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此时如木鸡一般,忽然冒出一句,“重关景象应该是什么样子?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能否从意识上去构想?”

慧皈摇头,“此境不可思议,唯实证才能得知,不过我往昔曾听一位世外高人讲,无漏根身上至娑婆世界顶下至娑婆世界底之后,若汇聚十方法性一一放射,则如光球般普照大干,根身此时泯去,法身始出现,行者唯觉光明一片,无有限量,我本人没有亲证经验,所以也讲不出那是什么景象,禅宗行者透重关后便可住山**。”

“那第三关呢?”

“破重关后,对于六尘,确能一切不染,离诸法相,然而第八识尚在,法界本体,为其所遮障,万法之现,仍不离此阿赖耶识,行人若能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脱去识蕴,便觉得从前所见诸法,绝无少许自性可言,而当体实相本不生,离言说,离尘垢,离因缘,等虚空,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到此始得的实亲证。六祖慧能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证此牢关禅境,方为‘见性’,亦称末后句,《大日经》所谓‘极无自性心’即此。”

古灵忙问:“这是否已契合般若智慧?”

慧皈再次颔首,“尽离内外识,乃真一无所得,于无所得中,理致不昧,灵活自如,是名般若波罗蜜多。见性功夫至此,转身入世,随问而答,随境而作,无不妙符实际,巧叶机宜。六祖所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禅门以此为脚根点地,然而必须要重关坚固,自然消归此境,脚根方稳,如果还未坚固遽尔撒手。则应事接物仍免不了被阿赖耶识把持。”

古灵看看时间,“该吃饭了,饭后再聊如何?”

二人起身前往斋堂,慧皈言:“昔六祖云: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皆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六祖之意,专凭意识解释教理而不能发明心光,概名中乘,准此类推,像吾辈徒从文字言说讨活计者,虽高谈《坛经》、《般若》,阔论《法华》、《华严》,仍属缘觉一类!”

寺中晚饭一般都比较简单,米汤外加几样小炒,还有中午的剩饭菜,古灵吃了两碗剩饭,感觉口中一股甘甜味,心中一片喜悦。慧皈师还是只喝一碗米汤,他第二天下午就要乘火车赶往广州,因为台湾的签证快到期了。

饭后,二人散步片刻又回房中,古灵泡好一壶铁观音,“证到般若智慧之后是否就可以免于生死轮回?还受因果支配吗?”

慧皈法师盘起腿坐在桌边,“契入般若实质,六尘不染,从此不再造生死轮回之业,然而阿赖耶识所藏宿世业种还在,仍会随缘显现,只不过既达无分别之彼岸,所以苦来不觉,厄来顺受,无论受因缘果报生至何处,心中灵明恒常不失。会得般若无分别智,乃处真净土。《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古灵若有所思的样子,“那明心见性之后的大德是不是也逃不脱因果律支配?”

“从表面上看也得受因果报应,而实际上如演戏一般,破除俱生法执之后,一切法无非平等,无苦可言,生死即是涅槃,烦恼即是菩提。中国禅宗二祖神光晚年常出入花街柳巷,以验证本身功行,这就是火小须避风,而火大之后,风反助火势。佛陀的老师提婆达多为警戒大众,处处故意与佛犯难,堕入地狱,然而佛之大弟子目犍连以神通力入地狱中探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曰无苦,因为地狱与天堂本身就是分别心之显现,破除分别心,天堂地狱如一。以般若之旨应世,机宜所需,杀盗**怒,无非清净妙行,所以不能以凡情妄揣度圣意。佛门大德有不守戒律者,如济颠、鸠摩罗什等,全是游戏三昧,为教化众生不着相而已,学人未达此境,切莫盲从,因果不虚!”

“哦——”古灵赞许颔首,斟上一杯茶,“听大师这么一讲,我先前许多疑惑都迎刃而解。云门文偃祖师曰:‘当初释迦小子一出生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什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若见之,一棒打杀,与狗吃也!’看来这是教人离相契实性的典型例子啊。还有正定临济义玄祖师,教人曰:‘汝要得正知,莫要受人惑,从内向外,遇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父母杀父母,逢罗汉杀罗汉,如是杀遍才入正觉’。看来也是要泯外相而会本体无别之意啊,哈哈,禅宗公案,果然要依义不依句。”

古灵要为慧皈斟茶,被慧皈止住,“现在是该我为你倒茶,居士如何理解云门三句?第一句:涵盖乾坤;第二句:截断众流;第三句:随波逐浪。”

古灵闷了片刻,“这恰好就是三关历程啊,我只能用临济义玄的典故来回答,义玄祖师对学人称自己有三句,若第一句荐得可与祖佛同行,若第二句荐得堪为天人师,若只荐得第三句,自救不了。第一句: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第二句: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第三句,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籍里头人。”

慧皈微笑,“那你再说说洞山五位君臣颂,第一颂:正中偏,三更**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第二颂: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总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第三颂: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第四颂:偏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第五颂: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古灵端起茶杯啜一小口,“洞山祖师虽将修禅步骤分为五,而实际上还是归摄三关,这第一颂,显然是明心禅,发现自性月轮实相,与往昔一昧遣妄扫相不同,犹怀旧日嫌。第二颂乃是收集识量于内赖耶识,分别执着已破,故分明觌面总无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休更迷头犹认影一句,与神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异曲同工。第三颂‘无中有路隔尘埃’一句应指根身作用,但后面我就不理解了,请大师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