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激烈的投行里,畏畏缩缩的交易员绝不会有前途,只有看准机会敢于冒险的人才能贏得信任,获取更多职权。我不得不佩服文森,这个圣经故事用得恰到好处。聪明人当然一点即通,我马上表示:一定抛弃“丙式思维”,向甲学习,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件事让我联想起华尔街的一段轶闻。1992年,对冲基金传奇人物索罗斯geesrs大举放空英镑,最后竟打败了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迫使英镑贬值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此役索罗斯豪取11亿美元利润,一战成名。其实首先发现英镑弱点的并非索罗斯本人,而是他手下的基金经理朱肯米勒stanleydruckenller。索罗斯对英镑之役的“唯一贡献”就是促使朱肯米勒以巨大的头寸放空。敢于在关键时刻下大注正是索罗斯的过人之处。据说某次朱肯米勒兴冲冲地向索罗斯汇报一笔成功交易,索氏听完嗤之以鼻:

“才10亿美元这也叫头寸马上增加一倍”

文森给我讲圣经故事,与当年索罗斯鼓励朱肯米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居然也像朱肯米勒一样,发现了“英镑”式的交易机会。

2009年春天,市政债券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生事物:建设美国债券buildaricabndbab,它正是金融危机的产物。

传统上市政债券利息收入免缴联邦所得税,因此购买者主要是边际税率高的富人和保险公司等。一些大金主如退休基金和海外资金则基本不碰市政债券它们要么不交美国所得税,要么有税收优惠,自然不会买免税但利息较低的市政债券,这就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金融危机中问题变得特别突出:富人资产缩水,起平衡市场作用的杠杆套利交易者又纷纷撤退,市政债券的需求一下减少了,地方政府债券不好卖,利率节节攀升。各地方政府本来就因为经济萧条而赤字增加,债券利息升高又雪上加霜,只得纷纷向联邦政府求援。美国联邦政府照例奉行“给钱不如给政策”的一贯方针,于是bab横空出世。这种债券与传统市政债券的最大区别是利息收入需要缴联邦所得税,同时联邦政府直接补贴地方政府35的利息支出。这是一条“四两拨千斤”的妙计:bab没有税收优惠,利息较高,原本不碰市政债的退休基金和海外资金等都成了潜在买家,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大大拓宽,债券乏人问津的问题马上获得解决。地方政府能拿35的利息补贴,实际融资成本比发行传统市政债还低,缓解了财政问题。从联邦政府的角度看,尽管要支付补贴,但利息税能收回一部分,实际支出大约为利息的1020。假设bab的年发售量为1000亿美元,平均利息7,相当于联邦政府以每年10亿美元左右的微小代价帮地方政府解决了融资的燃眉之急。这实在是一招“花小钱办大事”的高棋

bab将开始发行的消息一出,我就意识到这种新型债券将受到追捧。管理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最重视分散风险,地方政府的“运营方式”和企业完全不同,又有可以征税的独特优势,因此投资市政债券从理论上说是非常好的分散风险和增加回报的手段,只不过传统债券免税而低息的特性将很多投资者拒之门外。现在有了bab,我完全可以设想机构投资者的董事会议上进行着如下讨论:

分析师:“bab这种新型债券有很多优点:信用风险低,回报高,还能分散本基金在企业债、住房债等其他投资的风险”

董事:“那么我们投5的资金在bab上吧”

如果机构投资者按比例划拨资金购买bab,那么一股资金洪流将涌入这个新市场。多年的赌博经验告诉我:在新游戏中最容易赚钱。bab就是一个新游戏,大干一场的时候到了

4月初,bab正式登场。最初发行的几只债券果然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如新泽西高速公路债,开盘即飙涨5,也就是说买1000万美元债券转天就能赚50万美元对比一下:危机前那笔成功的1000万美元俄州住房债交易才赚25万美元。当然因为机构投资者大量认购,想拿1000万债券极为困难,情形居然有点像中国股市的“打新股”。市场情况完全符合我的预计,只是这几只债券都是30年长期债,不是我的交易职责范围。我摩拳擦掌,等待着一星期后发售的第一笔大型短期债:加州综合债generalbligatinbnd。

加州是美国最大的州,经济发达,硅谷和好莱坞都在其境内。但加州竟然也是财务状况最差的州,信用评级倒数第一,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工资福利支出过多,大量涌入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加重了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而经济衰退导致州政府税收减少。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令一些投资者对加州债券有所顾虑,而加州综合债的发行规模又很大,如本次bab面额就达50亿美元,其中包括20亿美元短期债。

我估计承销债券的高盛对于这笔规模大、信用差的债券能否顺利发售应该没把握,因此定价范围必然偏低。所以我下了开始交易以来最大的一单:申购5000万美元面额5年期债。临近收盘时,高盛销售“夏侃”打来电话:申购总额为发行量的3倍左右,债券分配情况将于明天早晨告知。我相当兴奋,市场反应比预期好,按比例我应该能拿到1600万左右债券,开盘后肯定涨,可以赚一笔了。第二天一早,夏侃来电,语气极为沉重:

“小渔,报告一个坏消息,你只拿到了200万债券。”

什么我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少给债券的事以前不是没有过,但应得1600万只给200万,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我出离愤怒,马上严厉谴责高盛不讲江湖道义的恶劣行径,并告诉夏侃,如果不多给些债券,以后我要重新考虑和局盛的关系

夏侃对我深表同情,并附和着谴责了那个“负责分债券的混蛋”,然后答应帮我再争取一下。此时我渐渐平静下来,心里掂了掂自己的斤两,我们跟高盛做的生意不算少,但恐怕只能算中等客户,夏侃真能给我要到更多债券吗好像不乐观。

不出所料,夏侃很快来电:“抱歉,只能给200万。”

这时我己完全冷静下来,想想真跟高盛关系搞僵了也不好,于是我幽怨地对夏侃说:

“我知道bab市场吸引了很多新客户,你们是把债券都照顾他们了吧可是鲁西银行这个老客户呢我也在高盛混过几天,咱公司有句祖训。

如果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我们自己的成功就会随之而来。ifsrageacunts这次拿的都很少,有些还不如你呐

听到这句话,我脑中忽然灵光一现:套利炒家拿的少,那债券都给了谁呢脸厚心黑的高盛不会无缘无故得罪我,一定是遇上了更难缠的“横主”。我静下心来,展开福尔摩斯式的推理

那几天市场传言太平洋投资管理pi0、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等大机构投资者都准备进军bab。这些机构管理的债券类资产都以上千亿美元计,它们很善于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有时会以“蛮横”的方式下单:

乱世华尔街

“5亿美元债券,少一个子我就不要了”500llin,allthing

对,一定是它们把债券抢走了高盛对这些巨无霸级的投资者当然会百般逢迎,更何况bab市场才刚开始,以后承销债券的生意要做得顺当,还得靠这些位大爷们捧场。高盛惹不起格罗斯billgrss,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掌门人,就欺负我们这些倒卖债券的小商贩。虽说加州综合债的整体申购额只是发行总量的三倍,但债券绝对不是平均分配的。估计格罗斯之流是要多少拿多少,对我们这些小商贩,申购5000万只给200万可能算不错了。

加州债券分配丑剧的真相渐渐有了轮廓。为进一步核实情况,我开动情报网,让街上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几个销售去打探消息。销售们都有特务的素质,不一会儿就传回情报,他们的大机构客户对加州债券分配总体满意,套利交易客户纷纷破口大骂,中小客户则怨声载道这些人既没有太平洋投资管理的规模,又没有我们和高盛的长期交易关系,很多人一点债券都没拿到

我暗自冷笑,果然和我的分析差不多机会来了。

围绕加州债券的“战场态势”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动量交易ntunitrading机会。所谓“动量交易”,简而言之就是在走势极强的单边市场里搭顺风车。这样的机会通常出现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比如中国楼市刚启动时。

但动量交易手段并非任何时候都好用,因为金融市场在大部分时间供求关系是基本平衡的,趋势难以判断。比如中国股市的“打新股”,股票承销商为保证发售成功,通常把价格定得偏低,所以新股往往跳空高开。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很多人“打新股”就是为了赚取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差价,他们获利了结时会给市场带来抛压;但准备长期投资而“没拿够”股票的投资者则会买进。总体而言供求双方力量对比扑朔迷离,因此新股走势难以预测。

新发债券的交易情况也类似,有时会开盘跳高,是否继续涨则不一定。但加州综合债的分配情况相当特殊:从事“倒卖”的套利交易者没拿到多少债券,所以来自他们的抛压不会大;格罗斯之类的大机构投资者注重中长期,他们也不会立刻卖出债券;而真正打算持有加州债券的中小投资者需求没得到满足,他们只能到二级市场购买。很明显,加州债券的二级市场买盘将远大于卖盘,价格非常可能持续上涨。

在上升动能很强的市场里,买家常常因为迟疑不决而错失良机。比如近几年的中国楼市,上一个楼盘还是每平米一万元人民币,新开的下一个楼盘就是一万一,你觉得不合理,稍一犹豫,再下一个楼盘就一万二了。在这样的大牛市中,不能拘泥于价格上的细枝末节,依笔者经验,第一个卖方报价往往是最好的报价thefirstfferisftenthebestffer。也许有读者会问:既然如此,谁还会卖呢答案是:赚了钱的人。就如同那些拿到好牌就变得十分保守的赌客,很多投资者赚了钱都棚不住,急急忙忙获利了结,过早把好货出手。

加州综合债果然开盘就跳高了40个基点,100美元发售价的5年期债券变成近102美元。我毫不犹豫,见到还可以的报价都统统吃进,几天时间就积累了5000万美元头寸。夏侃相当吃惊,他本以为我会把分到的200万美元债券卖掉,赚点钱就走人的。也许几个月前的我会那样做,就像普林斯顿大学债券那笔交易。然而夏侃大概没听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我不会再重复过去的错误。

“债券黄牛”手中为数不多的头寸很快就被基本清空,而中小投资者的买盘却源源而至,市场供求变成完全的一边倒,加州综合债连续跳高,5年期债与同期国债的利差从发行时的325基点缩小到220基点,我手里5000万美元头寸的纸面利润超过了100万美元。文森的圣经故事帮助我实现了思维上的飞跃:永远把金币埋在土里保本的交易员没有前途,看准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是王道。4月份我全面出击,特别是抓住了bab“新游戏”的绝好动量交易机会,一个月盈利就达数百万美元,顺风满帆,高歌猛进

21○善败者不乱

2009年春天,全球金融市场复苏迹象日益明显。各国政府的刺激经济措施开始显示成效,对银行业的紧急输血把这个“心脏产业”从休克状态拉了回来。美国监管机构强制各大银行对资本情况进行“压力测试”stresstest,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向资本不足的花旗银行等追加注入资本。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金融体系的造血机能开始恢复。同时,美联储大量注入流动性的量化宽松政策使经济中的流动性开始增多,而零利率的压力让投资者不得不考虑走出货币市场“防空洞”寻找投资机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股市到债市再到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都出现了明显反弹。

市政债券市场也相当红火,新生事物bab的消息逐渐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这个新市场,早人一步行动的我搭了一趟畅快的顺风车。手中的5000万美元加州债券更让我体会到“掌握稀缺资源”的感觉:市场上加州债券供给有限,不少面向零售和中小机构投资者的地方性券商都从我这里进货。当它们的客户想出售加州债券的时候,我也愿意提供比大银行略好的报价。如此一来,我有进有出,稳稳当当赚个差价,需要调节头寸时就和高盛、巴克莱等做几笔交易,一直把加州债券存货保持在5000万美元左右。稳步上升的盈利让我越来越有自信:债券交易似乎挺容易。

债券交易当然并不容易,顺风满帆之际,或许礁石就在前方某位对冲基金届前辈高人曾经说过:“每当我自鸣得意之时,就离失败不远了。”此言不虚

6月上旬,加州债券的零售生意明显减少,价格也略微回落。某曰,巴克莱的销售孟仁来电话了:

“小渔,你最近的加州债券生意做得不错嘛从我这进的货,转手都赚了不少吧干得漂亮”

孟仁的夸奖,我从来不当真。雷曼的市政债券交易部门向来以“狡诈”tricky著称,虽然现在转归巴克莱银行旗下,行事风格未必能有什么改变。孟仁来电当然不是为了恭维我,一定有什么戏要唱。

孟仁果然开始推销:“山姆巴克莱交易员手里还有1000万5年期加州债,他想腾出手来干点别的。你知道,最近巴克莱承销了几单大型新债券,山姆必须在二级市场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支持,所以加州债券这边他只能割爱了。报价235基点收益率比同期国债高235基点,很便宜呀”

我心想,倒也言之成理。金融危机后各银行对资本使用十分谨慎,都尽量控制债券存货量。如果巴克莱想减少头寸,可是个买便宜货的好机会。我知道高盛对5年期加州债的报价是240230买入价240基点,卖出价230,所以故意报了个比高盛还低的245,按说孟仁不可能接受这个价格,我想看看他如何还价。

电话另一端的孟仁髙声吆喝:“山姆,小渔出价2451”销售有时爱用这招,把自己打扮成无辜的消息传递者,好像这样客户如果吃了亏就怪不到销售头上,要怪只能怪那个邪恶的交易员。

几秒种后,电话里传来了无辜信使孟仁的声音:“山姆说245可以,卖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卖了瞬间我想起了2007年10月的那笔田纳西住房债交易,难道风向要变

虽然心里打鼓,但想到高盛的报价是240230,我又略为安心了些。也许山姆真的弄错了,大券商相互间是竞争关系,交易都通过中介,信息不畅的事情时有发生。我决定把刚买来的1000万美元债券马上转给高盛。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高盛销售夏侃,闲扯了几句天气之类的废话,然后似乎不经意地问道:“你的交易员对5年期加州债报价多少”我特地没说明打算买还是卖,免得对方故意压价。

夏侃向他的交易员核实了一下:还是240230。我强按心中喜悦,用尽量平静的语调告诉夏侃:“就按240报价,我卖1000万。”这样一来不但能把刚接过来的包袱甩给高盛,顺手还能赚2万美元245买进,240卖出,净赚5个基点。

“请等一下”,夏侃把电话放到静音,显然是在向交易员确认这笔交易。通常就是一句“0k”的事情,这次竟用了好几分钟。我有点担心,难道高盛的老狐狸们看出了什么破绽果然,夏侃带来了坏消息:

“抱歉,伊森高盛交易员说他只买250万。240基点的报价只管这么多。”

我暗呼糟糕,这个伊森比一休还聪明前阵子加州债券热门的时候,他有多少都照单全收,什么时候改小本经营了估计哪里让他起了疑,虽说出口的报价不能改,但人家没说过买多少呀我只得强做镇定,跟夏侃打哈哈:

“别扯了,高盛一单只买250万,这也太小儿科了吧”

夏侃表示要帮我和伊森据理力争:这又是销售的一贯伎俩,他们好像永远和客户站在一起,他们是无辜的,坏主意都是别人想出来的。

夏侃当然什么也没争取来:“对不起,我尽力了,但伊森只肯买250万。”他假作无奈,然后透露了“秘密”消息:“伊森说这笔交易后他的报价就要退到250240了。”

fk我暗骂了一句四字美国成语脏话,这个伊森也太狡猾了。可我的底牌己经暴露,也只能先卖250万再说。高盛的报价果然立刻退到250240,我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为了区区250万的小交易,我手里剩下的5000多万加州债券的市价全都跟着跌了更糟的是,我隐约觉得加州债券可能要出问题。

第二天,金融媒体果然报道了加州财政状况恶化的消息。前面谈到过,加州固然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州,但政府开支,尤其是社会福利和公务员薪酬开支也极为庞大,而加州的税源又过于依赖资本增值税和房地产相关税种。金融危机令股市和房市暴跌,加州政府收入随之减少,激增的失业人口又让社会福利开支大幅增加,州政府面临上百亿美元财政赤字压力。

其实美国联邦政府几乎年年财政赤字,一般都是增发国债把窟窿补上完事。只要国债总量占gdp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理论上说赤字也没什么大不了。但美国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