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从王阳明35岁那一年二月上书“建白书”被投入狱开始,到其39岁那一年二月赴任龙场驿为止,前后大概四年间的言语和行动。虽然时间跨度仅仅为四年,但是期间王阳明却遭受了千辛万苦,当然,他的精神也得到历练,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奠定了以后得以安身立命的宝贵基础。

这一时期是我最喜爱熟读玩味的部分,其中难穷究竟的趣味终觉得有一种无尽言说的妙处。

国势日颓

明朝建立的时候,太祖朱元璋考察历代弊制,严禁宦官主政,而燕王朱棣篡位之后,怀疑老将旧臣中有不服从自己的人,便委任宦官来充任皇城中的内应。后历代皇帝越发给予宦官们信任,渐渐使得宦官左右了朝廷的政权。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先有宦官王振,后有曹吉祥;英宗之子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有宦官汪直;宪宗后的孝宗至武宗期间,宦官刘瑾专政,大力排斥贤臣异己,结果导致朝政大乱。此外,更有奸佞钩心斗角,对百姓课以重税,以结交宦官。民间怨声载道,盗贼更是四起。直隶的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人民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当时的有识之士十分气愤,于是上奏朝廷阐明“上忧宦官弊政,下忧流贼猖獗”的顾虑。此时的王阳明面对中华上下如此的困境,感到心力交瘁也自然是不能避免的。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皇帝朱佑樘患病日益严重,于是召见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明孝宗紧握着刘健的手托付后事,说道:“你们为了国事辛劳不已,朕当皇帝以来件件都看在眼里。如今的东宫太子年幼,喜好逸乐之事,请你们以后要教养太子读书,并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刘健、李东阳、谢迁等感泣接受孝宗皇帝朱佑樘的遗命。待孝宗驾崩后,其子嗣武宗皇帝朱厚照即位执政。

武宗朱厚照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身边侍从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魏彬、罗祥、丘聚、高凤八人得八虎称号。武宗即位后重用八虎,国家前景每况愈下。阁老刘健、谢迁、韩文、李梦阳相继准备对刘瑾一党进行打击,根据其罪过,按照法典进行惩处。但是他们却没有利用好时机,就在要动手的时候,机密泄露,刘瑾与其同党一起跑至皇帝面前诉苦,一行人环绕在皇帝御座之下,跪着哭泣道:“下臣胆敢直谏皇上,那是因为司礼监无人掌管的缘故。”

皇帝朱厚照不明事理,反而听信这帮人的谗言,命令刘瑾执掌司礼监,因此权力逐渐旁落到宦官刘瑾手中。

自此刘瑾更加作威作福,一时权倾朝野。而刘瑾却小人得志,不久便罢免韩文之职,刘健、谢迁、刘大夏等几人一看形势不妙,纷纷上表给武宗皇帝表明自己辞官的意愿。在这几个人里面,唯独李东阳因为和刘瑾早年有旧交情,幸运地得到了保全。

愤慨时势,言事下狱

刘瑾听说后大怒,立刻在皇帝面前诬奏戴铣、薄彦徽等人,编造戴铣等所奏言论太狂妄,有欺瞒皇帝的嫌疑。戴铣等人便被逮捕入狱。

王阳明当时任兵部主事,目击此事后愤慨之情难禁,于是率先上朝谏疏搭救戴铣。在其疏中原文如此写道:“臣听闻君仁则臣直。如今戴铣等居为谏司官,因为直言相谏而获罪。事实上,假使戴铣说的话正确,那么陛下就应该嘉纳采用;即使戴铣所说的不妥,那陛下也应该包容,以此打开忠谠言官的言路。但是陛下您今日赫然下令,远事拘囚戴铣,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对陛下而言,此举不过是稍微要昭示下惩创的决意,并非对戴铣恼怒。但是普通的民众他们不了解实际情况,这样就容易妄生疑惧,请陛下三思为上!如果戴铣遭到牢狱之灾,自是而后,哪还有人再敢跟陛下禀明情由?陛下您聪明超绝,如果能念及此处,怎么会让您的臣民们寒心?在这里,我真心祈求您追收前旨,让戴铣等仍旧担任以前的职位,来宣示陛下您的宽仁之心,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您的臣民也都会欢欣鼓舞,这将会是多么让人快慰的事情!”

刘瑾暗使心腹监视罚杖的过程,廷杖者便下手格外重,王阳明一度气息奄奄。王阳明在狱中的抒情诗有十四首,皆悲愤之至。今选录其中二首:

见月

屋罅见明月,

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

旁皇涕粘裳。

匪为严霜苦,

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

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

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

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

叹息何能忘。

屋罅月

幽室不知年,

夜长昼苦短。

但见屋罅月,

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

繁丝激哀管。

朱阁出浮云,

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

中夜独悲叹。

良人事游侠,

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

年华忽将晚。

萧条念宗祀,

泪下长如霰。

贬谪龙场驿

被贬为贵州贵阳龙场驿驿丞(如村主任之职)时,王阳明时年35岁。作为礼部侍郎的龙山公王华当时居于北京,闻此讯息却大喜,对身边的人说道:“吾子为忠臣,将名垂青史,得此吾心愿已足。”

留诗(《移居胜果寺》)为证,如下:

江上但知山色好,

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

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

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咫尺烟涛外,

时倚层霞望钓台。

险遭杀害之时,投江

王阳明对他说道:“是的,我正是兵部主事王阳明。”

二卒于是说道:“我二人有要事要对王大人讲。”说完就架着王阳明向大门外走去。

两人一路裹挟着王阳明同行,王阳明喘着气问道:“你们这是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啊?”

二卒不理王阳明的问题,只是说:“你只要向前走就知道了。”

王阳明说:“我正在生病之中,不能走路太多。”

二卒说道:“王大人先勉强支撑一下,路不远,我们也可以左右相扶,很快就到了。”

王阳明无计可施,只好任其所为,大约走了一里地的路程,后面突然又有二人飞驰而来。

王阳明观其相貌,这二人好像是自己熟悉之人。等这二人上前来,对王阳明说道:“王大人是否还认识我们?我们正是居住在胜果寺的邻居沈玉和殷计,素闻王阳明是当今的贤者,平时未敢当面拜见。刚才听说有官府仆卒挟持王大人而去,我们担心他们对大人不利,特追随至此,以察看王大人下落。”

二卒听了之后,大惊失色,便对沈、殷二人说道:“此人是朝廷的罪人,你们怎么能够亲近?”

沈、殷二人说道:“朝廷已贬谪王大人的官职,又有什么理由叠加罪名呢?”

二卒不理沈、殷二人的问话,只顾挟持王阳明继续往前走,沈、殷二人见状也只能尾随其后。

沈玉说道:“王公是当今大贤,怎能让他死于刃下?”

二卒说道:“你所言有理。”说话间解开腰间所带青色细绳,长一丈有余,他把绳子递交给王阳明,说道:“我们允许你自缢而死,这下好很多了吧?”

沈玉又说道:“绳上之死和刃下之死,其惨虐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二卒顿时大怒,手拔利刀,厉声对沈、殷二人说道:“此事如果不完结,我们也无法回去复命,必然会死在刘公公手中。”

殷计说道:“足下不必发怒,让王公夜半自己投江而死,既保留了全尸,又不会累及我们地方,你们也可以完成任务,向你们的主人刘公处复命,岂不妙哉!”

二卒低声议论片刻,少顷便收刀入鞘,说道:“这样还差不多。”

沈玉于是又说道:“王大人性命于今天晚上将尽,你们且买酒来同饮,醉了就会忘记这样悲惨之事。”

二卒表示同意,于是将王阳明封锁于一室内。

王阳明呼沈、殷二人说道:“我今天必死无疑,只是还要麻烦你们向我的家人通报一声,帮我收尸。”

沈、殷二人说道:“我们愿意通报给大人的家属,还请大人亲笔书信方可!”

王阳明说:“恰好我袖中有白纸,遗憾的是没有毛笔。”

沈、殷二人说道:“我们理当帮你向酒家讨要!”

沈玉和一卒一起去市中买酒,殷计则和另外一卒一起在王阳明门外把守。

不一会儿,买酒者归来,一卒打开门,两人各自带了一个酒盅。沈玉斟满一杯酒敬献给王阳明,还未说话就已潸然落泪。

王阳明说道:“我得罪朝廷,死是我的宿命,我一点都不感到悲伤,你又何必为我悲伤呢?”说完,王阳明便举杯一饮而尽。

殷计又敬献一杯,王阳明也是一饮而尽。王阳明酒量不是多么的大,如是再三,于是便推辞说道:“我真的是不胜酒力了。承蒙你们二位的厚意,愿意帮我传递家书,接下来我要去写家信了。”

沈玉把笔递给王阳明。王阳明从袖中拿出白纸,顷刻间写诗一首。此诗(题为《绝命诗二首》)今留,如下所示:

学道无成岁月虚,

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惭无补,

死不忘亲恨有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

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

日夜潮声泣子胥。

王阳明吟兴未尽,于是再作一首,如下:

敢将世道一身担,

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

百年臣子独无惭。

涓流裨海今真见,

片雪填沟旧齿谈。

昔代衣冠谁上品,

状元门第好奇男。

二诗写完之后还有绝命辞,据说在信纸后作有十字篆书,可惜并未保留下来。

沈玉、殷计通报给二卒,说道:“王阳明已决意投水自尽。”

事实上,这二卒本不识文字,只见王阳明挥笔如飞,片刻未停,两人面面相顾,惊叹王阳明真是天才。王阳明一边写一边吟诵,还时不时给这二卒斟满酒杯,不久二卒就有了醉意。四人互相劝酬,二卒很快便喝得酩酊大醉。

等快到夜半的时候,云月朦胧,二卒乘酒兴,打算逼迫王阳明投水完事。王阳明向二卒感谢保全自己全尸的恩情,然后径直走向江岸,回过头对沈、殷二人说道:“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

话说完,王阳明踏着岸畔的沙泥向江中走去。二卒一来醉酒甚重,二来江滩潮湿不便紧跟着。于是两人站立在岸上,远远地看着这边发生的一切。突然听到有物坠水之声后,便说王阳明已投江了。一响之后四周寂然无声,旷夜一片凄凉。

二卒在江岸站立多时,仍放心不下,害怕王阳明不死,于是行至下滩搜寻踪迹,只见江滩上脱有鞋子一双,又有纱巾浮在水面上,其中的一个便说道:“王大人果然死了!”

持此二物打算走的时候,沈玉说道:“请留下一物,来这个地方的人发现后,就会知道王大人跳水溺亡的事情。等此事传至京城,也可以成为你们的证人!”

二卒回答道:“言之有理。”于是二卒扔下已经拿在手里的两只鞋子,只携带水中漂浮的纱巾回去复命。

却说之前外出的僮仆,等他们归回到胜果寺之后,一看不见王阳明踪影,问遍了寺庙的所有僧侣都没人知道王阳明的下落。于是他们立刻彻夜提灯各处去搜寻,然而依旧不见王阳明的人影。其时适逢乡试之年,王阳明的弟弟王守文正在省(杭州省府)应试。

仆人连忙将此情况报告给王守文。王守文马上报官,并报请公差以及该寺庙的僧侣们四下寻访王阳明下落。

正在此时,恰遇沈、殷二人也来寻找王守文报信。王守文接过绝命词及二诗一看,马上就判断出其果真是自己兄长王阳明的亲笔书信,一时间悲伤哀恸。没过多长时间,又有人在江边发现了王阳明的两只鞋子前来报官。官员将这两只鞋子交付给王守文,到这个时候大家都确信王阳明已经跳江死亡。

一时间众人哄传王阳明的确已被溺死。王守文送书信到家中,王阳明举家惊骇悲痛,惨怅之情自不必说。

别人问起缘故,徐爱答道:“天生阳明,为其再兴千古绝学。怎么会因此等小事就死了呢?”

果真未死

回过头来再说王阳明果然不曾投水一事。当时很多人都以为王阳明已经溺江身亡,二卒也因完成刘瑾之命而安心。事实上王阳明当初脱下一双鞋子,留做假象让人以为自己溺了江,又将纱巾抛弃在水面,然后取石块向江心投掷而去。

黄昏之后,远观不甚分明。二卒只听到“扑通”一声响,根本不知事情的真伪,便以为差事已毕。王阳明此时还没有死的事情非但二卒不知道,连沈玉、殷计也不知道。

却说王阳明循江滩而去,先是藏身于岸坎之下,看着眼前四个人渐行渐远。第二天他搭上一只商船。船夫可怜眼前这个人没有鞋穿,还将自己的草鞋赠送给王阳明。七天后,船行至浙江的舟山岛。当天夜里他又搭上另一只船,不料却遭遇大风。

经过一昼夜的颠簸终于到了一个地方,登岸问路过的人,王阳明才得知自己来到了福建东北地界。巡海兵船上的士兵见王阳明看上去不像是商贾之人,觉得可疑,就上前拘捕了他。

王阳明说道:“我是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朝廷受廷杖,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自念罪重,便打算自己了断,投身于钱塘江中,谁承想却没有死得了,辗转来到此处。”

士兵听了面前这个人的话,被王阳明的奇遇所感动,便以酒食款待,然后当即派遣一人往报有司(官府差官)。

王阳明担心事涉官府,不能脱身,便伺机溜之大吉。

投宿虎穴

王阳明沿着山径无人之处,狂奔三十余里,等看见一古寺时,天已昏黑,于是叩寺门请求投宿。但是寺僧设有禁约不留夜客歇宿,拒绝了王阳明的请求。

寺旁有一野庙,残破已久,有虎穴居其床下。曾经就有一行客不了解情况,误夜宿此庙,结果遭猛虎猎食。王阳明去寺中投宿不得,没有办法只能就地宿于野庙之中。此时的王阳明早已筋疲力尽,不久便熟睡于香案之下。夜半群虎绕庙环行,却没有一只敢进去的。

天将明时分,四周寂静。寺僧听闻有虎啸声,以为昨夜前来借宿的客人早已葬身虎腹,于是一干人结伴进入此庙,打算取其财物。王阳明尚未清醒,寺僧认为昨夜的客人必死无疑,于是拿着手杖轻轻击打客人的脚底板。王阳明惊醒,蹶然而起身。

寺僧被吓了一大跳,说道:“你真的非比平常人,不然怎么可能有入虎穴而不受伤的呢?”

王阳明茫然不知,忙问:“你说的虎穴在哪里呢?”

寺僧回答道:“就在你此刻露宿的地方啊。”

破庙成为虎穴是可以相信的,不知这里是虎穴而投宿其中也是可以相信的。然而,在群虎咆哮的旷野中竟有僧寺一事,始终不能令人信服。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后人牵强附会猛虎一事,以增王阳明轶事的神怪之感。

寺僧心中十分惊异,立刻邀请王阳明顺道去自己的寺庙共进早膳。

再遇仙道,接受警策

餐毕,王阳明独自一人步行至殿后,发现在那里有一老道正在打坐。老道看见是王阳明突然前来,十分惊讶,赶紧起身说道:“贵人您还记得无为道人吗?”

王阳明仔细观之,这位老道原本是二十年前铁柱宫所见的无为道人,时光荏苒,但他的容貌俨然如昨,不差毫发。

无为道人说道:“我之前告诉你我们二十年后相见于海上。我当年没有欺骗你吧。”

王阳明十分喜悦,这真可谓是他乡遇故知,因此与无为道人对坐,问道:“我今与逆臣刘瑾结下了怨仇,所幸的是劫后余生。我现在打算隐姓潜名,隐遁世间。但是不知道何处可以容身,还请道人您给指点一二!”

无为道人说道:“你不是还有亲人在俗世吗?万一有人说起你不死,你的敌对迁怒到你的父亲。如果他们诬告你的父亲在北边私通胡,南走越。到那个时候你们百口莫辩啊!你势必将进退两无据呀。”

无为道人于是为王阳明作诗一首。诗曰:

二十年前已识君,

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

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

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

好拂青萍建大勋。

王阳明佩服无为道人的孝亲之言,又感动于他鞭策鼓励自己的心意,于是决意奔赴谪地,之前索笔题一绝于殿壁。诗曰: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原题为《泛海》)

在困难悲痛之巅却反而激发出了王阳明豪健有力的精神,诵读此诗令我也顿生天空海阔之感。

后来,王阳明打算向老道辞行。

无为道人说道:“我知道你现在没有旅资了。”说话间从衣囊中取出银锞一锭(通货银片——原作者注)为赠。王阳明得此盘缠,于是从山间小道游览武夷山,路过铅山。从广信府经过上饶县时,他还去拜见了故交娄一斋。

娄一斋见到王阳明大惊,说道:“之前听闻你溺毙于江水。后又传因你为仁得以救之。正未知虚实,今日得相遇,实在是斯文有幸。”

王阳明说道:“我幸而不死,现在打算前往谪地。只是未见老父之面,十分担心他因为我的事情忧悒成病。这是我唯一的牵挂。”

娄一斋说道:“你的敌对刘瑾迁怒于你的父亲,已降其官为南京宗伯(神祇官)了。此去归途你可与父亲一见。”

王阳明大喜。娄一斋公留王阳明一宿,并资助以路费数金。

王阳明径往南京,归省途中拜见了父亲龙山公王华先生。父子二人相见出自意外,恰如枯木逢春,喜不自胜。然后王阳明再绕道折回老家余姚,探访疼爱自己的祖母。王阳明居住数日后不敢再作长时间停留,即于正德二年(1507)十二月底辞别亲人立刻向贵州龙场驿进发,去那里担任驿丞之职。一行仆从总共有三人。

收徐爱为门人

此时徐爱、蔡宗兖、朱节、冀元亨、蒋信、刘观时等人都来执贽拜师,王阳明便将这些人悉数收纳为门人,并且以此为乐事。这是王阳明先生招收的第一批弟子。

其中,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夫,师徒之情十分亲密,如同颜回之于孔子。因为王阳明将要赶赴龙场,徐爱更加刻苦向学。徐爱、蔡宗兖、朱节三人都在乡试中考取贡生,王阳明作《别三子序》赠送给他们,以作纪念。全文如下:

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训诂,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有志之士思起而兴之,然卒徘徊咨嗟,逡巡而不振;因弛然自废者,亦志之弗立,弗讲于师友之道也。夫一人为之,二人从而翼之,已而翼之者益众焉,虽有难为之事,其弗成者鲜矣。一人为之,二人从而危之,已而危之者益众焉,虽有易成之功,其克济者亦鲜矣。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自予始知学,即求师于天下,而莫予诲也;求友于天下,而与予者寡矣;又求同志之士,二三子之外,邈乎其寥寥也。殆予之志有未立邪?盖自近年而又得蔡希颜、朱守忠于山阴之白洋,得徐曰仁于余姚之马堰。曰仁,予妹婿也。希颜之深朁,守忠之明敏,曰仁之温恭,皆予所不逮。三子者,徒以一日之长视予以先辈,予亦居之而弗辞。非能有加也,姑欲假三子者而为之证,遂忘其非有也。而三子者,亦姑欲假予而存师友之饩羊,不谓其不可也。当是之时,其相与也,亦渺乎难哉!予有归隐之图,方将与三子就云霞,依泉石,追濂、洛之遗风,求孔、颜之真趣;洒然而乐,超然而游,忽焉而忘吾之老也。

今年三子者为有司所选,一举而尽之。何予得之之难,而有司者袭取之之易也!予未暇以得举为三子喜,而先以失助为予憾;三子亦无喜于其得举,而方且憾于其去予也。漆雕开有言:“吾斯之未能信”,斯三子之心欤?曾点志于咏歌浴沂,而夫子喟然与之,斯予与三子之冥然而契,不言而得之者欤?三子行矣,遂使举进士,任职就列,吾知其能也,然而非所欲也。使遂不进而归,咏歌优游有日,吾知其乐也,然而未可必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违其所乐而投之于其所不欲,所以衡心拂虑而增其所不能。是玉之成也,其在兹行欤!三子则焉往而非学矣,而予终寡于同志之助也!三子行矣。“沉潜刚克,高明柔克”,非箕子之言乎?温恭亦沉潜也,三子识之,焉往而非学矣。苟三子之学成,虽不吾迩,其为同志之助也,不多乎哉!

增城湛原明宦于京师,吾之同道友也,三子往见焉,犹吾见也已。

这篇文章,清晰地说明了他招收这几位弟子的经过与初衷,同时这也是他留给弟子们的临别期望。如前述,在随后的考试中,徐爱、蔡宗兖、朱节三人都在乡试中考取贡生。

话说此时的王阳明锐意讲授学问,虽说门人随之兴起,但是却没有挺身而出以承担圣学为己任者,今得徐爱挺身而出,承担此任,且与而后徐爱辅佐王阳明,关系颇为重大。

正德三年(1508)春,王阳明主仆一行抵达龙场驿。

谪居的困苦

王阳明初至此地,便开始教当地人伐取范木为墼,架木作房梁,刈草当屋顶,然后建成屋宇。周围的人都纷纷仿效他们。于是这个地方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栖息之所。后来由于王阳明所居地方湫隘卑湿,当地人就另外为王阳明伐木构室,建造出了更为宽敞的住宿场所。于是就先后有了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等建筑。这些建筑后来统称龙冈书院。王阳明先生还在龙冈书院的周围种植上桧竹,莳种上芬芳鲜艳的卉药。为了苦中作乐,他还写了一首诗记录当时的窘况和心路历程,如下:

草庵不及肩,

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

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

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

深林凝暮色。

群僚环聚讯,

语庞意颇质。

鹿豕且同游,

兹类犹人属。

污樽映瓦豆,

尽醉不知夕。

缅怀黄唐化,

略称茅茨迹。

(原题为《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王阳明整日在山林间吟诗颂咏,并渐渐地学会了当地的方言,还教当地人礼义孝悌,很多其他地方的夷人特地跑过来听讲。王阳明悉心开导,毫无倦怠之色。在龙场的这段时间,王阳明还作了一首咏诵竹子的诗作《猗猗》,表达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猗猗涧边竹,

青青岩畔松。

直干历冰雪,

密密留清风。

自期永相托,

云壑无违踪。

如何两分植,

憔悴叹西东。

人事多翻覆,

有如道上蓬。

惟应岁寒意,

随处还当同。

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收到家信,信中提到敌党刘瑾已经知道王阳明没死,而且也知道了王阳明父子在南都(今南京)的事情,正在想办法继续报复王阳明。不久刘瑾一党矫旨命令龙山公王华致仕还乡。

自此,王阳明孝亲之念更加强烈了。

大悟的状态

王阳明说道:“刘瑾的恼怒尚未得到消除。得失荣辱,我都可置身度外,惟独生死一念,我时常独自省悟,觉得自己尚未能获得超脱。”

王阳明便在居住地后面山上凿石为椁,昼夜端坐其中。胸中洒然,若将终身夷狄患难一一淡忘。随行的仆人却不习惯贵州地方的气候生活,经常患病。王阳明亲自采薪汲水,作粥相照顾,还担心仆人抑郁积怀,经常为其做心理疏导,或作诗吟歌,或作越州俗曲,相互间说着诙谐有趣的事情,使自己的心情获得放松。

王阳明本来是艳羡古圣人,却无端遇此艰难,想必有比这更为先进的手段成为圣贤吧。每每想到这里,王阳明就认为:自己格致的功夫尚没有到火候吧!

一晚,梦寐恍惚之间,王阳明忽然梦到“格物致知”的奥秘。这一切好似梦中有人告诉他,他不觉欢呼跳跃起来,跟随他来到这里的正在熟睡的仆伴皆被惊醒,自始王阳明胸中洒洒,终至豁然大悟之境。

也有这样的趣闻,说王阳明在这一时期,梦到孟子向其讲述良知的真意,后来以讹传讹,居然成了王阳明听到了上天的声音。

王阳明在此间的文章中如此写道:“圣贤为什么会左右逢源,那是因为他们以良知二字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谓格物,就是格头脑中的良知。所谓致知,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思而得,那还能有什么收获呢。不勉而中,同样会一无所获。只有你笃信良知,对于周围的一事一物,都认真面对,根据其不断的变化,摒除自己的障碍,就像圣人孔子从心不逾矩,方是良知满用。因此我们常言道,无入而不自得焉。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世间还有什么穷通荣辱死生之见。这都是良知和格物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至此,王阳明始知圣人之道在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前向心外之事求“理”,是多么大的错误。王阳明于是默记五经,以自证其旨。因不吻合,于是写出了《五经臆说》。

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即是理”的学说,一言以蔽之,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外物寻求理实大误。详细说来便是自己的心性是为人的根本标准,不应向外界的事物寻求其他的“理”。因此王阳明认为“格物”是在视、听、言、动、思五事之中。“致知”是致向人生来固有的良知。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解释和朱子学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王阳明迥异于其他儒者的地方。王阳明此次悟道其实可以看作是阳明学产生前的曙光。自此以后,王阳明日日进步,终于到达阳明学说之大成。

夷人来服

王阳明主仆三人久居龙场驿地,当地的夷人也常常来访,当然其中不乏学者来游学,动辄一群人在一起聚集。就在此时,思州太守派遣使者去龙场驿侮辱王阳明,在场的夷人个个都愤怒不已,群情激奋之下一起殴打了使者。

思州太守勃然大怒,便将王阳明的言行报告给更高级别的官吏毛宪副长官,毛宪副让王阳明向思州太守赔罪道歉,并以福祸相逼,王阳明以书信(即《答人问神仙》)的形式回答思州太守:

询及神仙有无,兼请其事,三至而不答,非不欲答也,无可答耳。昨令弟来,必欲得之。

仆诚生八岁而即好其说,今已余三十年矣,齿渐摇动,发已有一二茎变化成白,目光仅盈尺,声不闻函丈之外,又常经月卧病不出,药量骤进,此殆其效也。而相知者犹妄谓之能得其道,足下又妄听之而以见询。不得已,姑为足下妄言之。

古有至人,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若广成子之千五百岁而不衰,李伯阳历商、周之代,西度函谷,亦尝有之。若是而谓之曰无,疑于欺子矣。

然则呼吸动静,与道为体,精骨完久,禀于受气之始,此殆天之所成,非人力可强也。若后世拔宅飞升,点化投夺之类,谲怪奇骇,是乃秘术曲技,尹文子所谓“幻”,释氏谓之“外道”者也。

若是谓之曰有,亦疑于欺子矣,夫有无之间,非言语可况。存久而明,养深而自得之;未至而强喻,信亦未必能及也。盖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颜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亡也。足下能信之乎?后世上阳子之流,盖方外技术之士,未可以为道。若达磨、慧能之徒,则庶几近之矣,然而未易言也。足下欲闻其说,须退处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洒洒不挂一尘,而后可以言此;今去仙道尚远也。妄言不罪。

(参见《王守仁全集》卷十二)

从上述王阳明先生对于佛老神仙学说的体悟,也能看出此时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思州太守一读之下,大感惭愧和佩服。

同样一个例子,水西(地名)安宣慰,很早就仰慕王阳明的名气,一直苦于无缘得见,于是派遣使者送来米肉、鞍马和金帛。

王阳明将这些馈赠一一推辞,不肯接受,他写给安宣慰的书信(《与安宣慰》),流传至今,传为佳话。

宋氏有一个酋长叫阿卖阿札,他背叛安宣慰后成为地方上的一处大患,王阳明对此十分忧心,就写了一封书信诋讽安宣慰,安宣慰看完信后,谨慎地带领人马平定了叛乱,人民赖此得以安宁。夷人纷纷高传王阳明的大义,对待王阳明更是礼敬有加了。

这一阶段的文章可以参阅《阳明全集》里面的相关内容。

谪居中对门人倡导知行合一

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37岁。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号元山,他一生潜心于理学,向来敬仰王阳明。第二年,他特地派人迎接王阳明到贵阳府城中做客,求教朱陆异同之辨。王阳明没有详细阐述朱陆之学,而是告诉席书他所悟得的“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的开始。

席元山怀着疑问回去了,第二天又回来,问道:“致知和力行,是一层功夫,还是两层功夫?”

王阳明说道:“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两事。就如称其人知孝知悌,必是已行过孝悌之事,大概才能领悟得到。又如知道痛楚,必然是自己已经痛过了,知道寒冷也必然是自己已经感觉到寒冷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古人只为世人贸贸然胡乱行去,所以先说个知,不是化知行为二。如果缺少行的环节,仍然是不知道,知和行二者仍然不能达到合一的状态。”

王阳明且举出五经之语来进行证明,席元山渐渐省悟,据说往返数次之后也恍然顿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于是席元山与当地长官毛宪副修葺书院,身率贵阳诸生,以师礼尊崇王阳明,一有空暇即来听讲。

邪党全灭正党复兴,贬谪获免

正德五年(1510),安化王朱寘鐇谋反,以诛灭刘瑾为名。朝廷派遣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率领朝廷军队进行讨伐。

没过多久,朱宾鐇中了指挥使仇钺的计谋被擒获。就在向朝廷进献俘虏的时候,仇钺背地里劝说张永伺机向皇帝密奏宦官刘瑾的恶行。张永依计从事。武宗皇帝听张永之言,诛灭了刘瑾,并剪除了刘瑾的党羽张文冕等一伙人。凡因刘瑾升官的悉数被罢斥,而召见曾经直谏的大臣,给他们复官。

此时的王阳明被贬谪贵州,已经在龙场驿谪居两年时间。辛苦艰难自然尝尽,始至豁然顿悟,已经超脱得失荣辱之境,又贯彻生死之“理”,到达“尽人事、听天命”的境界。唯恃自己心性,勿以依赖外物。王阳明精神修养至此已经日臻成熟,泰然自若。

不管遭遇多么困难的事情都岿然不动;廓然大公,物来则顺应之,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如明镜止水,寂然不动则镜子能保持衡平,彻动静语默,存良知灵明。王阳明就是成语典故“艰难玉汝”的最好体现。

王阳明的学德修养的精进,片刻也不曾停止。如果没有这谪居的两年,恐怕王阳明是不会有如此巨大的进步的。思及此,以前三十年的修养,遇此机缘,才一度开花结果吧。

西辞龙场

正德四年(1509)年底,王阳明升任庐陵县知县。

两年多的贬谪时光随之结束,临行之际,缙绅士民送者数千人倶依依不舍。想当日初到龙场驿的时候,随地讲学,现在即将归去,过常德辰州,一路讲学从游者甚众。见到门人冀元亨、蒋信、刘观时辈俱能卓立,王阳明非常喜悦,说道:“谪居两年时间里,没有能够倾诉心语的人,归途有幸能认识你们这些朋友!记得当初在贵阳提倡知行合一的教义,不同的观点很多,也不知从何而起。这次归来与各位朋友静坐僧寺,使自己在静寂中体悟心之本体,恍恍惚惚就像是接触到了本体。”

途中王阳明又寄书于冀元亨,说道:“之前在寺中云静坐悟道,并非打算坐禅入定。这大概是因我自己平日为事物纷扰,未知为已,打算以此补小学‘收放心’的一段功夫。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用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各位朋友宜于在静坐悟道上下工夫,这样才会有所进步。”

当然,为了避免后进者又陷空禅的窠臼,王阳明多次一觉起来就写诗抒怀,留有诗为证,如下:

红日熙熙春睡醒,

江震飞尽楚山青。

闲观物态皆生意,

静悟天机入窅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

心忘鱼鸟自流形。

未须更觅羲皇事,

一曲沧浪击壤听。

(题为《睡起写怀诗》)

小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陷死地,怎能体会生死之味。王阳明历经此番历练,其艰难困苦非一般常人所能承受,因此,王阳明所得经验也颇叫人赞叹。

另外,王阳明在此番经历中显示出的热诚:节义、忍耐、智谋、决断、修养、安心立命、宽恕等品格,对于时至今日社会中的我们而言也是非常有裨益的。

当我,王阳明的经历无法复制,吾辈今人各自的道路也不适去盲目模仿,且无须拘泥于王阳明的行迹,而应当专心取其精髓内涵!

戴铣(?—1506),字宝之,江西婺源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武宗即位,宦官刘瑾等横暴专权。正德元年(1506),刘瑾逐刘健、谢迁,激起士人共愤,戴铣与给事中艾洪、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或独自具名,或几人联名,上疏请求保留刘、谢二人。最后皇帝将这二十一人全部逮捕,各廷杖三十。戴铣死于杖下,蒋钦三次被杖,三天后死在狱中。著有《朱子实纪》《峰文集》。

中国书记载多为三十,此处存疑。——译者注

据旧志记载,胜果寺在修武县城南门内,初建于唐代,北宋绍圣年间重修,有殿宇寮舍七十二间,并建寺塔九层一座,即今天的胜果寺塔(又名宋塔)。

指王阳明。此处称呼官职。

即刘瑾。

徐爱(1487—1518),明代哲学家、官员,字曰仁,号横山,浙江省余姚马堰人,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据说也是王守仁的妹夫(一说娶其妹王守让)。明朝正德三年(1508),进士及第。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务。

即伯劳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