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企图和利益,不仅充满着世俗光鲜的体面和平步青云的诱惑,也充斥着人际关系的诡谲、向上攀爬的艰辛和职场竞争的陷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如果你不学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摸不透办公室里的各种“潜规则”,即便你拥有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也很难在办公室政治游戏中生存下来。说话、加班、送礼、喝酒等等,这些事情背后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只有将其中的玄机谙熟于心,你才能一步一步摸到办公室人脉角逐的窍门。

一、潜规则是个什么玩意儿

说到“潜规则”,大家普遍想到的肯定是娱乐圈中的女演员为了上位需要遵循的圈里人都心照不宣的那些规则。而看到办公室“潜规则”,难免会产生疑惑,不清楚这里的“潜规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中行走难免需要遵守各种各样的江湖规矩。办公室也是一个江湖,里面也有一些不可不遵守的规矩,这些所谓的“规矩”不仅包括那些明规定的规章制度,也包括那些虽然无法放到台面上,但是在事实上又存在着的约束。这种约束,就是我们所说的办公室“潜规则”。

韩磊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考上了公务员,成为了某局的一名办事员。进入单位后,韩磊发现和他一起考进来的还有一男一女,3个人都是局里新招录的编制人员。因为年龄相仿,个性又都比较合得来,大家很快就玩在了一起。

不知是日久生情,还是因为韩磊本来就长得英俊潇洒,惹来了一块进来的女同事张敏的青睐,她大着胆子主动向韩磊表白。因为韩磊喜欢高个子、皮肤白、大眼睛、高鼻梁的漂亮姑娘,而张敏的形象却恰恰相反,所以就一口回绝了她。

后来的日子里,韩磊发现张敏和另外那位新进的男同事张峰越走越近,而且还确定了恋爱关系,“三人行”最后变成了“两人行”。当时韩磊也没怎么在意,本身事业心就很强的他,打从刚进入单位的时候,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上。所以,他的工作成绩非常出色,也经常得到领导的好评。

不久,局里有一个干部培养名额,候选人毫无意外地是新进的3个“80后”。但因为张敏中途自动申请退出,所以就变成了韩磊和张峰两个人之间的竞争。凭着努力工作的态度和优秀的工作业绩,韩磊觉得自己还是稳操胜券的。但结果出来,却是张峰胜出了。韩磊备受打击,认为自己“死得不明不白的”。

后来,在一次同事聚会的过程中,一个老同事喝醉酒,才透露了其中的真相。原来,貌不惊人的张敏竟然是市里组织部一位副部长的女儿,同时也是局长的外甥女,既然她退出了竞争,名额自然就落到了她男朋友张峰的身上。

韩磊这才明白,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还没有弄清楚职场升迁的“潜规则”。在他当初拒绝张敏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这次竞选的结果。

一味地追求公开透明的显规则,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追求真理”的正义使者也容易成为讨人嫌的对象。有时候,你所看到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主持正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也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地了解了单位的化,慢慢地熟悉了领导的行事风格后,也就能够见怪不怪了。

福尔摩斯有一句名言:“你们在看,而我却在观察。”如果你想在办公室人脉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摸透那些关系你生死命运的“潜规则”,必须学会像“娱记”一样缜密地观察、聆听和分析。

瞿敏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初来乍到的她一身稚气,不知道公司的两位高层刘总和章总之间是面和心不和。刘总同意的事,章总有反对意见,反之亦然。

有一次,瞿敏负责写年终报表分析,章总让瞿敏按照他设计的表格写报告。过了两天,刘总问瞿敏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瞿敏就把给章总的那份报告拿给他作参考。此举让章总非常不高兴,他声音冷冷地就把瞿敏叫进办公室,让她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设计表格,搞得瞿敏一头雾水。

后来,经好心的老同事点化,她才知道:原来两位老总之间的斗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大到争权争利争人缘,小到争外出公车的牌子,在琐屑的小事上都不肯落于对方的下风。

瞿敏意识到自己碰到了职场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暗叹办公室密战实在是不同凡响。身为下属,关键时候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就看脑子灵不灵光,做出的判断对不对了。

李嘉是章总的小表妹,有一次在为同事做培训时,一不小心砸坏了一台价值8000元的投影仪。当着刘总的面,章总皱著眉头,非常严厉地对瞿敏说:“要按公司制度处以罚款,决不能敷衍了事。”不过,瞿敏这次可学乖了,她先是查找能够遵循的公司制度,然后给行政部提出了一个方案:扣发一个月奖金。奖金嘛,一个月还不到1000元,当然比不上8000元的投影仪了。

瞿敏执行方案的依据是:非故意损坏的要酌情惩罚,情节严重的要照价赔偿。要说人家李嘉把投影仪弄坏的时候,那可是哭得梨花带雨,在场的人都看见了,这怎么也不能说是故意损坏、情节严重吧?所以,瞿敏就建议酌情惩罚。

事后,章总在追问瞿敏的方案时,还打着官腔问:“惩罚力度是不是不够大?”瞿敏巧妙地陈述了上述的理由,章总没有再说什么,挥挥手让瞿敏走了。不过,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位老总对瞿敏的态度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让她感到身心特别的舒畅。

与那些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你心明眼亮地默默领悟,以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说话潜规则:小心祸从口出

在办公室里,舌头惹出的风波实在是太多了。不负责任地背后瞎说,毫无根据地怀疑猜测,不经调查地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碎语,都会让你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些不可逾越的底线,为自己惹来祸端。

有些职场人士心里总是藏不住话,一旦自己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中国有句俗语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是非往往就是因为多嘴多舌造成的。

1.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

在办公室的局促空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只不过各人的处理方式不同。例如,有的人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苦恼;有的人因为工作不顺心而焦虑;有的人为工作竭尽全力,但却无法获得领导的赏识,内心倍感郁闷;有的人因为同事对自己的排斥和不合作头疼不已;有的人因为工资收入太少而牢骚满腹。

面对这些苦恼,聪明的职场人士会查找原因,设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不幸的是,很多职场人士都采用抱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烦恼,寻找心理上的平衡。在抱怨中,他们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快感,却留下了诸多的隐患,就像在给自己的职业前途埋地雷一样。一旦哪天这些抱怨传到领导的耳朵里,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喜欢爱抱怨的员工。

廖宇杰,重点大学毕业,现在却待在家中,每个月只拿400块钱的生活费。

大学刚毕业,廖宇杰就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厂长很器重廖宇杰,他上班后不久,就被提拔当了部门经理;一年半后,他又被提拔当了厂长助理。

廖宇杰的个人能力很强,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讲话不太注意,喜欢发牢骚。这一点厂长早就有所耳闻,只是觉得人无完人,只要他能改正,还是可以重用的。

但是,自从做了厂长助理后,廖宇杰不仅没有改掉自己的缺点,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当着厂长的面抱怨不休。于是,厂长开始渐渐地冷落他,先是免去了他厂长助理的职务,后来又免去了他部门经理的职务。这样一来,廖宇杰的牢骚就更多了,不但自己消极怠工,还影响别人做事,厂长考虑他还年轻,就让他“内退”了。

如果廖宇杰能够吸取教训,以后不再发牢骚,应聘其他单位,会比继续留在原单位更有前途。事实也是这样,廖宇杰“内退”之后,又应聘了几个单位,都被录用了。刚开始,几个单位的领导都很重视他,可是,他爱发牢骚的老毛病改不了,结果同样是遭到了冷落,他受不了冷落,一气之下就又不干了。这不,他只好早早地过起了“内退”生活。

在职场中,如果你想平步青云,除了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外,还要有深厚的涵养,尤其是不能动不动就发牢骚、抱怨不休。要知道,办公室不欢迎牢骚满腹者,也没有领导喜欢爱发牢骚、爱抱怨的“刺头”下属。

其实,那些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所谓的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只是一些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的普通员工。但是,与其他的职场人士有所不同的是,他们从来不抱怨单位、工作环境、领导、同事和工资待遇等,而是认真地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最终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提拔和重用。

与此相反,一些职场人士总是对自己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提拔和重用,应该得到更加丰厚的薪酬。相比职业发展空间、工作本身的意义、单位的化氛围、个人能力的提高等等,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薪酬的高低,似乎薪酬成了他们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一旦觉得自己的薪酬不高,他们就会不停地抱怨。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薪酬的高低是和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和勤奋等密切相关的。前通用ceo韦尔奇曾说:“员工希望拥有高薪,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但是起码你先要告诉我支付你高薪的理由。”

那些为自己的职位和待遇抱怨不止的职场人士应该读一读齐瓦勃的故事,相信他们可以从中悟到高薪和高位不是发发牢骚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过人的能力、智慧和勤奋。

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办人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而且他只接受过很短时间的正规教育。在齐瓦勃18岁的时候,他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经营的一个建筑公司打工。从一开始走上这个岗位,齐瓦勃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成为这家建筑公司里的一名优秀员工。当其他的工友们都在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时候,齐瓦勃却依旧卖劲地工作,默默地积累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到了晚上,其他的工友们都在一边喝酒、侃大山,而齐瓦勃却躲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独自看书。一天晚上,公司经理到工地视察,恰好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经理拿过齐瓦勃手中的书看了看,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第二天,他把齐瓦勃叫到了办公室,问他:“学那些东西对你来说有什么用呢?”齐瓦勃回答:“在我看来,这家公司缺的不是一般的工人,恰恰相反,它缺少的是能把工作做到位的优秀员工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提拔为技师。

就被提拔为技师后,有些工友出于嫉妒,开始讽刺、挖苦齐瓦勃。齐瓦勃对他们说:“我之所以工作,并不是在为老板卖苦力,也不是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和远大前程而努力工作。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才能使自己的价值远远超过你所领取的薪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被人赏识和提拔,才有可能赢得出人头地的宝贵机遇。”就是抱着这种为自己工作的态度,齐瓦勃通过努力,成为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而在他25岁的时候,齐瓦勃又被任命为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在卡内基钢铁公司里,有一个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布拉德钢铁厂建筑施工期间,琼斯发现了齐瓦勃惊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的人。当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是来得这么早时,齐瓦勃回答说:“因为只有总经理最早来到工地,一旦有了什么紧急的事,才不会被耽搁。”施工结束后,琼斯任命齐瓦勃担任自己的助手,全面负责工厂的管理。

两年后,琼斯不幸在一次事故中遇难,厂长一职由齐瓦勃接任。得益于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和敬业精神,他管理的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核心企业。正是因为齐瓦勃对布拉德钢铁厂管理有方,卡内基才有底气公然宣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想占领市场,那市场就一定是属于我的。因为我能造出既便宜、质量又过硬的钢材。”因为拥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工作业绩,几年后,齐瓦勃又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后来,齐瓦勃自己创建了著名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同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最终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实现了自己远大的梦想。

可见,当其他同事抱怨薪酬微薄的时候,只要你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高薪、高位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当你想抱怨的时候,你不妨首先问问自己:“是真的没有伯乐,还是我还没有成为千里马?”

单位是根据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来支付薪酬的,如果你对薪酬不满意,那只能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还不够。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薪酬自然也会随之上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不够,即便抱怨也是徒然无功。与其临渊羡鱼,你还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抱怨自己的薪酬微薄,你还不如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2.不要论人是非

许多职场人士进入办公室后,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四处散播谣言,或者搬弄是非,最后惹得人人生厌,也扰乱了单位内部的和谐氛围。结果,为了息事宁人,领导也不得不将其扫地出门,以正视听。

刚刚进入职场的郭萍,把在学校里养成的喜欢议论别人、搬弄是非的毛病也带到了工作中。与同事王某一同外出就餐,听王某讲述主管陈某的一些是非后,在一次出差途中,她把这些话又原封不动地告诉了陈某。陈某闻言,一气之下又说了王某一些事情,而郭萍出差回来后,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把这些话告诉了王某。一来二去,王某和陈某最终在办公室里大吵了一顿,争吵中也顺带牵出了长舌妇郭萍。事情闹大之后,领导为了平息这件事,把郭萍辞退了,王某和陈某也出了口恶气。

在办公室里,议论别人、搬弄是非都是非常惹人讨厌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今天你和某同事说“小张能力不行,办不成事”,过不了两天,话就会传到小张的耳朵里去。于是,在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却把小张给得罪了。

在办公室里,最忌讳的就是论人是非。你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虽然当时口舌很痛快,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可是说过后对你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对方如果寻找机会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你的噩运就要来临了。

有些职场人士习惯于搬弄是非,热衷制造八卦话题,喜欢广泛传播“谁和谁的关系暧昧,谁是谁的‘小三’,谁是谁的靠山,谁是谁的马仔”等消息。其实,这些人并不一定想从这些消息的传播中获得什么好处或者达到什么目的,而几乎是下意识地收集、编造和传播这些消息。他们在背后议论别人、搬弄是非,最多是发泄一下对领导或者同事的不满,除此之外,并没有更明确的目的性,但是,他们的这种做法最终却会给自己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尽管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的听众不少,但他们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的秘密分享,既包括与朋友分享第三者的秘密,也包括更进一步地向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然而,那些爱嚼舌根、搬弄是非者,通常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所以,即使他们获得了别人的友谊,也是属于浅层次的。不仅如此,许多人听完他们的闲话后,会担心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他们闲来无事时咀嚼的“猛料”,从而对其敬而远之。

当然,一些场面上的话该说也还是要说一下的。对于那些在场面上说的话,你也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分寸拿捏得好,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往往精练,让人觉得你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而话太多则往往容易失控,话的质量随着数量的上升而下降,你要是头脑一发热,一时忘了什么说、什么不能说,公事私事都搅在一起,很容易授人以柄。

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有人升迁,有人被炒,既然你不是领导,你不知原委,那就免开尊口。至于谁是领导的亲戚和亲信,你自己知道就得了,犯不上四处传扬或者跟人背后嘀咕。同样,有些类似“单位福利不好”、“单位老让加班,就是不给加班费”的话说也白说,反而传来传去,被添油加醋,结果让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办公室里的每个同事都会有不愿意被人碰触的软肋,那些看似无心的话,有时候会像一根刺一样,深深地扎入别人的心口。由于办公室里的每个同事对这种冒犯的敏感度不同,化解能力也不一样,万一碰上一个不善于调节自己心态的小心眼的同事,你就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更倒霉的是,如果这个人碰巧是你的领导,那你倒霉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最常见的冒犯就是对某一人群作出概括性的负面评价。

一日,一位平时为人谦和的女同事,因为给别人介绍对象受挫,所以在闲聊中大发感慨地说:“三四十岁还不结婚的人,心理上肯定有问题。”语毕,她突然发现办公室里一位大龄未婚女士也在场,慌忙补充道:“我是说男的。”但办公室里一片静默。

所以,议论别人、搬弄是非绝对是一种害人害己的坏习惯,身为职场人士,你一定要拒绝这种陋习。

3.千万不要泄露单位的秘密

李伟大学本科毕业,为人机灵,能说会道,而且非常有采,没过几年功夫,就当上了某制药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可谓“少年得志”。他的社交公关才能、材料写作功夫深受这家制药公司高层领导的器重。但李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肚子里藏不住话。

这天,董事长私下找李伟谈话,让他具体考察一下各分公司和各部门的领导,准备从他们当中挑选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任命为业务副厂长。

董事长知道李伟嘴巴不严的毛病,所以反复叮咛:“一定要严守秘密,因为这次人事变动可能会在公司内部引起不小的波动。”

李伟也明白事关重大,在最初的两个星期里,他的嘴上还真的上了一把锁,只字不提董事长的意图,只是带领手下的几个员工到各部门和各分公司收集、整理材料,到各车间听取工人的意见。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李伟的警惕性就逐渐松懈了,嘴上也渐渐地不再那么严密了。

一天,公司的药检部经理请李伟喝酒。李伟大学毕业之后,之所以能进入这家制药公司工作,当初多亏这位朋友牵线搭桥。平日里,两个人关系最为要好,几乎无话不谈。几杯酒下肚之后,李伟面红耳热,在酒精的刺激下,向好友泄露了公司准备提拔业务副厂长的秘密,还鼓动他赶紧想办法,托关系,竞争这一职务。酒后,药检部经理回到家里,又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妻子。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公司准备提拔业务副厂长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一时间,公司里很多人都行动起来,打探消息,托关系、找门路,搞得人心惶惶,令董事长大为震怒。结果,李伟被调离了公司人力资源部。因为嘴巴不严,他失去了大好前程。

在职场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严守单位的秘密,不该自己看的资料坚决不看,不该自己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向外传播的消息坚决不传播。否则的话,一旦泄露了单位的秘密,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你就会失去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4.别随便曝光个人**

当自己的很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秦丽已经风风光光地进入了一家大公司,职业生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刚刚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秦丽既感到莫名地兴奋,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憋足了一股劲,要在这里好好干,以报答公司的知遇之恩。

秦丽所在的办公室里有个叫于金的男孩,两个人脾气相投,相处得非常融洽,几乎是无话不谈。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与对方的男女朋友之间也非常熟悉,周末的时候,秦丽会约上于金的女朋友一起逛街,而于金也会拉上秦丽的男朋友一起打球,然后4个人聚在一起吃饭、k歌。两个人之间能够相处得如此融洽,让周围的同事们都交口称赞,颇为羡慕。

但让秦丽想不到的是,这种融洽的关系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表象,当遇到利益的诱惑时,这种融洽的关系很快就破灭了,并最终导致她黯然离去。

事情的起因是公司里新来的一位海归派副总经理。于金察觉到,秦丽从见到这位副总经理的第一眼起,表情就非常不自然,而副总经理本人也是。两个人坐在那里,即便是不说话,空气中都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气氛。于金的直觉告诉他,秦丽与这位副总经理之间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他继续留心观察。

果然,当天下班时,秦丽突然从办公室里“消失”了,而在平时,于金和秦丽都是一起离开办公室,一道坐车回家,即便谁临时有其他事情,也会事先跟对方说一声。有心的于金问了门卫,门卫说秦丽是坐新来的副总经理的车离开的。事情的发展果然印证了于金的判断。

第二天,秦丽双眼红肿着回到办公室。于金看在眼里,却没主动问起昨天的事。下班的路上,还没等于金问,秦丽就老实“交代”了:原来,这位新来的副总经理是她大学时的同学兼恋人,后来,这位副总经理去美国留学,两个人就中断了联系。如今留学归来,命运的安排又让他们不期而遇,再次见到秦丽,两个人都无法自制地想重温旧情。秦丽一边哭一边说,把所有的经过,包括昨天下班后与这位副总经理之间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于金。

只是,秦丽没有想到,于金会把自己告诉他的事情作为筹码,私下里找到新来的副总经理,强调他和秦丽之间的朋友关系,暗示他掌握了秦丽与这位副总经理之间的旧情,承诺不向秦丽的新男友揭发此事,并半是请求半是威胁地让新来的副总经理提拔和重用他。这种卑鄙的做法让新来的副总经理非常厌恶,他当即将于金轰出了办公室。同时,他对秦丽隐瞒自己已有新男友的情况,并泄露两个人**的做法也非常不满,他明确地告诉秦丽,两个人的关系到此为止,希望她珍惜与自己新男友的关系。

于金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恼羞成怒,就在同事之间大肆宣扬秦丽与新来的副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完全不顾秦丽的颜面。很快,公司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连秦丽的新男友也知道了,面对同事的流言蜚语,在新男友的强烈要求下,秦丽只好辞职,黯然离开了这个曾经让自己开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的地方。

很多职场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心里藏不住事,一有喜怒哀乐,总想向别人倾诉。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到什么人都吐露心事。其实,适当地对别人倾诉一下心事,也没有什么不对,快乐的时候与别人分享,难过的时候倾诉一下,也能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但是,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对别人倾诉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一旦对不该说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徒增烦恼。

吐露自己的心事会暴露你脆弱的一面,而你脆弱的一面一旦暴露,就会改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化”的一面,但浅薄的人却会因此而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如果你的弱点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掌握,就会成为他的筹码,他会利用这个筹码来为自己牟取利益。

在你的内心世界里,应该有一座封闭的城堡。你应该将不能对外人诉说的心事埋藏在里面,让它们成为永远尘封的秘密,不让任何人知道。如果你一时控制不住,打开了这座城堡,这些**一旦被别人掌握,就会成为你的死穴,有朝一日可能就会毁掉你的前程,让你追悔莫及。

三、加班潜规则:不加班就得坐“冷板凳”

该加班时就加班,也是你需要注意的一项办公室“潜规则”。因为加班在很多单位都是一种不成的规定,有人戏称“朝九晚无”。但是如今的一些职场人士,非常重视自我,讲究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他们认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不应该只有工作。如果领导在工作时间之外还要求自己加班,他们往往不能接受。于是冲突就出现了,一方面,领导为了赶进度,希望员工多加班;另一方面,员工强调自己的生活自由,不愿意让没完没了的加班影响自己的生活。

林锦尚是个80后女孩,崇尚自我,率性而为,她身上没有丝毫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影子。她刚刚把老板给“炒”了,朋友问她事情的缘由,林锦尚一股脑儿地把心中的委屈都倒了出来。

原来前一段时间公司要搬迁,林锦尚负责与业主谈判、订合同,通过招标确定家具商和装修商,还要负责平面设计方案的选择,事情简直多得成堆。根据她以往的经验,完成搬家至少需要5个月的时间。但她的老板也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上来就对她甩出一句话:“你最好在两个月内办好公司的搬迁事宜,如果不能完成,你就另谋高就吧!”

林锦尚想,老板是不是疯了啊?光是室内装修就需要两个月,还有那么多事情,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在两个月内完成啊!老板发号施令的时候考不考虑实际啊?脑袋一拍就给出个时限,根本没想过完不完得成。

尽管心里不乐意,林锦尚还是强忍着不满去找老板沟通,想把具体的工作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跟他讲一下,争取多一点时间办事。不成想,老板相当傲慢地说:“你是以前工作拖拖拉拉惯了吧?我告诉你,现在可不像以前了,谁能提高效率谁就有饭吃,不能胜任工作就只能请他走人。”

林锦尚一听就来气了,好像谁稀罕他那份工作似的。“你说这样的老板,你不炒了他,还跟他干什么啊?”她当时就甩手走人了事,现在提起来还一肚子火。

但是,辞职之后,林锦尚的眼里还是有一丝落寞。朋友问她:“是不是你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得罪了老板?”

这时,林锦尚才想到,前一段时间人力资源部的人提醒她,现在工作紧急,希望她不要一下班就走,需要加班的时候还是要加班。她说自己的工作都完成了,为什么要加班啊?所以每天一下班,她仍然按时回去,尽管办公室里大家都还没有走。后来老板也跟她说,下班之后大家都没有走,希望她最好也能留下来继续工作。但是,她没有听老板的话,还是走了。

现在想来,林锦尚才明白,正是在所谓的加班这个问题上得罪了老板,老板才使出手段逼走了自己。

如今在职场中,员工经常面临加班这个问题。很多人心里都不乐意加班,但出于无奈,天天下班之后还要在单位里加班。有职业规划师分析认为,加班的原因主要有几种:第一,办公室氛围,大家都在加班;第二,工作效率低下,必须通过加班来弥补;第三,赚取加班费或者等待其他机会;第四,为实现自己的强烈欲求而自我加压;第五,工作能力不够。

林锦尚显然不属于能力低下、效率不高、看中加班费那种类型的职场人士,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她所在的单位“加班化”浓厚,当别人都在加班时,她一个人悠闲自在地先走了,让老板认为她是一个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认为她对工作没有热忱,以至于最后给她安排了非常多的工作,用这种悄无声息的方式将她逼走了。她是触犯了办公室里的“加班潜规则”。

说到加班,就不能不提到深圳的华为公司。华为在初创之时,几乎每个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铁柜底层、办公桌下面。午休时,大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大家就靠这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公司方面认为,“床垫化”是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意味着华为人努力把智力发挥到最大值。“床垫化”伴随着华为从1988年成立一直到现在。

华为把员工的加班算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整个公司的化就是“鼓励加班”。在不少部门里,加班是个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得“鞠躬尽瘁”的员工就根本无法“出人头地”。

的确,现如今,加班已经成为了职场中的一种“潜规则”。职场人士入门的第一课,就是学加班。

刚刚与一家公关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开始实习的大学生小舒,在最近的8个月时间里,有近4/5的工作日在加班,平均每天工作约12个小时。即使刚出差回来,她一下火车就得赶回公司加班。忙的时候,她根本别想休息,连熬几个通宵也很平常。

做了8年广告策划的林小姐说:“干我们这行,加班是家常便饭。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算少的,经常连续熬几个通宵。哪怕是凌晨离开公司,上午也要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叫苦也是徒劳,就算我跳槽,哪个公司又不需要加班呢?借用一句广告语,如今的加班,还需要理由吗?”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单位的加班化和个人的生活自由之间的冲突,林锦尚就是这种冲突中的牺牲品。其实,在面对加班这个问题的时候,与领导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已经将工作完成,在你看来完全没有加班的必要,但是大家都在加班,那么你就不要大摇大摆地离开。你不如找到领导,向他汇报你的工作,让他知道你已经完成了工作任务,或者友好地向他表明你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取得他的理解。

此外,你偶尔作出一些适当的让步也未尝不可。比如,临近年终,单位的年度目标还没有完成,领导号召大家为单位的整体利益着想,尽量加班多出成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不妨把自己强烈的个人主义稍微放一放,先配合领导的工作。作出适当的让步不是牺牲,相反你以大局为重的精神也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或提拔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依然坚持不加班,丝毫不肯跟领导配合,那么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冷板凳”,你的事业也会跌入谷底。

四、排挤潜规则:不斗争就离场

职场排挤的现象在办公室里经常发生。比如,我们会看到:经常有满腔热情的职场人士,憋足了劲,想在单位里有一番大作为,结果却发现周围冷箭四射、危机四伏,遭到其他同事的一致排挤,最后只好黯然离去。

在办公室里,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排挤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不那么光彩的竞争手段罢了。通过排挤的方式让实力较强的或者不跟自己合作的同事退出,是一些平庸之辈和心胸狭隘的人惯用的伎俩。所以,身在职场,你一定要警惕自己被人排挤。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免中了别人的圈套,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1.直面形形色色的职场排挤

第一,太优秀的人容易遭排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最早说的是杨修,当然也适合现今那些所有不通韬光养晦之道的职场人士。

著名的主持人陈鲁豫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当初她在湖南卫视做节目,不仅占据了人人眼红的黄金时段,而且节目收视率又名列前茅,但最终还是被湖南卫视给拿下了,原因就在于陈鲁豫太过“木秀于林”而遭到排挤。

“木秀于林”的高调人才往往是最容易遭排挤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排挤走的人。

曾经是知名4a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的阿钟,本人有能力、有才气,创意非常漂亮,但他自己既不擅长“与老板沟通”,也不善于“团结群众”,反而是每天我行我素。结果,有人在老板面前挤兑他。于是,他搞到的大项目居然被转给别人做,自己却被排挤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小项目。

接触不到那些高层次、高水准的的大人物,没水准又挑剔的小人物却天天纠缠自己,阿钟自然受不了委屈,被人一排挤,马上就甩袖子辞职不干了。

其实,这倒省了暗地里排挤阿钟的人很多的力气:稍微排挤一下,根本就不反击,马上自己走人。

孙盛德曾是一家乡镇医院的医生,因为不堪忍受领导和同事的排挤,毅然停薪留职,自己开了家小诊所。

故事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孙盛德被分配到一家乡镇医院。那时,他还是一副典型的学生脾气,以为社会和学校一样,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而现实与孙盛德的想象恰恰相反。他努力工作,对待病人像亲人一样,从不给病人增加额外的负担;他医术高明,有好几次纠正了同事错误的药方。一次,一个同事负责的一位病人突然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生命危在旦夕,是他及时地更换了药物,挽救了这位病人的生命,也避免了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可事情过后,他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励,还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冷言冷语,被大家视为异类。

类似的事情后来接连发生。有时候,孙盛德会莫名其妙地受到同事的攻击,这种攻击几乎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比如,他穿得整齐一点,别人都不系领带,而他系领带等等。这些他还可以忍受,关键是在工作中其他同事都不配合他。医院不像小诊所,自己可以全部操作下来,许多事情都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比如化验、透视等环节,同事把他负责的病号搁在一边不管,他亲自带病人去找,人家还会冷嘲热讽地说:“你的本事那么大,望闻问切不就行了?还用得着这些破烂玩意儿吗?”他气不过,去找领导,领导又说:“孙大夫,怎么就你事多啊?大家为什么就不配合你呢?你要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啊!”

回忆起自己在这家乡镇医院的从业经历,孙盛德愤愤不平地说:“其实,大家之所以排挤我,就是因为我医术比他们更高明,而我廉洁从医又触动了一些人的灰色收入;领导之所以排挤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从来不会讨好和孝敬他们,二是我从来不对他们点头哈腰。因为我觉得那么做太虚伪,那才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可事实上,我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水准。领导对我的态度也是同事们排挤我的真正原因,对我好的时候,大家妒忌我;对我不好的时候,他们便趁机落井下石。”

第二,彼此有私人恩怨容易遭排挤。如果你与某位同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私人恩怨,他就会联合其他同事和领导排挤你。

乔妮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售楼小姐,相貌中等,家境中等,工作能力也属中等,更没有什么积极上进的野心。按理说,她没有机会遭人嫉妒和排挤,但是最近她的日子却不太好过。公司里的和娜娜似乎总是在针对她,先是明里暗里地抢走乔妮的客户,后又故意搞乱她的资料,惹得经理大发脾气,把乔妮好好教训了一顿。

一次中午吃饭的时候,乔妮发现在财务室里和一群女同事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只是隐约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等到她推门进去的时候,里面却马上鸦雀无声,而且同事们看她的眼神都很怪异。

渐渐地,同事们对乔妮的态度都冷淡了许多,不仅忙起来的时候没人肯帮她的忙,而且她总是最后一个拿到新楼盘的资料。更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客户要签约付款的时候,本来可以通融的财务人员也坚决不肯在午休的时候受理。

一天下班,乔妮和娜娜狭路相逢,娜娜直白地告诉她:“你还是早点走人吧!我们就是要让你在这里做不下去,谁让你那么大嘴巴来着。”乔妮听了,欲哭无泪,这才想起自己对别人说过和娜娜的一些风流韵事,没想到居然因此与她们俩结下了仇,要把自己排挤出公司。

第三,陷入门派之争容易遭排挤。门派之争是引发职场排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职场中,你是谁的人,也就决定了你的日子好不好过。

在会计教学领域非常有资历的学术权威夏容,带领麾下的一批年轻教师,从一所公立大学跳槽到新成立的某民办大学做会计系主任。一时间,会计系俨然成了夏容的“家天下”,他的权威没有敢质疑。但在系里时间最长、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主任老陶,却让夏容很不爽:虽然老陶工作勤恳,成绩可嘉,但是他言必及“校规”如何如何,并不肯顺从自己的意思搞改革创新,丝毫没有表现出对自己这位新领导俯首称臣的意思,看样子不但没打算加入自己的行列,也许还是学院院长安插的耳目呢!

于是,夏容铁了心要铲除异己。在他的授意之下,有的教师不服从老陶的安排,引起了课堂的混乱;也有的教师对老陶的决定提出异议,双方争执不下……再加上夏容多次对这种状况百出的教学情况进行严厉批评,老陶的日子别提有多难过,最后他只能惹不起躲得起,主动向学校申请换岗,去了其他系任职。

2.应对职场排挤的“三板斧”

如果你受到职场排挤,应该怎么办?是忍辱负重地苟且偷生,还是一走了之,远离是非之地?都不是,答案是:斗争。

第一,寻求靠山。在职场中,排挤你的人也许是领导,也许是有一定权势和资历的同事,这些人可不好对付。与其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与之硬拼,你还不如寻求一个强大的靠山,借助他的力量来挫败那些排挤你的人的阴谋。你并不一定非得与这个强大的靠山有什么特别深的交情,有时候只需要有一些勇气和果敢的行动就够了。

万娟是前任总经理的助理,自从改朝换代之后,就被新任总经理安置到了办公室主任的打杂位置上。周围的同事或许是因为往日的旧怨,又或许是眼红她目前办公室主任的位子,总是在有意无意中排挤她。

眼看自己在公司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连办公室主任恐怕也做不安宁了,万娟决定背水一战。她准备了一本详细的材料,直奔新任总经理的办公室,侃侃而谈,献计献策,并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公司发展竭尽全力的决心。

正在用人之际的新任总经理赫然发现,前任总经理竟然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即对她大加赞赏,不久就任命万娟为市场部经理。这样一来,先前排挤万娟的同事们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第二,避其锋芒。有时排挤你的人势头强劲,你就应该避其锋芒、以退为进,以免硬碰硬,造成更大的冲击和损失。

某集团公司销售部负责考核的副经理古城,最近被东北区销售总监李涛盯上了。凭着自己的区域占全国1/5的销售业绩,李涛不仅公然要求古城改革考核制度,把不利于自己手下业务员的考核条款全部删掉,而且要求增加对自己手下业务员有利的条款。被古城断然拒绝后,李涛就处处刁难,不配合考核工作,还向集团公司老总越级告御状,说古城刚愎自用,听不进一线销售人员的意见,甚至当面叫嚣,要让古城从销售部“滚出去”。

眼看着公事演变成**裸的职场排挤,而集团公司上层又碍于对方的业绩,态度暧昧,古城决定避其锋芒,以退为进。不过,他首先和集团公司上层谈好了条件:如果公司希望自己离岗来解决纷争,那么公司要负责把自己安置到更为稳定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并加薪,不然自己就把李涛要求更改考核制度的情况通报所有大区,相信是非自有公断。集团公司上层经过权衡,答应了古城的要求。于是,这一仗在古城看来,李涛赢了,而他也没输。

第三,以攻为守。与其被人排挤到绝境再背水一战,你还不如积极反击,以攻为守,掌握办公室密战的主动权。

某培训公司的金牌咨询师黄锦星,嗅到一丝被同事们联合排挤的危险味道后,马上决定主动进攻以化解职场危机。

第一步,兵行险招。他以“团队配合不好,导致工作不顺利”为理由,主动向老板提出了辞职请求。虽然老板受人挑拨,对黄锦星颇有些不满,但又舍不得这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下属,更舍不得他手上掌握的众多优质客户,所以他盛情挽留,并对其他同事严厉强调了“团队精神”。而在黄锦星的暗示之下,老板更授予他更大的权力,让黄锦星和排挤他的同事们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平级变成了事实上的上下级。

第二步,分化瓦解。黄锦星借口自己的客户做不过来,扔出一个抢手的客户,引起同事们之间的互相争抢,不仅成功地拆散了排挤他的“联盟”,还趁机收罗了两个同事为“自己人”。

经过兵行险招和分化瓦解这两个步骤,这一次的反排挤战,黄锦星自然是大获全胜。

3.斗争之外,还要学会适应职场环境

无论你是在职场中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初来乍到的新兵,在面对职场排挤的时候,都应该从自身找到问题的根源,不可以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只有那些主动地适应职场环境的人,才能在斗争激烈的办公室密战中生存下来。

第一,不要把个人好恶带进职场。作为一个人,你肯定有自己的好恶,但你要切记:切勿将个人的好恶带入职场。因为你的同事也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也许他们的穿着打扮或者言谈举止并不是你所喜欢的,甚至是为你所讨厌的,但对此你一定不要去妄加评论,更不能以此为标准来划分同类和异类。身为职场中人,你最好能包容同事的好恶。要是为此而惹恼同事,那你势必会树敌过多,在办公室里的处境也就大大不妙了。与此相反,你的包容则会换来他们对你的尊重和支持。

第二,不强硬,不软弱,努力自强,与人为善。不论你是经验多么丰富的职场老资格,还是刚刚踏进职场的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在办公室里一定不要态度过于强硬,作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虽然不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但你也不要懦弱到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而要掌握说“不”的艺术。只要你用对了“不”字,同事和领导就会觉得你是个有原则的人,反而会更加尊重你。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样打发自己的休息时间,那就在自己的工作上多花一些心思,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当你取得显著的进步时,相信周围的同事和领导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第三,忍耐是一种职场必备的美德。许多职场人士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事或者领导大动干戈,其实起因也就是忘记及时归还借用的资料,倒完水没有主动打水等等鸡毛蒜皮的事。这样的争吵只会让你的修养和形象一落千丈。在职场中,你一定要学会忍耐,因为你多给同事和领导一点宽容,同事和领导也会多给你一点宽容。

第四,与人为善是,不戳“痛处”。在办公室里,你一定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与同事和领导相处,千万不要戳到同事和领导的“痛处”,以免让自己在办公室里处于四面树敌的境地,引来职场排挤。试想,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怎么会受到同事和领导的排挤呢?上班时,你主动热情地向同事和领导问声好,下班后主动地约同事和领导聚餐、逛街,同事和领导身体不适的时候送上一杯热水……只要你肯用心去做,你一定会成为办公室里受人欢迎的“天使”,而不是职场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第五,与同事公平竞争,不搞阴谋诡计。对于领导而言,他们看中的是下属的才能与创意可以给单位带来的活力和效益,因此,他们用人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晋升和提薪的标准就是业绩。而同事也讨厌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玩弄阴谋诡计的人,他们更愿意与那些有才华而且志趣相投的同事相处。工作需要的是团队的配合,同事时常一起研讨,朝夕相处,通过加深彼此的了解,也有机会发展成为知心朋友。所以,你不要从一开始就抱着同事是“冤家”、“敌人”的成见,否则你不仅很难在职场中立足,而且很容易成为同事排挤的对象。与同事的共处原则应该是彼此尊重、相互配合,然后施展自己的才华,在透明、公平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第六,生活上互利互惠,情趣上相互沟通,经济上往来清楚。同事之间可以成为最好的生活伙伴,互相帮忙和照应也是情理之中的。比如你可以和某位同事一起租房子,拼车上下班,既方便也实惠。所以,当同事有意接纳你做他们的生活伙伴时,不妨痛快地予以接受,因为这不但在经济上彼此互惠互利,而且也为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现在的职场人士都非常懂得享受生活,他们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然后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舒适、更有乐趣。所以,在闲暇的时候,他们喜欢和同事一起外出,分享快乐的时光,蹦迪、泡吧、郊游、烧烤等等休闲方式,内容丰富多彩。所以,要想和同事更快地磨合,你不妨多找些爱好和乐趣彼此相近的同事,一起行动,共同娱乐。这不仅可以让你自己得到快乐和放松,释放内心的压力,更有助于培养和谐的同事关系,减少在职场上被同事排挤的概率。

如果你和自己的同事都有非常可观的收入,又都乐于享受生活,经常在一起聚会娱乐,那么经济上的往来就会比较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用aa制,大家公平负担。这样一来,大家心理上没有负担,在经济上也都能承受得起。

五、送礼潜规则:送的不是礼,是讲究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非常注重礼尚往来。“仁、仪、礼、智、信”,这其中的“礼”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至为深远,直到今天还倍受人们的推崇。因此,送礼也就成了中国人表达情意的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客观上讲,送礼受时间、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主观上讲,送礼因对象、目的而有所不同。

在办公室里,特别是身为晚辈,或者自己的资历尚且比较浅的人,有时能够得到领导或者前辈的悉心指导和教诲,送些礼品来表达一下自己真挚的感激之情,也是人之常情。有句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感谢一下也是理所应当的。除此之外,你与同事、领导之间也经常会有一些人情上的礼尚往来。可以说,送礼是办公室里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但是,送礼也是一门非常有学问的艺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在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等问题上,都很有讲究,所以,送礼也要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绝不能随心所欲地瞎送、胡送、滥送。

1.恪守职场送礼的规矩

第一,礼品要有一定的意义。礼品是一种交流个人情感的载体,任何礼品都表达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者为了表示酬谢,或者为了求人,或者为了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能与你的心意相符合,并使受礼者觉得你送的礼品意义非同寻常。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依据受礼者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因此,你在选择礼品时要综合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努力做到富有意义、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耐人回味、品质不凡却又不显山露水。

第二,礼品要有一定的品位。送礼讲究品位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你需要谨记的是“名贵”和“实用”这两个要点。但是,如果你送礼的预算比较有限的话,就不要贪图“名贵”与“实用”两者兼顾,而是要在“名贵”和“实用”中作出必要的取舍。

“名贵”就是坚持购买尽人皆知的名牌产品,而不要购买那些山寨版的假货。比如,你可以购买一瓶芝华士12年的威士忌,其实也只不过需要200多元而已,即使那些不喝酒的人也会感觉到它的品味和名贵;一瓶比利甜酒的价格也只不过100多元,无论是送给男士还是女士均显优,必定受到他们的欢迎。

“实用”就是根据受礼者的爱好、兴趣或者需求来决定送什么样的礼品。以务实的方法送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礼品,肯定会受到受礼者的欢迎。但是,你需要记住的是,既然选择了“实用性”,就无需贪图华丽的外在包装,最重要的就是让受礼者感到受益和实在。

品味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不想让受礼者质疑自己的品味,最好是避免选择那些涉及品味差异的礼品,比如时装、时尚潮流品等,这些礼品都有可能因为每个人对于不同品牌、不同款式和潮流的认知度的不同,而存在品味上的差异。

第三,礼品的轻重要得当。一般来讲,礼品太轻的话,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容易引起误会,让人误解为你瞧不起他,尤其是那些关系不算亲密的人,就更是如此。另外,如果礼品太轻,你想求别人办的事也很难办成。但是,如果礼品过于贵重,又会使受礼者有受贿的嫌疑。除了少数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受礼者之外,一般的受礼者很可能会婉言谢绝过于贵重的礼品,或者即使收下也会照价付钱,要不就是日后想方设法来还礼,这样你岂不是强迫受礼者花钱消费吗?而如果受礼者一旦拒收过于贵重的礼品,那么,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留着又没什么用,更会生出许多的烦恼,这又何苦呢?因此,你一定要以受礼者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为衡量尺度,选择一些轻重适当的礼品,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第四,送礼要了解风俗禁忌。因为不了解风俗禁忌而瞎送礼,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送礼前,你一定要了解清楚受礼者有什么特有的风俗禁忌,尤其是正式场合下的送礼更是如此。比如,在上海,职场人士去看望患病的同事的时候,就忌讳送苹果,因为上海话“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而如果你的某位同事信奉伊斯兰教,你绝对不能不能赠送带有猪形象的东西,等等。

赵刚是一位粗心大意的人。一年的国庆节期间,同一部门的一个同事要结婚,因为正好是猪年,为了祝福这对新人能尽快地添“猪丁”,所以他好心好意地跑遍了大半个城市,终于买到了一只一米高的镀金猪宝宝,“嘿哟嘿哟”地就扛到了婚礼现场。

当时,在宴会厅里有很多人都在向这对新人恭贺。赵刚刚亮出自以为非常富有创意的贺礼,新郎倌就脸色大变,身边站着的新郎父母也阴沉着脸。他当时非常纳闷,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后来,粗心大意的他才想起来这个新郎倌是一位回民,自己当时光顾着为自己的创意叫好,急着去实施,却把这个重要的细节给忽略了,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花钱买尴尬。

第五,送礼的时间间隔要适宜。送礼的时间间隔也非常有讲究,过于频繁或者时间间隔过长都不合适。比如,有时候,你可能手头比较宽裕,或者求人办事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上门送礼。你可能以为这样做显得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受礼者的好感,但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么高的频率去送礼,目的性显得太强。另外,礼尚往来,受礼者还必须还人情给你。一般来说,选择重要的节日、寿诞等时机送礼为宜。

2.给领导送礼的艺术

送礼的确是一门值得好好钻研的学问,能够顺顺当当地把礼品送出去,是你的本事;礼送出去后能圆圆满满地把事情办好,更是你的能耐。送礼如果不讲究合适的方式方法,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遭遇意料之外的难堪和尴尬,甚至于生出事端,给自己和受礼者都惹上麻烦。给领导送礼,更是如此,所以尤其要慎重从事。

段华是一家国有大公司的员工,他在这家国有大公司已经工作了3年。段华一向相信实干,以为靠本事吃饭,凭自己的业绩赢得领导的认可是最可靠的,但眼看着能力、水平一般的同事一个个地升职加薪,而自己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再加上他的老婆和儿子也为这个原因讽刺自己窝囊,心里也多少有些发慌。

这一年国庆节的时候,向来不屑讨好领导、走上层路线的段华好好反省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学学其他同事的做法,跟领导也套套近乎,送点小礼品。他鼓起勇气,给好几个领导逐个打电话,但领导就是领导,节日期间,电话很难打得通。好不容易才有一个领导接到了他的电话,是部门经理老张。段华知道老张最近搬进了新家,便在电话里说:“张经理,节日愉快,我想去看看您的新家。”但老张却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我马上就要出去旅游了,这今天都不在家。”弄得本来就很拘谨的段华非常沮丧,再也没有勇气给其他的领导打电话了。所以,整个国庆黄金周期间,段华和老婆精心准备好的几份礼品,一份都没能送出去。

老实的段华后来才明白,大过节的时候跑到领导家里去,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所以现在社会上都流行让邮局代送礼品,而不流行串门子,自己初次送礼失败,主要是因为选错了时间和方式。

与段华相比,他的同事邓岳为人处世就显得成熟多了,送礼的手法也非常老到。在这家国有大公司的这两年,头脑灵活的邓岳发展得不错,受领导关照颇多,一直想有所回报,就是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领导家里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看上去是一幅拓片,跟家里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邓岳的伯父是一位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手头还有伯父赠送给他的字画。于是,邓岳马上回家把伯父赠送给自己的字画拿来,主动放到了红木镜框里,领导不但没有表示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邓岳送礼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他还把礼送到了领导的心里去了。

给领导送礼,加强彼此的感情沟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人在职场,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还要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或者关系不和,而领导在工作中既是你的良师,也是你的“大树”,既然你已经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力争尽善尽美,你何不再利用适当的时机,向领导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锦上添花呢?

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给领导送礼不要太过贵重。另外,如果领导给你赠送了礼品,你的回礼也不必过于贵重,只要心意到了就可以了。比如,你可以送给领导几本畅销书、几盘音乐cd,或者是一份杂志的订阅单,几张电影院的门票等等。当然,这些礼品要对领导的口味。

王欣在一家外资企业中担任部门经理。她的外国老板为了感谢她努力工作,给她买了一条价值100美元的高档围巾。由于她和这位外国老板关系一直比较融洽,而且她知道这位外国老板非常喜欢烹饪,所以就买了一瓶价值15美元左右的橄榄油送给这位外国老板。

王欣认为,单从价格上讲,虽然自己的回礼不能与这位外国老板的礼品相比,但它是一种感激的表示。她说:“你不必苛求自己送的礼品一定要与领导的等价,表达一下礼尚往来的心意就足够了。”

3.给同事送礼的技巧

在工作中,你需要同事的合作和配合,需要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拉近和同事之间的距离,是一门大学问。而送礼品给自己的同事,就是一种建立感情、融洽关系、拉近距离的有效手段。

在单位里,如果你想与自己身边的同事快乐地相处,选择一些合适的礼品送给他们是必要的。一份价格不高的小礼品,如果送得恰如其分,也能让枯燥的办公室里充满脉脉温情。在他们生日、升迁、结婚,甚至一些重要的节日到来时,赠送一些有意义的礼品,是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好机会。

你与同事交往,固然贵在真诚,然而如果有一定的“俗物”作为铺垫,则恰似一种催化剂,会加速人际关系发展的进程。当然,这种“俗物”要选择得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而运用这种手段来密切人际关系时,则要做得光明磊落、目的纯洁,否则,礼多人不受,受之则良心不安了。

给同事送礼品,要讲究精致小巧。长期相处的同事都很熟悉、随意,如果你送太笨拙的东西,会显得太庄重、太夸张,不适合办公室这种场合。给同事送礼品,还要讲究实用。比如,办公用品、其他方便工作和生活的小物件、能给工作环境带来绿色和生机的小盆栽等等。

同事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以工作关系为基础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谊存乎于心,因此,送礼一定要送得特殊,送得与众不同,送得更有意义。让我们来看看,同事之间都适合赠送哪些礼品吧!

适合男同事之间的赠品:丝质领带、彩色的袜子、运动衫、男性香水、大套的洗浴用品套装等等。

适合女同事之间的赠品:相框、手套、皮包、睡衣、内衣、丝袜、香水、口红、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的驱虫花草袋或香袋、旅行时放内衣或丝袜的盒子等等。

不管同事的性别或婚姻状况如何,你都可以送的礼品:与对方工作或嗜好有关的书籍、车载用品或唱片、体育器材、可用于办公室或家中的花瓶、巧克力、葡萄酒或者对方喜欢的其他酒、水果或糕饼、万年历收音机或者小钥匙扣、最新款的太阳眼镜、吧台玻璃杯组、酒杯组、戏剧门票、芭蕾门票、音乐会门票、具用品等等。

适合送给负责信件收发和提供其他后勤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礼品:每个单位都存在着这样一类员工,他们的服务遍及单位的各个角落,连领导和高级主管都记得他们的长相,所以如果你能送给他们一些旧衣物、一大盒饼干、一大篮水果或者一盒盒分装好的肉干,他们一定会非常感动。这类员工包括停车场的员工、复印室的员工、警卫、清洁工等等。

六、酒桌潜规则:推杯换盏间自有乾坤

“酒桌上好办事”,中国人喜欢通过请客吃饭来交流感情,酒酣耳热之际,话自然就多了,称兄道弟拉关系,有些事就自然好说了。的确,酒桌上是可以显出一个人的真性情的,为人豪爽不豪爽,奸诈不奸诈,厚道不厚道,喝酒的时候就一目了然了。但是,酒桌之上,除了推杯换盏之外,还有你不可不知的一些乾坤和奥妙。

1.遵守酒桌上的规矩

第一,座次。总的来说,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如果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位置为主客,主客左右手两边的位置,则以跟主客的距离远近来看,越靠近主客的位置越尊,相同的距离则是左侧尊于右侧。如果是八仙桌,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是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的右席为首席。

如果是大宴,桌与桌之间的排列要以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为2、4、6席,右边依次为3、5、7席,并根据主客的身份、地位、亲疏等落座。

如果你是主人的话,则应该提前到达,并在靠门的地方等待,为来宾引导座位。

如果你是被邀请的客人,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的安排,依次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领导前来出席的话,你应该将领导引至主座,请同事当中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的位置。如果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则另当别论。

第二,点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应该等大多数同事都到齐之后,将菜单供他们传阅,并请他们点菜。当然,作为公务性质的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你要在饭前多做功课,选择档次合适的请客地点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从中同事们也能大致领会你的预算规模。

况且,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你来买单,同事们也不太好意思主动点菜,都会让你来做主。如果你的领导也在酒席上的话,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者认为他的应酬经验比较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点菜,除非是他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点菜时,你要注意以下事项:

看宴请的重要程度。如果是普通的商务宴请,一道菜的平均价格在20元到80元之间比较适当。如果宴请的对象是一位比较关键的人物,那么就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比如龙虾、鲥鱼,再上规格一点的话,比如鲍鱼、鱼翅等。

看人员的组成。一般来说,一人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聚餐,则可以适当加量。

看菜肴的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能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菜品全面丰富。如果桌上的男士比较多,可多点些荤菜;如果桌上的女士比较多,则可以多点几道清淡的菜。

还有一点需要加以注意的是,点菜时你千万不要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者与之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在同事、领导和客人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中餐点菜要注意“三优四忌”。在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中,通常是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最后是上果盘。在点菜时,你要照顾到各个环节的不同菜式,优先考虑以下菜肴:

具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特别重要。比如炸春卷、煮元宵、狮子头、宫爆鸡丁、饺子等等,虽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因为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宾的欢迎。

具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西安的羊肉泡馍、北京的涮羊肉等等,在当地宴请外地的同事和客人时,奉上这些本地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欢迎。

就餐餐馆的特色菜。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招牌菜,上一道就餐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你的细心和对被宴请者的尊重。

在点菜时,你还必须考虑客人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给予高度重视。这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3项:

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这一点你绝对不能疏忽大意。比如,穆斯林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不吃荤腥食品,它不仅包括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食牛肉,这一点在招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华侨时你尤其要注意。

健康方面的饮食禁忌。出于健康的原因,一些人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患有心脏病、动脉硬化、脑血管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患有胃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不适合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则要少喝鸡汤。

出于职业原因的饮食禁忌。有些职业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在饮食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例如,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允许吃请,在公务宴请时也不准大吃大喝,不允许超过国家规定的用餐标准,更不准喝烈性酒;驾驶员工作期间不能喝酒。你要是忽略了这一点,既会让对方感到尴尬,还有可能导致对方犯错误。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往往有不同的饮食偏好。对于这一点,在点菜时,你要注意兼顾。比如西方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等;四川人普遍喜欢吃麻辣的食物,很少吃甜食。另外,宴请外宾时,你要尽量少点生硬、需要啃食的菜肴,因为外宾在用餐过程中,不太习惯将吃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

如果你是赴宴的人,你也应该知道,自己在点菜时不要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负责点菜。如果主人盛情邀请的话,你可以点一个价格不太贵又不忌口的菜。你要记得征询一下桌上其他人的意见,问问他们“有没有忌口”或者“比较喜欢吃什么”,让他们感觉自己被照顾到了。

第三,吃菜。中国人不仅非常讲究吃,同时也非常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商务餐桌上的吃和吃相也就更加讲究了。下面我们以中餐为例,介绍吃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进餐伊始的时候,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用来擦手的,你可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服务员通常会送上一只只小小的水盅,上面飘着柠檬片或者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用来洗手的。洗手时,你应该两手轮流沾湿手指头,轻轻地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入席后,你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等领导举杯示意后,才能开始用餐。夹菜时,你一定要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己的面前时再动筷子,而不要抢在邻座的前面。吃菜时,你一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你绝对不能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塞,作狼吞虎咽状,这样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贪吃的不良印象。同时,你也不要挑食,不要只盯着自己喜欢的菜吃,或者抢先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时,你的举止动作一定要,不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的人,不要把盘子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出来,而且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别人聊天。另外,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也不要吐在桌子上面,你可以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你也不要再捡起来吃。还有,进餐的过程中,你也不要玩弄碗筷,或者用筷子指向别人。用牙签剔牙的时候,你应该用手或餐巾把嘴掩住。

用餐结束后,你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者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在领导还没有示意结束的时候,你也不能先离席。

第四,喝酒。在喝酒时,你必须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细节一:领导之间相互喝完,才轮到你敬酒。敬酒时,你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你应该多给领导或者同事添酒,而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酒,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酒的情况下,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另外,在领导不胜酒力的时候,你还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把准备向领导敬酒的同事给拦下来。

细节三:你敬别人,如果碰杯的话,就一句话,“我喝完,你随意”,方显你的大度;如果不碰杯的话,你喝多少可视对方的酒量、喝酒的态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你是在敬别人。

细节四: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的话,碰酒最好按照顺时针方向,不要显得厚此薄彼。

细节五,敬酒、碰杯的时候,你要准备几句说词。

细节六:如果遇到酒不够的情况,你可以把酒瓶放在桌子的中间,让同事自己去添。

细节七:桌面上不要谈公事,因为喝好了,公事也就办得差不多了。

第五,倒茶。酒足饭饱之后,就到了喝茶的时间,倒茶也有不小的学问在里面。

首先,茶具要保持清洁。冲茶之前,你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尤其是那些久置不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你最好用开水把茶壶、茶杯烫一下。如果不管茶具是否干净,你拿起来就给同事和领导倒茶,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同事和领导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会觉得反胃,怎么还会愿意喝你沏的茶呢?

其次,茶叶茶水要适量。先说放茶叶的问题,茶叶不宜放得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的话,茶味过浓,喝起来苦涩;茶叶太少,则冲出来的茶水没有味道。假如同事和领导主动介绍了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你就按照他们的习惯放茶叶。再说茶水的问题,无论是大杯小杯,你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就容易溢出,不仅给喝茶的同事和领导带来不便,而且容易把衣服、桌子、地板弄湿。一不小心,还有可能烫伤同事和领导。当然,茶水也不宜倒得太少。如果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同事和领导的话,会让他们觉得你是在装模作样,缺乏热情和诚意。

再次,端茶要注意礼貌。你通常应该用一只手握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同事和领导。

最后,别忘了添茶。如果同事和领导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积极行动。你可以示意服务员过来添茶,也可以让服务员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添茶。

第六,离席。一般情况下,吃饭持续的时间大约都在两个小时左右。在这个时间段中,你不能贸然地离席。如果你因为某种特殊原因,一定要在中途离席,就要注意技巧。首先,你一定要领导和同事说明原因并致歉;第二,和领导和同事打过招呼后,你应该马上离开,而不要问同事有没有要一起走的,因为你这样做的话,有可能把本来还热热闹闹的场面搅黄了,如果有几个同事也提前退场与你一起离开,这岂不是在拆领导的台吗?所以,你可千万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2.不要触犯酒桌上的禁忌

第一,没大没小。酒桌是办公室密战的另一个舞台,酒桌之上也要讲究规矩。有些规矩是硬指标,有些规矩则约定俗成,而有些规矩则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凡此种种,正所谓“无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从反面讲,酒桌上发生的冲突与意外,多数是因为有人不按规矩行事造成的。酒桌上的第一个规矩就是要有大有小,也就是说,你既要知道别人的轻重,也要明白自己的分量,千万不能找不准自己在酒桌上的位置,该敬酒的时候不敬酒,该让酒的时候不让酒,好像自己成了酒桌上的中心,一切都围着自己转,迷失自我后没大没小。

第二,没前没后。酒桌是职场的一个小缩影,你一定要讲究规矩,遵守一定的先后秩序,头脑中要有谁先谁后的意识。敬酒应该说是酒桌上的第一要务,先敬谁、后敬谁与谁先敬、谁后敬都同样重要。你千万别坐到酒桌上后就找不着北,本来轮不到你敬酒,应该再坚持等待一会儿,可你偏偏耐不住性子,分不出酒桌上的主次,甚至抢到主陪、副陪与主客前面敬酒,还发言总结概括。另外,在其他同事正在敬酒的时候,你也不能目中无人地插队进去敬酒,这样不仅会破坏他们的敬酒程序,而且会把他们弄得很尴尬。如果你在酒桌上有这两种表现,不仅不会受到欢迎,而且很容易得罪人。

第三,没男没女。在酒桌上,男女交往也比平时相对要随便些,尤其是几杯酒下肚之后,在酒精的刺激下,有时候男士们就不太注重细节了,表现得有些行为粗鲁和态度暧昧,喜欢开些低俗的玩笑,但只要不伤大,只要女士们没有直接表示抗议和斥责,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语言出轨。但是,如果女士们沉闷不语或者转移视听,男士们就不能再百无禁忌地胡说八道了。

第四,没多没少。多与少是指喝酒的量,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一个人喝酒能喝多少,二是与人喝酒一次喝多少。俗话说:“君子喝酒,要喝而有度。”这句话从理论上成立,但真正到了酒桌上就很难做到,因为毕竟酒是一种充满变数的东西,能决定喝酒多少的是人又不是人。从上面两个层面的意思加以引申,有的职场人士没有所谓“酒量”的概念,胆量大于酒量,他们坐到酒桌上不用别人劝酒就自动喝,直到喝多喝醉为止,然后就接着找茬闹事,将酒桌搅得乱七八糟的;还有一种职场人士,只要坐到酒桌上,就专门找软柿子捏,明知人家喝不了或者喝不多,却千方百计地挖空心思劝酒,甚至人家已经告饶,并且表现出了醉酒的特征,他们仍然不依不饶,非要让人家出丑不可,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你千万不能做以上两种职场人士,否则就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不良的印象。

第五,没完没了。有的职场人士一到酒桌上,就好像几辈子没有喝过酒一样,见了酒比见了老婆和儿子还要亲,敬起酒来就缠住人不放,而且死乞白赖地阻挠酒席散场,谁说散场就和谁没完,非得喝多喝醉不可,最后不是被别人硬性地劝走,就是别人不悦后甩袖而去。多数情况下,这种职场人士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之所以没完没了地闹酒主观上也是为了大家尽兴,甚至还有为东道主捧场的良好初衷。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这么做,酒桌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就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虽然他们的本意是无可厚非的,但实际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如果是几个特别要好的同事聚在一起喝闲酒,大家出于彼此的情谊可以忍受,但是一旦到正式或者比较正式的场合,这种没完没了地闹酒的职场人士,确实令人心生厌恶。你千万不能做这种人。

第六,多嘴多舌。如果你不会喝酒或者身体不适不能喝酒,最好是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管住自己的嘴巴,可千万不要多嘴多舌。否则,只会自讨苦吃,被人灌得找不到北。

有一位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听完汇报、看罢现场、照例发表了重要讲话之后,大家就坐到了酒桌上。喝到酣畅处,有几个年轻干部端着杯子来给领导敬酒。他们本来的想法是,反正在场的人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场面也比较混乱,所以想趁机混水摸鱼,大家一起举杯,稍微表示一下,也就能蒙混过关了。

不料,领导的酒量远非他们所想象的,喝了将近一斤白酒之后,他的头脑还非常清醒。看到几个下属的酒杯里只是浅浅的一点,于是他很不满意地说:“年轻干部就这个水平?不行!倒满。”说着,他亲自从服务员手中接过了酒瓶子,将几人端着的四两杯全部斟满,自己则随手端起一小杯白酒,和大家碰了一下杯,说了一声“干”。

前去敬酒的几个年轻干部这下子可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领导当然不会放水,反而颐指气使,声音提高八度,再次“命令”道:“干了!怎么,没有执行力?”大有一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气势。几个人被逼得没有了退路,也就不再找借口,都比较自觉地杯底朝天,把**辣的白酒一股脑儿地咽了下去。

本来,这个游戏可以在领导充满成就感的笑脸中宣布结束了。领导毕竟是领导,临时起兴,和下属玩一把而已,和这些跟自己隔着好几层的“小不点”,也不想过于较真。正当几人点头哈腰,被灌了酒还满嘴说着“谢谢,谢谢”准备撤离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人似乎很不甘心,又多嘴拍了一句“马屁”:“领导,我昨天刚刚上任,就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宴会,实在是太荣幸了。”或许,他的本意是想在领导心目时留下点印象,以后也好得到提拔。

不过,他这句讨好的话说得水平很一般,甚至是比较俗气,实在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却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话刚落地,领导本来已经扭过去一半的身子又转了回来,眼里还迸射出一束兴奋的光芒,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人,语气非常友善地说:“噢!刚上任的?年轻干部更需要加倍历练,来,你再补上一杯。”说完,他一边拿起酒瓶把这个人手中的杯子添满,一边盯着他说:“喝吧!干部不历练不成才啊!”此时,这个人懊悔不已,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几个大嘴巴。但事已至此,又不敢驳了领导的面子,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灌了。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还有一次,在酒宴上,一位领导破天荒地离开自己的座位,端了一盅酒去敬一位普通员工。这位普通员工当然是受宠若惊了,赶紧端起了酒杯,放得低低的,连声说着诸如“荣幸之至”之类的话。在这种场面下,如果这位普通员工干脆地一抬手,一仰脖,把杯中酒喝了,这段小节目也就很快成为大家的记忆了。但他多说了一句不合领导胃口的话,当场得到了特殊的“照顾”。

这位普通员工在端起酒杯正准备喝的时候,很激动地说:“您这么大的领导敬我酒,我怎么好意思喝呢?”领导闻听,呵呵一笑,补充了一句:“不好意思喝,是吗?那你就换大杯。”于是,领导招手叫来一名服务员,让服务员拿来一个大杯子,并满满地倒了一杯酒,递到这位不识趣的普通员工手中,说道:“这回好意思喝了吧!”这位普通员工多了一句嘴,没想到却多出一大杯酒来。

由此可见,在酒桌上,人微言轻的你是不能随便乱说话的。万一你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来,换来的可能不仅是一杯杯要灌进肚子里的酒,你还有可能被别人当成消遣的工具。所以,如果你不胜酒力或者身体不适不能喝酒,就只能用缄默来躲酒了。当然,躲也得讲求一定的技巧。如果你干巴巴地坐在那里,有时也是躲不过去的,因为那些有灌酒嗜好的人,当然不会放过在场的你。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他人都起身去敬酒的时候,你也不要在那里干坐着,你可以同样端起杯,跟着人流到处乱转悠。不同的是,别人是边转悠边忙乎着敬酒,而你只是转悠着装做去敬酒。如果实在转悠累了,你可以硬拽住一个身份比较相近的人,作出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东拉西扯地聊天。这样的场合,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只要你自己不主动跳出来“勾引”别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