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消渴小便利淋病脉

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方六首

一、消渴

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讲解:此条类似《伤寒论》厥阴篇提纲证。厥阴病,为气血俱虚之病,虚故引水自救则消渴,上虚则下寒上攻,冲逆于心则心中疼痛烦乱,冲逆于胃则不欲饮食,蛔虫受寒所迫而上行,吐则随饮食之物同出。半表半里之虚寒证,本不下利,若经误下,再虚其里病及太阴,则下利不止。本条举消渴的一种症见,可知消渴包括糖尿病,糖尿病只是消渴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不可等同。

2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讲解:寸口脉浮迟,浮可主虚,卫气不足;迟为虚劳、营血不足:荣卫俱虚,可致消渴。

3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讲解:本条言中消之病。趺阳脉以候胃,浮则胃强,为胃气盛之应;数主热而能化食消谷。之后“而大坚”三字为衍文,当去之。胃热迫津外出则小便频数,小便数,津液被夺则大便坚,坚数相搏,体内水分丧失,发为消渴,类似于西医所言糖尿病。

4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讲解:男子消渴,多与肾虚相关。下焦虚,失于收摄则小便反多。津伤则口渴多饮,但饮一斗,小便亦是一斗,发为消渴,肾气丸主之。临床若见小便失禁或小便频数之消渴病,可投此方,以恢复下焦机能,但糖尿病人见此方证者不多。

5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讲解:表邪未去则脉浮微热,小便不利则废水不得排出,旧水不去,新水不生,虽饮多而仍渴,水停蓄胃中,量多则发生水逆,症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以五苓散利小便,发汗。

6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

文蛤五两。

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讲解:仅见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文蛤一药,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有纹之蛤,有止渴之功效;一说为五倍子之别称,可收敛止渴,现常取前说而多以牡蛎代之。

二、淋病

1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讲解:本篇所言淋病,为小便淋漓,艰涩难通之病,非现代属性传播疾病之淋病,本条所云病症,属于石淋,即类似泌尿系结石。泌尿系中结石,碎小者随小便排出如粟状颗粒,大者阻于尿路,使小便淋漓艰涩,排尿不畅则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2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讲解:本条与消渴第3条意思相同,仅文字稍有变化。

3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讲解:淋家,小便淋漓不通,废水蓄于下焦而生热,全身废水停积则津液减少,再发汗,一伤津液,二助其热,热伤下焦则便血。

三、小便不利

1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

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炮)一枚,瞿麦一两。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讲解:里有水气而致口渴小便不利,与五苓散证相似,本条栝蒌瞿麦丸证偏阴,而五苓散证偏阳。

方中栝蒌根、薯蓣为滋补药,健胃生津,瞿麦、茯苓利尿,加入附子治机能沉衰所致之小便不利。据方后注本病当有腹中不温一症。

2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灰散】

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

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

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

右三味,先将茯苓、白术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入盐再煎,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即指小便不利而淋漓艰涩者。蒲灰散方中蒲灰既可止血,又可利尿,配伍滑石消炎,利尿止痛。滑石白鱼散中,滑石利尿解热,乱发止血,利尿,白鱼即鲤鱼之类,祛水利尿。茯苓戎盐汤,以茯苓、白术利尿,而以戎盐,即矿物青盐,咸寒软坚去热。三方可于小便艰涩不利之症中选用。

3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讲解:本条应置于消渴病中,临床可以本方治疗糖尿病,常加用牡蛎、栝蒌根、麦冬。

4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本方亦治小便淋漓不利,为泌尿系疾病最常应用之方剂。方中猪苓、滑石、泽泻均是寒性利尿药,泽泻又能解渴,应加大其用量,阿胶滋阴养血,亦可与通利之品相伍而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