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父母的爱心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把“棍棒教育”看成是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他们只看到了“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有效,却忽视了这种教育带给孩子一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实际上,教育孩子,父母更应倾洒孩子成长期必须的“阳光”和“雨露”,而不是“严刑逼供”。

“大禹治水”的启示

《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帝在位时期,人民艰难地生活在洪水泛滥之中,于是,尧命大禹之父鲧治水。鲧用堵塞围垫的方法来治水,却忽视疏洪导水,故“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终死于羽山。后来,舜继承了帝位,命大禹承父业治水。大禹吸取先父治水失利而受诛罚的教训,总结经验顺自然规律:修堤筑坝,拦堵洪水;又疏通河道,引水入江,导洪入海,用疏导加拦堵的方法,把洪水治服,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故事哲理颇深,其中采用的疏堵方法,至今仍然被人们沿用着,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鲧治水之所以失利,只缘其只“堵”不“疏”,死挡硬抗;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则由于他能够做到“疏堵”结合,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洪水运动是自然产物,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人们仅凭主观愿望进行“堵塞围垫”,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顺其自然,疏通河道、建造堤岸,就能获得成功。治水如此,其实办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大到治国,小到治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大禹治水给父母的启示就是“堵疏结合,标木兼治”,这同时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堵与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堵是疏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堵就谈不上疏,堵不住就疏不开;而疏是堵的目的,疏不开、疏不好也就不可能真正堵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林晓的爸爸奉行“严父出孝子”的铁律,他不仅自己严格要求,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矩让林晓遵守,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必须受到惩罚。每当林晓趴在**挨板子时,就死死咬住衣角,心中的怨气越积越多。结果林晓不但功课开始不好好做,成绩也直线下降,慢慢开始跟爸爸对着干。

而林晓的同学,路湘的爸爸则倡导民主教育。当路湘有了功课上的烦恼,爸爸总是最先安慰他,即便是某次考试没考好,或者犯了生活上的小错误,路湘的爸爸也总是以劝导为主,批评为辅地教育孩子,家中充满了愉快的民主气氛。正是这样和谐的家庭环境使路湘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把爸爸作为自己最崇拜的人记在日记里——“是爸爸的爱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堵一一如事例中林晓的爸爸对林晓的强硬手段,这就是棍棒教育。用最直接、最强硬的方式做教育工作,以打骂来使孩子走向正轨,这就像传说中大禹的父亲一样,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崩溃。

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学习大禹的经验,采用路湘爸爸的做法,除了一定程度上用强硬的规则来规范孩子,同时也需要用理性和道德来疏导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一味“堵”孩子。

打骂孩子是教育的下下策

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类似的老说法还有“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老子打儿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这些传统观念流传到今天,不仅形成了中国父母管教子女的不成规则,而且演变成了自有一套理论的教育方法,即所谓“棍棒教育”。它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恨、失望与期望、悔与怨等多种复杂情感,而形式上并不局限在“棍”和“棒”上,打、骂、讽刺、挖苦,甚至冷暴力都可以归结为棍棒教育的一种。

其实,在生活中孩子遭遇打骂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见效快”。孩子回来晚了,把水泼在地上了,作业做错了,试考砸了,上课没注意听讲……都可能成为父母打骂孩子的理由。调查显示,有12%~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相信“打一顿”更管用的家长,在农村多于城市,爸爸多于妈妈。在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全班43人,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挨过打。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该规定没有对父母体罚子女做出禁止。

2005年广东省进行的“反对对儿童的暴力”调查显示:

54%的儿童反映被徒手、棍棒、皮带打过。

76%的父母、52%大学生、59%初中生认为:体罚与成才有因果关系。

81%的父母认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可以体罚”,48%的父母赞成“只要不过分,父母就可以打骂孩子”。

48%的父母、37%的大学生、29%的初中生赞同“大人打骂孩子总是有理由的。

可见,棍棒教育已经渗透进我们的历史、化、生活中,更多的人认为“随便打孩子几下”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棍棒教育一直是父母对付孩子的不成教条,“不打孩子怎么行”。

实际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在对孩子的教育手段中,还有很多更有效更民主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前教育家提倡的“赏识教育”,通过欣赏孩子、表扬孩子的方式来激烈孩子变得更好,从而达到健全孩子身心、培养孩子成才的最终目的。

冰冰的爸爸曾经也是“棍棒教育”的坚决拥护者,尤其当冰冰开始玩网络游戏后,他每天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要大打出手。结果则是闹得家中气氛经常降至冰点,父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只要冰冰一见到爸爸就把牙齿咬得“咯吱咯吱”的。

冰冰的爸爸越来越感觉到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恨自己,于是他去请教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第一次听到“赏识教育”这样的名词。

他开始翻阅书籍,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从自己开始改变。

冰冰逐渐发现,爸爸看到他在玩游戏,不再劈头盖脸痛骂他了,而是限定他玩游戏的时间,如果他做到了,爸爸还会用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头。

当他犯了错误,爸爸不再给他耳光,而是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犯错的原因和避免犯错的方法。

当他战战兢兢把才考了80分的数学成绩单给爸爸看时,不再被爸爸数落和挖苦,而是听到爸爸说:“这道应用题是个拐弯题,真没想到你能做对,看来你也是用过心了。”

在这些有意无意的夸奖中,冰冰反而开始自我约束,不再贪恋网络游戏,为了不让信任自己、爱着自己的爸爸失望,冰冰真正开始踏实地学习,变得越来越好。

冰冰的爸爸的转变恰好证明了棍棒教育的苍白——打骂孩子是教育的下下策,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对亲子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父母,更应该吸取优秀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不仅是父母的职责,也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关爱。

为什么棍棒教育如此盛行

到底是什么促使这世界上最爱孩子的父母拿起棍棒用暴力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小宝贝呢?当看到孩子委屈的号哭和充满怨恨的眼神时,难道打孩子的父母不心疼不心悸吗?无数父母表达过这样一种情感:“打在孩子身上,最疼的人,是父母啊!”这种理由使得父母感到自己是用心良苦,而且“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孩子的将来,棍棒教育是必须的。但孩子的委屈和被打骂的那一瞬间的感觉,只有被打骂的孩子才能感受。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父母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埋怨孩子,把过错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不得不动手的,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承担,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父母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父母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许多为人父母者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2.父母受自己父母的影响

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骂,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继承了上一辈的“光荣”传统。尽管他们也深知被父母打骂的滋味,心里也曾产生怨恨、反抗,但毕竟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把打骂当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顺理成章的行为。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父母就直接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方法——一只凭自己的喜恶去管教孩子,一旦孩子在生活中脱离了他所认知的轨道,他就会采取自己最熟悉的教育方式,孩子就会受到打骂处罚。

3.父母懒于思考其他教育方法

有些父母觉得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就直接动手,特别是脾气暴躁的父母更会容易这样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棍棒来处罚孩子。

4.父母自己的生活状态不理想

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会生活中相对不如意,往往会把全面操控孩子作为一种逃避和满足,甚至把自己在社会中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等。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父母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父母对自己生活不满或工作的期望无法达到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愿望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父母满意,那么父母多半会打骂孩子。如果父母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那么教育孩子对他们而言就是很沉重的一个包袱。

5.棍棒教育经常能在短时期显示出其巨大的威慑力

没有人喜欢挨打,当孩子挨打后,很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因为“恐惧”而不再忤逆父母,小心翼翼地在家中生活。这样,父母就认为棍棒教育产生了作用,当成屡试不爽的法宝。只有当棍棒教育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逐渐浮出水面,他们才知道后悔。

体会和透视孩子被打时的心理

父母打孩子往往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如果经常打孩子,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儿童心理医生认为,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恐惧

性格怯懦的孩子经常挨打,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等等。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就会从心里对父母产生恐惧和疏远,不论心里愿不愿意,都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只有乖乖服从。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将来在学习上、工作上抑或其他事情上都会很被动。

憎恨

孩子挨打的时候,没有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有的孩子还会用故意捣乱以示反抗,存心让父母生气。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认错,越加倔强固执,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加水火不相容。

自卑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会导致一事无成。这样的孩子性格孤独、沉默。

逃避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不敢回家,深夜还在路边徘徊;为了逃避挨打,只好暂住在同学家里,害得父母彻夜寻找;为了逃避挨打,他们甚至离家出走,酿成不必要的悲剧——而这,还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会开始逃避更多的事情。比如,为逃避自己的错误而隐瞒实情,为了逃避责任而不择手段,为了逃避恐惧而封闭自己等。

无助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因为在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被父母打骂的只有他自己,孩子心里会觉得在自己受苦的时候,没有人能来帮助他,从而产生无助的感觉。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挨打并被围观的孩子越发觉得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最孤独,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孩子不擅长与周围人交往,害怕受伤,性格压抑。

暴躁

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强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在家里挨父母打,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特别是比他小的孩子。实际上,父母打孩子是起了一个坏榜样的作用。

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了错事,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就开始说谎,被父母发现后,有可能打得更重,那么下一次孩子就更不敢说实话。如此造成恶性循环,养成说谎的恶习。有的父母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检验教育的效果。这样做,孩子明明心里并不情愿,但不得不口是心非地“认错”。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阳奉阴违的恶习。

棍棒底下真的能成才吗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很多名人也是被打出来的,比如被称作“百年出一人”、“世界钢琴王子”的郎朗。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因为郎朗回家迟到了两小时而打骂孩子。不仅如此,郎国任越打火气越旺,他拿出一包药放到儿子面前,恶狠狠地说:“你弹不好琴,别活了,你死了吧!要么跳楼,要么吃药,你选一样吧!”郎朗眼里充满了委屈和绝望:我为什么要死?我没有错!这个9岁的孩子把药片朝墙上狠狠摔去,用头朝父亲撞去。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现在也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

万幸的是,这两个被打出来的孩子成才了,可是被打成才的比例究竟有多高呢?这些好的结果是不是真是打出来的呢?如果不打,这个孩子会不会更好?那些由于小时候“挨打”而进了监狱的人又该做何解释?……

现今的教育强调按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培养孩子,而不能用暴力的手段,否则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很多人却说,那是外国人的一套,不适合中国人,只有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老祖宗的家训,才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住广州的老赵也是这么认为的。老赵小时候就经常挨父母的打骂,现在经营着一家房地产公司,也算事业有成。老赵经常对人说,孩子不打不成器,他能有这么大的基业,都是因为从小被父母严格管教,是打出来的。因此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严格要求,虽然家境殷实,但却从来不惯着孩子,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会遭到老赵严厉的惩罚。偏偏老赵的孩子小赵也是个犟脾气,总是不服打,成绩也越来越不好。小赵不愿意回家,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因为他总是听到爸爸责骂自己:“你怎么学习就是学不好?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儿子!”

终于有一天,老赵回家后发现茶几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你总骂我没出息,总因为我成绩不好打我,我觉得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所以决心出去闯荡天下,我要开一家比你这家还大的公司给你看!”

一年后,老赵在湖北某城市的工地里找到了自己面黄肌瘦的儿子,小赵说什么也不肯重新拿起书本回到课堂。他求爸爸放过自己:“你别打我,我好好干活还不行吗?求求你别让我学习了,我真的学不好!”

当老赵看着儿子恐惧的眼神时,他感觉让儿子成才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了,他困惑了,打,难道错了吗?

打,对顽皮的孩子似乎有一定的作用,但孩子受到的心灵创伤却是难以弥补的,造成其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打孩子有五大危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从,内心不服,索性“好汉不吃眼前亏”,养成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产生绝望心理,对父母记恨报复;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一种攻击性示范;父母打孩子,很容易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未成年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同时也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当他们“不听话”时,父母最好先考问自己让孩子“听”的“话”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如果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循循善诱地引导、娓娓道来地教诲,加上对行为的强化训练,就一定能使孩子于点滴之中将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孩子获得的不是皮肉之苦带来的消极被动的警醒,而是深嵌于心灵深处的做人感悟。

做花园“园丁",还是做“行刑队长”

家,是让人感到温馨、充满爱和幸福的地方,是让心灵停靠的港湾,然而,因“打骂孩子”这一行为的存在,这一份和谐被打破了。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时代在变,家教观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也许父母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爱德华教授认为:父母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一个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感情就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不过,有些父母又时常感到很为难,因为除了打骂之外,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找到其他有效的教育方法。

其实,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育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教高手。所以,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的知识。那么,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在他的调查结论中,有10条最为孩子们所看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有客人在场,不要数落孩子,应多赞扬;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问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10条要求,既有孩子对父母要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如果父母还希望更具体地学习“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请参考本书第四章提出的“不打不骂”教育方法。当你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