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就像一个万花筒,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精彩缤纷的生活。对于广附而言,媒体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比如校内媒体主要有校园网、微信平台、校报等;外媒则主要是各大电视台和各大报纸。
一、爱心行动流芳诸媒体 对口帮扶遍及省内外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不会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们。当你温暖了他人时,收获的不仅是一声真诚的感谢,同样收获了自己精神生活的富足。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广附一直以来都在坚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一份份温暖。
2007年1月9日,《南方都市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广附教师和高二年级学生代表到广州市孤儿院探访,他们用在校内募捐的1万多元款项为孤儿院买了新书和物品,让孤儿院的寒冬不再那么冷。
这一年广附的爱心脚步才刚刚开始。2007年2月11日,在邓云洲校长的带领下,广附一行来到粤北清新县,为飞来峡二中、白湾中学、珠坑中学捐赠价值30多万元的教学物资。不仅如此,邓校长还表示,学校将会进一步关注和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从2007年9月开始,高中部将特设40个优惠指标,面向全省招收贫困优秀学生。清新县的领导十分重视该项活动,亲自对广附师生表示了感谢。媒体各界也对广附的这项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比如,广东卫视和广州电视台对捐赠仪式进行了报道,而《南方都市报》更是赞誉广附“扶贫而不居高临下”。
2008年5月12日,神州大地被一件事心心相连,这就是汶川地震。这个时候广附自然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秉承一贯的行善为爱的行为。广附为那些因地震而不能学习的灾区学子准备了最好的班级,供他们免费借读,让灾区的学生感受到了广附的温暖以及大难下的大爱。广东卫视、《新快报》等多家媒体特地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除此之外,学校每年都举办“爱心嘉年华”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中,学会感恩、分享,学会互相帮助,奉献自己的爱心。
广附一直坚持的温暖行动还有对薄弱学校的帮扶。2014年5月,根据《广清教育对口帮扶2014年度工作计划》,广附与清远市第一中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邓校长向清远一中全面介绍了广附近年的教学教改特色,期望两校本着优势互补、实事求是、行必有效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对接模式,并将帮扶工作细化。根据“一中所需,广附所能”的主题,立足以学校特色教学、优势学科为引领,全面辐射,从学校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教研、德育实效等多方面实现对**流与帮扶。
2014年10月28日,我校与韶关市始兴县教育局在大学城校区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始兴县副县长刘胜春介绍了始兴县的教育改革情况,高度评价了广附十年来的办学成就,并希望在怎样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基础教育的出口怎样找到突破口两个方面,得到广附的帮助,帮助全县破解教育瓶颈、走出困境。邓校长在会上表示,应该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关注山区教育的发展,并对帮扶合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
2015年3月27日,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第二周期帮扶计划,进一步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广附向韶关浈江中学捐赠了码洋59000元的图书共1234册。校党委原书记朱东平同志带领我校初三年级中考会考科目骨干教师,到浈江中学进行交流活动,骨干教师们就学校、年级的德育特色和管理方法,以及面上总体备考计划做了精彩汇报,并结合广附特点,分别对数学和英语学科的中考备考计划、策略与实施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浈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沿生对广附的帮扶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广附给浈江地区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做出引领和指导。 此次活动,达到了相互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韶关日报》《广州日报》,以及韶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帮扶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6年7月21日,在欧卫国书记等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第四届全体国防班学生200余人前往贵州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在为期8天的活动中,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社、新浪广东三家媒体全程参与,学校官方微信同步推出“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校领导和国防班老师们带领国防班学生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王若飞故居等地,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并在娄山关进行了10千米拉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长征路,重忆长征史,是我们国防班学子送给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的献礼。水流千里终归海,山川在见证;长征精神要薪火相传,我们不会忘记。为了深刻地体悟长征精神,国防班还走进了土城镇乡村小学少年宫,开展两校手拉手帮扶活动,并向土城小学捐赠1000册图书,同时, 还正式确定了手拉手帮扶关系。
2014年5月,广附与清远一中签约对口帮扶
2014年10月,广附与始兴县教育局在广附大学城校区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2015年3月,广附向浈江中学捐赠图书1234册
广附及广大附小与土城镇小学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
李卫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土城镇小学捐赠图书
国防班学生接受广州电视台记者采访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广附英才培养计划
广附在素质教育方面独树一帜,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广附尊重每一位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所长,锻炼其所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近年来,广附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现在成了社会各界的人才、精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这不,2015年4月5日,中国教育电视台《请教请教》栏目以《天才培养计划》为主题,以广附九年级15班杨承熹同学的学习成长经历为切入点,邀请杨承熹同学的竞赛辅导老师王晓鹏老师、杨妈妈詹广平女士做客节目,制作了45分钟的专题节目,介绍和分析了杨承熹同学在广附的成长轨迹。
《请教请教》栏目常以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为切入点,立足教育,服务教育,用优秀的教育理念提请全社会注重教育,节目每期都精心选择若干教育界人士与心理学家组成专业团队,把专业的教育理论化为对实际问题的指导,帮助更多人了解受教育者的特性,了解教育的规律。
本期节目高度评价了广附的教育模式,对广附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节目中多次强调广附“注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培养教育模式,值得借鉴”。
三、《学校品牌》杂志对广附的专题报道
一所名校,不仅要围绕着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也要注重学校的品牌建设。2008年10月,《学校品牌》杂志的“名校解读”栏目对广附进行了专访报道。报道中以“以一个实干家的眼光求索治校之道”为题,对邓云洲校长进行了专访,并且报道里还重点介绍了广附的特色活动:语言文化节、DJ大赛、爱心嘉年华、毕业典礼等。这次宣传报道全面介绍了广附的办学情况,重点介绍了广附的办学亮点,进一步提升了广附在社会上的美誉度。
《学校品牌》杂志如是报道:“广附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有一套严谨的制度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实行三级教师培养制度,较好解决了老、中、青教师的衔接,另外学校还通过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评估、教师师德与态度等方面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师的阶梯式发展……通过一个个社团建设,广附解决了学生自身的爱好问题,实践证明广附是成功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成绩是显著的……博士论坛、毕业典礼、爱心嘉年华、数学文化节、语言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为师生营造了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切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媒体对广附国防班的连续报道
在高中办国防班,广附的这一创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2012年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落成广附
自2011年9月始,在广州军区选培办的大力支持下,广附的国防课程和高中“国防班”开始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2012年,对于广附而言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同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军区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确定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为广州军区国防生源基地的通知》(政选〔2012〕6号),并在黄华路校区举行了广州军区国防生源基地揭牌仪式。2012年10月11日下午,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开班仪式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军地双方正式签订了共同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协议。
广附这一开创性的特色班级,一时间成了媒体各界关注的焦点:10月12日,中央一台《新闻联播》、中央十三台《新联直播间》、中央七台《军事报道》等栏目报道了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开班仪式。《战士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新浪、凤凰、搜狐、腾讯等各大报纸和网络媒体也进行转载。11月6日,《解放军报》(内参增刊)刊登了反映广东省军区在广附开办国防班经验做法的文章。
经过2012年国防班的“试水”成功,自此,广附每年招收国防班,且年年创佳绩。媒体称广附的创新办学很“牛”,称国防班的学生是“文武双全”;媒体还评价这些“军味十足”的广附国防班的学生们有了一个“磨砺顽强作风,培养优良品格”的机会;甚至2013年、2014年广附招生率得到明显提升之后,媒体分析,这充分体现了国防班的优良带动作用。总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广附让我们涨姿势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媒体视角下广附国防班学子的飒爽军姿吧。
下面这幅图是2012年8月27日,《羊城晚报》一幅名为“广大附中首年招收的国防生,英姿飒爽”图片。一个个中学生穿上军服之后,阳刚之气势不可当。
广附国防班学生进行军事操练
接着一幅图,是2014年8月19日《羊城晚报》一幅名为“广附国防班,首次集体亮相”的报道中所附的照片,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和力量!
国防班新生军训
2.首届“国防班”迎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
2015年,广附“国防班”迎来了它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三年前,这些学子百里挑一,被选入国内首个高中国防班。如今,经过磨炼,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各方面都得到成长,顺利毕业。
2015年5月17日,省招生办会同省军区招生办在广附大学城礼堂召开广东省2015年军校和国防生招生信息发布会暨广附国防班报考专场咨询会。省军区政治部和招生办、省招生办领导,驻广东签约高校军选办负责人,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军校招生办代表,广东省内媒体,广州市部分高三年级考生和家长约8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结束后,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凤凰网、新浪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全方位立体报道了此项活动。
《南方日报》在2015年6月12日报道了身穿军装参加毕业典礼的广附首批国防班的毕业生们:“他们以一致的步调、标准的军姿,展现出国防后备人才的飒爽英姿……与普通班相比,国防班每个星期会多一个单元的军事训练,增设军政理论、国防科技等与军事相关的课程,并且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由于学生以学业为主,准军事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严格的制度加上柔性的关怀对学生加以管理。”《信息时报》也在6月12日报道“叠豆腐被、打军体拳、听国防讲座……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的70多名学生三年‘军味十足’的高中生活……首届进入广大附中国防班的学生,都是当年中考十里挑一的苗子,学校举全校之力抓国防班,减免他们高中三年学费、择校费共500万元。到今年毕业时,共有70多名学生从国防班毕业,即将入读心目中的军属院校。”
《解放军报》在2015年11月用大篇幅对广附国防班进行了详细报道,现引原文如下。
广东省军地开办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首届毕业的 “国防班”不同凡响: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志愿报考军校或国防生,其中被录取的21人平均分超过重点本科录取线41分。如今,这个班已成为广州高中特色课程班的亮丽品牌,备受军地各界关注。
开办“国防班”的初衷,还得从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说起——广东省作为高考生源大省,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人数却一度在全国排名靠后,计划和录取比例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以2012年为例:广东省高考650分以上的有1880人,但报考军校或国防生的才11人,仅占总数的0.59%。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国热”。就拿广州市来说,大部分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学都开设了“国际班”,不少学生高中一毕业就选择出国留学。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也纷纷通过建立生源基地、自主招生、设立高额奖学金等措施吸引优质生源。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广东军地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因循守旧被动等待,军校和国防生的生源就会受到影响,必须在开拓创新中突出重围。
突围,路在何方?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东省军区在总部支持下大胆创新,尝试依托办学水平高、校风学风优良的重点中学开办“国防班”,把国防人才的关口前置到高中阶段。
经过实地考察,具有60多年光荣历史、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最终被确定为开办“国防班”的试点学校。
2012年9月,经过政治审查、文化考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首届100名学生从13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
“突出部队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是‘国防班’教育管理的最大特点。”广州军区“国防之星”——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邓云洲介绍,他们本着注重文化学习、军政培养适度的原则,按照以学校为主、军队全程嵌入、军地联合培养的思路,推动部队传统融入办学理念、军营特色融入管理模式、军政理论融入课程体系。
采访期间,适逢“国防班”学生赴海军陆战学院进行军政集训。记者翻阅集训课表看到,他们集中开展了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4方面课程,重点学习条令条例、军兵种知识等军政理论,以及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轻武器射击等基本技能。
据介绍,“国防班”参照军队院校学员队管理模式,每周组织一次早操、一次军事体育锻炼,每学期举办一次国防知识讲座,节假日组织开展军事实践、参观见学、军事训练等活动,在点滴之中融入军味兵味,增强青年学生对国防和军队的认同感。
“孩子到军校报到,队干部见面就说他特有军人气质!”已考入军事经济学院的“国防班”学生周加镕的父亲对记者说。
与周加镕一样,在长期的磨炼养成中,这个班的每名学生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国防烙印”:所有学生都能按照军队条令条例要求规范内务、作息操课、集合点名;95%以上掌握了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军事技能,会唱革命歌曲、讲传统故事;90%以上毕业时达到新兵入伍体能达标标准。
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国防班”以鲜明的军事特色广受赞誉。在广州市各类高中特色课程班评选中,“国防班”综合排名第一,被作为全市27个高中特色课程班重点立项。同时,该班《国防教育课程》入选普通高中重点特色课程。该班所在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军校基地”。 “国防班”展现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岭南大地掀起一股携笔从戎的热潮。据统计,今年广东省军校和国防生报考人数较去年增加28%,招生计划增加30%。广州市初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班持续火爆,3年间录取分数线共提高了34分。
广东省军区政治部选培办主任张迪良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推广“国防班”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开,带动更多中学参与其中,从源头上提高国防后备人才选拔质量。
国防班学生进行10千米拉练
3.国防班学子重走长征路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作为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广附,在暑期组织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以“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活动。该活动由学校党政一把手带队,广州市教育局指导支持,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社、新浪广东三家媒体全程跟进直播,第四届国防班全体师生200余人全员参与。
下面,我们转引《羊城晚报》2016年7月28日的专题报道,来感受中国首次中学生重走长征路的全过程。
好酷!广大附中国防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长征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作为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广大附中,今年暑假组织国防班约200人的队伍浩浩****往贵州进发,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活动。羊城晚报记者应邀随团一同前往。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占娄山关……广大附中国防班的学生追随着革命先烈的脚步,在徒步拉练中重温长征史,追寻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
重走“四渡赤水”,缅怀革命先烈
21日,广大附中即将升上高二的约150名国防班学生,分成4个营共15个连队,穿上整齐的军装,登上从广州开往贵阳的高铁。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不同于普通的学生游学团,国防生的出行纪律性非常强,集合动作迅速,无人喧哗,几分钟内就可以全部归位。列车上,国防生们并没有成为玩手机的“低头族”,而是由教官组织开展了一场朗诵革命诗词的活动,一阵阵嘹亮的军歌,一首首动情的革命诗词,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红军长征那**澎湃的革命岁月。
五个半小时的高铁将国防生带到了贵阳。第二天一早,队伍赶往80年前红军长征的重要地方——赤水,那里曾发生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战役。
汽车穿过崇山峻岭才来到赤水的丙安古镇。脚下湍急的赤水河,涌动着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小旋涡,远处斜阳下单薄的铁索桥的残影,将国防生们带进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那些日子。虽然脚下的路已不像以前那般崎岖不平,但狭窄的山道还是颇为惊险,穿过弯弯曲曲的山道,爬上一段近90度的布满青苔的陡峭斜坡,才走进当年红军驻地的丙安古镇。这一路,对多数平时接受过训练的国防生来说并不算太难走,但也有些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过,他们仍然保持整齐的队伍,举着队旗,阔步向前。
国防生登上丙安古镇,当年红一军团在此会师
在丙安古镇,国防生参观了红一军团陈列馆,馆内展出了当年红军一渡赤水的作战线路、用品等,有学生停下来仔细研究作战线路,看到当年红军高超的战略战术,穿插迂回,不禁拍手称绝。“感觉比在书本上看到的更深刻、更震撼。可以想象到当年红军有多艰苦。”
告别丙安古镇,队伍直奔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在丰碑下深切地缅怀先烈。“这只是四渡赤水牺牲的烈士,古今以来还有更多的战争,更多献身的战士们,我们怎么能忘怀?”国防班1营的刘兆淼说。
牵手土城小学,烈日下展军人风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3日,广大附中国防生重走长征路继续启程,这一站抵达的是千年古镇——土城,这里也是一块红色圣地。当年土城(青杠坡)战斗就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
除了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深度了解毛泽东自称“最得意之笔”的这一战役,国防生还来到了土城中心小学,与该校开展结成手拉手学校活动,向他们捐赠1000册图书。同时,土城中心小学与广大附小结成对子学校。
现场,炎炎烈日下,踩着滚烫的土地,国防生为土城中心小学的小朋友展示了站军姿、队列和军体拳表演,他们威武帅气的表演,让现场的小朋友很是崇拜。
国防班2营的女生丁欣然,担任重走长征路全程的旗手,她告诉记者,那一天在土城中心小学,站在热辣的太阳底下,有种快中暑的感觉,全身湿透,但要保持站姿不动,班旗屹立不倒。“既然选择了扛旗,就一定要坚持住。”她在内心不停地暗示自己。
身材高挑、皮肤晒得黝黑的国防生陈罡,扛的是广大附中的校旗。“汗水都滴到眼睛里了,有些苦涩,但我不能动,更不能用手去擦汗。”陈罡说,这一路走来,他的人在哪里,旗就在哪里。
重走四渡赤水路,参观纪念馆
娄山关10千米拉练,追忆红军长征之艰辛
24日,重走长征路过程中最艰苦的时候到了——娄山关10千米拉练。在山下,望着连绵不断的山脉,身材瘦小的国防班女生林悦滢心里有些忐忑了。“天气很热,我怕自己体力撑不住。”刚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天梯,林悦滢跟着大部队不断向上爬。为了给自己鼓劲,大家开始拉歌,一路军歌嘹亮唱响,“没想到越唱越有劲,全身的气被提了起来,浑身都是劲。”林悦滢深刻感受到,原来在最辛苦的时候,只要保持乐观也能很积极地坚持下去。
脚步没有停歇,队伍一鼓作气登上了娄山关的小尖山,校旗和国防班旗在山顶迎风飘扬,国防生在山顶远眺壮观的如海苍山,想象着红军战士翻山越岭的场景。“他们那时要负重行军,还要时刻提防着后面的追兵……”刘兆淼脑子里在联想,万般感慨,思绪在翻滚。
“是强大的必胜信念和直面苦难的智慧支撑他们不断向前的勇气,长征精神,不应该只是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应该被赋予时代气息,我们也要不怕苦,敢于直面苦难。”林悦滢说。
国防班女生刘玉也坦言,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不应该忘却这段红军长征的历史,不能让遗忘成为遗憾的温床。“牢记历史,不忘最初的信念与理想,才能不让‘爱国’淡化成政治课本上一个抽象的概念。”
全程10千米的盘山公路拉练,同学们的士气没有一丝锐减,“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在群山之间回响。各营甚至还赛起了军歌,一阵高过一阵。一路上,**澎湃的红歌、整齐划一的口号、铿锵有力的步伐,无不引来路人注目、拍照。“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学生,完全是军人的精神气儿。”一位路过的老伯如是说。
国防生登上娄山关顶,校旗、班旗迎风飘扬
告别娄山关,一路向前!国防生重走长征路的队伍还前往三渡赤水的茅台镇,遵义会议旧址、息烽集中营等留下红色革命足迹的地方参观,追忆红军长征的诸多细节。
25日晚上,一抵达贵阳,国防生又进行了一场“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国防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过长征的历史,用自己的眼睛目睹了长征历史之后,讲述起长征的历史更显得有血有肉,流露出的感情更加真切。
国防班并不苦,训练是一种放松
很多人听到国防班,就会觉得学生平时肯定会过得很苦。但是,广附国防生却告诉记者,其实国防班只是比普通学生训练稍微多一些而已,学习时间并没有少太多。相反,训练对他们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放松。
女生杨雨弥中考时没有考进国防班,在高一下学期毅然选择转入国防班。“我喜欢国防班严谨的环境,喜欢这一身军装带来的纪律性和自豪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榜样。”
广附国防班军政总教官雷鹏俊,训练时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但平常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次出来,我们规定如果违纪,立即签名离开国防班。” 在雷教官看来,对国防班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气质。“国防班经常200人一起训练,团队精神很强,自律性和心理素质都特别强。这是他们跟普通班学生的不同之处。”
“现在很多孩子娇生惯养,没有斗志,国防班就是要培养学生争强好胜的意识。”据雷教官介绍,学生进入国防班的最大障碍是怕吃苦,但只要坚持一个月学生就可以适应,一年时间在形象气质上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据介绍,国防班的男女比例是6∶4,但女生不再是清一色的娇娇女,而是由很多被磨炼出来的女汉子担任骨干,跟教官称兄道弟。“对我来说,学生颜值高、成绩好都没用,最关键的是有气质、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雷教官说。
据广附党委书记欧卫国介绍,该校开办国防班特色课程,除了让高一国防新生走进军营之外,高二还会带着他们开展红色革命之旅,高三会去科技大学见习,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确定立志报国的方向。
据介绍,2016年,国防班高考重本率达98%,平均分超重本线60分。六成学生考入国家985、211重点院校,其中20位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各级各类军校。
提醒:新一代要有忧患意识
全程一起重走长征路的广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调研员华峰表示,广大附中国防班学生在重走长征路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组织纪律和团队意识,让众人看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心和力量本源。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当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00后不能吃苦,华峰认为,虽然现在重走长征路的历程,跟80年前真正的长征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一路走来,特别是经历10千米的拉练,证明学生是能吃苦的、吃得苦的。社会、学校、家长要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种形式的磨砺,培育坚强的意志品质。
“国防班的学生一定要有担当。”华峰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新世纪的第一代人应该要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担起国家复兴的重任。同时,对历史知识学习还要更广博、更深入,“长征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五、从“出口”看“入口”,广附“加工能力”领跑“前八俱乐部”
广附的“加工能力”在广东省小有名气。在学生的培养上,广附有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2014年7月7日,《广州日报》在“广州高中前八校,招生谁领**”一文中,全面梳理了广州市实力最强的前八所名校招生育人的情况,“惊呼”广附:“‘跃升’到今年高考重本率的第五,显示出强大的‘加工能力’。”
排名变迁原因何在?《广州日报》在文中提出:
不妨关心教学转化率……简言之,就是从“出口”看“入口”……这8所学校各自的“加工能力”如何呢?记者选取今年高考各校重点率排名,与三年前同一批学生参加中考时,各校的录取公费分数线排名进行了对比。当年,排名第一的是华附,公费线740,第二为省实,728。执信、广雅分别以724分、718分名列第三、四名。第五至八名分别为二中、六中、铁一、广大附中。
对比两份排名,可以看见部分高中的座次有所不同。其中广大附中的排名变化引人注目,该校以三年前第八的录取分,“跃升”到今年高考重本率的第五,显示出强大的“加工能力”。
六、媒体对广附新校区落成的关注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预示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广附新校区的筹建是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共同关注的事,它是现代化教育的新起点,意味着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将面向群众,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2010年1月10日,广附大学城校区基本竣工。它在广州大学城落成、绽放,顺利竣工运行,给广州市教育界带来了又一个“福音”。《广州日报》社、《羊城晚报》社等多家媒体的记者首次进入大学城校区进行采访。从此,一个全新的高配置型校区诞生了。作为广州市重点建设的2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广附是进驻大学城的唯一一所中学。学校处于大学城的中央,被各大高校环绕,被誉为“大学怀抱中的中学”。广附的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大学城的公共资源,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学离自己只是一步之遥,只要自己靠勤奋与智慧奋斗,也可以实现梦想。
2010年5月21日对于“广附人”而言,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广附大学城校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这场典礼可谓声势浩大,一时间成了羊城的重大新闻。广州市发改委、广州军区联勤部、执信中学等二十家友好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典礼活动,广东省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自大学城校区落成后,广附又先后开辟了金沙洲校区、花都校区、黄浦校区、南沙校区,还创办了附小、幼儿园,至今形成“一校八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大广附”办学格局。在这片校园里,“广附人”不负社会的关注与期待,不断创造着新的神话与奇迹。
2010年5月,我校新校区落成,作为大学城岛内唯一中学引发媒体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