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3)

讲解:本条以酒客病为例论述桂枝汤禁忌证——里热证。酒客,即病酒之人。饮酒无度之人易患酒病,症见大便不通而汗出,其人喜清凉而恶甘温。酒之为物,蕴湿蕴热,多服之后,酒力外蒸,亦见汗出,病位在里,桂枝汤虽可解热,但所解之热必是外热,若内热者服之,桂枝汤甘温之性反助其热,壅逆于上,则有呕势。临**,不能片面地一见汗出辄用桂枝汤,必须全面观察,确定是在太阳病这一前提下的发热汗出,方可使用桂枝汤。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讲解:素患喘咳的病人,叫做喘家,如患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则宜与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以平喘为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讲解:本条论述里热证错服桂枝汤之转归。里热者服桂枝汤后必吐,发汗伤津液,里热反而更助热,《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提到:“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可以看出,里热再助其热,又伤津液,热壅于上,侵袭肺脏,肺为娇脏,易受戕害,热伤血脉,血气凝滞,则为痈脓之变。若吐,说明上壅之热甚,热纠结不去,其后必吐脓血,危害严重。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讲解:16条讲桂枝汤不能用于麻黄汤证,本条论述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本条条文虽未论及麻黄汤,但“遂”字,可以标明,含有贬义色彩,又汗出不止,可推知误用了麻黄汤这样的大汗之剂。太阳病发汗后,就大汗不止,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又依前文“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可知,本证邪陷于阴而表证未解。由于津液丧失太过,故而小便难,津枯不能荣养筋脉,而四肢微有拘急**,屈伸不利。汗越多,人体体温向外放散的也就越多,所以亡津液的同时也可亡阳,虚极而为阴证,此时再用桂枝汤已不合拍,需加附子。附子为辛热之药,有亢奋作用,临床体会,此药还可复兴沉衰之代谢机能。反映于里,则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使用附子配伍干姜,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反映于表,则如本条所述,使用附子配伍麻黄、桂枝这类药,少阴篇讲述麻黄附子细辛汤时还要讲到,阴证时该发汗时还要使用麻黄,该解肌时还要使用桂枝。此证虽需解肌,但机体处于阴寒状态,还需加入附子,这样既可达到解表的作用,同时沉衰机能也可得到恢复。

表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阳证,就是太阳病,一种是表阴证,就是少阴证。本条桂枝汤加附子,就是桂枝汤证而现于阴证,或者说是少阴病现桂枝汤证。此时治疗则不能单用桂枝汤,因此证一味恶风寒而不发热,汗出更多。这是少阴病证见自汗,而脉微细、但欲寐,此时虽无里证,却不能使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应使用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在条文基础上把握桂枝汤证现于少阴病这一标准。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讲解:脉促,各代注家皆从王叔和之说“数中一止”谓之促脉,此种说法欠妥,无论数中见之,还是迟中见之,一止便是结脉。促,即是近,靠近之意,靠近以外就是浮,靠近以上就是寸脉,即关以上浮,关以下沉这样一种脉象。联系前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此处胸满就是气上冲之甚。太阳病禁下,大下之后,腹气必虚,表邪未解,而气冲于上,其脉应之关上,气上冲,关下虚沉,并非数中一止,数示热象,若真为热象,何以去偏凉之芍药?由于表邪未解,故仍用桂枝汤,后文桂枝加芍药汤中,将芍药由三钱(9克)加至六钱(18克),用于治疗“腹满时痛”,此处非但不满,腹气还虚,临**如肝病证见腹满,大量使用芍药,可以起到很好的治下腹满的作用,相对于腹满的就是不满,故去芍药,此说更为合理。另一方面,气冲已甚,须赖桂枝以治之,但芍药可制桂、姜之辛,妨碍桂枝发挥作用,因此将芍药去掉,临床应用于桂枝汤证而气冲更甚而脉促、胸满者。后文提到的桂枝甘草汤就是在这个方剂的基础上又去掉生姜、大枣而得,可相互对照比较。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讲解:本条与上条同属一条。成无己本将“微寒”改为“微恶寒”,是不对的。若微恶寒正是表不解,应服桂枝汤,则不必加入附子。此处微寒,是承接上文而来,是继脉促而论述,微言脉,而寒言证,下之后胸满,又见脉微而且恶寒,陷于阴寒少阴证,此时应加附子。本方临床应用很多,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中亦有提到。

23太阳病,得之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讲解:真正的伤寒病在天时是一个关口,好转与恶化都在这一时期。假如出现像发疟疾一样,有定时的发热恶寒,且热多寒少,临床每每以恶寒轻重多少来验证表证的进退有无,此时热多寒少,说明表证渐已消退。若转为少阳病,其人心烦喜呕,不呕说明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即二便正常而无大便燥结、小便红赤,则说明未传阳明。疾病只是一天发作2~3次,发作时热多寒少。脉微缓,不是又微又缓,而是稍稍有些缓,而不是热多应见的脉数疾,亦不见脉紧,说明邪气已衰,热亦不深,病渐平静。正如前文提到“脉若静者,为不传”。此时如不服药,也可自愈。

23(续)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讲解:此条承续上文,虽如疟状,但一味恶寒,脉微,为不足之脉,是为表里虚衰。本条也可理解为没有疟状,仅仅是太阳病日,恶寒而脉微,也是表里俱虚,陷入阴寒证了,此时不可再发汗、再吐、再下了,需以补益剂随证治之。

23(续)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顿服。将息如上法。

讲解:红为热色,如果一个人面色缘缘正赤,这时不是疾病向愈,这是阳气浮越在面,不得小汗出,是表邪未解的证候。要出汗出不来,水分含在皮内,其身必痒。此时微微发汗即可,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方各取桂枝汤、麻黄汤的三分之一,量极小。后文提到,“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宜桂枝汤。”“时发热”为定时发热,此处“如疟状”,也是定时发寒热的意思,但定时发寒热而且汗出才是桂枝汤证,但此处并未汗出,不汗出正和麻黄汤证吻合,麻黄汤能发汗,不能治时发热、自汗出的症状。这两个方证都具备,但都不全面。这个病较轻,“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均为欲愈之征,仅是表未全解,得小汗出辄愈,所以用药亦轻,桂枝仅用一两十六铢(此为古制,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一两是二十四铢,相当于后来的三钱),麻黄、生姜、芍药用量各一两,分为三服服用,用量可谓极轻。煎服法中,麻黄须先煎去上沫,再纳诸药,因麻黄煎后浮沫可使人头痛,故应先煮麻黄一两开,撇去上沫,这一煎服法至今仍应遵守。古人量病用药,病轻时不仅用药量轻,服用药量也少,一升八合分为三次,每次服,而不是像前文桂枝汤中每服一升,“病重量重,病轻量少”这一方法当今临床也应注意借鉴。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顿服”,意为古时煎服法,为先将麻黄汤、桂枝汤分别煎出三升,混入一起,而为六升,顿服,现仲景将两方相合,再行煎煮。

本方为发汗轻剂,发汗作用很轻,但临**可以根据病情再减药量。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讲解:桂枝汤证,不会烦的太厉害,服桂枝汤后,汗出身和而不烦。本条服用桂枝汤却有相反的症状出现,不但病情未愈,反烦不解,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这不是桂枝汤的问题,而是邪盛气滞的结果,病邪在肌肉一层,病情偏实,故而药力受阻,此时针灸可以辅助治疗,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汤,即可痊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去节)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讲解:本条“脉洪大”为误,应改为“脉浮”,后文提到服桂枝汤发汗后,外不解而脉浮者,可以再服桂枝汤。“脉洪大”为实热之象,为下条白虎汤证之脉象,此处恐为误抄。桂枝汤证,用桂枝汤为何无效?前文讲到服桂枝汤后,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处则是犯大汗之弊,脉浮为病位在表,表邪未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

在表证中,服桂枝汤发汗后表不解,仍用桂枝汤;麻黄汤发汗后仍不解,就不能再用麻黄汤,而应改用桂枝汤;太阳病禁下,若下之后,津液伤而表不解,处以桂枝汤,说明桂枝汤较为平稳,可解表去热、安中养液。

若形似疟,一日两次定时发热,须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汗出而解。前文讲到定时发寒热,为桂枝汤证,不汗出是麻黄汤证,但此条桂枝汤证比较多,与上文“身痒、面有热色”相比,麻黄汤证比较少,故而麻黄汤用量更少,十分严谨。桂枝二麻黄一汤用量亦极轻,古人将麻黄汤、桂枝汤分煎而相混,仲景将两方药物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煎煮,取二升,分为二服,服后仅是微微透表而已。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碎,绵裹)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服桂枝汤后,变证多端,本条则是由于丧失津液,以成阳明内结证。此处并非桂枝汤的误治,表证期间确是桂枝汤证,但由于服法及调养不当,大捂大盖,导致大汗出,津液丧失严重,反倒造成胃不和的里热证,故“大烦渴不解”,不解言大烦渴,而非言表证,因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邪已解。脉洪大更是里热证的表现,此时可以看出上文“脉洪大”为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