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1921)五月三日日场,富连成在吉祥园和广和楼分包,也就是同时在两个戏院都有戏,富连成固然人多,但是有叫座力的主角,还是要两边跑,这一天马连良、何连涛、沈富贵、茹富兰四个人,要分赶两边,要怎么赶法呢?这里不妨说明一下,以资谈助。

广和楼这边,派五出戏;吉祥园那边,派六出戏。

广和楼开戏早一会儿;吉祥园开戏晚一点儿,也就是原则上在广和楼唱完了,往吉祥园赶。

这要把在广和楼唱完了,卸妆,赶到吉祥园,化妆,再上台的时间都算好了才成;否则稍有脱节,台下就起哄不依了。

单说马连良、何连涛两个人吧。

马连良先在广和楼倒第四唱完了《天雷报》,赶到吉祥去唱倒第五《九更天》,因为吉祥倒第四是谭富英的《珠帘寨》,时间很久,就使马连良从容赶上了,这就是派戏的经验。

如果派谭富英一出《黄金台》,那马连良要命也赶不上了。

何连涛呢,在广和楼唱完大轴《铁笼山》,再赶到吉祥唱大轴《青石山》。

这也就是五十多年前能这样赶;现在就没有这种状况了,万一有的话,演员也不肯这么干了。

两个月演一次戏还嫌累得慌呢,一天赶两场?那就谈都不要谈了。

十二月十日日戏,唱过《汾河湾》。

到了阳历年,马连良便脱离富连成了。

马连良民国六年(1917)自富连成出科,他才十七岁,虽然到福州等地跑了一年码头,民国七年(1918)回来他才十八岁,一来剧艺还不算十分成熟;二来太年轻,也不敢搭外班,怕人家不考虑。

因为那时候北平的名老生太多了,孟小如、贯大元、王又宸、高庆奎等以外,资深的还有王凤卿、言菊朋、余叔岩,所以他暂回富连成,一来可以继续学戏,二来可以观摩余叔岩和其他名老生的戏,在自己科班里借台实习练戏。

等到在富连成唱到民国十年(1921),他已经二十一岁了,觉得这几年他进步很多,人家也不会把他视为小孩子了,不能再囿于母校,有到外边各大班进修的必要了,所以就在民国十年年底辞离富连成社。

民国十一年(1922),先是搭沈华轩的临时班,短期合作,一月二十四日日夜两场,曾在城南游艺园,演过《南天门》和《戏凤》。

后来三麻子自沪北上,由沈华轩帮他成班,七月二十六日在庆乐园演过夜戏,大轴《三国志》,就是《群英会》带《华容道》。

三麻子饰关公,马连良饰鲁肃,朱素云饰周瑜,沈华轩饰赵云。

究竟因为红生戏不多,也不好挑班,就由沈华轩把三麻子介绍给高庆奎,加入他的庆兴社,从八月初就演出了。

到了十一年年底,马连良入了尚小云的玉华社,同班还有谭小培、王瑶卿等人,常川演出地点是前门外粮食店的中和园。

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日场,大轴与尚小云合演《宝莲灯》带"打堂",侯喜瑞的秦灿。

二十三日日场,马连良与王瑶卿在倒第三演《珠帘寨》,尚小云大轴《奇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