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妻结婚前,我就发现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私,遇事只想着自己,吃鱼先抢味道最好的鱼肚子,吃青菜专吃叶子把帮子丢给别人,看电视只能按照她的味口来。缺乏责任心,对家庭既不出钱也不出力,不管大事小事全当甩手掌柜,百般逃避责任。缺乏公德心,乘地铁公交车见老弱病残孕从不让座,我让座她还嘲笑我。没有同情心,见了残疾乞丐、灾区募捐向来一毛不拔,我捐款多了她还跟我吵架。喜怒无常,经常一语不合,甚至毫无理由就会恼羞成怒,不顾场合对我破口大骂。物欲强烈,每月工资花个精光,家里一切吃喝用度全要靠我。懒惰邋遢,卫生习惯极差。骄横跋扈,常把我贬得一钱不值,遇到有朋友或同事聚会,也不忘当众数落我让我下不来台。喜欢被伺候,即使我在工作、她在看电视,也要支使我为她冲蜂蜜、削水果,等等。还有她的家庭,成天这这那那啰唆个没完,也令我非常讨厌。

这些问题我结婚前都知道,也曾犹豫过是选择她还是选择那个请我看电影的女孩?很遗憾,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我最终选择跟前妻结婚,是由于几个原因:第一,珍惜几年的感情;第二,认为跟她上床要负责;第三,认为可以慢慢改变她;第四,觉得自己是男的要宽容;第五,恐惧失恋可能带来的痛苦。

多数感觉到不合适而继续将就的男女,多半基于这些心理。其实这些想法非常愚蠢。

首先,珍惜感情没错,但两个“三观”差异太大的人勉强凑合在一起,不是“磨合”而是“折磨”;最终会耗光感情基础,甚至滋生仇恨。有人说,不是“百年修来同床枕”,“一日夫妻百日恩”吗?这话不是绝对的,这适用于互相恩爱的夫妻,而不是互相折磨的夫妻。夫妻间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要是一个人天天折磨你,你还对他感激?你不是有受虐倾向是什么?

其次,单纯为上床“负责”也是种多此一举的过时想法。为了几次上床,找个不合适的人互相折磨一生,实在是因小失大、愚不可及。这种愚蠢的“负责”害己也害人,不光自己痛苦,也让对方受约束——没准儿人家离开你,还真能碰上个合适的呢?你的所谓“负责”,实际上也剥夺了对方寻找幸福的机会。所以,为上床“负责”而与不合适的人结婚不是道德,而是不道德。

第三,人的本性只能约束掩饰,但极难改变。前妻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一开始就全部暴露出的。恋爱中的人,多半跟孔雀开屏般,装也会装出最好的一面。那些问题是在相处中一点一滴暴露出来的,宛如温水煮青蛙。等青蛙意识到危险了,感情却往往已难以自拔。鉴于这种割舍不了的情感,我心存幻想:或许共同生活久了,我可以引导她改变这些不良品质?但十年惨淡经营、一朝败走麦城,证明了我的幻想多么幼稚。成人不是孩子,世界观不再有可塑性。人家就跟穿了铁布衫似的,就拒绝我的任何引导,无论我威逼利诱还是苦口婆心,无论是晓之以理还是动之以情,十八般武艺抖搂了个遍,面对她固若金汤的思想金罩钟,统统一败涂地。

第四,宽容必须有度。对方明显没有道理时再宽容,等于是纵恶,最终必受其害。有些女人总说,哎呀,婚姻里哪有对错啊,我们女人都虚荣的,都物质的,都懒惰的,都有小脾气的,等等,这类话被说得多了,渐渐地似乎成了社会共识。还有些文艺作品也误人子弟,非但不抵制这种邪气,反而推波助澜,恨不得把这些实际上五毒俱全的女人吹捧成“现代新女性”的典型形象。别林斯基说过: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一个浅薄庸俗之辈,若不注意修身养性,恶劣的品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就像一棵树,如果根子长歪了会越长越歪,而不是自己正过来。最终,会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第五,失恋带来的伤害,远小于离婚的伤害;短婚离异的伤害小于长婚离异的伤害,长婚离异的伤害又小于有孩子后离异的伤害。早作决断与不合适的人分开,所造成的痛苦与伤害很久再分开相比,完全小得不成比例。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这个道理。不合适的婚姻,不幸福的家庭,不仅会让人始终痛苦,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人精神萎靡,终生一事无成。这类例子并不罕见,那种“窝囊了一辈子”的无奈叹息,想必很多人从上一代嘴里听到过。

还有那些为了孩子而焦虑于“离”与“不离”间的人们,若你与对方完全不是一路人,在三日一大吵、一日几小吵的情况下,孩子也得不到真正的关怀,因为你的精力会被冲突消耗掉。再拖个几年,最终你还是无法忍受。与其互相耽误,不如早点了断。

有句谚语叫“婚前瞪大双眼,婚后闭上双眼”,这与我的经验教训不谋而合。和前妻谈恋爱时,我根本就没考虑去挑剔她的那些缺点,即便发现了缺点,也尽量找借口原谅她,或试图改变她。事实证明这非常愚蠢。所以,我现在必须瞪大眼睛寻找对方的缺点。

当然,人无完人,缺点谁都有,包括我自己。那么,谁缺点最少,谁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从表面上看,C女条件不错。但我再寻找的已不是“条件”,而是“人”。婚姻是复杂而的人际关系,必须以“人”为本。

并非“条件”可以忽略,而是说,“条件”只是浅表的吸引。有了不错的“条件”,萍水相逢的男女才能产生好感。可归根结底,人不是和“条件”结婚,而是和“人”相守。我和我前妻条件不错,却发展为可怕的互相伤害。抛弃“人”而迷恋“条件”,是舍本逐末。

C女给我的印象别的还好,但有两条我难以接受:一是不愿做饭,二是对孩子的奇怪态度。我不好深问,只是感觉这种怪怪的事,绝对是个大问题,没准儿预示着世界观的差异。

所以,我没因为这次上床,就认定C女可以做老婆。

从那天起,我就经常和C女过夜。第一次虽是我到她家,但她更愿到我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团结湖离她公司更近;二是作为单身女性,她担心我去她家多了有人说闲话。尽管现在都市单元楼里的居民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她这个担心显然多余,可我还是遵从她的意见。

几天之后项目“圆满”结束了。既然我已把她搞上了床,也就没必要磨洋工了。虽然我不再到她们公司上班,但车接车送依然如故。为交往方便,还互留了对方的钥匙。

但是我们的关系却停滞了,只局限于亲热、吃饭、接送上下班。甚至都没看过场电影。

我和她的关系甚至不能叫同居,每周总有几天会各忙各的。当有个人提出“今晚我有事儿”时,对方一定不会追问“去干吗”,而是淡然地说声“哦”。大家彼此保留自己的空间,也尊重对方的空间。

和A女不同,C女懂得自控,从不向我暗示或提出什么物质要求。交往久了,反倒让我觉得老是一毛不拔过意不去,主动拉着她逛了次商场,为她买了件两千多的时装。

她既不拒绝,却也不显兴奋,始终是淡然的表情,真是个不以物喜的女人。

过后不久,她为我买了件Dior袖扣衬衣作为回报。她给我买衬衣让我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除了刚结婚那阵子前妻为我买过件伦敦雾的风衣之外,十年里没有任何女人为我买过衣服。

人经历的多了,感情就会迟钝麻木,变得不易激动。这感动已不能打动我向她投入真情,只让我感到她是个懂得礼尚往来的女人。

我当时尚不知道,懂得礼尚往来就是懂得感恩,而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起初我俩亲热都采取安全措施,后来觉得那样实在太不爽了。在她主动提议下,我们一同去医院做了个全套体检,证明双方均无传染性疾病之后,就放开了。好在她生育后放了环,也不担心怀孕。

陪着她做检查时,我心想:多么理智的女人!这种女人适合我吗?适合家庭生活吗?

跟她处了几个月,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期间,我曾试探过,若将来再婚,是否还打算要个孩子?她很清楚地回答,不要了,一个足够了,她喜欢二人世界的感觉,也不想再受十月怀胎那个罪了。这让我有些犯愁,毕竟我还是向往天伦之乐,我俩的孩子都给了前夫前妻,没孩子做纽带,将来这份激情过去了,又该怎么办?

不过C女也算个好女人,起码不坏。她理智虽理智,但没有很深的心机,也没有过头的毛病。不会做饭是当代中国职业妇女的通病,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问题就在于,我对这个没有太多毛病的女人却没法产生很深的依恋,总感觉我们之间存在着一道看不见、但又难以逾越的鸿沟。期间我也曾试着投入感情,但无奈地发现:我似乎患上爱无能症了,无论我怎么想集中精神都不行。我想,可能是离婚后对感情期望值过高,遇到A女以后太投入却遭失败,这个教训让我对“爱”这个字感到畏惧了。

C女的态度也很奇怪:跟A女的焦虑逼婚不同,她似乎安于这种不明不白的准同居状态。大概在外企工作,思想新潮,在意的是自身感受,而不在意非要拿到个什么证书。

我猜,大概她也能感觉到我不够投入,也就认为我们没到谈婚论嫁的份上。对她而言,找个健康的伙伴,接送的司机,吃饭的买单人,生活的倾诉对象,偶尔还给她买些礼物表示关怀,这也不差。

这种状态也正合我意,对谁都没压力。

这城市里有太多这样的男女关系,有很多种原因可以在一起,却各自保护,不言内心;用两个人的寂寞,去对抗一个人的孤单。

受过伤的人,其实很渴望爱,但渴望总被沉重的自我保护意识所盖过。不停地渴望,却又不敢轻易对人敞开心扉,也就不停地忍受孤独。

所以,跟C女相处时,我仍在寻找新的目标。

D女是在羽毛球QQ群认识的。

我喜欢打羽毛球,发现这个群便于寻找运动伙伴就申请加入了。

后来,心术不正的我,渐渐发现QQ群还有个特殊功能:为单身男女创造相识的机缘。

我所在的IT业,是个美女稀缺的行业。若想寻找新目标,只能“兔子不吃窝边草,一枝红杏出墙来”了。但是,怎么到外边打开局面?总不能站大街上,见哪个好看就拉人家手吧?那会被群众扭送派出所。也不能跟人家说:“嗨,美女,搞对象不?”那会被送到安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