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的朱熹把《中庸》从《礼记》四十九篇中分割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和贯通了孔子“中庸”的思想。“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

以“中庸”为名就是启发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同时,《中庸》一书还希望人们以“至诚”的态度不断进行道德修养,以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极富哲学内涵。“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上,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秉承中庸做人的哲学,身上就少了些火气,多了些和气。中国有句俗话叫以和为贵,贵就贵在它能为你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生存环境。中庸是一种做人哲学,更是一种成事的智慧。本书讲述中庸之道在生活、社交中如何正确运用,才能透彻地领悟中庸做人的哲学,进而让人生的路左右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关于如何建设社会秩序,如何让人们和谐相处,这是先贤哲士们殚思极虑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并涌现出了诸多理论,而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即是把事物的两个极端联系起来,遵循适度原则。因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处理解为寻求社会平衡、人生平衡、内心平衡的智慧。

本书结合“中庸”的思想理念,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际应酬等方面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了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相关的共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