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 一、科学知识
- 二、科学活动与过程
- 三、科学价值体系
- 四、科学素质
- 五、科学的特性与作用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
- 一、幼儿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
- 二、幼儿认识事物的思维特点
- 三、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 二、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
-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性
-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构成
-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的国际趋势
- 第二节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其价值取向
- 一、终身发展的价值取向
- 二、教育目标三要素的构成
-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要素的内涵
- 一、情感态度目标——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 二、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目标——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 三、知识经验目标——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 第三章 教师在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
- 一、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
- 二、识别和促进真正的主动学习
- 三、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引导发现式教学
- 第二节 教师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 一、教师的基本作用
- 二、有效的提问与理答
- 三、扩展指导方式:直接与间接指导相结合
-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
-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目标分层
- 一、确立关键经验的依据和原则
- 二、关键经验的内容范围
- 三、各年龄班幼儿的关键经验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意义
- 一、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
- 二、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
-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 一、顺应—生成途径
- 二、预设—转化途径
- 三、两种途径的交织与转化
-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一节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 一、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 二、有关幼儿探究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三、探究式科学活动案例与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活动
- 一、科学发现区
-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
- 三、其他区域中的科学探究
- 第三节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 一、天气预报栏
- 二、生活中的随机渗透
- 三、郊游和采摘
- 第六章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
- 第一节 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
- 一、教育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 二、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 第二节 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 一、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 二、材料的种类
- 三、材料的结构
- 四、材料的呈现方式
- 五、教师在材料提供中的作用
- 六、选择材料的标准
- 第三节 墙饰的创设及其对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支持
- 一、科学活动的主题墙饰
- 二、常规性科学活动主题墙饰
- 三、科学活动区域的背景墙饰
- 第七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第一节 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几个问题
- 一、评价的目的
- 二、评价的方式
- 三、评价的内容
- 四、反馈
- 五、多元评价的观念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几种评价方案
- 一、“科学发现”评价
- 二、多彩光谱中的科学领域评价
- 第三节 幼儿发展评价
- 一、评价的价值取向
-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四节 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策略评价
- 一、评价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原则
-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八章 几种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实验
- 第一节 谢尔曼的科学游戏论及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谢尔曼科学游戏论的基本观点[1]
- 二、谢尔曼的观点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第二节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基本观点[2]
- 二、“探究—研讨”教学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罗威尔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及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罗威尔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3]
-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 第四节 “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8]
- 一、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的主要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 二、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
- 参考文献