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

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1937年7月7日19时30分,侵驻丰台的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在靠近北平近郊卢沟桥中**营的龙王庙一带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诡称一日本士兵“失踪”,藏在宛平城内,要进城搜查。事实上这个所谓失踪的士兵是因解手而离队,20分钟后便归队了,但日军隐瞒了这一事实真相,非要进城不可,以造成武力进攻的借口。

中国驻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的金振中营迅速请示旅长何基沣。何旅长果断地命令该部:(1)不同意日军入城搜索“失踪”士兵;(2)日军如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击;(3)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不久,日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电话威胁中国驻军声称:我方如不允许,将采取武力行动。但仍被我方坚决拒绝。于是日军以此为由,对宛平城采取包围态势,企图占领宛平城。

与此同时,深夜21时40分北平市长秦德纯接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和专员林耕宇打來的电话:

“刚才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來说: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中的日军受到中**的射击,日军1名士兵去向不明;日本军官要求进入宛平城检查。”

这就是迫使中国8年抗战的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一份报告。

秦德纯市长沉思少许,这样作答:

“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日本士兵失踪,我方不能负责,日军更不能进城检查;但考虑到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令该地中**警代为寻觅。”

7月8日2时松井再次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检查,并表示:“如不接受,日军便包围宛平城。”8日凌晨4时,秦德纯答复日方:为避免武力冲突,由双方派代表进行紧急交涉。可是,4时30分,我方的河北省宛平县县长王冷斋等人与日方代表樱井等人进入宛平城进行调查所谓“失踪”士兵,交涉进行到20分钟,即4时50分钟时,忽闻东城外枪声大作,接着西门外大炮、机枪声又起。原來日军毫无诚意,对卢沟桥发动全面进攻,打响了攻城第一枪。我驻军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乃奋起抵抗。同时我29军司令立即发出坚决抵抗命令,并指出:保卫国土是军人的天职,卢沟桥就是我军最光荣的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于是官兵士气大振,给予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就在卢沟桥我军将士奋勇还击日寇侵犯的当天(7月8日)北平市长秦德纯给正在庐山牯岭别墅避暑办公的蒋介石拍了电报,报告卢沟桥事变情况。接到报告后,蒋介石当即给29军军长宋哲元回电,指示:

“宛平应固守忽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同是这天,**中央向全国发出了“中国**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同日,**、朱德、周恩來等9人联名对蒋介石发出电报:

“庐山蒋委员长均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平津为华北重地,万不容再有丧失。敬恳严令29军奋力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亡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剀切陈词,不胜惶恐待命。”

蒋介石这一日的日记上看,是否立即进行全面抗战,仍未下定决心。当时,对日本整个意图还沒搞清楚,因此在日记中自问自疑。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应该准备在日方扩大事态时,与之抗争,决不屈服,不可麻痹大意。因此当接到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后,立即给宋哲元拍了那份电报。

这一天,蒋介石经过一整晚上的考虑和思想斗争后,终于下定了准备进行全面抗战的决心。次日(7月9日)他下令在四川的何应钦立即驰赴南京,着手编组部队,准备全面抗战。并指示在庐山的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火速下山,北上河北保定、石家庄地区,准备同日军作战。同时,蒋介石又命令各军事机关准备总动员,并加强各地戒备体制。这一天,他又电令宋哲元严阵以待,促其坚定决心,加强警戒,其电文是:

“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惯伎,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倭关东军到津,内阁昨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华政策,全国政党与产业界宣言拥护其阁议。以余观之,皆为其外强中干之表现,但战事势必扩大,不能不亟谋应付之方。

1937年7月9日,**将领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代表全体红军,打电报给蒋介石:

“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同一天,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由天津到达北平,和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等人反复洽商与中国的对策。

7月10日,日方向秦德纯提出“第29军负责人道歉,中国方面撤兵”等无理要求;秦将交涉中心移往天津,第29军第38师师长张自忠为中**方代表继续交涉。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向日本大使馆提出“日军是有计划的挑衅,极其不法”的书面抗议。

这时的蒋介石已有全面预防日军扩大侵华战事之意。当日,他采取三项紧急措施:

一、编组战斗部队,第一线为100个师,预备军为80个师,在7日底以前秘密组建好大本营和各集团军、军团司令部;

二、将现有的6个月用量的弹药屯置长江以北三分之二,长江以南三分之一。如果兵工厂万一被敌机炸毁,就向法国、比利时购买军火,并确保经由香港、越南路线运回国内。

三、准备兵员100万人、军马50万头和6个月的粮秣。

这一天,中日双方是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进行交涉。日军方面加紧对宋哲元进行要挟。

7月11日下午8时,张自忠代表宋哲元,未向中央请示便与松井太久郎签署的屈辱和约,其协议如下:

1?第29军代表向日方表示遗憾,并处分责任者,将來负责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

2?和丰台日本驻屯军接近的宛平城、龙王庙不驻中**队,改以保安队维持其治安。

3?彻底取缔抗日团体。

身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宋哲元,竟对此协议予以同意。

蒋介石对这份未呈核准的屈辱和约不予批准。并命外交部长王宠惠以备忘录形式,通知驻南京的日本大使馆:“任何谅解,未经中央核准者,无效。”

日本见蒋氏如此强硬,于是当天,在东京首相府邸举行五相会议,决定派遣内地3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满洲”两个旅团的兵力“对支那出兵”。

事情发展至此,蒋介石已感到必须急谋对策。7月12日下午,他命何应钦主持召开关于卢沟桥事件的第二次会议。会上专门研讨国民党中央的指示:“本委座所示不挑战必抗战之旨,如宋主任(宋哲元)环境关系,认为需要忍耐以求和平时,只可在不丧失领土主权原则下与彼方谈判,以求缓兵,但仍须作全盘准备。”

这一天的日记,蒋介石一方面分析情势,一方面强调指出:“战事势必扩大,不能不亟谋应付之方。”

政府对和战表示决心,此其时矣!人以为危,我以为安。立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对倭最后之方剂,唯此一着耳!

书告既发,只有一意应战,不再作回旋之想矣!

就在蒋介石写下“亟谋应付之方”的当天(12日),日本外务省当局声明:“今后为军人对军人交涉,非外交当局时期云云。”蒋介石由此已完全意识到,日本必将贪得无厌,于是在第二天(7月13日)对宋哲元发电告诫,表示准备抗战决心,电报指示:“万勿单独行动,不稍予敌方以可乘之隙。”同时命令道:“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

至此,从7月8日写完当天日记的那天晚上,彻夜未眠,经过周密的考虑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开始,到13日向正在负责卢沟桥事件交涉的宋哲元发电为止,可以清楚地看出蒋介石被迫下定抗战决心的整个思想轨迹。

但是,宋哲元虽然已经到了这一阶段,并不理会蒋的告诫和准备抗战的决心,仍是执意希望“当地解决”,并再次派张自忠等人出面交涉。

7月14日,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來到中国后,派该军参谋专田盛寿向宋哲元强硬提出7项苛刻的、完全控制华北的条件:

1?彻底镇压**之策动。

2?罢黜排日之要人。

3?有排日色彩的中央系机关应从冀察撤退。

4?排日团体如蓝衣社、cc团等,应撤离冀察。

5?取缔排日言论、宣传机关及学生与民众运动。

6?取缔学校与军队中的排日教育。

7?北平市之警备由保安队担任,中**队撤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