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谈过,她在北平经常演出的时候,一年顶多演十场八场,既然观众欢迎,上座良好,为什么不多演唱,难道对多赚钱还不愿意吗?非也!第一,她身体素弱,不耐常唱。

第二,她在台上,忠实于艺术,一句一字,丝毫不苟,搏狮搏兔,俱用全力。

所以她唱一出戏,要用别人唱三出戏的精力,唱完一场,就累不可支了。

这一点,和余叔岩的作风完全一样。

也可以说,有其师必有其徒的。

因此她很少演,年轻时候,在天津、上海连续几天短期,体力上还可对付;后来剧艺愈益精湛,愈复爱惜羽毛,就宁缺勿滥,以少演为尚了。

而越少演,只要戏码贴出,戏票一抢而光,能买到看她演戏的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书客网 ShuKe.Com ]抗战胜利以后,北平也在沦陷八年后光复了,自然万家腾欢,大事庆祝。

北平广播电台,就办了一个国剧清唱庆祝节目,请孟老师和程砚秋合唱《武家坡》,由王瑞芝和周长华操琴,杭子和司鼓(程砚秋的司鼓白登云,资望上逊于杭子和)。

程砚秋以前在义务戏里,与余叔岩合唱过《武家坡》,见孟老师是余派传人,乐予合作。

孟老师本来不习惯清唱,但是"庆祝抗战胜利"题目太大,也不便拒绝,就姑且一试吧!那次孟、程合播《武家坡》的精彩,不必细表,大家凭想象就可得知。

但是播完以后,孟老师发誓,以后绝不清唱播音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老生的唱,要有唇、齿、喉、舌的发音,有时两腮还要用力,口型非常不雅相,但是在台上挂着髯口(胡子),把嘴遮住了,口型多难看,台底下也看不出来。

清唱时,不带髯口,老生的口型毕露。

在台上有时借重手势、身段、小动作,都帮助唱工的使劲儿,清唱是穿便衣,就不能乱比划了。

因此,孟老师播完了这出《武家坡》,心里十分别扭,说什么以后也不清唱了。

以前在大陆,目前在台湾,笔者也听许多演员说过:"我宁愿穿上行头在台上唱一出,也不愿意在麦克风前面清唱一段儿。

"现在时代不同了,一般青年演员们已习惯于在麦克风前面清唱,和在电视摄影机前面做戏了。

但是过去演员比较保守,是不能勉强他们的。

孟老师移居台湾时期,已经六十岁了,体力不想可知。

先不要说配角,杭子和、王瑞芝都在大陆,谁来打拉呢?自然谈不到彩唱、录影。

以前她年轻,有胡琴随侍,还不愿再清唱,现在体力已衰,又无文武场面,还能清唱、录音吗?所以,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谈到孟老师的剧艺评价,非片言可尽,本文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详谈,以后有机会再说。

简言之,她的天赋好,嗓子五音俱全,膛音宽厚,女人而无雌音,是千千万万人中难得一见的。

因此,她学得精深到什么程度,都能发挥尽致,无往而不利。

揣摩剧情,刻画人物,做派的细腻传神,如入化境。

而扮相的优雅,身段的潇洒,尤其余事。

拜余以前,已得余派神韵百分之五十,拜余以后,得余派真传百分之八十,如果只论唱做,像《洪羊洞》和《搜孤救孤》,和余叔岩比起来,已可乱真了。

所差那百分之二十,是武功没有根底,戏路没有余叔岩宽泛。

余叔岩教她和李少春时,二人也互相旁听,所以李少春也会《洪羊洞》(后来唱过),孟老师也会《战太平》,但是她不能在明场上演,却可以给人说。

虽然如此,笔者看过她的《珠帘寨》。

"解宝"部分,唱做上乘那是没话说了;"收威"部分,扎大靠,起霸,与周德威的对刀、过合、耍刀花,武功坚实固然逊于谭富英,但是身段自然边式,不羊,不僵,演出仍在水准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