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2月18日中午,于加尔各答的一个公园里与甘地会晤时对其劝说道:

“中、印两大民族,占全世界人口之半数,故欲求世界人类完全解放,则必须先获得中、印两民族的自由与解放。

“唯革命有两个因素――一为争取时间,一为争取世界同情。前者有赖于中、印切实合作,后者则完全在印度是否实行参战。

“我以中国革命党员资格前來印度访问,与印度革命友人会谈,主要目的,就是在联合反抗侵略势力,以奠定中、印两民族求得自由的基础。”

2月21日,蒋介石在电台向印度人民发表了临别赠言《告印度人民书》,全文由宋美龄以英文代读,其要点如下:

“余敬向我兄弟之邦印度建议:吾人在此人类文明死亡绝续之交,唯有各尽所能,以取得人类整个之自由。……

“在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已随时代而有一甚大之转变,各民族求得自由之方式,今昔实亦有所不同。现在,各反侵略国家无不要求印度国民在此新时代中尽其应尽之责任。……同时,世界大多数人士皆已同情印度之自由。此种宝贵难得之同情,应特加珍重而使之勿失也。”

2月22日,蒋介石由印度归国的第二天,便通过驻英大使顾维均将如下意见转达丘吉尔首相:

“如不转移印度政治现状,则难以防止日本之侵略。”

2月24日、25日,蒋介石两度电嘱在华盛顿的宋子文向罗斯福进言:“……印人对英积恨愈深,背道而驰,是无异驱印资敌。……为盟邦及东方共同作战计,以为此时唯有改变印度之政治现状,予印度国民以政治上之实权。……”并建议由中、美两国对英国共同劝告与保证。

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印度有产阶级及其政治组织首先是国大党的支持。

1942年3月,英国战时内阁成员斯塔福德、克里浦斯为同印度各政党领导人谈判來到新德里。他转达了英国政府的建议如下:

战后将在印度建立一个选举产生的机构,由各邦立法会议的代表和各土邦的王公委派的全权代表所组成,由这个机构制定新宪法。宪法将规定依法建立包括英属印度各邦和各土邦在内的印度联邦自治领。如果任何一个邦或任何一个土邦不愿加入印度联邦,那么它可在印度联邦以外保持“独立”,取得自治领的地位。在新宪法制定以前(即整个战争期间)英国政府将保留负担印度防务的责任。

英国政府表示希望:“印度人民的主要党派的领袖立刻参加印度、不列颠联邦和联合国各机构的工作。”

国大党领导人不同意英国政府的建议,因为这个建议全是许诺未來的事情,而现实则毫无变动。英国有关各邦和各土邦有权不加入印度联邦的建议遭到国大党领导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是鼓吹分裂主义,肢解印度,拆散印度人民。英属印度穆斯林联盟在这个期间坚决要求建立伊斯兰教徒的国家巴基斯坦。

尽管穆斯林联邦的领导、印度的王公所本是倾向于同意英国建议的,但几经谈判都沒有为印度资产阶级和英国政府的合作建立真正基础。主要是国大党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不肯让步。

英国与印度的交涉终于在4月11日宣告决裂。

蒋介石的印度之行,虽未起到什么立见功效的作用,但为战时开通中印公路奠定了基础。

丘吉尔的态度,对我国等于唾弃,以怨报德,徒有势利而无信义,因无论矣;而史迪威对我在缅军队亦掉头不顾,对余无一请示,亦无一报告,独自径避印度,此实出于人情之外。……

1942年3月1日,蒋介石由昆明飞往缅甸北部要冲――腊戍,视察缅甸前线。

在由仰光通往云南的滇缅公路上,每日有2万吨军需物资运往中国,这是至今保持的中国最大补给线,中、美、英必须严密地保卫这条路线。

日军对此路线也极为重视,由饭田祥二郎中将担任司令官的第15军,从1月20日开始越过泰国边境,侵入缅甸。

在此之前,在重庆召开的联合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曾对英国代表团团长魏菲尔提及:

“中英两国,不可有一国失败。因此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遣8万人入缅甸作战。”

可是魏菲尔当即回答:

如由贵**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物资就可以了。

因此,英国对中国派兵协防缅甸,一开始是拒绝的。可后來,他又急于向中国求援。

于是中国以第5军、第6军、第66军编成远征军,由罗卓英任司令长官,急速由云南入缅。但这时已为时过晚,日军已捷足先登,形成进窥仰光的态势。

3月7日,日军攻占仰光,滇缅路有被切断的危险。蒋介石急派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入缅指挥中**队作战。不想,英**队贪生怕死,防守仰光的英军不待中**队來援,便置中**队死地于不顾,竟自放弃阵地回印度。致使中国第五军杜聿明部侧背受敌,杜聿明不得不率部放弃缅甸首都曼德勒,逃进缅甸北部的野人山热带丛林,迷失了方向,几乎全军覆沒。

防守在通往滇缅路同古的中**队第200师,面对日军的进攻,经过长时间的遏阻之后,始于3月30日撤退到平满纳预先构筑防线,准备迎击來犯之敌;可是担任比邻普罗美方面防务的英军则于4月1日放弃该地,致使第200师孤军奋战。

4月16日,英军继续退却,当退到缅甸石油产地的仁安羌时,被日军包围。中**立即派遣新38师(师长孙立人)的一个团驰援,救出英缅军7000多人、军车百余辆。由于分兵救援英军,中**队在平满纳战线上的战斗力更加薄弱。日军乘机以战车开路从同古经毛奇、罗衣考,而迂回平满纳的东侧北上,于4月下旬直扑滇缅路最重要的据点――腊戍。

这是出乎中国方面意料之外的突击行动。因为在中**队使用的地图上,并未记载有毛奇至腊戍的公路可以通车。4月29日,腊戍终于失陷。对此,蒋介石叹道:

这一次,我们左翼空虚,使敌军得以窜进腊戍,实在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教训:对于地图,必须特别注意研究,而且地图绘编时日要愈新愈详细愈好,举凡一切地形、地物、水、陆交通都不能有一点疏忽。……总之,地形不熟,交通通讯不灵,这是我们最吃亏的地方。”蒋介石《**入缅作战经过和决心与我军对世界战局演变应有之认识和准备》(1942年5月)。其后,蒋介石指示史迪威速调中国主力北上,使之集团结于接近中国国境的密支那和八莫方向。但史迪威率数万中**队在缅北地区犹疑不定。

5月9日,密支那和八莫相继失陷,截断了中**队的退路。于是史迪威在日军的追击下,只带少数人徒步逃往印度。而中**队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留在缅北壮烈牺牲。一部分官兵趁雨季攀越泥泞的山径回到云南境内,一路上由于饥饿疾病死亡甚多。

中英联军在缅甸的抗日作战,就这样终于失败。

5月10日,丘吉尔发表演说,在战局方面,对于苏联和美国所担负的任务加以称道,但却只字未提中**队援救缅甸的战争。

蒋介石在日记中,对丘吉尔蔑视中国的态度极为不满;对史迪威不执行自己的命令,擅自撤往印度的举动耿耿于怀。此次,蒋介石与史迪威失和。史迪威认为蒋介石在遥控中**,因此他指挥远征军在印度、缅甸作战,既不与蒋介石联络,独断独行,也不向蒋介石作任何报告。凡是史迪威认为不听他命令的国民党军将领,都以“不合作”的罪名驱逐回中国,调美**官來直接统率中国驻印、缅的军队。史迪威常骂蒋介石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傲慢无礼也十分恼怒,大骂他是“帝国主义者”,“把我们当北洋军阀对待”。

闻敌国防卫司令部对于上月18日东京被炸之布告有:“被空袭而崩溃之国家世上实无先例可寻”之语,此殆指中国受其3年残酷残暴之轰炸,而毫无动摇之象欤!然吾料倭国之崩溃,必由轰炸开其端也。”

日军在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一带的初期战争中,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继而在婆罗洲、西里伯斯登陆,接着进占关岛、威克岛乃至新不列颠岛的拉布尔。

1月18日,日、德、意签订了关于划分日本和欧洲“轴心”国之间作战范围的军事协定。日本的范围包括了东经70°以东到美洲大陆两海岸的水域,以及澳大利亚和位于这些水域内的岛屿。在亚洲大陆上日本的范围包括了东经70°以东,亦即大约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德国和意大利的范围包括了从东经70°往西到美洲东海岸的地域和整个美洲大陆。这样,日本帝国主义更加有恃无恐。

2月间,日军攻陷新加坡、苏门答腊、?里岛、帝汶岛;

3月间,日军攻陷爪哇、新几内亚,布干维尔岛;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在珍珠港事件后,在日本军政界比过去更有势力,提出了大规模向西进攻的计划。司令部提出要求占领锡兰岛,确保印度洋上的制空权,以便最终在近东和德国武装力量连接起來。

1942年3月中旬,在日本御前会议上审查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计划并加以拒绝。陆军统帅部坚决表示反对这个计划,因为预定的战役要求大量的陆军,并指出军队应当以其全部战斗力准备用在一旦日本对苏联的战争上,因此不能把兵力用在别的战场上。由于这同一原因就沒有接受向澳大利亚开战的建议。在印度洋的作战只限于本年4月7日本舰队派往孟加拉湾。从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轰炸了锡兰的沿岸。

4月间,日本海军机动部队按计划进入印度洋,空袭锡兰海岸的科隆坡及东海岸的亭可马里,炸沉英国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艘。

至此,只有澳洲、新西兰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未遭侵占,其余大部地区已为日军所据。

日军的狂妄,激怒了美军。

4月8日,东京、横滨遭受空袭,继而名古屋、神户也遭轰炸。

这次轰炸是由美国陆军中校杜立特指挥,共计16架b25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起飞直飞日本本土。

轰炸之后,这些飞机全部飞向中国浙江境内的中**队守备区域,机上人员跳伞降落,在80人之中有64人为中**队和民众所救助。

这一次轰炸,是对骄横得意的日本一次迎头痛击。

中国政府对此发表声明如下:

“此次空袭,当使日本人深知,日本本土有被进攻之可能与同盟国力量的强大,由此可以否定日本军部保证之言。”

由于來自空中的突袭而狼狈不堪的日本军部,乃在惶遽中实施对两方面的作战计划――一方面是在中国大陆打通浙赣铁路,一方面是在太平洋上开辟战线。

5月5日,日军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

5月7日、8日,日本舰队与美国海军在珊瑚海发生激战。日本损失航空母舰和105架飞机,美国也损失了航空母舰和89架飞机。双方其他的军舰都被击沉了。

日寇在浙赣尽力进攻,虽占有几个城市;而其最近在中途岛海军之损失如赤城、加贺各航空母舰均已沉沒重伤。其所有之主力母舰几乎丧失殆尽矣。此岂得浙赣数城市所能偿其损失于万一乎!据此一点,日寇之失败可立而待也。

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后,一方面在中国大陆发起新的进攻,一方面在太平洋上实施中途岛作战计划。

浙江方面,由于还保有金华等几个中国飞机场,作为美国空军飞机袭击日本返回的基地,所以日军要打通浙赣线,摧毁这些基地。

日军调集了以第13军为中心的10万兵力由杭州向奉化方面推进。

5月15日,日军出动大部队,携带毒瓦斯向金华进击。

5月29日,金华被日军攻陷。

6月末,日军先后占领中**队飞机场所在地的衡州、丽水、玉山等。

日军所到之处,狂轰滥炸,肆意破坏,对中国官兵和手无寸铁的民众百姓,任意屠杀,殉难者竟达2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