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想,假如给自己一个好的或者说更好的机会,自己一定能做出超人的成绩。可是如何才能称之为好机会?是因为别人说好,还是你自己确定真的好?究竟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你不是比尔盖茨,成不了世界首富,但是你也可以做一个优秀的电脑工程师;你不是政坛叱咤风云的名人,但你至少可以是一个群众敬仰的人民公仆;就算做不了名垂千古的科学家,你还能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工作不分贵贱,适合自己的就最好。

金钱、地位、荣誉并不能衡量一切,特别是工作。有志向是好的,过高就不切实际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大富大贵,名留青史才算是成功,绝大多数只能使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把那些不普通的志向强加给自己,不但平白增添个人的烦恼,还会严重打击自信心,降低个人的工作能力。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定要符合个人的实际,切忌爱面子而盲目攀比。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想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那些众人羡慕的东西做噱头,而是要学会勇敢面对生活,无论逆境、困苦。你的目标可以比别人大、比别人远,但首先你要确保自己有比别人强的能力和勇气。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无论多远多难,你都有勇气保持这个坚定的信念一直努力下去,我想目标离你只会越来越近。

悲观者虽生犹死

有人说,乐观者天天都看到希望,悲观者永远都在失望。

有这样一个笑话:心理学教授问他的学生:“你能说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吗?”

学生:“能,先生。二人共饮一瓶酒,喝到一半时,乐观主义者说‘还有半瓶酒’,悲观主义者说‘喝完半瓶酒了’,对吗?”

对于同样一件事,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希望,而悲观的人永远只有失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往往也能让两种人做出不同的成绩。乐观的人因为有希望,总能有好心情,也就有动力去做每一件事;悲观的人因为总觉得失望,丧失了信心,也降低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人人都说:现代人在物质上是富足的,在精神上是空虚的。这种空虚带给我们的最终就是寂寞和孤独感,而孤独又是最容易导致“悲观情绪”产生的病原体。孤独会让一个人觉得无所依靠,个人承受的压力过大,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找不到人倾诉或分担,就会变得情绪低落,不自觉地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又到了新年度分配任务的时候,威尔感到内心憋闷。基本上各区域每年的任务都在成比增长,这对他来说极为不公平。他的市场是老市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没有太多新的增长点;其次人员也都是老员工,公司那些有干劲的年轻新秀从来都分不到半个给他;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长,年年都给这些客户做,人家哪有这么多闲钱年年来换这些高档货。

可是公司下达任务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至少没有慎重考虑过,这让他感到很不公平。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摊上了一个和事老做顶头上司,对于公司下达的要求和任务从不说半个“不”字,一点也不为他们这些下属考虑,争取点好处。

威尔实在是忍不住,找到这笑面上司去理论,谁知道几句话就给堵了回来:“市场再大也有饱和的时候,成熟市场有成熟市场的优势,比如品牌效应好,客户忠诚度高。老员工虽然不如新人有冲劲,但有丰富的经验,对公司熟悉,对客户也熟悉,处理问题更得心应手。客户需求是靠我们自己去发掘的,客户不需要更换新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配套的服务,兜售一些相关的辅助产品嘛……”

什么狗屁理论?这不明摆着就是打官腔,说的全是废话吗?威尔想这个家伙纯粹就是想在老板面前讨好卖乖,不管我们流血流泪,简直就是只笑面虎。既然如此,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能做多少算多少了。

事实却是,在这位“笑面虎”理论指导之下,连续两年,全区的任务都完成了,“笑面虎”荣升了大区。但是威尔因为工作态度消极,影响到团队士气低下,业绩一直不上,他被降职半级。

员工的情绪反映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又影响工作效率,悲观的员工惶惶不可终日,哪还有解决问题的能量?威尔事事只懂得抱怨,看那些不利的因素,而完全不知道主动发掘有价值的优势,自己捆绑了自己,阻碍了事业的发展。

都说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在乐观者看来,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特定的,只要自己积极思考,方法永远都会比问题多;而悲观者认为现实的问题就是永久的,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他们会寻找诸多无法解决的借口。

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面,可惜人都有畏难的情绪,而在多数人的意识里,畏难产生的悲观占据了主体。一旦被悲观情绪主导,人很容易就开始产生抱怨、愤怒、泄气的行为,失去正常的理智,盲目冲昏了头脑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情绪本就如一种带菌体,失去了控制就失去了免疫力。人如果被情绪操控,很容易就会传染上情绪疾病。紧张的气氛时刻充斥着职场的每个角落,悲观的情绪游离在空气之中,学不会控制就势必会被传染。

为了生存,职场人总是喜欢苛求自己的工作,事事追求完美。很多人有学识有能力有经验,却总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担心落后于他人,盲目地否定自己,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压力。也有人固执己见,坚守自己所谓的原则,什么都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去寻找标准答案,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无法融入团队而被众人孤立。形形色色的原因让不少人被悲观所困惑。

在工作中,很多人并不缺少知识,更不缺少机会,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不会想办法寻找突破口,而是听之任之,放纵自己的消沉,将机会拱手相让于他人。没有冷静理性的头脑,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影响决策。

各种情绪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控制情绪也是个人情商的一部分。控制情绪不代表要打消七情六欲做圣人,更不意味着让我们完全失去负面的情绪。在我们无法控制外界客观事物发展的同时,我们唯有改变自己,控制情绪,这种能力可以影响一件事情最终的发展方向,对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情绪悲观消极的时候,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不妨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找到冷静头脑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通过哭泣、倾诉等方法来发泄也可以缓解情绪。在陷入悲观消极时,应当有意识地用理智控制这种负面情绪的蔓延。

要知道悲观并不能改变现实,成熟的人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失落的时候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为自己打气,多看看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你会发现更多的玄机。只有改变自己,打消悲观,我们才能看到希望,找到成功。

坚定一个信念不放

一个人一生之中或许有过数个理想,小的时候在父母的鼓励之下想当科学家,长大一点看见气势磅礴的军队想做军人,工作后,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激发自己欲成为不再为钱发愁的富商……然而面对如此多的理想和愿望,却极少能被人强化到一个信念,坚持下去。

信念是理想的强化,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人生不能没有理想,成功更缺不了坚定的信念。理想会随着岁月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甚至成为曾经的梦想,但信念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一个人有没有信念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念的人,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一个有信念的人,会为自己的信念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