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时节, 连下了几场雨,房前屋后新栽的花草, 不用人打理就都成活了,枝干上生出簇簇新绿,原先的花骨朵跟吹气似的长大了,竞相绽放出各色繁花。
李老师请人刻好木匾后,亲自骑着小三轮给他们送了过来。他在小院里四处走了走,对这里大加赞赏。然后他指点佳慧和叶子君把木匾挂到了茶室的门首,原木色的木板上,古拙的三个大字“听竹轩”,配着朴素洁净的白墙、质朴的原木茶桌和后院的千竿翠竹, 简直再适合也没有。
农忙结束后,叶子君赶紧趁着花期正好,到小院里一通狂拍。然后她用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 剪出了两条片子。一条是关于旧房改造的, 一条是佳慧制作槐花宴。槐花宴这条片子相对简单,因为素材不是太多, 但叶子君粗剪完后,觉得极为满意。整条片子时长12分多钟,没有旁白, 只用清新而优美的音乐,配了同样清新又唯美的画面。先是介绍环境, 清溪潺缓的山谷,山色由苍青渐渐变为新绿。薄雾中的山谷里,一树桃花开得灿烂。然后是草木生发, 槐花盛开。绿叶掩映间,串串白色槐花引来蜂蝶。接着是佳慧带着孩子们去摘槐花, 山野的树上,槐花被摘下丢进竹篮里。归途中她又顺道采摘了紫黑的桑椹……
接着是佳慧到溪边清洗槐花。溪水清清,干活的女人容颜清秀、手脚麻利,在她背后的院落里,各色繁花盛开……,每一帧画面都美得让叶子君陶醉。
接下来是做槐花宴的场景,佳慧在厨房里,把槐花稍微剁了剁,放进肉馅里搅拌,又随手放入盐、酱油、醋和白糖等调味。菜刀切剁砧板的声音、搅拌的声音都显得清脆悦耳。叶子君剪辑时反复观看,每看一次她都觉得,难怪她这么喜欢看佳慧干活儿,那手起刀落的架势,只透着两个字:利索!
最后是做好的饭菜被端上餐桌,大樟树下,老老少少围坐在木台上吃饭。因为有花草作前景,并没有拍出老人和孩子的样貌,但茂盛的樟树、朴素的木台、木台边盛开的鲜花,以及隐隐的孩子们的笑闹声,都让人觉得这画面是如此的美好,又如此的温馨。
另一条视频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成片的。先是荒草蔓生的老宅远景,佳慧走入镜头里,镜头跟随着她,推开破旧的木门,老宅凋敝的场景映入眼帘。接着是快进的改造过程。一批批工人开始换屋顶、砸窗户、做地平、打灶台等等,然后大人孩子一起栽种花草。到改造结束的时候,整个音乐和画面的节奏变得舒缓起来,镜头里的小院,一改之前的荒芜,变得花木扶疏。竹篱笆上爬满月季,小道边鲜花盛开,后廊上绿意盎然。还有几个画面,是佳慧在长廊里走动、她们在茶室对饮喝茶,镜头里有了人,一下子就让清雅的房屋突然变得灵动和富有生活气息了。
两条视频都没有用任何特效,这也是佳慧的意思。画面够美、景别够丰富,光是用硬剪都显得流畅,反而有种洗净浮华的质朴感。看完一条片子,连心情都会跟着沉静下来。
镜头太多,叶子君挑选抉择的时候感到很痛苦,但粗剪结束后,她反复看了几遍,简直洋洋得意,忙打电话给佳慧,让她赶紧过来看看。于是当天中午佳慧从公司回来后,立刻坐到电脑前,一丝不苟地看完了两条视频。
“怎么样怎么样?”叶子君立刻问:“感觉怎么样?”
“感觉非常好!”佳慧说。
叶子君开心又满足地笑了起来。就听佳慧又道:“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们的视频就是简简单单地拍摄一些乡村生活的美好片段,如果能引起别人情绪上的共鸣,或者说羡慕,我们就成功了。你做得非常好,甚至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
叶子君对自己也同样满意,但她还是表示了谦虚,“别的不敢保证,这几条视频一定会让很多人羡慕。不是说我把这里拍得有多美,而是咱们这里的景致是真的美!有的画面我都用的原片,连色彩都没调!”
佳慧说完了叶子君想听的,接下来开始说她不爱听的了,“片长还可以压缩。12分36秒,我觉得有点长哎,视频短一点更适合传播。能不能压缩到八分钟左右?”
结果这个建议被叶子君一口拒绝:“不行!不能再短了!我已经压缩到了极致!”
开什么玩笑?之前编辑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忍痛舍弃了太多心仪的好镜头。若让她这时来删减,别说四分多钟,就连一帧画面她都舍不得剪下来。佳慧看着她笑,说:“那要不我在你的基础上稍微再剪剪,然后咱俩比较一下,看用哪一版比较好,行不行?”
她都这么说了,叶子君能不答应么?她只好说:“行吧,那你就另存个工程文件,剪了试试吧。”
于是佳慧便在她的基础上又剪了一版短的。她开始剪辑的时候,叶子君坐在旁边看了两分钟,差点没跟她吵起来。为了两人的友谊以及今后的合作,叶子君按着心脏,强迫自己走出了房间。她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花,帮奶奶外婆择了会儿菜,才缓过来,并暗自决定,等下看完片子一定要据理力争,不能让佳慧把自己辛苦剪出来的片子活活糟蹋了。
当天晚上,佳慧在编辑软件上颠过来倒过去地改片,直到深夜才回房睡觉。第二天早上,她喊叶子君上楼来看片,叶子君雄纠纠气昂昂地进来了,佳慧一看她满脸想找茬的表情,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现在把你剪的片子忘掉,重新看我这一版。”她说。
叶子君便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然后从头到尾把缩减版本看了一遍。看完她有点恍惚,因为时长变短了,但该交代的环境都交代到了,丝毫没让她觉得片子哪里不流畅,甚至也记不太清那四分钟到底剪掉了哪里。
当然改变还是有的,那就是整个视频的节奏轻快了不少。她又连看了好几遍,神情才渐渐缓和下来,咦了一声,说:“还能这样剪吗?”
“嗯,”佳慧言简义赅地指点她:“你看这里,还有这里,我都删了几个画面。要注重画面之间的逻辑,就能有效避免重复。”
“我知道,”叶子君也是上过培训课的,“蒙太奇剪辑。”
“对的,”佳慧说:“删去这些过度画面,观众照样能看懂。”
叶子君这才心服口服起来,不好意思地挠挠脸,笑道:“厉害!还是你这个老编导更厉害!”
“不用觉得气馁,你已经非常厉害了!”佳慧道:“这是你做的第一条视频,能剪成这样已经展露了你的天赋了。而且,你真的把乡村拍得太美了,我觉得以后我们可以出一本画册。”
接下来,她们分别把视频放给冯小河看,给外婆奶奶看,给孩子们看,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称赞后,佳慧便在大眼微博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账号名称就叫作“山村人家”,简介是记录山村人家的生活日常。然后,她们满怀期待地把槐花宴那条视频传了上去。
按照叶子君的想象,这片子如果不能一炮而红的话,那简直就是观众们瞎了眼。发上去后的两个小时里,她几乎是每隔一分钟就要看看视频的播放量,然而,令她万分失望的是,这条视频如同石深大海,连水花都没有溅起一朵。
叶子君简直要崩溃了,第二天早上,她瞪着熬红的双眼跟佳慧吐槽:“为什么?为什么就没人点开看?这条片明明做得这么好,为什么就没人点开看?为什么大眼不广泛推送?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她像个怀才不遇的诗人,一边发牢骚,一边把链接转给了刘黎山。果然,刘黎山迅速发来一连串的大拇指,“老婆,拍得真美!太美了!我看好你哟!”
看好个屁呀,你老婆做的视频根本无人问津!叶子君愤懑地想,冷漠地回给他一个“ok”的手势。
然后刘黎山还赶紧注册了账号,跑上去给她们的视频点赞留言。但是,哎……,那条留言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孤独。
因为太过失落,叶子君都懒得看自己电脑里的素材了。佳慧安慰她说:“我们才刚开始嘛,别人点到视频的图标,看到山村这两个字,估计根本都不会点开看。”
“那我们要不要改个名儿?”叶子君立刻双目灼灼地问。
“不要!”佳慧说:“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而且我都注册了这个商标,以后我可是靠着这个商标挣钱呢。”
叶子君摊倒在樟树的木台下,想了想不死心,又坐起来问:“我们要不要花钱搞点推广?”
“也不要,先等段时间再说吧,”佳慧道:“现在我们上传的视频还太少了,没人关注是很正常的。把手头的片子编好了,持续更新,我相信看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叶子君想想也有道理。但还是很郁闷。不过,她很快就没时间再理会这些了,因为,她要搬家啦!!
新装修的房屋敞了一两个月,已经没什么味道了。趁着天气晴朗,她和佳慧把房子的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两人把叶子君的行李和被套都搬了过去。把卧房布置好以后,她们又把剪辑设备也用三轮车拖了过去。
把东西都归置到位后,叶子君去烧了壶茶,两人坐在茶室里,一起喝起了茶,享受着难得的闲睱时光。茶室的前门后门都开着,穿堂风吹过来,清凉宜人。屋前是繁花盛开的小院,屋后是绿荫荫的翠竹,若不是蝉鸣声传来,简直想象不到已经到了夏天。
佳慧问她:“你一个人住这里怕不怕?刚搬过来的这段时间,要不要我过来陪你?”
叶子君啜着茶,不以为然道:“有什么可怕的?你家就在隔壁,山前山后我也都去过了。这世界上又没有鬼,我才不怕!”
“好,”佳慧说:“回家吃饭。等会儿有需要,你就给我打电话。”
两人依旧回去那边吃了饭,叶子君才独自打着手电筒过来。为防蚊虫,她把新房各处的门都关好了,才到对面剪辑室里整理素材。虽然视频没火,可前期该做的工作也得做不是吗?
天黑了下来,她在剪辑室忙碌半天,才进自己房间洗澡。期间站在廊下倾听了一会儿。夜深了,乡村的夏夜依然并不平静,池塘里苦恶鸟的叫声歇了下来,屋后的蝉鸣声也没那么多了,但池塘边又增添了青蛙的叫声,咕咕呱呱的此起彼伏。屋后竹林里,偶尔也传来鸟儿扇动翅膀的声音,显示着这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她进屋洗了澡,然后躺在**再次打开手机,看了看账号。新增粉丝一个,看头像就知道是亲友团里的冯小河。
“明明拍得很好啊……”她有些苦闷地叹了口气。
这时,就听门外扑地一声响,似乎有什么动物从篱笆外进来了。叶子君一惊,忙竖起耳朵仔细倾听,感觉那东西似乎从院外朝房屋这边过来了,随即门外响起了洪亮有力的“咚、咚、咚、咚”的叫声。
叶子君从来没听到过这种叫声,且这动物还在房子边上萦绕不去。似乎是某种鸟类,但是谁能说得准呢?它到底有多大,会不会攻击人,叶子君都说不准。
姑获鸟的故事突然闯进她的脑海,在乡村寂静又漆黑的夜晚,叶子君开始不受遏制地展开各种关于精怪的想象,她忽然就害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