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河南的局势越来越严峻。

在河南,由于王燃等人没有料到牛金星反水一事,所制定的计划中对清军实力的估计严重不足,李岩很快就面临了兵员不足、弹yao缺乏的情况,虽有宫秀儿的两万人协助,在河南也站不出脚,不得不边打边退,沿开封、睢州、归德,一直退到了徐州,至此,河南全境已全部沦入敌手。幸亏有北伐军的一万人马及时回援徐州,补充了大量的万人敌等守城利器,才勉强在此三省交界之重镇站了下来,不过以李岩目前的实力,加上一万人也撑不了多久。

在南京,左梦庚如同打了兴奋剂,不计成本、不计损伤地挥霍着他那八十万人马,在豫亲王将李岩逼退到徐州时,左梦庚的大军也终于兵临应天府,水陆两路将金陵重重包围。左梦庚采取的战术与王燃攻打北京有些类似,都是不分昼夜地轮换攻击,但人家不像王燃那么小家子气,王燃攻击时用的都是小股小股的部队,每次攻击都不超过五百人。而左梦庚的手笔就大多了,每次起码都是五万人,打得黄得功都快可喘不过气来。

可是话又说回来,南京与河南的局势再严峻,也比不上北京城的局势严峻。

原本的三路勤王之师中,山西、关外两路人马被阻击在真定城与山海关外前进不得,虽然人数占据着绝对优势,两路人马也都拼尽全力,但以攻对守,真定城与山海关显然又是早有防备。哪有這么容易让清军顺利通过?而原本给了大家惊喜的山东洪承畴部,以自己的全军覆没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大逆转。

北京城内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七千的人马,而城外却是近九万之众,将近十三比一地比例叫北京城怎么再守下去?况且不论是弹yao还是火炮都已经到了极限状态,根本守不了几天!

“王爷,趁着现在城外的明军还不知道咱们的底细。赶紧请调豫亲王援兵……”官员甲慷慨激昂地说道:“别的地方再重要,也比不上北京城啊……皇上、太后还有您。那可都是我们大清的支柱,可不容有失!”

“王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官员乙说道:“我们此战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河南、金陵以东都已被我大清占据。我们随时可以发动对他们地攻击,完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哼!你们這些贪生怕死的家伙!整天就只知道求援、求援!别地什么也不知道!”沉吟良久的多尔衮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开口说话。但第一句话就让诸人心凉了半截,正当大家都以为多尔衮还要硬撑下去的时候,多尔衮话锋一转说道:“豫亲王是一定要调回来地,不过却不是为了回援北京!”

众人皆是一怔。纷纷抬头看向多尔衮。

“我们大清的目标是统一中原,李自成已经完了,山西地李过也翻不起什么浪,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明廷……”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多尔衮干咳了一声说道:“通过這段时间的作战,本王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想要让明廷臣服,单是攻打金陵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拿下了一个朱由崧,那些手握重兵地明朝诸镇还可以拥立其它的人出来当皇帝……”

多尔衮认识到的這个问题很有道理……朱姓的龙子龙孙确实不少,而且对当皇帝都很有兴趣。根据王燃原本时空的记载,朱由崧的政权倒台后,南明并没有就此终结,隆武政权、鲁监国、永历政权等又将南明這一阶段拖延了几十年……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是部落缺什么也不会缺首领,只不过是這个首领能掌握地权力大小不同而已。

“因此,统一中原的关键在于废掉那些手握重兵的明朝将领……就像這个贾宝玉!”多尔衮点出自己话题的主旨:“這小子手握明廷军权,只要把他废了,明朝就是出来三百个皇帝也一样没戏!”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多尔衮的话有语病……如果真的一举拿下金陵,即便后面再涌现出皇帝,其号召力和公信力都将大打折扣,况且身处乱世,谁不想过把皇帝瘾?为抢一个皇位,那些龙子龙孙很可能就会陷入内乱,不用清兵去剿,自己就内耗了个干净……可是多尔衮的话再有问题,谁会傻的把這个名正言顺的下台阶给拆掉?……再不调清军回援北京,金陵是完了,可自己却也没机会看到那一天。

“摄政王英明!”众人立刻恍然。

“现在可是天赐良机,贾宝玉的近二十万兵马都被困于京师一带,而豫亲王的大军也正好打到了徐州城下……”多尔衮恢复了其意气风发之态,就着作战地图说道:“只要豫亲王抓住时机挥师北进,便可以切断贾宝玉、南撤之路,与山西、关外两路军马一起形成夹击之势!六十万大军,看那贾宝玉如何能逃!”

“摄政王英明!”众人无不诚心赞佩……能把撤兵回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多尔衮还真不是一般地有才。

当然,多尔衮的分析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真的能依照他的战略构想,在明军攻破北京城之前完成对明军的包围,北伐的明军也只有被包饺子的下场……满清豫亲王多铎可不比洪承畴,人家打到现在,手下也有四十余万精兵,根本用不着玩什么特别的战术,一力直冲也无人能抵其锋!

“有本事你就一直在這儿攻着,不要走!”多尔衮转向城外王燃所在的方向,颇有些扭曲的表情表露出他对王燃的愤恨。

“王爷放心,贾宝玉此次北伐最大的目的就是攻取京城,在得知豫亲王大军回调之前,他是不会放弃的……不过,就是他知道,想走也来不及……回撤的路已然被四十万大军堵死!”龚鼎孽说道:“自您决定调回豫亲王的那一刻起,贾宝玉的好运气就到头了!……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们了……”

……………………

龚鼎孽的话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到了验证。

首先是多尔衮的愿望得到了实现,這主要源于城下明军的配合……对于多铎主力被调回的消息,明军似乎还被蒙在鼓里。明军依然保持着自包围北京以来的常规动作,不停地炮击、不停的袭扰,看架势准备用這种小股袭扰的方式将守军耗个干净。

接着山西方向也传来了好消息,在山西援军的不断努力下,终于突破了真定府的防守,正往保定府推进,按路程计算,如无意外,一天便可抵京……虽然山西援军没有在多尔衮规定的五天时间内达到目标,但多尔衮显然不会因此而有所责罚。

“好!”多尔衮高兴地叫道:“让我们在豫亲王到之前先给贾宝玉来个下马威!”

多尔衮虽然找了一个大面儿上讲得通的理由调多铎回援,但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火,并非心甘情愿。如果山西援军先一步赶到,便等于给了多尔衮一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神勇,多尔衮自然兴奋。

“想办法通知山西援军,让他们千万小心,”多尔衮吃了若干堑之后,终于长了一智:“不要再中了贾宝玉那厮的诡计!”

说实话,北京城的守卫力量已经不足以探出城下明军的真实力量,也只能提醒山西援军小心了。

……………………

不过這个提醒还是慢了一步,没有上过明军当的山西援军还没有形成很强的防范意识。多尔衮派去提醒的人还没到,山西援军已然被明军困在了保定城至泳州之间的狭长地带。

“山西援军有十万,”多尔衮虽说一直想要提醒山西援军小心明军的诡计,但从内心却非常不愿意相信這个事实:“得多少人才能包围我十万人马?……贾宝玉哪弄這么多人去?”

……………………

“這个笨蛋,连账也不会算!”王燃淡淡地笑道:“山西援军打了這么多天的攻城战哪还有十万?我四万守军尚且损失了小一万,他十万人马只就能剩个六七万!还都只是些疲惫之师!……再说,围住這个根本没有什么实力的北京城,一万五千人足已!……北京城下抽出七万人,加上原本防守真定府剩下的三万余人,再加上从山东调拨过来的原阎应元部的四万人……十四万人马还对付不了你?!”

王燃没有刻意隐藏這次重兵包围山西援军的军事部署。事实上,作为满清施号发令的中心,這种消息很难完全瞒得住北京城。

王燃原本时空中的现代战争讲的是夺取信息优势,其目的是达到自己想知道的就能知道、想让对手知道的就让对手知道、不想让对手知道的就不让对手知道這样的境界。但无数次实践证明,战争迷雾的存在使這一问题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古至今,对阵的双方没有哪一方可以完全控制住敌手的情报,那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储备……王燃原本时空中,以美国在情报领域的绝对优势,不提攻打伊拉克时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错误情报,便是著名的拉登大叔,美国至今也没能控制住其一脉的活动……而在這个时空也有很近的例子,当年皇太极重兵包围北京城,但崇祯皇帝还是很快地将求援信送到了袁崇焕的手上。

但话说回来,信息优势毕竟是战场制胜的法宝之一,经过现代信息战洗礼的王燃对這一点自然清楚。因此,对自己实力有着比较清楚认识的王燃在這一阶段的作战中采取的措施是“严密保护自己,半放开敌人”……也就是对己方部队的行踪与部署严格保密,避免外泄,但对清军内部的情报通传则采取能管就管,不能管也不勉强的态度……应该说,這个策略符合王燃部的当前利益。

王燃在此次北伐中的作战指导原则就是“以多打少”,只要保护好自己地情报。便足以完成秘密调动、隐蔽设伏等部署,而战斗一旦打响,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够狠,即便对手内部实现了情报通传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在很多事情上,王燃还是希望清军内部消息顺畅的。否则他怎么可能在自己预定的时限内调出清军的各处援兵?……原山海关守敌、山东洪承畴部、山西援军、关外援军,还有那位正准备往回调动的豫亲王多铎部。

……………………

“不用担心……贾宝玉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三四万人马。想吃掉我山西地七万人谈何容易?”北京城内多尔衮已经从最初得知這一消息的吃惊中恢复了过来,嘴角挂着他一如惯常地不屑:“即便他能吃掉,也起码是一两月后的事情了……而那时,豫亲王早已大兵杀回!”

“真希望豫亲王早点返回……贾宝玉那个混蛋也欺人太甚了!城下就這么点人了。居然还敢在外叫阵!”一旁的鳌拜恨恨地说道:“真想点齐兵马出城杀他个屁滚尿流!”

鳌拜這也就是过过嘴瘾……王燃的主力虽然都布置在了涿州一线,城下地兵马不过一万五千人。又是分散在各大城门,城内六千余人的清军八旗应该说可以出城一战。但经过這段时间地不间断袭扰,守城清军早已心神俱惫,连上城楼防御都提不起精神。更何况是要他们出城野战。

“不要着急,仗有你打的……”多尔衮笑着对鳌拜说道:“這一次贾宝玉是真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若是集中兵力一力攻打京城,恐怕还有一搏的机会,但他却自己找上了山西援军与之纠缠……這和本王当初设想的与山西援军共同出战、拖住贾宝玉待豫亲王大军返回又有何不同?”

多尔衮分析的确有道理……山西援军即便是到了北京城,也是得让他们或出击、或协助防守,现在只不过少了城内的六千人助阵。這六千对七万,忽略不计也没什么大问题。况且人家這六千也不是什么都不干,這不还牵制了一万多人呢嘛。

“王爷,這中间是有些不同……”一旁的龚鼎孽给多尔衮浇了一盆凉水:“山西援军的粮草怕是……”

龚鼎孽的见识确实不错,老于兵事的多尔衮這几天受到的打击太大、太多、太突然,平常的军事素质也就是能发挥出来一半,他还真的把這件事给漏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山西援军由于接命仓促,根本不及预备足够的粮草,原本在攻打真定之时还可以从山西方向获得一些补给,但打破了真定后,后方补给线也随之被明军掐断,山西援军目前的态势就是被人关了门打狗,粮草也就剩下了身上携行的那部分。

其实,山西援军本来是不用为粮食发愁的……他们只要挺进了北京城,七万人的补给自然不成问题……用多尔衮的话来说就是,“库里没有了还有老百姓嘛”,毕竟這粮草不同于弹yao,属于军、地共需品……现在的问题的,山西援军没能打进北京城,而是被困在了外面……山西方面的大门被阎应元部堵在了保定,总不能让京城杀进包围圈给他们送补给吧。

“依奴才计算,山西援军的粮草也能再撑上个七八天的……”龚鼎孽偷眼看了看脸再次变得黑沉的多尔衮说道。

……………………

事实情况比龚鼎孽预计的还要糟糕。

“夏将军,咱们的粮草只够两天的了……”清山西援军的中军营帐中,一个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正背着手来回踱着作思考状,一名年纪稍长的男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再不想办法,不用对面的兵马来攻,弟兄们就先饿死了。”

這位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便是此次统领山西援军的主将夏国相。别看王燃对這个时空的许多知名将领都不熟悉,但却是知道這位夏国相。原因无它,早年读过的《鹿鼎记》里有這么一号人物,而现实与书中地记载比较一致。這位夏国相就是被后人称为大汉奸的吴三桂的女婿。

吴三桂对他的這位女婿相当器重,认为他有“相国”之才,不管吴三桂是不是从他“国相”的名字上推断而得,反正诸凡大事都与夏国相商量,包括吴三桂父母于“龙口”的秘密安葬以及最后他的起兵反清等事。让吴三桂从此功彪汉奸册的杀死南明永历帝一事,也是由他的這位东床快婿亲自执行。“遣固山杨珅、章京夏国相等缢永历于篦子坡,焚其尸扬之。家属送京。”

正是出于对自己這位女婿的信任,在接到北京城的勤王令后,吴三桂才特地安排了夏国相亲率大军启程……吴三桂自己不能亲来,因此当时他受清豫亲王多铎辖制。需要遵守多尔衮“不要管京师、加速攻打南明”的命令。

夏国相从山西启程时统兵十万,其中有吴三桂起家地部分老本。三万经过一定稀释的关宁铁骑,还有七万则是由原驻守于山西地地方部队组成。

关宁铁骑自不用说,那是响当当的名声,而剩下的七万人马也颇具战斗力。他们的统军将官是原明廷派于驻守山西大同地总兵姜瓖,也就是刚才闯进夏国相营帐的那位男子。

姜瓖说的粮草问题也正是目前最令夏国相感到困扰的问题。对面的明军像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窘境,因此并没有发动猛烈地攻击,而是紧紧地困着他。

当然,夏国相并没有像姜瓖影射的那样坐以待毙,他连续几天组织人马向京城方面发动了相当规模的突围战。只可惜成效不大……对方火力猛的惊人,又是以守对攻,很多山西来的援兵与头一次见识到新型战车和连珠铳的人一样,在试过它们威力之后,就不再愿意主动面对它们……经过几天的突围战,人虽然没有有损失多少,士兵的士气却被摧残到了低谷,打仗根本就不愿意往前冲,這也是伤亡小的主要原因。

当然,士气下降并不完全是战车与连珠铳的压力所造成,明军那白天、夜晚不间断的扰乱军心之举更是让士兵们了无战意……什么“明军不打明军”、“自己人不打自己人”、“不要再当汉奸、卖国贼”、“只追首恶、余者不究”等口号此起彼伏,到了晚上还有人专门在阵前来上曲山西小调什么的,成效虽然没有四面楚歌那么明显,倒也颇具杀伤力。

往前冲显然没戏,但往后冲肯定也不行,不提此举无异了违抗军令、临阵脱逃,即便是得到了上峰的允许,想突出去也是一样没戏……虽然身后的明军不像前面的明军那样拥有强大的火力,但有坚固的城池为依托……自己伤了三万人才打下的真定城就是由他们防守的……山西援军能有几个三万?况且他们的兵力又明显得到了加强。

“這真定城真是我们打下来的就好了,那样的话,对方怎么也不可能在被击溃后的短短半天之内就能重新组织起人手切断我们的后路!”姜瓖冷笑着说道:“這明显是对方故意开了一个口子,好让我们钻进口袋!可笑我们当时还在那里沾沾自喜!”

夏国相的脸一下红了起来。说实话,当初他率十万大军启程后是意兴洋洋,根本就没想到会在真定遇到拦截,也没想到真定的拦截会让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他当时认为两天之内便可以跨过這道障碍,但好几个两天过去了,他还在原地踏步……阎应元在防守方面的军事才能可不是浪得虚名。

而让夏国相更没想到的是,正在他面对真定城铁一般的防守以及悬在头上的那把多尔衮“五天之内拿下真定”的利剑,而感到一筹莫展外加惶惑不安时,随便组织的一次进攻突然就得手了。激动的夏国相根本就不及多想,一路追杀着明军的溃兵就到了保定,但然后就变关进了大门。

“那姜将军有何高见?”夏国相被小刺一把,但还是微笑着说道。

“我能有什么高见?”姜瓖冷笑一声,挑着眉头看了夏国相一眼说道:“我又不是主帅!”

“姜将军说笑了,你我之间谁当主帅还不都一样?”虽然姜瓖话里的讽刺意味越来越浓,但夏国相还是装作听不出来的样子笑道:“若是姜将军有意,我自当让贤……”

“我可当不起這个‘贤’”姜瓖脸上的冷笑之意越重,刚想说什么,但突然像是触动了什么心事,语调不觉暗了下来,最后竟恨恨一叹:“真是越活越倒回去了!”

客观地说,這位姜瓖确实当不起這个“贤”字。从他的经历来年,姜瓖应该算得上一位“三朝元老”……他原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太原后,风头正劲,姜瓖主动派人联络,投降了大顺政权。同年五月,传来了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放弃北京的消息,姜瓖又立刻发动了叛乱,杀害大顺军守将,拥立了一个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以续先帝之祀”,而在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后,又主动归附了清朝。

姜瓖虽然当不起這个“贤”字,但一个“能”字也还够格。姜瓖在军事上相当有才能,在奉多尔衮之命抽调大同地区的精锐兵马西征陕北大顺军时战果颇为突出,打得李自成的妻舅高一功、侄子李过所部节节败退,几无还手之力,否则也不能在這个时候把他的兵马抽调出来。

只不过姜瓖的运气确实一般,他本以为不费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区拱手献给了清廷,又在陕西榆林击败大顺军,应该称得上是劳苦功高。但几件事情做完,他不仅没受什么封赏,反到备受猜疑,落了个“功罪相准,往事并不追究……”的下场,着实让姜瓖一肚子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