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孟小冬前辈

今年,岁次丁巳的一九七七年,对国剧界来说,好像是流年不利。先是,梅派名票赵仲安先生去世了。对指导后学,谱唱腔、说身段方面,失却了一位导师。

继之,名鼓票陈孝毅先生去世了。不但国剧方面失去了一位司鼓健将;对昆曲彩排和越剧演出来说,更如去了三军司令,后继无人。

五月二日晚上,传来了俞大纲教授遽逝的噩耗。不止国剧界,话剧、舞蹈、音乐各界后进,和他的满门桃李,都失南针。

五月二十七日凌晨,又惊悉有"冬皇"尊誉,余派传人的一代剧艺家孟令辉前辈仙逝了。因连串坏消息引起的恶劣心情,更震撼得到了极致。因此,谨以悲伤沉重的心情,草成此文。为了行文方便,只好先不恭地直呼其名了。

一、身世与学艺

孟小冬是梨园世家,到她已经三世。原籍山东,祖父孟七(艺名,本名不详)工武生、武净,因避乱到上海,就在当地落户了。孟七生子六人,孟小冬的父亲行四,名鸿群,工武老生兼武净。三伯鸿荣,工武生,武功坚实,有名于时,后来改名小孟七。六叔鸿茂,先工文武花脸,后改丑角,也驰誉沪上。过去大鹏已故丑角张国安,艺名小鸿茂,即其弟子。

孟小冬生于上海,以出生地为籍贯根据的话,算是上海人。乳名若兰,本名令辉,艺名小冬。九岁时,从仇月祥学老生戏,十二岁就在无锡新世界登台了。十四岁时,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演出,同台有老旦张少泉(李丽华之母)、武旦粉菊花等。

民国十四年(1925),孟小冬年十八岁,北上赴北平深造,拜陈秀华为师。当时北平梨园行有个不成文法:凡外来的伶人,不管原来坐过科、拜过师,一定要在北平再拜一次师,取得北平梨园公会的会籍,才能出台演戏。学老生的,大多拜陈秀华、鲍吉祥、张春彦,宗余的角儿,莫不如此。一般的老生,也要拜陈少五、札金奎。学旦的角儿呢,绝大多数拜王瑶卿;一般旦角,也要拜吴彩霞、诸如香、赵绮霞等。但是外来拜师的伶人,少数是真心学习,进一步的研究,除了拜师时的贽敬以外,要送月规,好时常去学戏。大多数呢,拜师只为"挂号",好开始唱戏,只有师徒名义罢了。 孟小冬就是少数真心学戏的一位,她从那时候起,就矢志学习余(叔岩)派老生了。一方面遇见余叔岩演戏时,必前往看戏,细心观察身段、地方;一方面从陈秀华、孙佐臣(又称孙老元,曾一度给谭鑫培操琴)学习字眼、唱腔。对余派票友也常向人家请教。北平有位名票李适可(又名止庵),对余腔有相当研究,还灌过《沙桥饯别》的唱片,孟小冬也从他盘桓请教。总之,她那种多方学余、虚心求教的精神,和当初余叔岩的学谭精神,是毫无二致的。所以在"私淑"余叔岩的时期,就比一般学余的老生高出一筹了。到了拜余以后,更升堂入室,尽得精髓,成为余派嫡传第一人了。

二、演戏的阶段

从十二岁登台,迄十八岁到北平以前,孟小冬的戏路相当广泛。从民国十四年拜师陈秀华以后,就归工专演余派老生戏了。曾先后在北平前门外的三庆园、城南游艺园、新明大戏院等,各坤班演出,那时已经唱大轴头牌了。 民国十六年(1927)与梅兰芳结合,谢绝舞台数年。与梅仳离以后,吊嗓用功,二十一年(1932)起至二十七年(1938)拜余以前,常川在北平演唱,偶尔到天津、上海演出。不过在北平所谓常川,一年也不过唱个十场八场罢了(原因详后),不像别的班儿,一周演出两三次。她那时候演出的场地,大部分在东安市场吉祥园。班底阵容为:青衣李慧琴(卢太夫人李桂芬的弟妇、卢燕的舅母)、武生周瑞安、花脸李春恒、小生姜妙香、丑角慈瑞泉、里子老生鲍吉祥、老旦李多奎、二旦小桂花等。

孟小冬演的戏目有《四郎探母》、《失空斩》、《捉放曹》、《奇冤报》、《击鼓骂曹》、《珠帘寨》、《御碑亭》、《盗宗卷》、《黄金台》、《武家坡》等。天津法租界有个西权仙电影院,后来改名新新戏院,在二十六号路(绿牌电车道)。除了经常演国片和西片电影以外,偶尔也短期演戏。有一次约孟小冬、郝寿臣合作三天,一天孟、郝合作全部《捉放曹》,"公堂"起,"宿店"止。一天孟、郝合作《失空斩》。一天大轴孟小冬《奇冤报》,压轴郝寿臣《荆轲传》。那时郝寿臣已成气候,竞排新戏了,而肯把《荆轲传》在压轴唱,就具见孟的声势地位了。 孟小冬和尚小云的《四郎探母》,也是那时候义务戏的热门戏码。在北平小型义演里是大轴戏。有一次天津有某项义演,特请他们二位到春和大戏院演出《探母》,颇为轰动。换言之,在拜余以前,孟小冬在老生界的地位,已然驾乎马连良、谭富英以上了,而杨宝森还在给人跨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