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苗苗是一位可怜的小姑娘。她在两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了,同行的父亲也因此造成肢体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这个人见人怜的孩子一直由年迈的姥姥照顾着。

我刚接班时,了解了她失去母亲的情况后,为她悲惨的身世感到唏嘘不已。每周五姥姥接她时总是握着老师的手,恳切地说:“拜托了!”她的大姨也再三叮嘱我,对孩子要多关照。面对着殷殷嘱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可怜的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她上课时总是把胖嘟嘟的脸藏在书后,提不起精神来,更甭提回答问题了。每次的作业很凌乱,错题多。平时的测验成绩也很不理想。生活上缺乏条理性,还经常从座位里掉出用完的餐巾纸。很少看到她的笑容。这一切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俗话说:没妈的孩子像棵草。她多么需要老师的关爱呀!为此,每到节假日时,姥姥会送给苗苗新衣服与书籍。业余时间,我会为她补课。全班的同学也在生活上关心她,帮助她。午餐时,把她喜欢的菜多分给她一些;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大家总让着她。宿舍的内务也帮着她整理。可时隔不久,生活老师向我反映:在宿舍,苗苗自己的事情经常让同学帮着干。再回想到学习上:记得有一次,她的作业本中的一道题空着没有写,问她原因,她却不以为然地说同学忙着其他事情忘记告诉她了。看来,她把我们的好心帮助已当作了理所当然。听她姥姥说:她在家里也是这样:家务活不让她做;犯了错误,家人不舍得,更不敢批评她,如果批评后,她就会躲在一个角落默默地流泪。看到她可怜的样子,家人更是不忍心说这个没妈的孩子了。

反思好心为她做的一切,难道真的对她的成长有好处吗?如果再这样下去,苗苗的依赖性只会越来越强。在他人的悲悯与个人的自卑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可怜!我们是在好心做坏事呀!作为班主任我决定不再任其这样下去。我要培养苗苗自强、自立,要帮助她掌握今后生存的本领,要教导她学会用微笑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首先,我引导她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她不再需要他人的帮助了,并且还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大家作出贡献。春游时,我把相机交给她并告诉她:苗苗,你就是我们班的摄影师,用你的视角去捕捉同学们的快乐吧。她先是一愣,而后怯怯地说:“我怕照不好。”“没关系,你尽力吧!”春游中,我远远地望着她,为了给大家拍到精彩画面,她时而登高;时而俯下身子,甚至为了选取最佳角度而跪在地上。也许同学的快乐感染了她,也许为身负重任而开心,我们看到了她难得的笑容。从取景框中,我看到她拍的照片有的身影模糊,有的照片中的同学闭着眼睛,但我依然鼓励她:“真不错,你今后就是我班的专职摄影师了。”她高兴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我还告诉了她一些摄影的技巧。在日记中,她写道:“真没想到,张老师会把这样艰巨的任务教给我,我会努力的,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

其次,我要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平时,在与苗苗的交谈中,发现她的音色很美。便抓住课中的契机:让她大声朗读课文。一次读不好,就读两遍,经过反复指导,长时间的练习,她成为班中朗读最好的同学之一。在学校开展的“让书香浸润心灵”的读书汇报活动中,苗苗为大家吟诵了《将进酒》,听着她激昂悦耳的声音,看着她挥洒自如的神情,所有人都心潮澎湃。苗苗长大了,她乐观自信了,她活泼开朗了,这才是我希望中的苗苗——一个自强、自立、自信的女孩!

是啊,我们要记住,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自信,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然而,反观我们今天的家庭,今天的学校,今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家庭中,孩子是小皇帝,小太阳,就连洗个手绢,洗双袜子的机会也被家长剥夺了,以至于孩子到了大学,连最起码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学校里,孩子是上帝,为了避免孩子出安全事故,许多学校的体育课变成了散步课,练广播操课,因为这样最安全。更有甚者,凡是有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械全部拆除,操场光秃秃,圆溜溜,仿佛一只大眼睛,在冷冷地嘲笑着什么;课堂上,甚至连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也被剥夺,变成了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周六、周日,大街小巷中,经常可以看到满脸疲惫的父母带着孩子穿梭于各个课外学习辅导班……这一切都可以被冠之以“保护、爱护”,今天的教育怎么了?孩子们生存、发展过程中各种有形无形的空间被有意无意地挤占、压缩了。

苗苗在幸福地成长着,但这件事却时刻警醒着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轻易的给予也是不尊重!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运动的空间,交流的空间,玩耍的空间,甚至失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