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广播、电视、移动媒体等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具备媒介素养也成了新时代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主动地把握这一新教育阵地,才能与时俱进地抓好青少年教育。近年来,广附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搭建立体新媒介教育平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加强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打造“移动课堂”,让学生把课堂“装进口袋”,享受移动学习的乐趣。

在媒介平台的推出以及发展新式教学方面,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邓云洲校长于2010年新学年的工作部署会议上,正式发出“全校教职员工务必强化以生为本、与时俱进意识,务必重视新媒介对学生成长的巨大影响力,务必尽快占领媒介素养教育主动权和主阵地”的号召,并就如何挖掘各方资源、潜能,积极创建媒介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和使用媒介,探索媒介素养教育新方式、新途径等方面做了明确的指示。随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确定专人主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小组;以校办宣传科、德育处、团委、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年级级长、各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执行小组。领导小组针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制订出总体计划;执行小组以灵活的方式组织、宣传、发动,同时又通过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的互相配合,使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并得到有效开展。

2.科学规划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结合国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特别是国内外对青少年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确定广附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通过新形势下的新媒介,比如微博、微信等,引导学生对媒介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通过开发媒介素养课程、进行有关媒介素养的课题研究和主题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3.扎实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纲要,开发多门媒介素养课程,并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1)在媒介素养课程开发方面。

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慕课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其课程优点得到教育行业内部的高度首肯。慕课、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实现其移动教学、补充课堂内外知识、资源共享以及可重复利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它们具有高便携性、高可用性以及微型化,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广附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做最好的自己:广附新生入学教育”慕课在线学习,对入学新生进行学校教育,在线人数最多时达6000人,累计在线时间达9万小时以上。新颖的授课方式、便捷的在线资源,不仅使新生得到教育,新生家长也深受其益,这也成为广附的一个特色品牌工程。

广附成立了慕课中心,由几位电脑技术强的学科骨干主要负责,图书馆、电教室协助,各科安排一名业务好、电脑技术强的老师参与负责技术支持与科组联络。慕课中心配备了非常先进完善的设备,硬件环境很好。我们要求联络人要积极与科组老师沟通,注重选点,注意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注意重点、难点的落实,每个科组每周上交3个以上慕课(微课)课件。迄今为止,“广大附中慕课中心”的微信平台已经发布了七百多个微课视频,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学科,深受学生欢迎。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覆盖七年级至高三的全部科目重难点的慕课(微课)课程,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效果好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互动、活泼、现代、高效的课外学习辅助平台。

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平板阅读指导课”,结合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传播的特点与方式,将电子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发具有广附特色的微阅读APP,来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同时,将学生的阅读里程及分享或话题形成成长电子档案,记录学生阅读成长。该课程从2014年1月上线以来,共有8万人次学生使用,每周课时多达12节,并形成学生人文素养资源数据库与科学素养资源数据库,容量达100G以上,学生电子阅读成长档案容量达10G。

(2)在课题研究方面。

学校积极探索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课题研究。其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平板阅读指导课”成为广州市教研室特约研究员立项课题;图书馆与学科老师合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于微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工作研究——以微信为例”,已成功申请为市课题并做了开题报告;此外,还积极筹备申报“基于慕课环境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课题。

(3)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方面。

广附主要依托学校网站、两个微信平台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学校官方网站定期更新,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从创建至今,累计访问量达145万人次之多。学校官网下设学校概况、德育之窗、教学科研、特色教育、学生天地、对外交流、校长博客、党团工会、家校,是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与社交媒介,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的主要媒介载体。结合校内读者使用微信情况与对新型移动互联网社交方式的思考,广附相继推出“广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广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自2013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关注人数达160多万人,坚持每天推送信息,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广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以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为己任,通过新书推荐、悦读书评、阅读分享、活动分享、阅读方法、学生习作、微信闯关等栏目,引导全校师生阅读。同时,影响家长关注学生阅读情况,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图书馆利用其在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影响力,举办多场次“微信与阅读推广”专场分享会,带动整个中小学图书馆行业利用微信来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师生阅读。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微信公众平台自上线以来,凭借其优质的推送内容和权威的信息发布,累计关注人数达200多万人。在校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处室、部门通信员组成专门的微信运营团队,负责学校官微的日常运行。学校官微定期发送校园资讯,宣传学校,引导师生关注学校发展、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普及科学知识及常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上线以来,基本形成以下特色栏目:书香校园、特色教育、校长博客、教子有方、热点推荐、星彩纷呈、媒体看广附、镜头看广附、在线图书馆等。因微信的传播速度及受众的关注态势,平台所推送文章,图文转发率(微信概念:图文阅读人数/关注人数)发送一周内平均值均在60%以上,有些图文转换率还在100%以上。例如,“舌尖上的广附”,该条信息三天点击3万多次,图文转发率高达400%以上。不少家长在后台留言“感谢学校的辛勤付出,很放心学生的在校饮食”,还有已经毕业的广附学生留言“很是怀念广附食堂”。微信拉近了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对微信关注群体进行分析,关注群体可分为广附学生、学生家长、教职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这证明微信这一新兴的媒介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平台,通过与粉丝互动、反馈、信息推送等方式,引导青少年阅读,提升其媒介素养能力,成为广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除此之外,不定期的利用微信设计“微信闯关游戏”,进行媒介知识答题比赛等,这种生动活泼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也深受青少年喜爱。

(4)培养媒介素养教育人才。

学校非常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校领导具有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互联网思维和信息管理、评价能力,而且普通教职工也有着敏锐的新媒介教育能力。通过多途径的学习与培训,使学校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媒介素养、肯干愿干的教师队伍。

广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产生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将引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引起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备课、授课和评价,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式与新途径,力求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媒介,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媒介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