理想人格。尽管这些道理,初看起来像是大道理,但这却是千古不变的做人成事之道。

刚柔兼济达天下

至柔者莫过于水,然而水却可以攻克最坚硬的东西,这就是常说的“水滴石穿”之理。

柔忍有术,乃是人生存之道。人太柔就委靡,太刚就会折断。人如果一味凭刚性追求,就会失去柔性的功能,在思想上刚性太强,肯定会忽略柔性的作用。真正的人生应是刚柔相济的人生,这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人行于世,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弱者。人不能固执己见,但也不能软弱无力。所谓刚柔相济,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古人言: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做人亦是同理,须刚柔兼济,欲速不达,过犹不及。

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做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必然倾折失败。

曾国藩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委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而是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曾国藩对老子的思想研究很深,他一生信仰老子的观念,做人处世可谓精到。所以虽居功名富贵之巅,也能全名而归,全身而终。在处理天下事时,有以刚取胜的,有以强取胜的,有以柔取胜的,也有以弱取胜的。

老子曾提倡以柔弱守雌的方法。

商容张开口问老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说:“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商容说:“知道这个道理吗?”老子说:“不就是刚硬的容易败亡,柔弱的而能存在的道理吗?”商容说:“唉!天下的事情完全是这样。”这就是柔弱处世的方法,且受到历代的传承。

老子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人体中骨头是硬的,需要柔软的皮肉来包装,这样才不怕外界物体的碰撞;贝壳里面的肉是软的,要有外壳来保护。坚硬的物品,要用柔软的绸缎、海绵包装,这样才不怕损坏;精细柔美的物品,要用木盒、铁箧来包装。柔软的水,需要用硬的容器来盛装;硬的钻石黄金,需要软柔的棉絮来包装,由此,刚与柔并不冲突,而是相依相成。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方法。

曾有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成语,讲的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不同的性格也各有各的特点与利弊,但同时却又可以做到互补。纵观历史,那些性格刚烈的人们很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

一块巨石一旦落在一堆棉花上,就很容易被棉花包裹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一个成功的将帅,必然具备有刚强的性格,然而却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就是通常所讲的刚柔相济。单纯一味的柔和容易被看做软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到最后失败;单纯一味的刚烈、刚强,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要失败。因此,刚柔并济才算是最好的状态,才是最为理想的性格特点。

一般来说,刚代表力量,柔代表妥协,刚能克柔,而“刚”的硬度如何,并不在“嗓门高,口气冲,措施狠”,关键在于“理”,要看“理”的锋芒是否打到对方的要害处。“刚”并非人人皆有,刚言也并非人人敢说。要想“刚”必须有过硬的思想修养,古人说,无欲则刚,今人说:“打铁需得自身硬。”只有刚毅之士,才能讲出刚毅之言,只有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才能底气十足,大气凛然。如果私心太重,“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得了别人的好处,自然腰软,硬不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有“刚”劲呢?首先遇事沉着冷静,具有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越是情况紧急,越要表现出强者的姿态,果断勇敢,并有敢于斗争和战胜对手的坚强信心。神态自若,本身就给对方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影响,从精神上压倒对方,这就为刚言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实,要善于攻其弱点。无理取闹者本身就不得人心,要利用其色厉内荏的弱点,据理力争,要抓住对方语言上的漏洞发起进攻,造成自己的优势和强硬地位,把对方置于被动的位置,语句短促,语势凌厉,发声有力,态度威严,有斩钉截铁、拔剑砍地之势,五雷轰顶、撼人肺腑之感,这样才能使之震颤,进而产生“挽奔马于悬崖,拦狂涛于险岸”的刚硬效果。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柔在一定程度上,也往往占据优势,小小的柔也能克刚。因为“柔”相对“刚”而言,自有其独到之处。刚强之物,形可碎而不可变,坚而不韧,强而易脆。而柔软之物,随势变形,柔而耐长久,软而有韧性。在论辩中,有时避强守柔,看似怯弱,实为克刚之术。

在为人处世中,刚与柔往往平分秋色,无轻重缓急之分。

分寸学认为,凡事都要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千万不可绝对化。刚与柔,相辅相成,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古代君主治国安邦,必须武并举,德刑并用,方能以威服人,长盛不衰。

与“柔”相反,则为“刚”。“刚”的表达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刚毅生威。刚者临危不惧、神态刚强,能表达强烈的正义情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二是辞严雄辩。刚言出口,理直气壮,义正辞严,铿锵有力,有闻之震耳,以正压邪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功能令柔弱者望尘莫及。那些私心过重的人,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色厉内荏,欺软怕硬。对他们过分温柔,反而会助长其嚣张气焰。这时候,你要敢于碰硬,一身正气,义正辞严,“两刀相割,其利自见”,歪风邪气自然会退避三舍。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柔的力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哑巴新娘》中的女主人翁林静云,不正是以自己的温婉和平之女性之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吗?

由此可见,真正的积极人生,应该有刚柔相济的智慧,既有猛士的力量,更有沉静蕴慧的平和。这才是做人处世的圆通之道。

君子包容万物

方的修养,体现在卓尔不凡的志向和理想上,体现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上,也体现在对自己人格尊严坚定不移的维护上,更体现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上。

圆的功夫,是包容天地万物的气量功夫,是娴熟把握和驾驭人性的功夫,更是调整、控制自我心态的功夫。

当我们将“方”与“圆”的修养功夫修炼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么,我们就会该方则方,该圆则圆,玩方圆于股掌,驰才智于世间,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处世境界。

所以,大得能容天地,宽到没有边的是圆。圆中能容天地。

有圣人的气象,便能包容万物;有领袖的气象,便能容纳天下。不管是亲疏好恶敌我,不管是智愚贤能不肖,都能以大度来容纳他们,使他们就像鱼忘记了自己在江湖之中。

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但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环境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我们不可能仅凭自己的观念或喜好去从事社会活动。包容作为人际情感交流的润滑剂,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和各种人打交道,就要学会正确地去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

汉朝的吕蒙正式被封为宰相,准备上朝时,朝中一位官吏,站在门帘处指着他说:“是这个小子当了宰相吗?”吕蒙假装没听见。这时与吕蒙同行的官员一定要问清楚这个人的姓名,吕蒙坚决不许,说:“倘若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会一生也忘不了,不如不问好。”

一个人只有善于包容他人,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吸收各方面的信息,有时你自己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包容给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包容给你造成的损失。

尽管自己有能力、有权利去做、去说,可又非要让自己不干、不说,那不是一件最难的事吗?这时,你就要和自己作战,要晓得: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强者之所以是强者,是因为他们战胜了自己!世界上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战胜自我。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世界上最强大、最顽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自己。说到底,忍就是我们必须战胜“不能忍”这头愤怒的狮子,唯有如此,在做人处世中,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成为真正的强者。

唐朝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做都督时,他叮嘱弟弟道:“我本不才,位居宰相,你如今又做了一州的都督,我家阔气过分,免不了遭人妒忌,你想怎么了局?”弟弟道:“从今以后,哪怕有人吐我一脸唾沫,我也不敢做声,只好自己抹去,这样哥哥就不用担忧了吧?”师德道:“这恰恰是我担忧的地方。人家要吐你一脸的唾沫,那是因为他对你生了气。你如今把脸上的唾沫自己抹去,那就会更招人家生气。唾面不抹,它会自干,为什么不装着笑脸受了呢!”弟弟道:“谨受哥哥的指教。”这就是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

天地有容纳之量,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要有大度量。虽然项羽有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白手起家破秦朝,而与刘邦争雄逐鹿,却最终落得个兵败垓下、四面楚歌的境地。他不但无容人之量,就连范增这样的奇才都容不下。与之相比较,刘邦就能容纳无数个范增式的人才。

所以说,大度能盖及天下而后能容纳天下;大量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指挥天下;智慧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扭转天下;勇气能盖及天下而后能托举天下。一个人怀有这样的气度,就能与天地同大。

清朝的曾国藩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是一个反面人物,但在他的逆境成功中,我们不难发现,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在绝境中求生路,在逆境中出转机,并因此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低谷,成为满清第一汉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忍耐,长于忍。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各种危机矛盾和打击纷至沓来,而他也正是集中所向。

曾国藩没有慌乱,他以过人的胆略和高超的手腕,用尽了人间的“忍”功。他在自己的长期做官时间里,总结出了三句至理名言,“打脱牙和血吞”、“居官以忍耐为第一要义”、“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就是说,当人生遭受巨大的打击时,要能够默默无闻忍受,以等到希望的出现;做官一定要以忍耐来自我约束,以防止浮躁而铸成大错;做人做事要有骨气,任何时候都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放弃希望。

三句至理名言,无论是从人生、官场还是生活的角度,都体现了曾国藩的“忍”术,是关于忍的体验,也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

忍耐不是弱者的音符,它是强者的形象。忍耐,是一个人对理想、目标追求的具体表现。忍耐,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能够抵抗各种诱惑,对理想信念永远不动摇。忍耐终将与成功相伴。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忍耐必将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做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一个人想要成就继往开来的大业,怎么能缺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这是凡人都能做到的。而天下的学问,不是以一人的智慧所能知晓的;天下的事业,不是凭一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海洋之大,不是一川之水所能汇成的;山岳之高,不是一丘之土所能堆积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被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做座右铭而时刻谨记。要知道“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

人生的一种高度可以从包容中体现出来。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就必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大气之人。如果把包容当做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它就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人们极为推崇忍,视忍为处世的根本,奉忍耐为“众妙之门”;现代化工业强国日本,也极为重视“忍耐”,将“忍耐”作为工业伦理学的一个主要方面来研究。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北宋著名的学家苏轼,就人应该具有忍耐的精神这个问题谈到他的看法:“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孔子与苏轼说的都是关于忍耐的至理名言。试想,一个斤斤计较、不能忍让的人,能成就什么事业?古今中外,有多少宏图伟业,因不能耐一时之忍而功亏一篑?

包容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强能力,更是一种大气魄、大胸襟,是立大志、成大业者不可缺少的利器。

包容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是只有强者才会具有的精神品质。

包容不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甘愿受他人摆布,或者是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包容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而那些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则是空虚软弱的。

人们所说的气度,包括了大量、量、容量与气量。而它的修养方法,主要是能戒除忌妒、怨恨,尤其要能容忍。这样则自然能包涵宽容,而不计较得失。吕坤说:“学者最大的病痛,就是气度太小。”英雄豪杰贤士也不免如此。因此陶觉说:“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只是为了不肯吃亏,害了多少事。”

“唾面自干”的教训,和佛家中“忍辱”的义举,及耶稣的“人打了我左脸,我以右脸迎之”的告诫,都是培养大度的最好例证。要想在处世中圆融无碍,那么就应当具备“唾面自干”和“忍辱负重”的修养功夫。

不卑不亢,淡泊明志

鲁迅说:“不要把自己看成别人的阿斗,也不要把别人看成自己的阿斗。”说的是要自信,同时不要轻视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外圆内方,不卑不亢。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领悟并运用好这一处世良方,那么对于任何新环境,他都能很快适应并应付自如。

很多杰出的成功人士,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都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性格,不是锋芒毕露,义无反顾,而是有张有弛,掌握分寸。

史学家蔡尚思在写作《中国社会科学革命史》时,前辈欧阳予倩曾谆谆告诫他:“写作的态度自然要严谨,不过万不宜有火气……可否寓批评于叙述中呢?”

欧阳予倩建议他以“纯研究的态度”作进攻的“挡箭牌”,书名更改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并感叹说:“蔡先生,我佩服你的努力,可是思想界的悲哀,谁也逃不掉呵。”

这就说明,知识分子在方式方法和局部问题上,可以委婉圆润,有所妥协,可是在事关大是大非、人格良心的原则立场上却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做到不卑不亢,外圆内方。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人,常不惜降低自己的尊严,极力逢迎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哪怕人家对自己傲慢无礼也不在乎,这种“卑己而尊人”的做法实在不值得。

不卑,可以不惹人怜;不亢,可以不招人妒。此种态度可适合于任何一种场合、任何一种环境。不卑不亢是一种境界,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一种做人的境界。

曾有这样一则寓言:

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一番寒暄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

龙王高傲地说:“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阁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漂亮。你呢,你的住处如何?”

青蛙微微一笑:“我的住处绿萍似毡,碧草如茵,清泉沃沃,白石映天。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

龙王哈哈大笑:“如果我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五谷丰登;假如我发怒,则先起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雷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

青蛙悠然自得道:“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明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连一只小小的青蛙都能表现自己的自信,而我们是否需要自我反思呢。龙宫固然美丽,青蛙的居所也别具一格,可谓不卑不亢。只有心灵健全的人,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又是方的另一种表现。

不卑不亢,从根本上讲就是平等待人,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不去畏缩;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而不骄纵。地位有高低,学问有深浅,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为人处世存在一个态度或姿态问题。并总是与身份、地位、角色和自身的个性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身份较高、地位较高的人,容易表现出高傲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易为人接受,一旦地位或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便在一种人世的落差中尴尬起来了。

还有一种人,他们出身卑微、地位低下或性格懦弱,常常表现出卑怜落魄的姿态,这种姿态令人轻蔑和瞧不起,致使很多人不屑于与之为伍。以上这两种处世态度,一亢,一卑,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有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融洽。这两种态度是做人处世的大敌,它造成了彼此相处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而且也给交际气氛笼罩了一层乌云,使彼此相处不愉快,不和谐,不融洽。人们喜欢在彼此平等的正常状态下交往。由“卑”或“亢”所产生的距离和人际交往的鸿沟,使彼此无法构建友谊的桥梁。所以,做人处世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与一些在身份、才识、经验、能力等各方面比我们高出一筹的人去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人因此而自卑,认为自己还算可以,面对对方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自信心便大打折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自信都失去了,那么他要想得到成功,恐怕只是幻想。一个人不论处于什么环境之下,只要不丢失自信,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小何嗓子非常好,唱歌还算可以,可就是有些不自信,一到需要他一展歌喉的场合,他便畏畏缩缩躲在一边不敢出来。有几次公司举办联欢会,主持人知道小何嗓音很好,于是便拉他上来给大伙唱个歌。可是小何却脸红脖子粗的拼命拒绝,说自己唱不好。开始大家还一起起哄劝他唱一个,后来见他怎么都不肯,只好作罢。只是,因此一来,便再也没有人去注意他,到后来他是什么时候走的,都没人注意。一个连公开场合唱歌都不敢的人,如果让他去搞社交,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拥有这样心态的人,不就是自己心灵的囚徒吗?因此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束缚自己手脚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一个人只要不是行为卑劣,酒囊饭袋,那么,无论其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条件好坏,都应有充分的自信,切不可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观念应该贯穿于正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李白有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果面对“权贵”心生畏惧而自卑,那么你就不可能使自己办事时大方果断起来。能办的事也难以办成。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只要我们将心理上的那份胆怯收起来,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自信,就会在处世过程中游刃有余。

有一则童话,一只黄鹂鸟生着一副极好的歌喉,但就是胆子小,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黄鹂鸟去寻找有学问的伙伴,向它们求教如何才能把胆子练大。黄鹂鸟去找了猫头鹰、长颈鹿、老松鼠,可是每个伙伴都让它先唱一首歌来听听,然后再告诉它。为了求到胆大的学问,后来它已经可以当着所有伙伴的面唱歌而没有丝毫胆怯了,老松鼠对它说:“你已经找到了练得胆大的方法了。”

黄鹂鸟虽有一副好歌喉,但因缺乏自信,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等到它找到了自信,就不仅敢唱,同时也得到了动物们的喜欢和尊重。因此,人只有自信才能在一些事上做到不卑不亢。

假设,你为了替友人谋一份差事而去拜访某大公司的经理。你心里明白自己去见的可能是一个身份颇高的人物,而且又是你有求于他,不过,他仍是被动的,你才是主动的,所以你要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自卑。当你与某一个人交往和办事儿时,你心理上有着“我正在求你”的感觉时就会使自己神经紧张,一切出于不自然,这样是很不利于成功的。

要培养坦荡的不卑不亢的处世心态,应具有一定的社交活动技能和社交常识。处世不是一种抽象的活动,其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往往使社交活动和处世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给参加者带来多方面的收获和享受。

一个人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摄影,就很难同有此爱好的人建立起感情。如果请朋友到家里聚会,你不会做饭,随便吃点什么东西与你做一桌美味的饭菜相比,气氛显然不同。所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就会打开参加更多社交活动的渠道,为你以后办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糊涂”一把又何妨

处事不惊,必凌于事情之上;达观权变,当安守于糊涂之中。

历史与现实中那些深谙方圆之道者,每每以平和恬淡的神态和决不哗众取宠的态度来投入生活,做到做人周到、处世练达。

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与尊敬。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做人可谓精明透顶,依仗贾母的宠爱和自家背景,上欺下压、左右逢源。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过于“精明”,太精明露骨会遭人讨厌。因为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心的交流,如果做人过于精明露骨,就不能在交际方面获得人心。对人,不必精明;对朋友,傻点更好。交际中的“精明”容易把应该淳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复杂化。使人感到虚伪狡猾,敬而远之。这样精明的结果,只能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大智若愚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大智若愚”的派生词“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它们表明至高的谋略,至高的技巧与境界,并且决不会直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拥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拥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让人捉摸不透的关键在于“藏巧”,将自己的智慧隐藏起来,才能不让人对你有所戒备。老子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当然,让人看不破与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截然不同,矫揉造作反而会招惹是非,一旦被人看破你是在做戏,定会让人徒生厌烦,认为你虚伪奸诈,此时再做什么努力都会徒劳无功,于事无补。

俗语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有时,在没有真正巩固自己人生位置之前,也不得不处处忍让,不露作为,唯恐被重要人物“调包”,秦王嬴政亲政前,吕不韦正以“仲父”身份独揽大权,时人“惮相国畏其势”,嬴政也只能默不作声,言听计从,任其张狂。一旦掌握实权,便立即下手,将“仲父”迁遂至蜀,迫其饮鸩而死。

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中说: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古今得祸,精明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不精明,乃所以为愚也。其实精明的人要十分精明才算是精明到家,把精明隐含在浑厚中应用是一种智慧。聪明过头就是愚蠢。古往今来许多人遭受灾祸,精明人十个里便占了九个,还没有听说因为淳朴厚道而遭遇灾祸的。现在的人却只怕自己不够聪明,这其实是一种浅薄愚笨的意识。

装糊涂,让人觉得你无能,让人忽略你的存在,在必要时不动声色,先发制人,迷惑对方视线让对方稀里糊涂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但是,要让人“看不破”,说起来容易,要付诸实践却并非易事,因为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因此,如何收好自己的“尾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时让人看不破需要藏巧于拙,让人永远看不破,就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破绽。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是人的一种极高修养与境界。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晋朝宰相谢安的弟弟谢万,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谢万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拍拍衣服,坐回座位上,慢悠悠地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人们都称赞他们的心境。这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举不胜举。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通过两件事,却显示出了他的与众不同。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得以在无声无息中做了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有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于是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正是这种看似平淡,实则举足轻重的做法,避免了一场权力之争。

当时在朝廷中有一个叫任守忠的人担任着大内都知职务,为人奸邪,反复无常,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办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试想,要是换上爱耍权术的人处置这件事,任守忠会不加怀疑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正是因为任守忠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才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谢万、韩琦都是老谋深算,“心机”重重之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把自己的难堪太当回事。

有的时候,愚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一种伪装,使别人无法“看破”的伪装,才显现出做人处世的高明之处。而正是这些“伪装”让别人忽略了你的力量,便不会与你为敌,你就会少了些麻烦。“外乱内整,内精外钝”是兵法的韬略,又是人生的大谋略。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让人“看不破”,这才是聪明的表现。

从智谋的原则来看,大智若愚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人的第一感觉对此难以产生好感,从而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或对之加以轻视和忽视。但愚、拙、屈、讷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常人所想,这样的智慧实在令人出其不意而刮目相看。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大智若愚”在中国历史权术史上作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而大展其光。

所谓韬晦就是收剑锋芒,隐匿行迹,掩饰野心,与世无争,麻痹对手的警惕,迷惑世人的目光,等候适当的时机,实现预谋的目的。

商纣王荒**无道、暴虐残忍,一次作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皆说不知,又问箕子。箕子深知,别人都说不知,而唯我知之,这不是危险的事吗?于是亦装作昏醉,模糊其辞。

战国四君子之一信陵君可谓风光之至,他广结天下豪杰,广徕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求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对自己存在威胁,因此仍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善于避让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无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强者的举动。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因为许多人总希望把自己的聪明摆出来,“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和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渊薮,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